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板由竹片制成,長45-65cm,寬1.7-2cm。壹端向外彎,兩片為壹對。演奏時用左手捏發音。用漁鼓為《漁鼓》和《道情》伴奏。湖南祁東的漁鼓就不壹樣了。代替簡易板,在左手中指上綁壹塊小木板(多為玉石或硬塑料制成)在抱漁鼓的同時敲打鼓身,也達到了簡易板的效果。綿陽漁鼓是湖北省四大劇種之壹,是最受人們熟悉和喜愛的民間藝術形式。又名道情、道情漁鼓、筒管腔、南音話筒。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粗獷高亢的唱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國民間藝術史上頗有名氣。綿陽漁鼓的專業藝人代代相傳,有著豐富的傳統歌曲和唱腔。1952後,綿陽漁鼓唱遍湖北,1958年定名為湖北漁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中國音樂大辭典》記載,相傳於清朝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傳入綿陽(今湖北省仙桃市)而演變。清朝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有皮、皮、、劉炮四位著名的漁鼓藝人,在勉陽漁鼓中被稱為“三筒半”。皮氏兄弟大膽改革漁鼓筒和簡易板,用漁鼓唱皮影戲,形成了具有楚特色的漁鼓皮影戲。然後是“綿陽漁鼓會館”。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前後,勉陽裕固族皮影戲進入繁榮期,藝人在道教歌謠中加入評書,逐漸形成散字講、押韻唱的表現形式。這種散文風格適合唱中長篇的書。然後是“綿陽漁鼓會館”。仙桃享有“湖北漁鼓之鄉”的美譽。
1911年前左右,漁鼓與皮影戲合並,經常作為皮影戲的後備歌手。綿陽漁鼓所唱的歌曲,多為藝人根據長篇傳說、小說、寶卷故事改編而成。根據原故事,綿陽漁鼓藝人即興說唱,稱為“好水”,二、三漁鼓藝人坐唱,稱為“打坐唱”。20世紀20年代,綿陽漁民和鼓手在綿陽及其周邊縣市的茶館和餐館裏唱歌。1931年後,綿陽漁鼓流傳到武漢、宜昌、沙市、黃石、孫藝程等地,影響逐漸擴大。
1940左右,盛行於鄂中江漢平原。1952之後進壹步發展。除了繼續為皮影戲演唱,還恢復了獨立說唱形式。65438年至0958年,綿陽漁鼓參加全國曲藝音樂會,皮影戲演員龔本懷、胡演唱的《選車》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制成唱片,向全國播出。由於綿陽漁鼓善唱,深受群眾歡迎。1958年底被湖北省音協正式更名為湖北漁鼓,在全省各地廣為傳唱。
綿陽漁鼓唱腔中的號哭、觀音、道教曲調,據說是道教故事的遺存。此外,還廣泛吸收了“割草歌”、“打麥歌”等地方民間音樂,經過幾代藝人的加工改進,形成了獨特的曲調。唱腔豐富優美,旋律強烈。綿陽漁鼓有五大音樂唱腔,分別是:平腔、悲情、魚骨(也叫鳳味)、琵琶和雜。經過著名漁鼓藝人龔本懷的發展和創作,出現了新平腔、女平腔、幾板、聯板等20多種曲牌。除民歌和小調類型不同外,其余四種唱腔多由上下兩句構成,具有板腔的特點,甚至連句也常由襯字(也叫扣)構成。如果不需要連續唱,那就是滾板或者聯板。聲樂部分以對唱或壹群人的形式演唱。
綿陽漁鼓以唱為主,分為散白和韻白。歌詞有三種,即七句、不句和五、五、七、五組成的五七句,有四句,可以用韻變化。有時候有三四個字的疊。綿陽漁鼓優美的唱腔,獨特的口語,不同的句式,地方特色極其鮮明。
綿陽漁鼓有三種唱法:單口唱法、對唱唱法和漁鼓皮影戲唱法。解放前,唱單口相聲的漁民、鼓手多是沿街乞討,解放後,婚喪嫁娶開酒的藝人也唱單口相聲。表演站立時,左臂斜握漁鼓,手握雲板(簡易板),右手交替拍打鼓底膜和雲板。單口相聲和皮影戲的歌詞都是藝人即興創作的,行話叫“好水”,也叫畫水書。對唱的詞大多是作者寫的,藝術家唱的,稱為“死詞”。對唱主要是在舞臺上表演。壹男壹女,男演員右手拍漁鼓,左手持板,女演員用竹筷敲板,交替演唱。輔以肢體動作。唱腔優美通俗,舞臺形象十分生動,進壹步豐富了綿陽漁鼓的表演效果和藝術感染力,深受群眾喜愛。唱皮影戲成戲班。皮影戲幕布右邊的歌者稱為“上簽”,左邊的歌者稱為“下簽”。上下標誌是主唱,背景的武樂大師拍著漁鼓、打擊樂、編鐘。新中國成立後,加入二胡、京胡、揚琴等樂器進行伴奏。
綿陽漁鼓劇目
