從山下沿著壹條依稀可辨的陡峭小路慢慢往上爬,大約20米,可以看到壹堵長約20米的石墻,上面建有壹扇石門,這就是古石寨的南門。石門建在兩峰之間,全部用大石頭砌成,使石墻與兩山連成壹體,是進入石村的必經之地。進入石門十幾米,可以看到壹塊名為“重修石村碑”的石碑。這塊石碑壹半藏在巖石裏,壹半露在外面。由於年代久遠,風雨日曬,所有的字體都無法辨認。
報道稱,此碑為山根村劉與清鹹豐(即公元1854年)甲寅平起平坐的陳文廣所建。碑上說:“多山自古幽人,伏山為廊廟,但處屬山林……”大意是山根村後面的山口,很久以前曾是避難所,但明清時期人們安居樂業。山崖前還有壹座寺廟,經常有人來此祈禱。
到了清末,清政府腐敗無能,內憂外患。就連偏僻的山寨也深受其害,附近的村莊也經常因為意外發生爭鬥。尤其是鹹豐嘉蔭年間,山匪多,打鬥頻繁,搶劫多,往往造成“村中無犬吠,野中行人”的局面。為了避免混亂,村子周圍的村民在村子後面的寺廟後面的山口之間用大石頭重建了石頭村,這樣每當發生戰鬥時,附近村子裏的數百名普通人都來茅屋躲避,村子南北兩側的墻壁都有人把守,這樣戰鬥的人或者山賊就無法進攻了。碑文旁邊有壹塊突兀的巖石。由於長年的水滴,形成了壹個獨特的石碗。碗裏裝滿了水,水滴還在滴。
沿著小路走過壹堆參差不齊的奇石,我的眼界豁然開朗。站在這裏眺望整個村莊,石寨位於兩座高聳的山峰之間,形成壹個寬敞的盆地,大約有兩個足球場那麽大。平地分為三層,每壹層都很平坦,覆蓋著綠草。其間隱約可見行人居住的痕跡,老房子的地基也隱約可見,但沒有煙火,盆地四周是奇形怪狀的巖石。第三級,山崖北側,鬥石砌成的城墻近200米長,所有城墻高三至四米。用的大石頭都打磨成長方體,有的長兩米多,寬近壹米。這面墻上有壹個北門。鹹豐甲寅年,也就是150多年前,在當時還沒有現存的吊車等機械設備的情況下,用人力把盆中間的大石頭鑿成長方形的石頭,然後用五六百斤甚至上千斤的石頭砌成三四米的高墻。這是壹個創舉,也說明工程的艱巨性。站在雄偉的寨墻上,望著身後的深谷,有壹種“且壹人守之,萬人不能逼之”的氣勢,顯示了山根人民的豪氣。昭平縣東北部的樟木林鄉屬於石灰巖地區,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從而形成了石峰絕壁,奇特獨特;洞穴曲折幽深,地貌多樣,其中本鄉九如村的九如洞是壹個古老而奇特的洞穴。
九如洞位於九如村的半山腰,這裏曾被稱為狗窩。它的入口高約七米,寬敞涼爽,冬暖夏涼。確實給人壹種“暖風驅臘月,天熱神爽”的感覺。洞穴總長約四公裏,面積約12萬平方米。離洞口十米左右,有壹個盆形大廳,可容納五千多人。再往前三百米,有壹個天然的清水池,邊上有個小洞,只夠壹個人爬進爬出。順著天然石梯往下十米就是“人骨坪”。相傳清朝鹹豐年間(1851-1866),以賀州李尚斌為首的500余名農民起義軍被數千清軍包圍在此洞內。叛軍被困多日,最終糧草斷絕,多人死亡。這個洞穴因建造白骨而得名。繞過白家坪,進入壹千多米,據說還能聽到拱橋陽東打米的聲音。這個洞穴結構復雜,裏面有洞,總共有十個洞窟。由於長期的沈積,洞穴形成高低險和曲折。洞內還有大小不壹的四個水池和壹條陰河,河水終年不息。洞內有三個出口,其中北端入口突破半個石山,成為天然石窗,窗下懸崖峭壁,神奇而危險...
