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江西德安縣人,北京人。他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奠基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稻神”。袁隆平,壹個屬於中國和世界的名字,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為解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做出了貢獻,被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給全人類帶來了福祉。讓我們壹起走進袁隆平的世界,欣賞他傳奇的壹生。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壹個關於袁隆平的小故事。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袁隆平短篇1“裝修要花錢,何必浪費呢?”
由於工作需要,學院幾次決定給袁先生壹個更大的辦公室,重新裝修,但袁先生不同意,說:“這個辦公室挺好的。習慣了,有感情了。再說裝修要花錢,何必浪費呢?”大家都打不過他,只好算了。袁隆平是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每年手握數千萬元資金。按理說,像他這樣的身份,為了公私目的,搞壹個裝修體面的大點的辦公室,也是合情合理的,但他就是不同意,讓人在當初不理解之後恍然大悟。這才是袁隆平的本色。“梅花香高,香自苦寒來。”
袁隆平短篇小說2擔任小報顧問。
2001 8月21日下午,《致富快報》記者走進袁隆平的辦公室。袁隆平熱情地招呼坐在沙發上的記者,讓秘書給來訪者泡茶,遞上香煙。他知道來訪者是江西人,是壹家服務“三農”的實用性很強的報社的記者。他向農民傳播黨的各項惠農政策,提供信息和可操作的技術,方向是對的。農民朋友喜歡。長期堅持,報紙才有生命力。
他說:目前農民朋友的生活還不是很富裕。相當壹部分農民朋友渴望脫貧致富,但壹時找不到出路。妳肩上的擔子不輕。據說致富快遞常年定價不到50元的錢,壹天不到壹包“美雀”煙。我覺得農民買得起。妳的報紙是為“窮人”和弱勢群體服務的,所以妳註定也是“窮人”。也是媒體中的弱勢群體。在現階段,這是正常的,也不是很正常。在我看來,我們不能低估“窮人”。毛主席有壹句至理名言:“低賤者最聰明”,因為“富人”和城市居民要靠幾億“窮人”來養活...
當他明白記者大熱天千裏迢迢代表報社來請他做報社的顧問,請他題詞時,他欣然同意:“好。反正我有60多個頭銜,多壹個也無妨。但是頭銜太多,好累,都成了負擔。但妳的報紙是給農民朋友看的,我願意做壹個沒有等級的顧問。”
然後,他蹲在辦公桌上,小心翼翼地在白紙上寫下了兩句題詞:“祝農民朋友們早日致富”“祝致富快遞越辦越好”。
隨後,在記者的要求下,袁隆平和參觀人員在辦公樓前的臺階上合影留念。
壹位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大科學家,多次辭職,拒絕了許多著名的頭銜,卻欣然擔任壹家默默無聞的小報的顧問。這個故事很快被傳播成了壹個美麗的故事。
袁隆平短篇小說3《不要把錢看得太重》
在有些人眼裏,袁隆平好像很有錢,但他是拿國家工資的科學家,壹個月的總收入,包括工資和補貼,壹共4000多元。他高興地說,這些收入還不至於低到讓我花不完,於是他把世界上獲得的幾乎所有獎金都捐給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以表彰和支持對農業科研有貢獻的人。此外,他還捐錢給教育。
他對金錢的看法是,第壹,不小氣,第二,不奢侈。在袁隆平看來,錢的多少無非是壹個數字。他說:“妳必須有錢,活下去,活下去。沒錢,就吃不上飯,就活不下去。但是,錢足夠壹般日常生活開銷,有積蓄就夠了。妳不能把錢看得太重。”如果妳太看重金錢,被金錢蒙蔽了雙眼,妳就很容易迷失自我,成為壹個自私自利,對社會和他人漠不關心的人。如果人成了金錢的奴隸,活著就沒有意義了。
袁隆平對人生、金錢、地位甚至家庭都有透徹的理解。他對自己壹直很“小氣”,但對別人卻很熱心腸,很俠義。只要他能,他會盡力幫助別人。他是博士生導師,帶了很多博士生,其中壹個是農村的,家庭生活比較困難。有壹次,學生給他打電話,說父親病重住院,急需用錢。他非常同情這個學生,從他的工資中給了他2000美元。
袁隆平短篇小說4:壹個率直坦率的科學家。
2004年6月5日+10月38日下午,袁隆平應邀為愛荷華大學師生作了題為“中國超級雜交水稻研究進展”的報告。在長時間的掌聲之後,愛荷華大學的校長請學生們提問。
壹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問:“雖然我們在國外,但我們總是關註國內的新聞。我們早就很高興聽到妳為我們國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我們也知道妳的壹些背景材料。我們想知道,妳從小就喜歡農業嗎?”
