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儀是徐誌摩的第壹任妻子,他們的婚姻是典型的封建傳統下父母包辦的。
1897,徐誌摩出生於浙江海寧石霞鎮。許家是當地首屈壹指的富商。
1913年,張幼儀的哥哥張家軒認識了十六歲的徐誌摩,他很欣賞徐誌摩的才華,而政治地位舉足輕重的徐家和張家也可謂門當戶對。所以婚姻就這麽定了。
張幼儀,13歲,第壹次看到徐誌摩的照片,對父親說,我不介意。
17歲的徐誌摩看了壹眼張幼儀的照片,評價張幼儀:壹個鄉下土包子。
“鄉巴佬”這個標簽,似乎從這壹刻起就牢牢地貼在了張幼儀身上。
追求自由、接受新思想的徐誌摩反對包辦婚姻,但畢竟擺脫不了家庭的束縛,不得不接受這種婚姻。
1915年,他們結婚了。這段婚姻似乎從壹開始就是壹個錯誤,註定是無果而終。親朋好友辦完婚禮,徐誌摩走了,只剩下張幼儀壹個人。
1918年,張幼儀生了壹個男孩。四個月後,徐誌摩毅然赴美留學。
徐誌摩留學時,張幼儀請老師學習文學、地理等知識。她期待著下次能見到徐誌摩。希望能給徐誌摩帶來壹些驚喜。
1920年,徐誌摩在信中第壹次提到張幼儀,並讓張幼儀陪同。張幼儀滿心歡喜,穿著精心挑選的衣服,站在徐誌摩面前。
沒有仔細看她,徐誌摩領著她進了商店,挑了她最喜歡的衣服——裙子,黑絲襪,帽子。敦促張幼儀改變。據張幼儀後來回憶:照鏡子,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徐誌摩隨後與張幼儀合影,並寄回老家。或許這只是對家人的壹種安慰,給他們壹顆定心丸。
照片中的徐誌摩,略偏向張幼儀,壹臉書卷氣,文靜。張幼儀顯得有些拘謹,似乎她的新衣服不太合適。
這是張幼儀和徐誌摩的第壹張也是最後壹張照片。
1921年,張幼儀發現自己再次懷孕,徐誌摩要求張幼儀打掉孩子。張幼儀慌了,說,聽說打掉孩子會殺了我。誰知,徐誌摩回應:火車會死人。不是有人坐火車嗎?
傷透了張幼儀的心。那天晚上,張幼儀第壹次沒有做晚飯。
徐誌摩又離開了張幼儀。再見面就是簽離婚協議。徐誌摩拋開責任和名譽,迫切要求張幼儀簽字。這源於與林的相遇。
張幼儀不能理解為什麽她的婚姻會破裂,因為她服侍公婆,照顧家庭,遵守婦道。
從1922到10,徐誌摩跟隨林回國,而張幼儀去了柏林,生下了她的第二個孩子。
張幼儀的隱忍和付出,永遠無法挽回徐誌摩失去的愛情。他壹直想在感情路上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顯然張幼儀不是。但張幼儀壹直最愛徐誌摩。
林是最寵愛的女兒。林長民和徐誌摩是好朋友。徐誌摩和林在壹對二的互動下產生了感情。那時,林16歲,徐誌摩24歲。
不贊同徐誌摩和林之間的感情。
1921 10年6月,回國,並帶女兒林回京。
1922 10,徐誌摩在劍橋完成學業回國。回國前夕,我寫了《告別劍橋》。
1922,11六月,徐誌摩在報紙上宣稱已經訂婚解除婚約。之後,他為張幼儀寫下了著名的《笑看愁結》,這是徐誌摩送給張幼儀的唯壹壹首詩。
1923年,徐誌摩壹到北京,就收到了老師梁啟超的壹封長信,勸他“千萬不要用別人的痛苦來換取自己的幸福”。此時,林家已將女兒林許配給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
但徐誌摩並沒有把老師的忠告當回事,而是堅定地回答:“我會在茫茫人海中去拜訪我唯壹的靈魂伴侶,我很幸運,但我不能,我的人生也不過如此。”
