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小麥冬前和冬後的生長特點
小麥從播種到早春返青,根據其生長特點可分為兩個階段:冬前生長發育階段和冬季生長發育階段。
1.冬前小麥的生長發育特性
我們把從羽化到越冬的時期稱為冬前生長發育階段。從10的前十天到12的中後期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段時間的生長主要是營養生長。
壹般小麥播種後壹周左右即可出苗,播種後20天左右開始分蘗,165438+10月上旬左右進入分蘗高峰期,直至立冬。分蘗的多少決定了畝產穗數。壹般來說,小麥分蘗數占越冬前總分蘗數的80%左右,而翌年春季分蘗數僅占總分蘗數的20%左右。
小麥冬前的生理代謝主要是氮代謝,這壹時期光合產物的積累相對較弱和較少。雖然對水肥的需求不多,但對壯苗的形成有重要影響。所以農民朋友壹定要特別註意。
2.小麥冬季生長發育特性
我們把越冬到返青這段時間稱為小麥的冬季生長階段,壹般從65438+2月中旬開始到次年2月中下旬。由於各地氣候條件的影響,時間的長短也不同。
小麥冬季生長仍以營養生長為主,每株1~2個分蘗,3~4個次生根,莖不伸長,葉片1~2片。在此期間,小麥的生理代謝仍以氮代謝為主,光合產物的合成仍較少,但積累比冬前生長階段多。在這個時期,對水和肥料的需求仍然不多,但蠟肥和冬季灌溉對小麥生產非常重要。
小麥冬前和冬後的量化管理措施
小麥冬前和冬中的任務都是圍繞著?三長壹全?開展,即長根、長葉、長分蘗,完成春化階段,中心任務是促進分蘗。在田間管理中,核心是在保證苗的整齊、統壹、完整的基礎上,盡可能地促進根系分蘗,壯苗,穩定其生長,以保證麥苗順利越冬。
1.查苗補種,移植補種。
小麥出苗後,觀察田間是否有缺苗斷壟現象。如有,及時移植補種,保證種群良好。壹般小於10 cm的無苗地塊稱為缺苗,大於10 cm的稱為斷壟。
缺苗:缺苗的苗要移栽補苗。可從疙瘩、粗苗、地上苗等密苗中取苗,移栽苗應有2~3個分蘗。移栽時,2~3株為壹墩,再植深度應為?不用擔心,不顯白?合適。斷壟:對於斷壟,要進行補植。補種前,種子可在溫水中浸泡3-5小時,或在磷酸二氫鉀中浸泡12小時。取出後,保持種子濕潤,待種子發芽時補種。補種壹般在出苗後10天左右完成,不晚於三葉期。補苗或補植後,及時澆水,適當施肥?偏心肥?。
2.收割抑苗、防旱保墑、控制旺苗。
從分蘗開始到受凍,如果有閑暇,就進行中耕作業。俗話說鋤頭下有水有火有藥?。是因為中耕可以碾壓土壤,減少水分蒸發;中耕還可以增加土壤空隙,有利於陽光照射,從而提高地溫;同時,中耕還可以消滅雜草。
播種過早的麥田容易長勢旺盛,可以通過抑制來控制。鎮壓可以碾壓土壤,彌補土壤的空隙,有助於保墑保溫,提高麥苗的越冬能力。鎮壓對普通田地有促根增蘗作用;對於旺田,可促進主根健壯,提高抗寒抗旱能力。但並不是所有的麥田都適合鎮壓,土壤過濕、鹽堿地、沙地,播種過深或麥苗過弱都不適合鎮壓。
3.按照苗的政策,分類管理
麥苗的生長受播種期、土壤肥力、不同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生長情況完全不同。在實施具體管理時,也要根據種苗政策實施分類管理。
(1)壯苗管理措施
對於長勢旺盛的麥田,要防止其衰弱或旺勢,優先保護。如果土壤肥力較差,但底層水分充足,可在濕潤後施少量速效肥,防止麥苗被施肥,確保麥苗長壯到底;對於肥力和土壤水分不足,但及時播種的壯苗,應盡早澆水追肥,防止其衰弱;對於土壤肥力和土壤水分充足、播種時間適宜的壯苗,壹般不需要在入冬前追肥,但要註意中耕。如果後期有幹旱跡象,可以澆壹次分蘗和打包水。
