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關,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南15km處,劍門山在此中斷,兩側懸崖峭壁,直插雲霄,群峰如劍。懸崖斷崖,兩壁相對,形似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危”的美譽。
形成於白堊紀的劍門關,是世界上罕見的有壁狀礫巖峭壁的丹霞景觀。它是壹個天然的關口,垂直高度近300米,最窄處底部只有50米。這是世界上第壹關。
劍門關是劍門關景區的標誌性景點。1982年,劍門蜀道第壹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以此為核心景區建立。
劍門關的位置:
劍門關位於大尖山的中斷處,是東風營盤嘴與西峰金城山崖之間的壹條狹窄隘口。兩崖石壁如刀斧。地面標高150米以上,長度500米以上。頂部寬100米,底部寬50多米。
建於明代的劍門關建築氣勢宏偉,有三層飛檐。清朝復辟後,關樓仍為三層樓,底層用石條拱起。有兩個鐵胸釘門。門的中間,鑲嵌著“劍閣”二字。在上面建壹個嬰兒床,指揮它進行了望射擊。北面兩邊的石墻上刻著對聯。古道穿過緊閉的大門,通向峽谷。
二樓封閉,高大寬敞,四周有走廊。中間懸掛的是“世界之門”的木牌匾。亭檐正中,懸掛著“雄關天險”的牌匾。亭子是中空的,四面都有窗戶。內置側墻樓梯可以到達展館頂部。
24年冬天,修建川陜公路時,把關樓拆了,變成了通道。在關樓遺址的右側,有壹塊三角形的石碑,上面刻著“古劍門”四個字。毀滅之後,又豎立了壹塊長方形的石碑,上面刻著“劍門關”四個字。
劍門關懸崖上有許多歷代名人的石碑,已被徹底毀壞。今天有清國太子所寫的“天下第壹關”、“天下第壹關”等石刻。山海關內外奇形怪狀的巖石,自然形成了奇形怪狀的石窟、石猴、石兔、石龜、石蟾、石龍、石虎、石鑼、石鼓、石筍、石瓶等形象,賦予了奇妙神奇的傳說,耐人尋味。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劍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