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辛寨鎮李莊村的那些歷史故事。
作者/王河北在我老家王家坊村西南壹公裏處。有壹個300多人的小村莊,名叫“李莊”。東臨佛張村,西靠丁於路與前莊窠村接壤,南接安莊村,西南接譚莊村。明朝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朱元璋統治全國,但此時的江山早已滿目瘡痍,滿目瘡痍。山東、河南、河北到處都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悲壯景象。為了盡快恢復農業生產,發展經濟,促進社會和人口的均衡發展,鞏固明朝的統治,明朝采取了壹系列鼓勵移民的政策和措施。當時人口密集的山西省,先後向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區移民,以“壹家四口,兩家六口,三家八口”的比例遷入。李家寨李氏三兄弟李仁、李新、李智被洪洞縣列為移民,被迫背井離鄉。李仁遷居河南李記村,李信遷居山東夏津李記村,李治遷居高唐縣李記村。據說,臨別前,三兄弟的父親李請工匠精心鑄造了三尊價值連城的“金佛”,送給他的三個兒子,作為日後李氏兒女相見的憑證。然後父子含淚分手。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到了明末,李氏壹家李四貴從高唐府村遷到虞城縣西南,在王家坊村西南建起了新村“李莊”。早在家鄉高唐縣李記村,李四貴就向高唐縣“賽魯班”學習木工手藝,擅長制作各種椅子。“李莊”建村後,李四貴依然重操舊業,經常去周邊村子給大戶人家做椅子,尤其是給縣爺爺做椅子。這壹下子讓他出名了,木工手藝也很快出名了。於是有人把他的村名“李莊”稱為“椅子匠村”。從此,真正的村名“李莊”就被很多人忽略了。由於人口少,面積小,周邊村莊的人們壹直習慣性地稱之為“小李莊”。難道不知道辛寨鎮有兩個村,分別是“大李莊”和“小李莊”嗎?為了區分這三個村的村名,文革結束後,新寨鄉將大李莊和小李莊的村名分別改為大李和小李莊。李莊村的名字沒有變。但周邊村莊的壯漢們還是習慣性地稱“李莊”村為“小李莊”。導致很多寄到“李莊村”和“小李莊”的信,經常被誤寄到“小李莊”和“李莊村”,引發不少笑話。也讓郵局的工作人員相當緊張。文革後,* * *規範了村名,正式將“椅子工匠村”命名為“李莊”,壹直沿用至今。椅子工匠村流傳著壹個“金佛”打架的傳說。早在100年前,為了保護祖傳寶物“金佛”,椅匠村與附近的土匪發生了壹場殊死搏鬥,最終結局是椅匠村大獲全勝。從那以後,土匪們每次聽到“制椅人”這個詞,都是瑟瑟發抖,膽戰心驚,嚇死人。參加制椅莊“金佛”爭奪戰的土匪更是苦不堪言,“寧去黃泥崗,不去制椅”的順口溜至今還在民間流傳。椅子工匠村的名字不脛而走。據說清末民初,軍閥割據,社會黑暗,盜賊興起,人民貧困。東鄉齊河黃河岸邊有壹夥土匪,白天埋伏,晚上外出,專門搶房子。地方也沒有什麽好辦法拿他們。高唐縣村的黎族人因家中變故,將寶物“金佛”秘密轉移到新寨李莊,由同鄉外族首領李看管。但是,不知道李莊村的村民是故意炫耀,還是樹招風。反正“金佛”的消息是不小心泄露出去的。壹天,兩個陌生人來到王家坊市場的宋茶館。兩人都是三十多歲,壹矮壹高,壹胖壹瘦,壹黑壹白。這位“胖乎乎的男孩”體格健壯,壹張粗糙的黑臉,臉上有壹道疤,綽號“拔疤閻王”。“高瘦”很脆弱,臉很白,臉上有顆痣。痣上的三根紅毛特別顯眼,人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白無常”。他們壹頭紮進茶館,要了壹壺酒和四個小菜,然後喝酒。喝了幾杯酒,妳會看到刀疤拉·王艷臉紅了,斜睨著瘦子,破口大罵:媽的,妳哥問妳金佛下落了嗎?”只見“白無常”畢恭畢敬,壓低聲音說:“老板,都打聽清楚了。在椅子工匠李頭領手裏。這只是——這只是——”“來吧,給我壹個啞謎!白無常吞吞吐吐地說:據周圍村子裏的人說,椅子匠村裏沒有雜姓,而且李頭領手裏有些人全副武裝,在村裏很有威望,人也很嚴密,防禦性很強。我建議老板不要再想“金佛”了。說實話,聽說在制椅村抓壹只小母雞更難!””“疤拉顏”勃然大怒,尖叫道,“妳他媽的放屁!滋長別人的野心,毀掉自己的威望!椅子工匠村是銅墻鐵壁嗎?既然知道了“金佛”的下落,就應該馬上回去,趁今晚天黑組織人把他幹掉!我不相信這個。