近年來,隨著國家旅遊業的蓬勃發展,九如村民集資數萬元,對這個古老的洞穴進行了勘探、設計和初步開發,壹些景點已經向遊客開放。在不久的將來,這裏將成為桂東的旅遊勝地和九如村民的新興產業。在樟木林鄉徐階街以東約壹英裏處,有壹座形似馬鞍的石山,山腳下有壹個叫穿巖的村子。這塊巖石的山腰上有三個大小不壹、形狀各異的洞穴,洞穴之間相互連通,自然成為房間。如果天高雲淡,從入口就能清楚地看到雄偉的梅嶺峰影。往下看,可以看到張巷的美景。這壹刻,真的是神清氣爽。這是閱讀巖,樟木森林的壹個著名的地方。相傳此巖是以廣東人林先生命名,他於前清康熙年間在此洞講學十余年。
雷丁巖是壹個石灰巖洞。登山者可以沿著蜿蜒的小路穿過巖石爬到洞穴的中間房間。這個房間是用石墻和石門建造的。石面平坦,可容納數十人。從中室往左,繞過天然的石筍和鐘乳石,即進入左室,比中室大,分為內室和外室兩個房間。據說林先生在辦學校的時候把這裏作為教室。他可以從中間的房間走到右邊,穿過壹條狹窄的走廊,拐過中間的大廳,進入右邊的房間。此房石材表面光滑,通風安靜,是遊客理想的休息場所。
獨墅堰是歷代許多文人寫詩的好地方。清雍正六年(1723),在讀書巖讀書的林之子林專程從廣東來到母校讀書巖讀書,並請當地石匠為其父題詩。光緒十壹年(1885),曾在樟木林三珍書屋(今張琳三珍口)任教的廣東梅州葉鶴山先生,兩次登上此巖,手書“少失”三個蒼勁的大字,鐫刻在洞廊石壁上,並留下了他的臨詩。在石洞的左上方,還有高艷林先生在訪問期間寫的四首七律詩。這本書的詩聯部分記錄了今天刻在洞裏的詩。樟木林鄉姜潮村譚力對面的公路上,壹座石山腳下有壹個山洞。洞內四季都有風吹來,當地村民稱之為“風洞”。
風穴的洞口朝東,有外洞和內洞。外孔寬大,可坐10多人。進入2米,就是只能壹個人爬進去的內洞。風洞中的風冬暖夏涼。天氣越熱,熱空氣越涼,冷空氣越暖,這是必須的。炎炎夏日,路人到洞口歇息納涼,倦意全消。群眾有“天然電風扇”之稱。解放前,洞口有個亭子,專供旅客休息。因修路於1956廢棄。抗戰時期,昭平縣令魏先生因公路過風洞,曾題詩稱贊“洞內草徑環繞,行人暫歇;暖風吹走三冬雪,冷空氣吹走五夏。”
為什麽壹年四季都是風洞吹出來的風,冬暖夏涼?原因是洞穴內部到處相通,有好幾個洞。至於冬暖夏涼的區別,是因為洞內的通道曲折幽深,而且在石山的底部,洞內的溫度不易受洞外冷熱天氣的影響,比較恒定,經常保持在20度左右,吹來的風的溫度也保持在20度左右,明顯低於夏天的洞外,所以讓人感覺風很涼;冬天,洞外的溫度在20度以下,所以人們感覺從洞裏吹出來的風是溫暖的。
近年來,風洞以其奇特的風和幽靜的洞穴逐漸吸引了外國遊客。這個山洞附近有個小店,買零食方便遊客。
民國初年,樟木林鄉知名人士葉走遍全鎮,擬出了樟木林八景,即:巖渡、峽口、武陵殘雪、雙峰雲、馬和春起、龍跡秋影、浮村橋影、古觀鐘。同時還寫了八首詩來描繪這美麗的景色。穿巖而過是讀書巖,清初學生林曾在此講學講學。可以說,張木林接受教育的文字記載最早。
從山腳下,跟著羅直上,約壹百米,即至巖端。“小窯洞”三個大字映入眼簾,每個字兩尺見方,筆畫挺拔,美觀爽朗。巖石分左右,先從左邊走,沒幾步,穿過石門,洞在其中渾然天成,如別出心裁,俯瞰洞口,馬和河令人眼花繚亂,鄉鎮排列有序,四山環抱,真令人心曠神怡。過了右巖,壹箭之遙,就是古人讀書的地方。巖石前的樹木茂密,往下看有掉下去的危險。春夏,書聲伴著微風,山花紛紛落下。再加上石頭的滴水聲,這樣安靜的環境對於讀書人來說真的很難得。入夜,山石東南方望,白露暖空,明月流天上。為這良宵,可以飲酒,可以吟誦,也可以絲竹把玩,酒熱,明月激詩:“山牛玲瓏,讀書聲大;半夜裏,我會與月亮重聚,以壹只燃燒的蠍子的身份入案。”“沂水英溪彎路斜,白雲深處有幾個人;林飛不來徐,無限風光載大巴。”是關於樟木森林的風景。河口,當地稱為河口肚,或峽口肚,有兩座山峰,霧靈山和狼三山,分別海拔920米和1100米,就像兩個中國手表矗立在東方。日出時,雖然沒有泰山日出那麽壯麗,但卻遠離天空和大海。但它淡淡的玫瑰色晨光透出明亮柔和的光,籠罩在整個樟木林的輕紗被撩開,卻也有了幾分情趣。
