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寺廟的名字已經改了好幾次了。當初叫停寺。東晉隆安五年(401)稱婺源寺,唐代稱甘明霍覺寺,五代稱南漢幹衡寺,北宋稱萬壽寺,南宋稱光孝寺。不久改廣字為廣字後改名為光孝寺。
光孝寺建築結構嚴謹,大殿宏偉,尤其文物眾多。如東晉修建的大雄寶殿,南朝達摩開鑿的石波泉,唐代的普法塔、石經樓,南漢的千佛塔,宋明的六祖殿、臥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訶子樹、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文物。
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該寺由宗教部門管理。
基本介紹中文名:廣州光孝寺地點: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小光路109號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諺語:無羊城,小光所屬國家第壹:中國所屬城市:廣東省廣州市適合遊玩季節:四季皆宜。建議播放時間:1-2小時。門票價格:5.00元。開放時間:06:30~17:00,出發前必讀,景點動態,景點介紹,重點信息,景點美圖,景點熱度指數,歷史沿革,建築布局,寺廟布局,大雄寶殿,臥佛殿,普法寶塔,亭,六祖殿,東西塔,建築特色,交通指南,三國歷史沿革,吳騎司令俞凡凡曾在此講學,種了許多櫻桃樹,稱為豫園,又名余翻身後,把自己的房子蓋成了廟,取名知板寺。東晉隆安五年(401),克賓邦(今克什米爾)僧人坦莫耶舍到廣州府,在廣州府建佛寺,經翻譯傳教,改名為王源朝延寺(俗稱王源寺)。後改名為甘明霍卓寺、甘明寺、崇寧曼居寺、天寧萬壽寺、感恩廣孝禪寺。南宋紹興二十壹年(1151),光孝寺改名。明成化十八年(1482),賜光孝寺匾額。1650年,清軍南下炮轟廣州,光孝寺也籠罩在戰火中。清軍入城後,光孝寺被占為軍營。次年,清軍入城,廣東宮媛毀於戰火,光孝寺被視為宮媛。在此期間,修建了光孝寺。廣州光孝寺大雄寶殿1903,光孝寺被廣南中學和八七小學占用。民國成立後,1912被廣州市第二十七小學占用。1913被廣東法官學校、警察專員學校、廣東歷史博物館占用;1938,被廣州宋明學校和廣東大學附屬中學占用;1938年日本侵華時,偽政權曾占據光孝寺作為“和平救世軍總司令部”。日本投降後,被廣東司法科學大學占領,後被廣東省立藝術專科學校撤銷。此外,寺內還設立了美術部、音樂部和戲劇部,占據了大部分禪房和佛寺。當時國家提出了“教育立國”的方略,所以只要是跟教育有關的事情,都要開綠燈。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成立時,“廣東省立藝術學院”被撤並,但很快又被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簡稱“華南文藝學院”)所取代。華南文藝學院入駐後,場地立即擴大,僧侶全部遣散。然後“平整土地”,把廟裏的臺階都填平了,有的學生甚至砸碎了天王廟入口兩側的四大天王泥塑,砸碎了正殿如來佛的金身,發現在如來的肚子裏,藏著許多佛器、佛珠、小佛和木雕羅漢。當時為了“破除迷信”,學生們喊著要全部砸碎。後來因為有人出來勸阻,廣東省的文物單位也聞訊趕來,才使得這些珍貴的藏品沒有被破壞。經考證,這些都是唐朝的文物。後來,它們被收藏在廣東省博物館,才得以保存。光孝寺千佛塔1953,華南藝術團因建制擴大,分為華南歌舞團和廣東話劇團。粵劇團在東山竹絲崗,華南歌舞團沒有團址。廣東當局於是下令原駐寺的華南人民文學院讓位於華南歌舞團。從此,華南歌舞團成了光孝寺的代名詞。歌舞團的很多成員後來都在這裏成家立業,院裏新來的男同學都叫“小和尚”。1961年,國務院公布光孝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8月,光孝寺全面重修修復。1979年,國務院撥款60萬修建正殿和六祖堂。1986年3月,光孝寺被國務院批準為宗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1987年,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將該寺歸還廣東省佛教協會。建築布局寺廟布局中軸線由南向北。山門、天王殿、正殿、大雄寶殿、佛塔;西邊有鼓樓、臥佛閣、西樓。東面有錫伯泉、鐘樓、客堂、六祖堂、碑廊。再往東是西燕湖和東塔。形成了壹批頗具規模的古建築群。大雄寶殿神龕裏供奉著華嚴三聖:中間的佛像高5米多,是世尊釋迦牟尼的如來。只見他左手跨左腳坐下,右手舉起,曲指壹環,是在對眾生說;站在他兩邊的是德高望重的葉佳和阿難;釋迦牟尼兩邊有兩個菩薩。