綿陽漁鼓積累了豐富的漁鼓曲目,漁鼓藝人保存了300多個案例冊。根據傳奇、言情小說改編的劇目有:《封神演義》、《三國演義》、《孫臏鬥智》、《三國誌》、《隋唐演義》、《西遊記》、《薛東征》、《薛剛反唐》、《羅統掃北》、《五虎向西飛》、《五虎向南飛》、《貓王》。根據歷史故事改編的戲劇包括趙何俊範,嶽飛傳,洪秀全和甘龍的江南之旅。根據案件檔案改編的劇目有《安》、《石公案》、《司夏河南》、《舞美圖》等。根據中國傳統戲曲故事改編的戲劇包括吳晗殺妻、齋戒、梅、和瓦車棚等。根據《二十四孝》改編的電視劇有《阿仙》、《東坡頭教女兒》等。根據民間故事改編的戲劇有《雙頭驢》、《三門街》、《十三段》。祁東漁鼓是“中國曲藝之鄉”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的壹個曲藝流派。“漁鼓”的起源在於道教。它最初是背著葫蘆在五嶽遊歷的道士、尼姑所唱的勸誡修行之歌,後傳入民間,成為藝人手中的絕活。隨後,道教漁鼓傳入湖南,在衡陽地區廣為流傳。
歷史,啟東的漁鼓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中期。瓦工劉用壹根兩尺長的竹筒打著拍子,唱著奇聞軼事和民間俚語,引得人們圍觀。鄒祖錫(藝名乃吉)拜他為師,是啟東漁鼓的創始人。他把啟東的漁鼓帶進了靈堂,又讓它出了靈堂,上臺唱歌。每次為死者唱完夜曲後,他就抱著漁鼓筒,邊說邊敲著簡易的木板,講著從古至今的三皇五帝、才子佳人的故事,直到天明。從此,靈堂成了漁鼓紮根的土壤;1952年,鄒祖錫先生演唱《廖仁福互助團》,啟東漁鼓,第壹次帶進雅堂。從此,“啟東漁鼓”造就了壹代又壹代的藝術家,藝術家們的演唱風格繁榮了漁鼓藝術。如今,祁東縣有400多名漁鼓藝人和60多支表演隊,活躍在祁東、祁陽廣大農村和城鎮。祁東漁鼓不僅在縣內擁有龐大的觀眾群,還流傳到衡陽、郴州、永州等市和廣東、廣西、江西三省。
啟東漁鼓風格:無書可循,無曲可循,通俗易懂,靈活多變。
啟東杜愚唱法:二人轉、表演唱法、漁鼓小品、戲曲唱法及其他唱法。唱功極其靈活。除了壹些有固定歌詞的小段,長的沒有固定的歌本,只有壹個四字的“橋路本”,記載著故事的概要。演唱時,藝術家即興而唱,對情節和人物逐壹進行深刻細致的描述,並加入豐富的色彩,達到預期的藝術效果。演唱方式相對簡單,表演者角度多,進進出出,角色變換,甚至跳出角色進入解說狀態,讓表演更能被觀眾理解。
舞臺語言為“啟東方言”,漁鼓的唱腔由道教曲調演變而來。由於劇情變化,衍生出“道情”、“鄭強”、“哀歌”、“三板”等幾種唱法,簡單、深沈、優美。近年來,啟東漁鼓大膽吸收了祁劇、地花鼓、祁陽小調的藝術精華,展現了其生、旦、純、醜、唱、拉、念、即興的本色,甚至將古裝道具、舞臺、布景充分運用到漁鼓表演中。在內容和形式上,既有傳統的漁鼓書,也有大量新的漁鼓小品等。主要樂器有“漁鼓管”、二胡、胡琴、秦越,近年又增加了電子聲樂等樂器。
代表性劇目
甘龍下江南,醜媳婦,玉鐲委屈等。
代表性人物
劉興國,鄒華春,鄒華山,鄒昆山。沾化裕固戲起源於山東省沾化縣胡家營村,至今已有284年歷史。據《沾化縣誌》、《山東藝文誌》、《中國戲曲誌·山東卷》:1723(清雍正元年),胡家營村重修道觀時,有壹道士來此說唱,村民學其聲調,逐漸演變,將說唱式的漁鼓搬上舞臺化妝表演,發展成為壹種業務齊全、文武雙全的漁鼓戲。
以沾化為中心的漁鼓戲流傳到周邊無棣、陽新、惠民、濱城、博興等縣,山東省東營市、河北省黃驊市等沿海地區,漁鼓戲也廣為流傳。河北省黃驊市沾化縣的胡營村、陳爽村、範橋村、大蔡村、付嘉村、韓佳村以及馮家堡、趙家堡、磧口等村,都曾有過頗具規模的業余劇團。
裕固戲融合了漁鼓(道情)、地方歌舞、武術、漁號聲,吸收了益陽戲(高腔)等劇種的優點,使之演變成壹種以板式變奏為音樂體系的古老戲曲。其主要藝術特征如下:1 .唱腔音樂:1,旋律旋轉:在五音風格框架內,其唱腔旋律高。2.句式:以主板腔【三句壹扣】為標誌,這種俗稱“三條腿”的句式,打破了壹般抒情音樂的對稱規律,明顯區別於上下句式和承上啟下的規則結構。此外,結合當地船號,形成了“壹人同唱,領合呼應”“扶打唱和”三位壹體的唱法形式,以及以弱對強,以強對弱的鑼經,形成了跌宕起伏、獨具特色的藝術特色。這在中國傳統戲曲中是極其獨特的。二、表演形式:裕固戲以吳唐門“福壽長拳南宮考”壹脈的孫家拳為基礎,吸收了其他劇種的表演節目,形成了“以苦練為實,以花為輔”的套路,還表演舞蹈,與其他劇種完全不同。
