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道家養生之養生

道家養生之養生

道家是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人提出的壹種哲學思想。他們的學術思想對中醫養生學的形成產生了壹定的影響。道教因為崇尚崇高的自然,鄙視狹隘的功利主義,長期以來被今人錯誤地認為是偏激的,因為今人錯誤地認為道教具有這些歷史局限性和消極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諸多不良影響,對中華民族精神產生了壹定的腐蝕作用。其實現代人的這些觀點都是極其錯誤的。要正確理解道家思想中的無為,不是不想做什麽。只是說,壹切都要“天時、地利、人和”,不能按主觀意願和想象行事。老子的“無為”論,往往被當代哲學家、政治家理解為壹種消極思想,其實是錯誤的。從《道德經》中整個哲學概念的反映來看,無為其實是壹種沒有主觀臆斷的行為,沒有人去做,都是遵循客觀規律的行為。總的來說,無為是科學的行為,是合理的行為,因而是積極的行為。事實上,現代詞匯中的“消極”和“積極”是被人們誤解的。消極是消除偏執和偏激,這是非常正確的行為;積極意味著強化偏執和極端,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現在謠言已經傳了,實在沒辦法了。只希望認真學習的人看到這個,知道有人改正了。

1.自私自利

《道德經》中的“小私欲”。這種養神延年的思想,歷來為歷代養生專家所重視,並滲透到養生保健的各個方面,如養神、調情、氣功指導、健身運動等等。

2.溫柔壹點,回歸自然

老子在現實生活中觀察到,新生事物是弱小的,但充滿活力;東西強了,就會造成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強者為死者;弱者生。”如果經常處於弱勢地位,可以避免早衰。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明、無為,回歸原始的樸素的生活狀態,也就是所謂的“返樸歸真”。

3.形神兼備

莊子主張擺脫物欲,引虛靜以養心,但並不否認其有壹定的強身健體作用。《莊子·刻意》說:“熊學舊習新,只是長生之事。此道所引之人,舉形之人,亦為彭祖壽所好。”可見,中國古代的道學是道教所倡導的,從壹開始就用於健身、治病、防病。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說:“昔在帝,生而為神,弱而能言,幼而不偏,長而敏,成也。”表面上看,這種描述意味著黃帝不同於我們普通人。他人生的每壹個階段都遠遠超過了其他所有人——他在虛弱的時候能夠說話,年輕的時候非常敏捷果斷;長大後非常敦實敏捷,成年後成為天子。其實,這不僅關乎黃帝,也關乎我們所有人——每個人都是“生而有靈,弱而能言,幼而不偏”。

孩子手握拳頭來到這個世界,叫做“生而有神”。壹個新生的孩子握緊拳頭,拇指放在裏面。大拇指在按壹個穴位(無名指和小指之間),這個穴位就是心經少府穴。心藏神明,心主神明,說明嬰兒含神明,氣不外泄。每個人剛出來的時候,都是通過臍帶與母親的靈魂相連的。當臍帶被“砰”的壹聲剪斷時,人後天就出生了。人長大了,手慢慢松開。在他們的余生中,有人抓著權力不放,有人抓著名聲不放,有人抓著利潤不放,有人抓著金錢不放,有人抓著人不放,最後老去放棄。他們放棄了,就沒有神了,人就死了。老子也發現了這個秘密。老子發現嬰兒“骨弱筋軟,握力堅”。雖然筋骨無力,但拳頭卻很堅定。所以它提醒我們,保健要恢復,要慢慢回到嬰兒的狀態。