袁隆平樂呵呵地回答:“我小時候很貪玩,愛好很多。我學習,認真聽自己感興趣的課程,考試得高分;對於自己不感興趣的課程,只要拿三分就過了。大學畢業的時候,同學給了我壹個鑒定——愛好:自由;特長:慢。自由是緩慢的,我是如此孤獨。至於學農業,源於壹次偶然的機會。小學壹年級,壹次郊遊,老師帶我們去參觀壹個私人園藝場。我看到樹上的桃子紅紅的,葡萄壹串串的,花兒很美。當時看了卓別林主演的電影《摩登時代》。影片中有壹個場景,窗外有葡萄。兩者的印象是重疊的。我覺得真的很田園,長大後想學農業。如果當時老師帶我們去的是真正的農村,又苦又窮又臟,那我肯定不會去學農業。”
觀眾中爆發出壹陣笑聲,為這位偉大科學家的坦率和直率鼓掌。他毫不掩飾自己人格的優點和缺點,讓中外大學生感到更加可敬可親,完整真實地展示了這位科學家的偉大與平凡的完美統壹。
就這樣,他的學術報告在輕松熱烈的氣氛中結束了。
袁隆平短篇小說第五篇給壹個盲童寫了壹封信。
作為國內外著名的科學家,袁隆平自然成為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偶像,每年都會收到很多來信。有壹次,他收到壹封上海盲童的來信,信中既表達了對他的崇敬,也透露了孩子對未來的迷茫和困惑。讀著孩子們真摯的來信,袁隆平深受感動,立即攤開紙,拿起筆,動情地寫道:
"...生活是完美的,我們的世界是完美的,而且會越來越完美。雖然妳看不到,但是妳的內心可以感受到,妳身邊的爺爺、叔叔、伯伯們都在關心妳,幫助妳。妳是壹個有抱負有理想的孩子。好好學習。長大了,壹定比別人有更光明的未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偉大音樂家貝多芬的故事。雖然雙目失明,但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從小就努力工作,在鋼琴的鍵盤中創造出美妙的樂章,讓音樂陪伴人類到達史詩般狂喜的境界。努力工作,兒子。雖然妳是盲人,但妳有壹個光明的未來……”
看得出袁隆平對這封信的回復充滿了真情實感。對於遠方的來信,袁隆平依然能認真對待,帶著感情和真誠回信。由此,我們不難理解這位科學家的心是多麽善良,他的社會責任感是多麽強烈,他的情操和人格是多麽美好。
袁隆平短篇小說6農民的“米菩薩”
曹,出生於1960,湖南郴州市北湖區花塘鎮踏水村農民。因為他出生在糧食大饑荒的時代,小時候吃了很多苦。自從改革開放的春風溫暖了大地,頭腦靈活的曹率先在村裏種上了雜交水稻。他家那塊地的糧食產量年年豐收。此外,他的蔬菜和水果都比別人好,他還培育出了無籽苦瓜的新品種。90年代後,他把地裏的活留給了妻子,自己卻轉行養蜂,口袋漸漸鼓了起來。不久,他被郴州地委譽為科技致富的典型人物。
懷著對袁隆平的感激和敬意,他萌生了自費為袁隆平雕壹尊漢白玉雕像的想法。為了得到袁隆平的照片,他給袁隆平寫了壹封信。收到曹的親筆信後,袁隆平讓同事們回信。袁隆平在回信中說:“在我看來,妳的願望和農民的願望比諾貝爾獎更光榮。我很感激妳的好意,但是我應該為人民和國家做些貢獻...因此,請不要浪費妳的錢為我建造壹座石像。我真的受不了妳的好。請尊重我的意見,原諒我沒有給妳發照片。”
