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引言:
1,京劇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又稱京劇、國劇、皮黃,是中國戲曲之首。徽州四大班入京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京劇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清朝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上。在歷史上,它曾被稱為皮黃、黃兒、黃強、京劇、評劇、國劇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個安徽徽班進京,在京與昆曲、漢劇、弋陽結緣。
2.萍聚
評劇在華北、東北和其他壹些地區很受歡迎。曾被稱為第二大劇。全盛時期,除少數省份(京津冀、河南、廣西、新疆、青海、內蒙古、雲南、貴州、重慶、武漢、江西、山西、山東、陜西、安徽等)外,幾乎所有的評劇團都有。).評劇是中國戲曲的壹種,俗稱蹦蹦戲、平腔梆子、羅子戲、唐山羅子、奉天羅子,於1935今天改名。1910在唐山形成。
3.豫劇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傳承的。建國後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在改革創新中發展。豫劇在皖北叫梆子腔,但在山東、江蘇部分地區仍叫梆子腔。其疫區主要在黃河、淮河流域。目前,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山東、江蘇、河北、北京、山西、陜西、四川、甘肅、青海、新疆、臺灣省等省區市均有專業豫劇團,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地方戲”。
4.越劇
越劇是中國傳統的戲曲形式,也被稱為第二大劇種、第二大國劇和“最受歡迎的地方戲”。主要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福建、陜西、湖北等地,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區外,全國各地均有專業劇團。據初步統計,有280多個,業余劇團有上千個,不勝枚舉。在海外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應該是流傳最廣的本土劇。越劇擅長抒情,以唱功為主,聲音清亮動聽,表演優美動聽,真的很動人,有很濃的江南地方色彩。
5.黃梅戲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采茶戲,是中國五大戲劇之壹。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臺灣省和香港都有專業或業余的黃梅戲表演團體,受到廣泛歡迎。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是18世紀後期在安徽、湖北、江西三省毗鄰地區的黃梅形成的民間劇種。
6.秦腔
秦腔是流行於西北地區的最大劇種,包括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由於棗梆子是作為打擊樂器使用的,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梆子”。秦腔起源於陜西、甘肅等地的古代民間歌舞,經過幾代人的創作逐漸形成。這是壹部相當古老的戲劇。
7.昆曲
昆曲是中國壹種古老的戲劇,又名昆山戲,流行於江蘇昆山。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收了海晏、葛陽的優點,對昆曲進行了改革,創作了著名的“水墨戲”,極大地發展了昆曲。昆曲有完整的表演體系和獨特的發聲體系,曲調清新委婉,表演優美。昆曲的樂舞表演對其他劇種影響很大。
8.粵劇
粵劇又稱“粵劇”或“大戲”,是廣東的傳統劇種之壹,起源於南戲,流行於嶺南地區等粵語聚居區。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兩廣出現。它是集唱、讀、玩、音樂家的音樂、舞臺服裝、抽象形式於壹體的表演藝術。粵劇的每個行當都有自己獨特的服飾。
三。來源:/GB/123605/135055/145044/9949201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