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年間(168-172),他帶著兩個弟弟,首先在災情特別嚴重的冀州開始傳教活動。Xi平年間(172—178),在大量招收學生、培養弟子、吸收弟子的基礎上,創立了太平道。
太平道教是中國早期的道教門派之壹,以推翻腐朽的東漢王朝,建立和平社會為己任。其主要特點是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以“黃忠太乙”為崇拜的最高神。太平道的綱領、宗旨、教義、稱號、堂區組織、口號、宗教儀式、活動、傳教方法,都是以《太平經》為藍本。
他到處傳播“天亡,黃天立,歲在甲子,天下無不為”。
張角——蕭薔根據《太平經》畫張角,“眾星億萬,若壹日不清;朱天群的話沒有國家那麽賢惠。他自稱大德老師,是太平道的首席教主。他的兩個弟弟,張亮和張寶,自稱大醫生,也是太平道的領導人之壹。所有犯錯誤的太平道成員及其追隨者,只要在教主面前跪拜,承認錯誤,保證不再重犯,就能得到寬恕。
張角經常拿著九根棍子,在傳統民間醫學的基礎上,用水和咒語給人治病。他以此為幌子,廣泛宣傳《太平經》中關於反對剝削和財富積累、提倡平等互愛的理論和觀點,贏得了貧苦人民的支持。張角還派遣了八名弟子向四面八方傳播教義。發展弟子,“以善道改造世界。”十幾年來,太平道遍布清、徐、幽、冀、荊、陽、燕、豫八國,信徒數十萬。主要是貧苦農民,也有城市工匠、個別官員甚至宦官。張角將信眾分為三十六黨(教區組織),大員壹萬余人,小黨六七千人,各歸曲帥掌管。
在此基礎上,張角根據《太平經》中“循五行”的思維方法,根據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選擇甲子年甲子日,即靈帝鐘平元年(184)三月五日,舉行大起義。張角還提出了“天亡黃天立,歲在甲子,天下昌盛”的響亮口號,以說明根據萬物興衰和朝代演變的規律,漢(天)數已盡。太平道作為土德(土色黃)和黃田的代表,理應取代漢朝。2月初,各方領導人和信徒就已經開始做準備了。他們用石灰在洛陽的城門和各州縣政府的墻上書寫“甲子”等標語。
慷慨的曲帥首先通知荊州、揚州的數萬信眾在葉(河北臨漳)集結,準備起義。於是,掌管它的信徒們開始向虞城集中。還多次到洛陽任用徐為內侍。3月5日,舉行了起義。
大約在起義預定日期前十天,即二月十五日左右,濟南人、太平道信徒唐周上書政府,報告起義情況。於是,朝廷緊急攻占馬元義,車分洛陽;並緊急調動各種力量抓獲張角追隨者1000余人。他還通知冀州抓住張角和他的家人。
張角等人發現事情敗露,即在星夜用各種方法通知各方,立即造反。起義時,起義軍先將抓獲的貪官殺死,祭天。起義時,張角的部隊全部裹著黃巾(黃天的象征),當時稱為“黃巾起義軍”。起義後,張角自稱“天將軍”,弟弟張寶自稱“地將軍”,弟弟張亮自稱“人將軍”,根據《太平經》中“天有治,地有治,人有治,氣有三極治,則萬物有別治”的理論。
起義開始後,群眾紛紛響應,或參軍為信眾,或送糧送衣,起義軍迅速發展。起義軍攻克城鎮後,經常燒毀政府,殺死貪官汙吏,將他們的財產分給百姓。腐敗的官員通常利用他們的權力作為壹種恩賜。當他們聽到叛軍的到來時,他們嚇壞了。像壹只迷路的狗,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逃走了。十天之間,世界震動,首都震動。
但由於黃巾軍的主體是農民,組織不夠嚴密,政策策略普遍掌握不好。除了攻擊政府,他們還普遍攻擊豪強、士紳和各種富家子弟。於是,豪強學者們迅速站出來,與政府叛軍合作。起義後十個月左右,黃巾軍主力被政府和權貴聯合擊敗。不久,張角也在這期間去世了。
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沖擊了東漢王朝的根基,直接導致了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進而演變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時也是我國歷史上第壹次由宗教領導的農民起義,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也奠定了日後道教主要在社會下層傳播發展的歷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