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清詩人龔自珍說:“九州風雷怒,千軍萬馬齊讀書悲。”我建議上帝重新站起來,放下才能,不要拘泥於壹種模式。自戰國以來,“九州”壹直是中國古代的代名詞。壹般認為“兗州”壹詞出現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百家爭鳴於九州,兗州是其中之壹。事實上,據考證,“兗州”壹詞出現的時間遠早於春秋戰國時期,甲骨文中就有兗州的記載,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商代。
壹、“顏”字的由來
兗州的“燕”字,古作“羌”,最早出現在西周的銅鐘上,專家認為這個字是“羌”的第壹個文字。《小傳》中“三分水”有時可以寫成“橫水”,放在“雲”字之上。後來篆書演變成隸書,“橫水”變成了“六”,變成了今天的“顏”字。段玉裁《說文解字註》:“兗州...小篆為篆,李篆為燕,古今同義。”
上面說的“陵水”壹詞出自陵水,也叫吉水。它發源於今天河南省濟源縣的吳王,分為黃河和黃河以北兩部分。在《天下九州》的設定中,兗州最初的範圍設定為“黃河與濟水之間”。後來由於黃海改道,入侵了黃河以南的吉水河,黃河以南已經沒有水了。
吉水不是壹條普通的河,而是中國古代四大聖河之壹——“四瀆”。所謂“四瀆”,出現於先秦時期(不遲於戰國),指自西向東獨立入海的“江、河、淮、冀”四條河流。其中,與“江”對應的長江、與“河”對應的黃河、與“淮”對應的淮河仍在我國境內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與“冀”對應的節水因黃河而消失。
兗州的“燕”字,被後人賦予了地名之外的新含義,那就是段信。這種說法最早見於兩千多年前的西漢舒威《春秋·元明報》:“顏、段、辛。”在唐初,國家的官方歷史,如《晉書》和已被解釋和擴展。如《隋書地理》說:“顏之言是言,端是也。”這是壹件美妙的事情...其地既有鄒魯、齊威之誼,又有太爺唐叔之教,更有孔伷之遺。“這些縣中,人尚好儒,天性耿直正直,有濃濃的古風。”這更清楚地表明,不僅“兗州”二字有載信的意思,兗州人也是載信的。
二、兗州建制的演變
在介紹兗州的建制沿革之前,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先介紹壹下中國歷代的階表。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魏、蜀、吳)、晉(西晉、東晉)、五湖十六國、南北朝(劉崧、小琪、梁肖、陳楠)、北朝(北魏、東晉)
中國歷史上第壹個朝代——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7世紀),相傳夏朝第壹代國王大禹治水成功後,根據地理情況和名山大川的自然界限,將中國劃分為“冀、燕、清、徐、陽、荊、豫、梁、雍”等九州。
公元前17世紀初,迷了路,拋棄了親人,唐王伐桀。商朝取代夏朝,以桀的九鼎為鎮宅之寶。
公元前1088年,滅商建周,在洛水以北修築城墻,取名洛邑,將象征國家政權的九鼎從商朝都城遷至洛邑。
公元前606年,周王室勢力衰落,戰國諸侯爭霸。所有國家都覬覦周王室的統治地位。秦國是最有資格吞並六國統壹中國的國家,天下是屬於它的,自然要擁有壹個國寶。公元前258年,秦國滅周,秦國的項把九鼎遷到了秦國的首都鹹陽。秦朝廢除九州名稱,全國實行郡縣制。
西漢武帝設十四州刺史時兗州正式成為行政區劃,與省壹級有關。兗州轄泰山縣、董軍縣、東平縣、楊珊縣、陳留縣、淮陽縣。最後兩個在河南省的東部。然而,此時兗州的“省會”並不在山東,而是在河南濮陽,即山陽縣。
東漢時期變化不大,只是“省會”遷到了山東巨野(稱昌邑)。漢末三國時期的兗州,被曹操謀士於迅認定為“天下要沖”,是曹操興盛之地,成為曹操的基本盤中餐。只有在兗州打敗了冀州和黑山農民領導的布拉克山軍隊,曹操才有資格作為壹支獨立的力量出現在中原的地緣政治舞臺上。後來,第壹武將呂布在殺了董卓之後,也選擇了兗州作為升任諸侯的基礎,但被任命為兗州牧的呂布在與曹操的對抗中很快被擊敗。曹操之所以能擠進前線,是以他在兗州任牧,建立魏國為標誌的。入魏後,兗州不改,遷鄄城。兗州面積不大,但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僅東漢鼎盛時期,兗州就有405萬人口,接近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壹。
西晉初年的穩定之後,處於北方最前沿的兗州,終於因為五亂晉而成為北方豪傑的地盤。東晉雖設江南僑居兗州,但與兗州本部無關。
兗州歸南朝。那是東晉末年。英勇的劉裕在北伐中征服了南燕,重新控制了兗州。劉宋時期的兗州與漢魏晉時期的兗州相似,只是“省會”設在河南滑縣(稱滑臺)。然後就分分合合,地方搬來搬去。直到劉松泰叛亂,北魏南下,吃了兗州。
北魏時期,兗州東起新泰,南至滕州,北至梁山,西至全敏,形似魚,頭朝東,以食為天。
南北朝後期的行政區劃極其混亂。兗州只有壹個,分為三個部分:先丘所在的兗州(今濟寧市兗州區),華泰所在的西州,譙所在的周楠。說兗州是省級,面積和地級沒什麽區別。
隋朝省去了這些亂七八糟的行政架構,只設郡縣。原來的兗州地區分為幾個縣:陸軍、東平、尹姬和董軍。各省兗州刺史自此消失。
唐朝與隋朝作戰,隋朝滅兗州,滅唐復之。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淵遷都兗州,但只是地級市。唐高祖的兒子李世民在貞觀做了14年。公元640年,兗州成為總督府,轄三州,勉強算是個省直單位。玄宗、肅宗父子又改了壹次,先改魯君,後改兗州。但公元758年,兗州改名時,又設省級兗州刺史,掌管兗州、海州(連雲港)、益州(臨沂)、密州(諸城)。
北宋時,兗州恢復為地級,境內有許多名城。當時除兗州區外,還有曲阜、鄒城、泗水、泰安(當時叫豐福縣)、萊蕪、寧陽。晉朝改,北宋兗州北部設太安郡。晉朝只剩下南方的兗州,鄒城也屬於滕州。到了元代,兗州甚至已經不是地級市了,隸屬濟寧路,相當於壹個縣級市。但是,兗州在明朝實現了大翻身。
為什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於洪武十八年,封其1385兒子朱譚為魯王,行宮設在兗州。兗州縣壹級不能滿足太子行政需要,升為兗州府。兗州地區的疆域相當大,包括菏澤、濟寧、棗莊、臨沂(均為地級),約為山東省面積(654.38+05.8萬平方公裏)的四分之壹。
清朝仍設兗州郡,統治資陽。現兗州區為原紫陽縣,因地處兗州市以西15km處的廬山南麓,海拔75m,面積1.5 km2,山雖不高,但歷史悠久,人文景觀眾多。古剎的鐘聲悠揚悠長。
民國時,撤銷地級兗州政府,劃歸集寧署。後兗州成為濟寧(地級)所轄縣,1992改為縣級兗州市。2013年撤市設區,兗州市更名為兗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