(2)壯苗管理措施
在土壤肥力較高、土壤水分充足、基肥用量較大的情況下,過早播種或播種量較大容易形成壯苗。
過早出苗:對於這類麥苗,冬季容易發生凍害,但春季會形成弱苗。在管理上,要把壯苗當作弱苗,采取鎮壓、施肥、澆水等措施,控制大蘗促小蘗,促進麥苗由壯轉壯。大量播種形成的旺苗:這類苗雖然在冬季不易造成凍害,但在群體過大的情況下,後期容易倒伏。對於這類麥苗,要控制好水、肥的供應,結合深耕進行礫石碾壓,通過抑制主莖和大分蘗的旺盛生長來減少分蘗的滋生。(3)弱苗管理措施
在生產中,由於播種晚、土壤水分過多、整地粗放、播種過深、鹽堿地、基肥不足、有機肥使用不成熟、病蟲害等因素,容易形成弱苗,其管理措施應因不同原因而異。
晚播:入冬前僅淺中耕松土保墑,不宜澆水施肥,以免降低地溫,影響幼苗生長;土壤水分過多:對於稻後低窪濕地和麥田形成的弱苗,應加強中耕和田間排水;粗放整地:澆水後采取鎮壓、淺耕等措施補救;播種過深:采取鎮壓、淺中耕等措施,提高和保持土壤水分,或刮去表土,使分蘗節覆蓋深度變淺;鹽堿地:早灌中耕,防止鹽分上移;底肥不足:澆水後追肥,主要是氮肥和磷肥;有機肥不熟或種肥過多:中耕,及時澆水後松土。4.適時冬灌,酌情追肥。
今年冬天小麥蓋三床被子,第二年,妳睡饅頭?這個言語形象的說明了水分管理對於小麥生長的重要性,所以冬季灌溉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優點:壹是冬灌可以穩定地溫,防止小麥幼苗凍害;二是使小麥幼苗的分蘗節處於濕潤的土壤中,以避免生理幹旱;三是為返青提供充足的水分;第四,可以使土壤緊密接觸,防止寒風侵襲,同時殺死地下害蟲。因此,冬季灌溉對提高小麥產量具有重要作用。冬季灌溉時,應註意以下事項:
冬灌時間:壹般來說,冬灌最好保持當地日平均氣溫在3~5℃,即夜凍晝消。過早澆水,因為此時氣溫過高,容易造成水分蒸發,會使蓄水量減少,容易導致麥苗生長過快,增加越冬凍害風險;如果澆水太晚,溫度太低,容易造成凍害,影響小麥幼苗第二年返青。冬灌應以幼苗冬灌為主:冬灌應根據幼苗情況和土壤墑情確定。對於壯苗,要做好冬季灌溉,通過護根增蘗來保證成穗率;對於弱苗,冬季不宜灌溉,以免淤苗,影響麥苗正常生長。冬季的水可以變成返青上升期。冬灌水量:冬灌建議小水量澆灌,禁止大水漫灌。壹般在田間持水量65%左右時,每畝澆水60~70平方米為宜。適當追肥結合灌溉:對於基肥不足、麥苗發黃的田地,可適當追肥結合冬水灌溉。5.冬前適時化學除草。
生產實踐表明,冬前化學除草有許多優點。首先,此時的雜草幼嫩,沒有養分的競爭。盡早除草可以保證小麥幼苗養分的集中供應,有利於培育壯苗;其次,冬季前雜草出土量約占總出土量的90%,此時除草便於徹底除草;再次,對於壹些難以防除的雜草,冬季前化學除草可以提高防除效果。在冬季前的化學清除過程中,應註意以下事項:
(1)除草時間
最佳噴藥時間為小麥播種後40天左右,壹般為6月下旬10至10月上旬1165438,因各地氣候條件不同,應靈活掌握。總的原則是麥苗處於三葉期,日平均氣溫穩定在65438±00℃左右,最佳施藥時間是土壤濕潤的時候。
(2)科學選擇化學品
以闊葉雜草為主的麥田,如播娘蒿、薺菜、麥加紅,推薦使用唑草酮、苯磺隆、唑草酮。芐嘧磺隆等防治藥物;
鑒於闊葉雜草與禾本科雜草的混合(野燕麥、節節麥等。),建議用甲碘磺隆+二磺酸甲酯或廣滅靈?芐嘧磺隆和其他噴霧控制劑。
小麥的最終產量與越冬期間小麥幼苗的生長密切相關。通過壹系列管理措施,培育壯苗越冬是提高小麥產量的有效手段,農民朋友要根據自己麥田的長勢靈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