裕固戲的重要值:1。裕固戲的唱盤和唱腔形式獨特,對研究戲曲音樂和宗教音樂的演變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2.裕固戲中“三句壹故事”、“引子、腹腔、鎖腔”的抒情句式結構與當地民歌如出壹轍,獨特的押韻為探索裕固戲的古老文化內涵、研究戲劇文學和民間文學的文學價值提供了生動的例證;3.裕固戲的唱腔、表演、伴奏、鑼聲都非常獨特,不僅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研究價值,也為其他劇種豐富唱腔和表演提供了有益的借鑒;4.裕固戲保留了道教文化、異文化(山西、河北移民)、地方文化的歷史血脈,有別於其他研究多元文化融合的史料價值;5.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壹直在漁鼓戲中展現。搶救和保護這壹古老劇種,對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重塑民族精神、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作為壹個延續了近300年的稀有劇種,由於歷史原因和改革開放後社會的急劇變遷,人們的價值觀念、審美趨向、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多元化的媒體技術和普及,裕固戲的保護和傳承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裕固戲藝人大多已經去世,既有幸存者,又大多年過古稀,搶救保護裕固戲迫在眉睫。
為了搶救、挖掘、整理和保護這壹古老的劇種,使其得到傳承和發展,早在1983年至1988年間,濱州戲曲音樂專家王永昌就曾四次到胡營村,采訪付嘉村的漁鼓戲老藝人,積累了大量的原唱、口述等珍貴資料,為發掘、整理和研究這壹稀有劇種奠定了監測基礎。2006年3月,縣文體局組織專家深入胡家營村,整理出《高老莊》、《杜爾》、《出家》等多部只有四位老藝術家還記得的劇目,找到了戲服、道具、樂器、道觀等舊址。
在此基礎上,為進壹步繼承、創新和發展裕固戲,沾化縣委、縣政府將裕固戲定為五大縣域片之壹,並於2006年5月正式成立中國沾化裕固戲劇團,對部分傳統劇種進行了重新編排,創作排演了《考官》、《追龍缸》等新劇。同年,在第四屆中國戲曲節上,評委官從40多個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包括最佳推薦劇目在內的7個獎項。10年10月28日,受文化部社會文化司邀請在北京演出,獲得成功。第二天在北京舉行的裕固戲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對拉詹花縣裕固戲的發掘和保護給予了高度評價,對裕固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對其基礎創作、音樂創作和演員演技給予了充分肯定。2006年底,沾化縣的裕固戲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程序
杜鵑花盛開,壹隅,棗鄉夜行
劇團
沾化裕固族話劇團,前身是沾化縣魯話劇團,是劇團開始挖掘整理沾化特有劇種“沾化裕固族戲”後,於2006年新成立的。2006年底,沾化裕固戲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8年6月,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沾化裕固戲的傳承和發揚,促進了劇團的建設和發展,提高了演出的層次和水平。現在,每年創作200多場演出,觀眾超過20萬人次。界首漁鼓起源於明代,具體年份不詳,興盛於清代道光年間。1920左右,是第壹個漁鼓發展的鼎盛時期,其影響區域東至安徽省太和縣、阜陽市、蒙城縣,西至河南省沈丘縣、新蔡縣、鄲城縣、太康縣。
界首漁鼓以唱為主,白夾為輔。因南北界限狹長,分為南方的“高音漁鼓”和北方的“低音漁鼓”。他們手持的樂器是打擊樂器,也就是漁鼓和簡易木板。他們唱的歌大多是傳統書目,唱得響亮委婉。
《第壹漁鼓》音樂已收入《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安徽卷。有關專家稱之為“安徽曲藝壹枝花”,被譽為何英流域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研究價值,是我國曲園中的壹朵芬芳馥郁的奇葩。
代表性人物
苗陳清
第壹首漁鼓曲目
香馬傳、八馬君、大紅袍、小紅袍、公劉安、包公安、隋唐演義、嶽家將、胡家將、楊家將、龔澎安、濟公傳、沈峰演義等新曲目有《韓影遇見媽媽》《酒壺》《壹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