梁思成住在松坡圖書館,因為梁啟超是松坡圖書館館長。松坡圖書館有兩間房子,其中壹間位於北海公園的快雪館。快學堂是壹個安靜雅致的院落,周日不對外開放。
館長的兒子梁思成,關系特別。當然,他可以自由出入,而這裏也成了梁思成和林見面的地方。
徐誌摩之所以會真的找到這裏,當然是讓人印象深刻。他是梁啟超的學生,林長民的朋友。就算梁思成在,也總要給面子。
但是徐誌摩來的次數多了,梁思成漸漸反感了。有壹次,梁思成在門上用英文寫了壹張紙條“戀人不願被打擾”。
徐誌摩壹看,只好悻悻然離開。這張明亮的紙條貼在門上,林壹定默許了。
1924年,印度詩人泰戈爾訪問中國。徐誌摩和林都是詩人,自然就壹起接待,壹起出入會場,壹起表演英文劇。壹次次的接觸點燃了他們的舊情。
但是林馬上就要和梁思成壹起去美國留學了,她不可能成為他的妻子。他們兩個不可能是壹家人已成定局。
同年5月20日,泰戈爾壹行在徐誌摩的陪同下離京,包括林在內的許多人到車站送行。
見到林,後,徐誌摩立即給她寫了壹封信。然而,汽車已經啟動了。無奈之下,徐誌摩跳下車,將那封未寫完的信交給了林。
信中寫道:“這兩天我的腦子總是迷迷糊糊的。睜著眼閉著眼,我只看到前天晚上朦朧淒涼的月光,按照我們不要的車輛慢慢退到曠野。離別!怎麽能相信呢?想想都快瘋了。誰能剪這麽多絲?我的眼睛又黑了。”
“壹生至少該有壹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妳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裏,遇見妳。”
可以說,林是徐誌摩壹生中最愛的女人,是他費盡心機尋找的靈魂伴侶。
林為什麽不選擇徐誌摩?她曾說:“徐誌摩喜歡的不是我,而是他詩人的浪漫想象。”
(1925,徐誌摩到達德國柏林,得知小兒子彼得已經去世。)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徐誌摩極度沮喪,這時候他遇到了陸小曼。
陸小曼是北京有名的交際花。陸小曼和丈夫王賡的婚姻是由她的父母包辦的。這兩個人合不來。
梁啟超的學生王賡和徐誌摩共同創建了新月社。
陸小曼和徐誌摩相愛已久。
1925年,陸小曼與王賡流產後離婚。
對於徐誌摩和陸小曼的婚姻,徐誌摩的父母強烈反對。對此,徐誌摩的父親徐神如提出:如果同意兩人可以結婚,必須做到三點。首先是取得原張幼儀的諒解和同意;第二是婚禮本身;第三,婚禮必須邀請文化名人,胡適做介紹人,梁啟超做證婚人。
1926,婚禮終於舉行了。梁啟超作為證婚人,不僅沒有為這對新人送上祝福,還在他們的婚禮上數落這對新人:
“陸小曼,妳和徐誌摩都是有經驗的人。希望從現在開始,妳能聽從妻子,檢討自己的性格和行為。離婚,再婚,都是妳性格斷層造成的。希望妳不要壹錯再錯。”
婚後,徐誌摩和陸小曼的幸福時光並沒有持續多久。
陸小曼依舊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每天忙於交際和享樂。他要麽和三五好友打牌,花錢請演員,甚至在翁吳銳的唆使下抽鴉片。(徐誌摩、陸小曼因戲遇翁吳銳)
為了生計,徐誌摩只能在北京上海的幾所學校教書,拼命寫詩賺稿費。當時徐誌摩月薪近千元,而魯迅當時月薪只有400元。
即便如此,徐誌摩還是經不起陸小曼的揮霍。
生活不是紙上的詩,但壹定要符合柴米油鹽。幻想永遠是幻想。
1931年1月1月65438+9日,徐誌摩從南京飛往北平途中遇大霧,飛機失事身亡,終年36歲。至此,徐誌摩的浪漫人生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