後來,為了表示對“米菩薩”的崇敬,曹拿出自己的五萬元積蓄,請人為袁隆平雕刻了壹尊真人大小的漢白玉雕像。完工後,村民們放鞭炮、跳秧歌,並在雕像前獻上象征長壽和祝福的桃果。在村民眼裏,袁隆平是恩澤村的米菩薩。袁隆平聽後很不高興。然而,當我聽說曹家因自然災害而陷入困境時,袁隆平很快給他送去了2萬元。由於日曬雨淋,曹無力維護雕像,老實的農夫只好再次來到長沙,希望袁隆平能幫他壹把,但這次碰壁了。袁隆平聽說要錢維護雕像,他堅決不肯出壹分錢。
袁隆平短篇小說7中國最富有的“赤貧者”
接近袁隆平的人說,袁隆平穿著隨便,根本沒註意。
有壹段時間,他的購物欲望非常強烈。每周五下午,他都會去購物中心購物。不過他有個“怪癖”,對買便宜的東西感興趣,對貴的東西不感興趣。有壹天,他和妻子鄧哲逛街,看到集裝箱裏有壹件打折10元的襯衫。他說,太便宜了。加2元,12元。售貨員笑著說,真奇怪,妳是這樣的同誌。人們買東西時討價還價,但妳卻提高價格。不合理不合理。他笑著回答,壹口氣買了10多塊。“這種襯衫不錯,去外地穿也方便。不用擔心弄臟了。”他笑著對妻子說。對生活習慣了如指掌的鄧哲什麽也沒說,只是笑了笑。
他穿的最貴的西裝也不會超過800元;200元以上的皮鞋他是買不到的,而且他覺得這些昂貴的“奢侈品”穿起來不舒服,不舒服,比如意大利的“老人頭”、“鱷魚”等品牌。但國內某權威鑒定機構報告稱,袁隆平身價超過1000億元。所以,就個人物質財富而言,除了腦袋裏的智慧和知識,袁隆平確實是中國最富有的“赤貧者”。
而最富有的“赤貧者”對自己毫無欲望,卻對社會極為慷慨,有極大的憂患意識。到目前為止,他已經贏了12。世界糧食獎的5萬美元獎金捐給了他發起的科技獎勵基金會,用於幫助新人...
袁隆平短篇小說8騎摩托車去試驗田
袁隆平手握數千萬元科研經費,生活卻異常簡樸。
他多年養成的習慣,喜歡到田間去,壹有時間就去試驗田裏觀察,呼吸田間的氣息。如果說事業的成功給他的生活帶來了什麽改變,那就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去試驗田的交通工具從最初的自行車變成了摩托車。他認為這東西又輕又快。沒想到,玩摩托車和賽車成了他生活中的壹大樂趣。
地裏的幼苗枯萎、抽穗、開花、結果...他騎上摩托車,跳上馬路,拐進小路,溜上田埂,矯健無比。他的身影閃現在壹片片綠色或金色的稻田中。十幾年來,他換了八九輛不同品牌的摩托車。如今,盡管他已經70多歲了,但他仍經常騎著摩托車在田間勞作。
2001年底,在朋友的勸說下,袁隆平買了壹輛賽歐牌家用車。朋友告訴他,騎摩托車是“鐵裹肉”,開汽車是“鐵裹肉”,還是開汽車更安全。他興致勃勃地學會了開車,感覺很好。有時,他把車開到田邊。他還笑著說要去考駕照。
袁隆平短篇小說9壹個安逸的老人。
此刻,他的辦公室堆滿了獎章和證書。但老人依然堅持在壹線做科研。每年冬天,他都會去三亞基地。
有壹次他爬上山脊,旁邊的人想幫他壹把,但被他攔住了。“妳以為我老了,我比妳們年輕人還快!”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似乎還是喜歡灑脫的生活。
他偶爾出差逛街,看到便宜的衣服就先給自己試穿,然後給助理試穿,買很多,回來每個人都會送壹件。有壹次他去香港中文大學做講座,用10元在街上打了壹條剛買的領帶。
1998,湖南某事務所對“袁隆平品牌”的價值評估為1000億元。楊瀾去海南采訪他:“妳回家談這件事,妳老婆是怎麽想的?”
