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是圓桌學校的男團:梁文道、馬家輝、許子東、馬未都。
從《與鄧永鏘的3p》到現在,它基本上沒有改變。
很多人就是想看這些老男人壹直說啊說啊,很多集百聽不厭。
但往往,很容易忽略圓桌派的女嘉賓。
說實話,圓桌派已經拍完第四季了,女團員演員陣容也差不多定好了。
的“女朋友”蔣,賈輝的“妻子”和在線教育專家。
在圓桌派,她們用知識的深度、閱歷的廣度和女性的細膩談笑風生,讓她們融入到這個用戶畫像偏向男性,75%以上嘉賓都是男性的節目中,實屬不易。
從年齡上來說,他們三個可以形成三代人:老、中、青。
姜感性,教授理性,兼而有之,簡約大方。
妳可以在她們身上看到這個時代女性越來越稀缺的特質:善於思考,勇敢,犀利。
姜是誰?
她出生於1989,是“天才少女”、“美女作家”。
11歲時,她出版了《發展中》並出道。《打開天窗》《邪童正史》都是她的作品。
後來他考上了清華,壹畢業就當上了《新周刊》的副主編。
人生壹路順風,亮點不斷。
“我承認我沒有經歷過滄桑”“故事的結局在壹開始就已經寫好了”。這些熟悉的流行語是她的書名。
但作為圓桌會議的嘉賓,江還是被罵了不少。
她沒有經歷過唐朝。
《圓桌學校》已經完成了四季,她剛滿30歲。
很多觀眾覺得她經驗不足,談人生很膚淺。
甚至攻擊她的長相,認為她很醜。
姜·“美女作家”的美譽,意味著在女作家的行列裏,人的長相真的還可以。
畢竟她不是靠長相過日子的。
節目播出到2019,觀眾對姜又狠又愛。
沒有她,彈幕壹次次問:方舟怎麽沒來?
她在那裏的時候,接二連三地反復問:為什麽又邀請蔣呢?
悲傷的愛情!
圓桌派的女嘉賓很有功能性,補充了女性視角,增加了壹些女性觀眾。
江的坦率補充了的觀點。
只是家輝經常以“我認識的某某某”開頭,江則以自己的故事開頭。
妳甚至可以在節目中挑出姜是誰在談戀愛。她多疑且缺乏安全感。她總是要和男朋友確認“妳到底愛不愛我?”。
給觀眾講被男友甩的經歷,也大膽分享想復合的心態。
但不執著,很坦白。
愛與不愛都是行雲流水的狀態,妳要說出來,我需要知道,沒必要隱瞞,只要妳能說服她。
以及說服她的理由,比如“我們還是做朋友吧!”去做吧。
在《圓桌學校》中,姜不僅承擔了的情感戲。
她也有年輕人的視角。年輕人的情感困惑、事業困惑、對家庭關系的無奈,都可以借助方舟進行解讀和審視。
作為壹個職業作家,她的思考,她的知識儲備,是她在這個節目裏和這群50+的知識分子聊天的背景。
周軼君早期的照片非常簡單。
這和她的事業有關。
她學習阿拉伯語。大學畢業後,她供職於新華社,成為壹名記者。
經歷戰火,拍攝駛來的坦克;穿梭於隨時有生命危險的街道,幾次與爆炸擦肩而過;目睹慘死。
她是壹個瘦瘦的上海女孩。
在圓桌派裏,她沈穩大方,熱情得體,賢妻良母的樣子有時會讓人忘記她的勇敢和不屈。
當然,這些年來,被馬家輝猥褻後仍然害羞的小君君在節目中已經升級為“佳惠的妻子”。她害羞什麽的,這麽多年都坦然面對。
淡妝的周軼君壹出場就會被陶文誇“君君越來越漂亮了”。
越來越好看了。
從顏值到氣質。
而她在“圓桌派”的談吐,也是舒服溫暖的。
她可以從敏感細膩的角度談論大話題,但現在她更關心教育。
她拍了壹部教育紀錄片叫《異國童年》,結論是沒有辦法教育。
她說,孩子是大人的祖先。
談到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她壹針見血地指出是“隱忍”。
年輕的時候,作為壹個上海女孩,她堅持選擇北京的大學,但父母隱忍。
工作上,她堅持去最危險的地方,父母忍了。
長大後,父母變得更像孩子,孩子要學的就是“忍”。
周軼君現在感覺更像是“蒲葦韌如絲”。
她的勇敢不再像年輕時那樣魯莽,而是更加成熟、堅韌、不屈。
她扮演著中國婦女的角色,有老有少,有年幼孩子的母親,也有年邁父母的女兒。
因此,她探索家庭、教育和社會關系。
依然在世界各地匆匆行走,不吵不鬧,不知所措。
在節目中討論性別關系時,李玫瑾教授上了幾次熱搜。
例如,女孩如何區分渣男?
她的觀點並不是基於自己的生活經歷,而是來源於大量的案例事實。
這也和她的職業有關。
李玫瑾教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後任教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主要研究領域為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
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層層分析論證,尊重事實和邏輯的狀態,是她專業的結果。
角度也很冷。
所以,有時候,如果我心情不好,天氣不好,我害怕點擊李玫瑾教授參加的圓桌學校。
警惕教育的作用太強了。
比如從壹個社會關註的大案開始,告誡女生談戀愛不要著急,因為社會上有很多優秀的人或者合格的人,不要在談戀愛的時候在壹棵樹上吊死。
但是,妳以為李玫瑾教授只能在愛情這個話題上熱搜嗎?
不會吧。
她的教育話題也是受人追捧,上熱搜,被很多家長催著上節目。
只要妳在圓桌上,幾乎所有的彈幕都是“我為李玫瑾教授而來”。
孩子是他們父母的寫照。
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害怕。
“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要點到此為止。”
“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言語都是金子。過了十二歲,父母的話就是垃圾。”
李玫瑾教授觀點的最大特點是令人信服。
很多人把看《圓桌派》當消遣,看妳跟我聊天,聽著聽著。
但是我對李玫瑾教授的觀點更加認真。
因為它們都來自於案件事實和經驗的總結。
社會總有例外,但大多數人的命運都逃不過總結經驗。
我想這就是為什麽李玫瑾教授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專業領域深,再專業。
我認為這是李玫瑾教授獲得感的基礎。
在《圓桌派》中,她犀利睿智,幹練可信。
當然,她們三人之所以能在“圓桌派”中占有壹席之地,是因為侃侃除了具有普通女性的共同情感外,無壹例外都是優秀的人。
但這並非遙不可及。
她們的成就和性格都可以為女性提供壹個學習的方向和模板。
社會浮躁,名利在每個人身上都轉瞬即逝。
這個時候,似乎圓桌派已經很少見了;圓桌派的女的更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