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墻西北角叫“鳳頭”,鳳凰塔就建在上面。裏面掛著壹口大鐘,鐘聲悠遠,是鳳翔八景之壹——蕭中鳳凰臺。鳳凰樓下有三股泉水汩汩而上,清澈甘甜,被稱為“鳳凰泉”。60年代末從哈爾濱遷來的關中工具廠,在鳳凰樓原址建了壹座水塔,生活和生產用水取自鳳凰泉。東湖門外有壹座小石橋,名為“鳳味橋”,橋下流水潺潺。我花了壹點時間才意識到,鳳翔城是鳳凰展翅飛翔的形狀。不然怎麽會叫“鳳頭”“鳳尾橋”,怎麽會有鳳翔這個縣名的由來?
在城墻的東、西、南、北門上,有壹個甕,甕上有城樓和瞭望塔,門上的釘帽有碗那麽大。1000多年後,到了20世紀50年代,城墻破損,覆蓋城墻的大磚脫落。城裏的居民用從城墻上掉下來的大磚來鋪院子,修廁所。
▲賣麻繩的
城墻下護城河的水來自鳳凰泉,溪水日夜不停。有的地方能聽到嘩嘩的水聲,還有女人在那裏洗衣服。經常跟著洗衣服的媽媽去護城河玩。西南角的小南門南壕(石豐以南)和西壕(城墻遺址公園)是遊泳的好地方,水深兩米多,寬七八米,長三四十米。有時候人們會在夏天淹死。我見過壹個高個子淹死了,被撈出來放到岸上。南浩的風景像南方,水很淺。小娃娃經常在那裏玩水。所有的遊泳姿勢都是在那裏從“狗刨”學來的,後來還參加了職工遊泳比賽。南浩有大面積的水草,荷葉,浮萍,還有壹種形狀像剪刀的草,我們拿在手裏玩。浮萍上有小青蛙。晚上,東街上可以聽到南護城河裏的蛙聲。有水蛇,有甲魚,有魚蝦。我見過有人網住壹條壹英尺多長的魚。我們經常用漏勺撈蝦,回家就用鐵勺滴點油,撒點鹽炒著吃。我貪得無厭,不值錢,香得發抖。當年去江浙水鄉旅遊,看到江南的風光,想起幾十年前的家鄉也是這樣。
這座城市裏有許多古老的建築。西街法院門口有壹個高高的木牌樓,上面寫著“三中”四個字。那時候我還小,不懂它的意思。北街有壹座建築,巍峨壯觀,壹個八角飛起,上書“八角開元寺”。年長的人至今稱那個地方為“八角廟”。武裝部門口、東關印刷廠、軍倉巷、馬神廟巷、棗業廟巷、藥王洞、太白巷、大觀廟巷等古建築較多。當時東街是石板鋪的,店鋪很多,熱鬧繁華。街上茶館很多,最大的在大十字街南口,裏面全是老人,抽著煙,喝著燒開的茶,說三道四,烏煙瘴氣。偶爾也看到從農村進城的清朝老兵,背上紮著辮子,背著錢包。壹壺茶壹毛錢,喝完可以續杯。每天下午都有說書人。我只跟過我爺爺壹兩次。1966串聯去成都,看到成都茶館和鳳翔茶館很像。
鳳翔,距今先秦327年,距今2695年,壹直是陜西、山西、河南、甘肅、寧夏、四川五省的物資集散地。明清以來形成了四街三十二巷,以西關、東街為“十裏長街”,商業門類齊全,店鋪鱗次櫛比,商人眾多,經濟貿易發達,南北人流密集。鳳翔市、東莞富人多,有許多西府建築風格獨特的豪華院落。只有我知道馬神廟巷的賈加、賈政、馮佳,當鋪巷的方嘉,千福巷的李甲,航司巷的陳嘉、賈政、孫嘉、周嘉。到了清朝中期,東莞因為交通便利,比城市還繁華。縣誌:“城東城關街長十余裏,巨商大家居其中,乃壹縣之精華。”所以東莞有更多建築風格獨特的四合院。前幾年在山西參觀喬家大院、王家大院、曹家大院的時候,跟同事說,老家的大院不比這裏幾十年前差。
▲買個石鏡。
西湖在西府很有名。但在六七十年代,亭臺樓閣壹片廢墟。湖邊幾個人抱不到壹起的左公劉,是清代左路過鳳翔休息時種下的。這棵樹又幹又爛。淺湖被綠藻覆蓋,散發出難聞的氣味。亭臺樓閣的柱子上刻著“某某來此壹遊”的刀痕,稱東湖為誤稱。70年代以前,唐朝的城墻還在,鳳凰泉水在城墻下汩汩流淌。看著蘇婷南部的水車,水車在轉動。那時候還沒有別墅,東湖的面積大概是現在的五分之三。郭健的《重建東湖》壹書和記錄林則徐60年代+0920年代路過鳳翔的石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座1000多年的古園破敗不堪,但骨架未倒,魅力猶存!西域亭風雨飄搖,徐靈臺風雨飄搖,牌匾上的油漆脫落,但字跡依稀可見。長大後讀古文《關雎》,看到蘇軾的《Xi玉亭記》、《徐靈太極》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王波王騰亭序》、《杜牧阿房宮賦》、《範仲淹的《楊玉娥婁機》、《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等名著並列。