結果他的回答是,“從來沒有。”他後來對助手說:“我只是壹個路過的財神。”同樣是在198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他1。他把5萬美元獎金全部拿出來,成立了雜交水稻基金,獎勵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經常給人講他以前兩次的夢:地裏的稻子長得跟高粱壹樣高,稻穗跟掃帚壹樣長,谷粒跟玉米壹樣大。他和助手累了就在飯下聊天納涼。
剛開始周圍的人都笑了,時間長了發現他滿腦子想的都是這個。他把所有英語好的年輕助手送到國外深造,為了他的第二個理想:傳播雜交水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福明感慨地說:“袁老師是壹個既有追求又很舒服的幸福的人。”
袁隆平短篇10遊泳奪冠。
1947年6月,湖北省召開全省運動會。袁隆平很愛遊泳,就和體育老師報了名,要求參加初賽。老師看了之後,搖搖頭說:“妳太小了,體力不夠。”不服氣,他想:他8歲那年隨父母逃亡途中,由水路來到重慶。有壹天,他在船上不小心被四哥倫德推下水,差點淹死。幸運的是,他被壹個老船夫救了,救了他壹命。從那以後,我下定決心要學會遊泳,這樣我以後就可以救人了。我9歲逃到重慶。每年夏天,放學回家,我都會去長江邊的“龍門浩”戲水。漸漸地,他掌握了熟練的遊泳技術,甚至可以搏擊嘉陵江,橫渡長江。所以,他很想在正式比賽的場合嘗試壹下。
預賽當天上午,在周老師的帶領下,65,438+00多名小學生每人騎著壹輛自行車,奔向比賽的遊泳館。袁隆平還偷偷跳上最後壹個同學的自行車,和他壹起走。到了初賽會場,周老師找到他,笑著對他說,既然妳來了,就試試吧!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在漢口的預選賽中獲得了100米和400米自由泳的第壹名,而其他同學都落後於孫山。接下來,袁隆平獲得湖北男子自由泳第二名。回到母校,袁隆平受到了熱烈歡迎。學生們在校門口把他舉起來,扔了他很多次。
這件事給了袁隆平很多啟示:凡是“不服氣”的思想符合現實的,不壹定是消極因素,但有時也能成為積極因素。正是這種“不服氣”的思想,促使他積極進取,克服困難,努力拼搏,爭取勝利。正是這種“不服氣”的思想,在他的科研實驗遇到更大的困難時,總能給他精神上的力量,促使他不斷克服困難,勇攀高峰!
袁隆平短篇小說11愛提問的同學。
1942初秋,袁隆平從重慶龍門浩小學畢業,進入復興初級中學。
在學習中,袁隆平有壹個特點,就是喜歡思考,喜歡提問。
在壹次數學課上,我講到了“有理數”這壹章。老師教了乘法的壹個重要規律:同號相乘的數取“+”號,再乘以絕對值。老師進壹步解釋,“也就是說,正數乘以正數就是正數,負數乘以負數也是正數。”
袁隆平聽了想,很容易理解,壹個正數乘以壹個正數就是壹個正數;負數乘以負數也有正數。為什麽?於是我問:“老師,為什麽負數相乘會得到正數?”袁隆平雖然沒有從老師的回答中得到滿意的答案,但他對這些抽象難懂的概念產生了興趣,增強了邏輯思維能力。
有壹次,老師講了壹道世界題:壹個角不能分成三部分。袁隆平覺得很難理解。他認為壹個角應該分成相等的三份,比如壹個90度的直角,每份分成30度。分享壹下不合適嗎?但是老師說這樣不對,就是不能分成三份。
為什麽壹個角不能分成三部分?袁隆平覺得這裏面肯定有壹定的道理。他自己也想不通,老師也沒說清楚,心裏留下壹個大疙瘩。
這些留在心裏的疑惑,其實是袁隆平思維發展和精神成長的標誌。他開始對抽象的概念產生興趣,用腦子思考,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袁隆平短篇小說12立誌學農
高中畢業後,妳會報考哪所大學?這個問題成了袁隆平家裏爭論的焦點。當時南京政府僑務委員會主任袁興烈的父親希望袁隆平報考南京重點大學,將來學業有成,走“學好做官”的道路。
袁隆平,19歲,有自己的主見。他想:第壹,父親想自己報考南京的重點大學,希望自己能升官發財,孝敬祖先。對此,袁隆平毫無興趣。第二,想去重慶讀書。抗戰時期的“首都文化”對他很有吸引力。春秋時期八年的山城生活,讓他感觸頗深。第三,在小學時,有壹次參觀園藝場,他對動態的花、草、果、木和自然的變化規律產生了興趣。想到這,他直截了當地對父母說:“讓我報農學院吧!”
善良的母親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龍平,妳要認真考慮妳父親的意見。”當然,最後還是要看妳自己!“有民主思想的父親熟悉隆平的性格。既然他兒子決心學農業,他提出任何反對意見都不好。
就這樣,袁隆平義無反顧地考上了四川重慶的祥輝學院農學系,高高興興地跳進了“農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