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變相對不利的局面,毛和軍委(除朱先生外)制定戰略,將國軍四大主力(18軍、5軍、7軍、48軍)吸引到長江以南,以減輕對中原的壓力,並要求蘇帶華野三個主力縱隊渡江南下作戰。
蘇因聽從毛的分兵命令,損失慘重,加深了對毛決策可行性的懷疑。並且他考慮到華野的三個主力縱隊渡河將無法解決攜帶重武器的問題,必然會像中野那樣被迫放棄美國已經機械化的重武器,從國軍精銳非常懼怕的絕對主力變成戰力薄弱的遊擊隊。而且國軍也不會蠢到抽調國軍四大主力(18軍、5軍、7軍、48軍)去江南作戰。
因此,蘇幾乎斷然否定了毛的如意算盤,但在提出反建議時仍保持著尊重。由於朱先生對蘇的絕對支持,加上陳毅主張蘇有南下的必要,又不希望蘇主力縱隊因自身嚴重壓力而離開中原,所以毛在軍委無法形成最後的號令。
因此,中央軍委特地請蘇離開前線,到中央駐地詳談。經過蘇的"以儒論道"和蘇的書面承諾,黨內所有官員都支持蘇留在中原,毛無法改變他的原定計劃。他把氣撒在陳毅身上,把陳調到中原打雜。蘇全面代理華野的領導工作,朱老師親自帶華野傳達,樹立蘇的權威。
這段歷史後來被稱為“粟裕抗命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