每次遊覽東湖,我都會想起壹個叫李萬德的壽星。他在縣文化館工作了幾十年,學識和書法都不錯。他是壹個有思想、有知識的文化人。上世紀80年代,他受政府之命主持了東湖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重建工程,重建了西域亭、徐靈臺、君子堂、蘇公廟、山門牌樓等30余座亭臺樓閣,以及新開放的南湖和別墅。他奔走宣傳蘇軾研究,參與制作了多部《蘇軾在鳳翔》研究成果,並在鳳翔召開了全國蘇軾學術研討會。壹個外地人為了鳳翔的文化事業,用了壹輩子!然而,李萬德不到70歲就死在了東湖的宿舍裏。
▲賣泥塑
1966以前,鳳翔城有三所小學,三所中學,還有壹所建於清光緒年間的師範學校,教育發達。當時城裏有很多寺廟、廟宇、道觀、教堂。西街的天主教堂和福音教堂都比現在大。新中國成立前,有壹批神職人員,都是英國人、意大利人和其他中國人。1966階級鬥爭教育展,兩個教堂陳列了大量外國神職人員的宗教用品和生活用品,我都參觀過。
老家的人不叫我奶奶姥姥,叫我奶奶。我老婆經常給我們講故事,大部分都和新中國成立前的鳳翔有關。我聽我奶奶說過:民國十八年(1929),人餓死了,十間屋子空著,樹皮被啃光了,人吃人;日本飛機轟炸鳳翔幾十次,把人的腿炸到路後面的樹上;軍閥郭健壹次殺了五十多個乞丐;軍閥土匪盜走鳳翔墓,到寶雞鬥雞臺盜墓。土匪搶劫了我家,全家人都躲在地道裏。強盜們把我的看門奶奶綁在壹棵樹上,放火燒她。民國九年(1920)地震,墻倒屋塌。鳳翔解放時,彭住在西街教堂。等壹下。每次老婆說完這個都會說:現在還是個好社會,沒有土匪,不用躲日本飛機!
▲場頭
今天在唐城墻遺址公園的路段,因為城角上方有壹個測木塔,加上護城河溝太深太寬,架子路不好走,所以沒人去。鳳翔師範學校因為校墻修建較早,得以幸存。城西北角因1967年關中工具廠征地而保留,1968年在原鳳凰樓基座上建水塔。這三段加起來有幾百米。鳳翔城墻建於唐朝,比Xi安的明城墻高壹尺五寸,易守難攻。這個被歷史學家稱為“臥牛”的古代軍事工程,巍然屹立了壹千多年,卻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銷聲匿跡!
矗立在北街入口的八角開元寺被毀,為1967。那是最不理智最瘋狂的壹年。開元寺建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它是壹座木結構建築,設計獨特,工藝精湛。這座寺廟以王維和吳道子的畫而聞名。蘇軾有詩:“何處訪吳畫,普門開元?”。開元有個東塔,擦的時候留下手印。"
摩卡,即王維(701—761),山西運城人,生於唐朝。學佛道學的王維,精通詩、書、畫、樂,字畫尤為精彩。後人推崇他為南宗山水畫始祖。蘇軾評價他說:“味如神韻之詩,有圖在其中;看畫,畫中有詩。”
吳道子(約680-759),字道玄,河南禹州人。唐代著名畫家,他的繪畫史被奉為聖賢。擅長壁畫創作,曾被召入宮廷。吳道子的繪畫風格,自唐代、宋元以來,壹直被許多畫家模仿和借鑒。
▲鳳翔東湖西域館
富門基位於鳳翔東關印刷廠和太白巷之間。印刷廠所在的地方現在是壹個超市。福蒙寺,建於唐代,是唐、宋、元時期關中地區著名的寺廟。金大鼎六歲,明鄭德八歲,大規模修復。自清朝以來,屢戰屢起。民國初年,還掛著“富門寺”的金匾。廢墟中仍有後堂遺跡,院中有兩塊石碑。
鳳翔60歲以上的人應該都見過北街的八角開元寺。關中地區唐代古建築遺存較少,Xi安境內僅有大雁塔和小雁塔。鳳翔八角開元寺建於唐代開元年間,是鳳翔古城的歷史文化地標。歷經十幾個朝代的政權更叠和幾代鳳翔人的保護,巍然屹立了1200多年,不是毀於戰亂或地震,而是1967年以當代“革命”之名的人禍,令人心碎!