詩人時代有秋、曹、趙、鄭、支等十幾戶人家,十幾畝田,幾個油坊,三五個雜貨鋪。小溪、桃林、芳草、整齊的房屋、成蔭的桑樹,非常安靜清新,宛如世外桃源。有“壹水滿溪”和“幾家在白雲深處”的說法,真是令人神往。解放後,在河口肚皮上修建了大壩,修建了水庫,灌溉萬畝良田。今天,河口是壹個清澈的湖泊,這是另壹道迷人的風景。樟木林的馬和河發源於武陵、狼三、狀元等山峰,流出河口,自東向西流經張琳、新華村,匯入招賢河。整條河流貫穿樟木林,為壹萬多人提供生活和生產用水。它是樟木林的母親河。河裏的石頭大小不壹,形狀各異,如巨像、鵝蛋等,石頭與石頭之間水的狀態也不壹樣。它們因地而歌,沖擊巨石,回流生成,涉過淺灘,叮當如松,回蕩兩岸如琴聲。
然而,這八個場景描述了春雨驟減、山洪暴發的馬和河。“壹江垂柳搖村,兩岸無舊痕;在這裏,有些人對水感到悲傷,說再見是令人著迷的。“雨過天晴,遠山如繁花似錦,河柳如煙,長長的馬和河像壹條洶湧的巨龍,從深谷中奔流而出,掙脫了群山的封鎖,咆哮不休。詩人看著周圍洶湧的濁浪,明亮的心只添惆悵。幾十年以武為幕的生活讓他疲憊不堪,青春和有為的歲月都浪費在無謂的紛爭中。如今他老了,流水稍縱即逝,時光流逝,不禁潸然淚下。富村就是今天樟木林鄉新華村的房山壹帶,俗稱光頭山,因山四周懸崖峭壁,山頂在東南方向趨於向日葵狀,樹木稀少而得名。為避諱,故稱望山。那座橋,也就是王山旁邊橫跨招賢河的小木橋,保持著千年不變的古樸風格。橋面由五六棵並排的杉木鋪成,橋墩由粗大的松樹構成。兩邊沒有欄桿,路人不可能俯瞰。道路從山的後面延伸出來,小橋把它連接到對面長滿草的岸邊。大部分簡易木橋都承載著匆匆的腳步。這裏:楊柳飄綠,夕陽散發著余輝,燕子從天而降,沿著山坡,有壹些三三兩兩的人在水邊。詩中說:“山村裏夕陽紅於水,橋影臥於虹。這裏多少魚壹起遊,在桂莊也是樂觀的。"
物是人非,星是人非,橋是樟木林人陪伴走過的歲月。1980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原址上修建了壹座鋼筋混凝土橋。雄偉的大橋橫跨招賢河,橋上人來人往的繁華是時代飛躍的標誌,象征著和平與幸福。古觀是樟木林圩東南約壹公裏處的水州觀。建造年代不詳,應該不晚於明朝。響徹半個樟木林的洪鐘,建於乾隆三十壹年(1766)。現在,祖上姓葉,住在樟木林,還在粵東。清嘉慶十二年(1807),古觀規模進壹步擴大,功能更加完善。“臺上砌磚,建溫溫、五二地閣、玉樹殿,洞後建亭造水月宮。”所需資金完全來自私營部門。道光末年,舉人曾世貞率先重修。擴張時期還生活在恨臺苦雨中的葉和全,逐漸挑起了當地公益事業的大梁。可見,壹部古觀的建構史,也是壹部地方姓氏的變遷史。
古觀的風景是什麽,前輩說的都是現成的。嘉慶六歲,龔琳如雲。“聽說有看山的,洞穴玲瓏,中藏結合處是世外桃源。幸而今日遊之,見絕美峰巒,滯流溪澗,為壹方而鎖,誠勝地。”道士曾士禛也稱贊此景“幽僻幽僻,地絕喧嘩,遊四山,如遊羅浮,遊澎島,令人心曠神怡。”顏南詩曰:“古寺在半山時,長林曹鋒臥於廢墟上;雲深不妨礙鐘響,忽覺人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