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意識並不是中國人獨有的,而是存在於任何壹個民族和文化中,只是因為生活環境、語言、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種文化現象統稱為地理。
無論是埃及法老陵墓的位置,還是瑪雅文化中金字塔的方位,抑或是美洲印第安人幽靜洞穴的選擇,人類都有著相似的環境解釋和運作模式,都是為了在廣袤的大地上定位自己,以建立天地、人與神的和諧關系。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農業文明,中國文化與土地的聯系最為密切。因此,中國的風水帶有更強烈的土地及其自然關系的印記,從而強調“風”和“水”,這兩個對農業生產和生活最關鍵的自然過程;正是由於農耕文明對土地的依賴和對遮蔽環境的需要,“桃花源”才成為中國文化中的理想風水。
風水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民俗文化;
從根本上說,風水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它起源於新石器時代先民的聚落選址,見於殷代甲骨文中的“蔔宅”、易經中的“地理”、金代郭璞主編的“葬書”。隋唐時期興盛,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壹般認為風水起源於黃土高原早期的窯洞地區,後逐漸傳播到全國,唐後期開始傳播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再傳播到東南亞國家。
19世紀,由傳教士傳到英國等西方國家。應該說風水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民俗文化,漢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都受到過風水文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