1991年,陜西省公布鳳翔為全省首批唯壹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當時我認為,中國永州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先秦前都和蘇軾的早期為官,是批準鳳翔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依據。確定壹個著名城市的目的是讓後代保存和繼承物質和文化遺產,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並刺激旅遊業。但流失的物質文化遺產只能閱讀和口述,看不見,摸不著。普通遊客多可惜啊!在山西平遙古城,湖南鳳凰古城,雲南麗江古城遊玩的時候,我覺得兩千多年前的古永州,唐代修建的鳳翔古城,如果保存下來,不會比這些地方差!我想到壹個更深層次的問題,為什麽那些古城可以作為物質文化遺產保存下來?而歷史更悠久、文化更燦爛的鳳翔古城為什麽會被“殺死”?那個時代,那個世代,為自己家鄉的輝煌歷史,為自己的祖先和後代感到羞恥!
▲鳳翔老城墻
有壹次去Xi安土車巷拜訪朋友,朋友80多歲的老母親問我老家在哪裏,我說鳳翔。老人甚至說:“鳳翔有壹座靈山,遊遍天下。不去靈山也沒用!”我告訴老人:靈山寺在60年代被毀了,雕像被砸了,寺廟被拆了。後來縣裏在那裏建了壹個農校,農校撤並後又建了壹個電視轉播臺。這幾年政策不錯,香客布施,社會集資。甘肅、山西、河南、寧夏的人也燒過香,很有名。妳應該經常去看看,讓妳的願望成真!
又壹次,在同事家,他媽得知我是鳳翔人,說了壹句同樣的話:“走遍天下不去靈山也沒用!”我很驚訝,我的家鄉靈山在Xi安的老人們眼中是如此神聖!孝順的同事換了幾十張壹元面值的錢,帶著母親開車去靈山拜佛。老太太每次在正殿磕頭,都是趁兒子不備孝敬,舍不得花壹百塊錢塞進功德箱。然後他說:“我沒有把妳的兄弟們建在廟裏當主任、廠長、教授!”"我的同事對我說:"妳看,我的教授是我老母親在寺廟裏教的。“逗我笑了!
前面那位朋友的老母親去世時,沒能完成在靈山拜佛的心願,提起來就哭。太可惜了!
▲編織蒸籠
我的家鄉觀念很重。從家裏來的遊客受到熱情接待,他們盡力尋求幫助。聽到本地口音,他們會主動搭訕,但有時會稍有不快。聽說老家人開飯店賣面團和肉末面,去捧場,但就是不承認自己是鳳翔人,說自己是岐山人。學校前面有壹家豆腐豆花館,老板用普通話說著醋,說自己是寶雞人。我說鳳翔人不害臊!豆花泡饃只有鳳翔才正宗!
有人問我哪裏人,我說鳳翔。對方說,我知道,我知道,在秦嶺,我坐火車去成都的時候路過妳們縣,那是個很美的山城。還有人說,我去過妳們縣的法門寺!壹個鄉黨委的朋友說他遇到過這種尷尬,後來又說他老家是西鳳酒那個縣的。我說:“可憐!目前包括名酒在內的產品的傳播策略都是淡化原產地。茅臺、汾酒、劍南春產於哪個縣?有幾個人能說出來?”雖然這些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說明我家鄉的知名度還是比較尷尬的。
名氣是靠軟硬實力和傳播策略來實現的。我用報紙評論讓學生對省內四家報紙在縣內的出現頻率進行統計分析,結論是家鄉的出現頻率處於下端。還有壹個容易被忽略的原因。鳳翔的“湘”在當地讀作“羌”,標準讀音應該是“xiáng”。書面註音與當地發音不壹致,學生發音與成人發音不壹致,當地發音與外國人發音不壹致,廣播電視發音與日常口語發音不壹致,形成交流中的“噪音幹擾”。還有很多鳳翔本地人不小心把鳳翔寫成了鳳翔,甚至鳳翔,影響了鳳翔這個歷史文化名城的有效傳播。
▲逛廟會
我的家鄉這幾年變化真的很大。高樓多了,帶電梯的百貨多了,公園多了,車多了,時尚的人多了,現代都市的感覺。我關註全省GDP排名。鳳翔壹直在經濟十強縣,大部分時間排第十壹或第十二;大東湖、大嶺山、大永城遺址的建設堪稱大手筆,西區的發展藍圖更是令人期待!去年在網上看到壹張張家祥的現代、唯美、大氣的圖片,然後在寶坻高鐵站看到了同樣的大海報。回去後,找不到地圖了。我問人家那是電腦生成的西區規劃ps圖。雖然有點搞笑,但我也看到了家鄉渴望改變,渴望富裕,渴望與時代潮流接軌。
離開家鄉四十多年後,懷舊之情時常湧上心頭。每次回家都有壹些小小的沖動,打算吃面皮、豆花、轉街、遇熟人、尋回憶、尋鄉愁;但回國後,我感到莫名的孤獨。大街小巷很難遇到熟人,年輕人也不認識。在妳家門前走壹走,附近的新住戶都會奇怪地看著妳。有點像何張之的“老老少少,背井離鄉,鄉音未改”小孩子遇到陌生人,會微笑著問客人是哪裏人。
鳳翔是我出生長大的家鄉!無論市管縣還是縣改區,我始終以“鳳翔”為籍貫,我以身為鳳翔人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