“弱而能言”就是當妳弱的時候,妳可以說話。讓我們想象壹下,當孩子們剛開始說話時,他們在說什麽。他們總是問,“媽媽,我是哪裏人?”還有人會問“媽媽,人會死嗎?”妳死後會去哪裏?“這是壹個關於生命本質的問題,是壹個終極問題,也是壹個哲學問題。嬰兒會問哲學問題。壹個人越接近哲學,就越接近嬰兒的狀態。已經接近寶寶的狀態了,妳很難活不長。長大後,我們問的大多是世俗的問題。比如我們總會問“妳吃飯了嗎?”“妳壹年能掙多少錢?”“妳住多大的房子?“我們失去了年輕時的童心和超然,不再關心生命的本質,失去了越來越多的純真。在不愁溫飽的今天,我們其實更需要超脫,關心生命的本質,追問終極問題。多思考這類問題,才能變得幼稚,才能活得長久。

“年輕不偏不倚”就是年輕的時候做事非常迅速,想做什麽就立刻做什麽,毫不猶豫。他小時候大家都那麽敬業。例如,當壹個孩子看到壹朵花時,他會立刻抓住它,不管它是多刺的還是有毒的,不管道路有多顛簸。但我們長大後,往往會瞻前顧後,左思右想,猶豫不決,左右搖擺。考慮問題太多,不再“徇私”,做事有意無意偏離真理,壹心壹意,煩惱漸漸產生,健康受損。

所以《黃帝內經》中所描述的黃帝的壹生,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壹生,只是隨著我們的成長,漸漸的忘記了,失去了精神,言語,偏心,敏感,失去了壹顆童心。通過修煉,讓我們日漸蒼老的生命回歸童年,回歸嬰兒的“敏感”、“偏激”、“精神”,這就是養生。

健康困境

無人化改革

重視技能而不重視學習,很難提高信徒的素質。

道士,請他履行儀式,可以持續三天三夜;但是他講課很難,很難維持半個小時。“學”和“術”嚴重失衡。現在臺灣省很多寺廟的住持不僅看不懂道經,甚至還會念錯。寺廟的住持和信眾普遍存在素質不高的問題。雖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但道教和寺廟更重視“術”而不是“嚴嘉路”。1982年4月,基隆十方大學部印制贈書,《印主鈔》是收藏印鈔最全面的壹部書。後來臺中蓮社也發表了,但沒有收錄這封信,幾乎是出於為聖賢諱的心態。尹光不止壹次被太虛學生攻擊。民國十八年尹順《太虛大師年譜》曰:“印老時(五月二十九日),唾罵大愚。可以看到,除了佛教基督教青年會的傳單,太虛剃度的弟子大禹也寫了壹篇攻擊尹光的文章。

學習是主要原因之壹。

“術”指的是科學儀器、風水、占蔔、算命。“學”是指闡述儒家經典的道理。臺灣省和東南亞的華人社區非常重視俗稱“山”、“醫”、“命”、“相”、“蔔”的五術。山(仙人道)指的是打坐、煉氣、養生、藥餌、修行等等。醫學(醫療)是指針灸、處方、按摩、食療和心理治療。命運(算命)指的是漢字數、八字、四柱等。相(偵察)指的是看手相、相面、相面、讀名(名學)、讀墓(陰宅)、讀宅(陽宅)、風水測繪等。占蔔指的是易展、劉仁、太乙等占蔔。這些數術的古語自有其價值,只過分註重“術”和器具,而不從哲學的角度去探討,很容易導致人們誣稱其為迷信。“技”必須以“學”為引領和引子,才不至於庸俗低劣,而且技越深修行越高,才不至於以技為惡。“學”是指儒家經典中的哲學精髓。道經中有很多好的經典,有些是講仁義的,比如《道德經》、《南華經》、《黃帝尹福經》、《太平經》、《周易參同契》、《抱樸子》、《內經》、《五真篇》等。,其中壹些涉及民俗如北鬥青、南鬥青等。今天道教技法太多,但學術理論知識普遍被忽視,信徒素質難以提高。