左邊是文殊菩薩,又名大願菩薩,右邊是普賢,又名大行菩薩。此佛、二菩薩、三佛像合稱“華嚴三生”,區別於其他佛寺供奉三佛(前世、現世、來世)、三體佛(法佛、體應佛、體報佛)、三方佛。令人驚訝的是,在1950年,在佛像腹部發現了壹批木雕羅漢。經考證,均為唐代木雕。這些珍貴的木雕現在被收藏在博物館,成為珍貴的唐代文物。廣州光孝寺大雄寶殿臥佛殿臥佛殿在大雄寶殿的西側。寺內的這尊臥佛是用緬甸白玉雕成的,長4米,重6噸。上面刻著釋迦牟尼的涅槃。整個睡佛的頭部朝南朝西,側躺著,姿勢自然,面部表情非常平和。傳說為了傳播佛教,釋迦牟尼幾乎走遍了印度半島。80歲時,他在那加附近的汨羅壹棵樹下去世。後來所有的臥佛造像都雕刻成他死的姿勢。寶塔寶塔是壹座類似亭子的磚塔,有七層八角樓,高7.8米。是六祖慧能剪發受戒後埋發的地方。這座寶塔建於唐朝,它的形狀非常精致。這種隋唐古塔是我省乃至全國為數不多的保存下來的珍貴文物。廣東省只有五座,除了佛塔,還有朝陽靈山寺大典祖塔、龍川縣佗城正相塔、新會市龍興寺石塔、魚臺寺鎮山塔。封帆塔的東面是封帆塔,因原臥佛塔和封帆塔而得名。臥佛閣是唐代建築。原來的建築是供奉臥佛的,梵文藏在下面。封帆堂也是唐代為紀念光孝寺六祖“封帆之辯”而建。明朝重建時,兩座建築融為壹體。目前,在封帆館有六祖和佛法的石碑。壹面刻著六祖像,壹面刻著佛法像。這是元代的銘文。封帆館的墻上掛著兩幅彩色的畫:壹幅是記錄當前封帆六辯的故事,另壹幅是記錄達摩東渡的故事。達摩自古自印度東來廣州,西來之初居戒安(今華林寺),後留在光孝寺(虎林)講學,傳播佛法。光孝寺大門東側的洗臉盆泉,相傳是佛法中洗臉盆的深井。六祖堂六祖堂在寶塔旁邊,它是在北宋真宗時期為了紀念第六位祖先惠能而建造的。堂內有壹尊六祖惠能雕像,是近幾年雕刻的,表情平和,充滿智慧。在第六祠堂前,還有壹條大木魚,是佛教法器之壹。木魚呈魚形,中間鏤空,按鈕無聲,魚頭向外。按照佛寺裏的規定,只有十叢林才能將魚頭向外翻,可見光孝寺的地位之高。木魚是僧人誦經時用來打擊的器具。又因魚日夜不能安眠,特用來警醒僧人,日夜不忘修行,以“達道”。東西塔位於大雄寶殿的東西兩側。還有兩座塔,是南漢在廣州留下的歷史遺跡。西樓建於南漢大寶六年(963年)。清末,塔廳倒塌壓壞了四層,現在還剩三層。東塔建於南漢大寶十年(967年),高7.69米,七層。這座塔的底座有龍紋和蓮花寶塔,鑄造得非常精細。可以說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最古老、最完整的塔。據史料記載,清朝乾隆年間,此塔上有千余尊鍍金的小佛像,故又稱“金千佛塔”。建築特色光孝寺建築規模宏偉,為嶺南叢林之最。它不僅在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國南方建築史上創造了獨特的風格和流派。原有十壹殿:大禮堂、毗盧殿、西三賢殿、觀音殿、羅漢殿、六祖殿、珈藍神殿殿、韋陀殿、天王殿、四達太子殿、倫藏殿;六堂:唐傑、封帆堂、客堂、禪堂、譚躍堂、世賢堂;第三層:臥佛樓、鐘樓、鼓樓。由於歷史變遷,該廟數次被毀。1987年實行宗教政策,光孝寺回歸佛教界。經過十年的努力,光孝寺擁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鐘鼓樓、珈藍神殿殿、六祖殿、臥佛樓、洗碗泉、東西塔、大悲樓(建於公元826年)和痙攣塔等建築和歷史文物。在梅峰光孝寺建築群中,大雄寶殿最為宏偉,始建於東直年間,重建於唐代,保持了唐宋時期的建築藝術。大殿采用中間粗、上下略細的紡錘形柱,大殿下的飛檐都是壹跳兩立面的六根拱門。這種風格在中國著名古建築中獨樹壹幟。六祖殿始建於北宋祥符元年,六相大師慧能坐鎮於此。六相殿前有壹棵古老的菩提樹,是印度高僧三藏所植,“小光菩提”是羊城八景之壹。痙攣塔是唐代方丈法彩和尚為紀念慧能大師在光孝寺出家而籌款修建的。六祖頭發存放在塔內,塔以石為基,八角磚灰沙結構,九層,高7.8米。每層都有壁龕,嵌有泥塑佛像。正殿後面還有壹棵千年的訶子樹,是給三國時種的。這真是壹件千古珍品。光孝寺門口的寺廟很有氣勢,結構和工藝宏偉,特色鮮明,有唐宋風格。正殿右側是供奉護法的天壇,左側是六祖真經,建於北宋。大雄寶殿作為光孝寺的主體建築,建在高臺上,二層鐘鼓建在大殿的左右兩側。寺內新建三尊大佛,釋迦牟尼居中,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為左右,三尊佛像合稱“華嚴三聖”。六祖廟前是皮毛塔。相傳唐高宗出生時,六祖慧能在壹棵菩提樹下剃發,將慧能的頭發埋在地下。然後,他在那裏建造了壹座寶塔,以紀念這位開創了南宗禪宗的大師。塔呈八角形,高6.7米,共7層,每層8個龕。造型獨特,是寺內珍貴文物之壹。名人堂的平臺左右兩側還有壹對石頭建築。旅遊指南:2,31,38,103,181,186,202,239,251,260,288,538,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