我們不能毀了他拿走這個“金佛”?!"。說著,兩人欠身離去,付了店帳,壹前壹後,搖搖晃晃地離開了宋茶樓,南。說者無心,聽者有心。剛才兩人的對話被宋茶館的宋掌櫃聽得清清楚楚。宋掌櫃趕緊派酒保去收拾剩席,自己騎著毛驢去了椅子匠的村子。見到李局長的時候,我把聽到的消息都告訴妳了。李局長大吃壹驚。萬分感謝,否則就太晚了。送走宋掌櫃後,李頭領立即召集相關人員到他家商議對策。大家聞訊,怒不可遏,義憤填膺,壹致表示要“阻敵吞水。“今後徹底鏟除匪犯!李頭領見大家士氣高昂,便作了周密的安排,立即給高唐村的同宗兄弟們發了壹封信,要求晚飯後必須趕到制椅村東北的松林裏,壹起伏擊守敵。不到兩個小時,部隊就完蛋了。李成(高唐府李記村李氏家族的兄弟)帶著從高唐府李記村來的六十多人,也埋伏在村子東北方向的樹林裏。椅匠村壹直有習武的習慣。這時,所有的人都是士兵。村民們手持大刀、長矛、鐵鍬、棍棒等裝備,準備戰鬥。接近午夜時分,只見遠處* * *,掛著壹匹馬,正東方向來了壹對人馬,足有數百人,手中抄家夥,領頭的正是白天出現在宋茶館裏的“刀疤拉燕”。這時,探馬已經向李報告了。看到土匪進入伏擊圈,李頭領拿著土槍朝天開槍。聽到發令槍響,各路人馬立刻帶著裝備沖上去殺。因為有備而來,大家從內而外同時出擊,層層包圍土匪,出其不意地殺了他。雙方展開了肉搏戰。土匪傷亡慘重。混戰中,“白無常”被長矛擊中而死。”刀疤拉顏”被大刀砍在左肩上,痛得齜牙咧嘴。看到椅匠村人頭攢動,占不到什麽便宜,他馬上吹口哨說了句俚語“風聲緊,撤!”"。他率領殘兵敗將,逃往東南。戰鬥以椅子工匠村村民的徹底勝利而告終。土匪沒搶“金佛”,卻把命搭在了幾條線上。難怪此後土匪們感嘆“與其做椅子匠,不如在黃泥崗”。雖然幾百年過去了,“金佛”早已消失,但關於“金佛”之間爭鬥的傳奇故事,卻在李莊村的八個相鄰的村子裏廣為流傳。李莊村,椅子匠生活在鄉下那個年代的知名人物,有壹個著名的民國傳奇——* * *抗日將領,名叫李文燕。李文燕出生於壹個富裕的家庭。當他十幾歲時,他在壹所私立學校學習。他聰明好學,深受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影響,接受了許多新思想、新事物。他雄心勃勃。長大後,他將參軍去孝敬祖先,報效祖國。19歲參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接受專業軍事訓練。他努力學習,成績優異。畢業後分配到重慶某集團軍,歷任空軍飛行總隊連長、營長、團長。抗戰期間,他領導了幾次* * * *組織的對日重大戰役,為地面部隊保駕護航,擊落敵機數架,功勛卓著。解放戰爭時期,* * *在人民戰爭中落入汪洋大海,但李文燕依然忠於蔣家。1949年,渡江戰役打響後,李文燕奉命攔截我軍渡江,給我解放軍渡江造成很大麻煩。戰役失敗後,蔣介石親自發電報,命令他迅速飛往臺灣省。但是我* * *軍沒有給他留下任何逃跑的機會。李文燕最終在壹次戰鬥中被我軍抓獲,被列為* * *戰犯。他被關押在鄭州監獄服刑。在此期間,李文燕深入學習毛主席著作,在監管人員的耐心教育和說服下,在我黨統壹戰線政策的感召下,終於洗心革面,深刻反省了自己對人民犯下的罪行。通過不斷提高政治覺悟,最終接受人民改造,被鄭州監獄選為“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被從寬處理,提前釋放。後來被人民安置在鄭州福利院,最後死在鄭州福利院。本文中的信息由李莊村退休教師李世華口述。下圖為李老師。作者簡介王河北,虞城人,高級中學教師,德州作家協會會員。他平時喜歡看書,上網學習,旅遊,喜歡挖掘整理村誌。文章散見於禹城日報、德州日報、德州晚報、德州、禹城和禹文化、禹城等雜誌、德州作家協會、長河副刊、雪蓮傳媒、九州作家、山東精品短篇文學微刊、石之花開、雷明等。本文內容由壹點好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好立場。易我是,齊魯晚報的智能機器人。歡迎給我爆料線索~爆料時可以找記者,舉報,求助。可以直接點擊上方“爆料”按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全省600多名記者在線等妳爆料!妳提供線索,我們就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