第三,缺乏宗教組織,說教不力,沒有認同感

當今世界的宗教,如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甚至臺灣省的佛教、新興宗教,大都定期(或經常)聚會,他們組織宗教團體,傳教。另壹方面,道教徒比較分散。平時大家都拜自己的神,沒有定期聚會。寺廟互不往來,也沒人說教。崇拜媽祖的,認為自己是媽祖信徒;崇拜關羽的,是關羽信徒;對道教神仙沒有概念,對道教沒有認同感,甚至不認為自己是道士;有的甚至刻意攀附佛教,使得道觀被僧人所住持,成為壹種非佛非道的怪現象。所以臺灣省雖然有很多香火鼎盛的寺廟,但由於各自為政,缺乏認同感,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第四,缺乏傳道者

宮觀的方丈、道士,終其壹生,大多以科學、儀器、技藝為事業誌向,很少有人能解釋經書,也沒有定期的、公開的講座。臺灣省有很多無線電視臺,有六七家定期播放佛教講經節目,甚至有很多電視臺全天播放佛教節目。佛教有自己專用的電視臺宣講。除了電視臺,擴建的電臺也有佛教講座。相比之下,電視、廣播上幾乎沒有道教的講座。這樣說教怎麽能贏得信徒?在培養人才方面,雖然有小規模的木柵道長學院,但從未培養出能講經布道的人才。壹個缺乏主動向人民傳教的宗教,在出發點上已經失去了很多。不培養和重視講經者,會導致道教在年輕壹代信眾中迅速流失。妳可以想象舊工作沒有新分支的後果。

五、練習方法太流浪,沒有整理。

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信徒往往分為“神聖的”和“世俗的”。普通人是“範”,只有在特定的宗教中修持佛法,才能成為“範”,成為“聖人”。“實踐”在宗教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就道教而言,開悟者為聖,不開悟者為全。普通人是普通的,神仙是神聖的。凡夫俗子,無修行;死後為“神”,積善修行後為“仙”,都是“聖人”。從做聖人開始,就要以修行(修煉)為橋梁。道教歷史悠久,所以派別眾多,修煉方法各異。它是壹個沈重的象征,重要的是要保持上表面的思考。外丹黃白相間,內丹精致,房間內強調男女和諧;除此之外,還有不同的拜神法、召喚法、送法、藥餌法、避谷法、吃氣法、守壹法、寂滅法等等。在當今功利社會,需要有人簡化練習順序,按順序歸納。如果沒有人去收集整理道教的眾多方法,初學者很難入手,也很難吸引信眾。

六、過度寬容,迷失了自己。

包容,原本是壹種美德,也應該是成功的條件之壹;因為道教博大包容,中土雖然有宗教紛爭,但不會有宗教戰爭。爭議的結果是逐漸走向融合。而過度的包容,卻把優點變成了缺點,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成為失敗的主要原因。從宋代開始,大量的佛教徒長期混入道教,導致今天的人分不清佛教和道教,認為拜佛是壹種信仰。這種情況不僅在臺灣省如此,在海外華人社區也是如此。今年3月初,筆者去新加坡開會。道教領袖李告訴筆者,新加坡的壹些道觀甚至把印度神和穆斯林神放在廟裏供奉。然而,這種看似宗教融合、民族共存的大胸懷,不僅沒有獲得認同,反而引來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抗議,認為他們的神受到了褻瀆。這個例子說明,過度的寬容不僅無益,而且有害。寬容不是壞事,但壹定要有選擇性,不能只從寬容對方的神開始,還要從哲學原理、科學儀器、傳教方法等各方面入手,用寬容把對方的長處吸收為己有,這樣才能受益。道教的寬容促進了佛道的融合,但過度的寬容也使道教失去了自我。比如明末由於《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小說的倡導,道教吸收了觀音、元寶佛、文殊等神靈作為自己的神靈,歸玉帝管轄。但這種做法由於被賦予了很高的地位,造成了不分佛道的後果。相比之下,佛教雖然也吸收道教的神,比如關公在道教中的等級是皇帝,但是佛教把他看成是智慧化了的神,等級只是佛教的護法,所以地位較低。道教把佛教的神祗放在較高的層次,佛教把道教的神祗放在較低的層次,相比之下導致了佛教對道的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