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現在是無為縣的壹個鎮,但它的地名歷史悠久,遠超無為。翔安和居巢壹樣古老,可惜沒有被大型工具書《辭海》收錄。據《武威縣誌》(1993版)記載,隋黃凱元年(581年)設武威鎮(現無鎮),屬翔安縣,“武威”在宋代地理誌中作為地名記載。“翔安”作為壹個名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壹書中:“郡陰為甜,燕與之近,臣為忠,事必成就。我也願意邁出為安谷服務的第壹步。第壹步是宋朝的果實,這兩個地方到了,第壹步是什麽?”(《戰國策·趙四》卷二十壹)“項”是燕國的壹個皇族。當燕昭王是君主時,他是燕昭王的弟弟。趙浩棋派他去齊國活動。這個“翔安”系統是作為壹個名字出現的。到底是不是以封地的名義,燕國的封地最後是怎麽到了楚國,這些問題都無從考證,所以雖雲“翔安”,但真的無法與翔安這個地名聯系起來。據推斷,“翔安”應該是秦朝統壹天下,建立郡縣制時的地名。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二十六年設立翔安郡,最早與天下合並。首先,根據乾隆年間編纂的《武威府誌》,“翔安”戰國時屬楚,秦統壹天下設郡,屬九江郡。”“翔安”曾是九江郡的所在地。其次,根據1983年3月27日巢湖區文物管理所、無為縣文化局工作人員的考古發現,翔安白鶴關為商周文化遺址,稱為“白鶴關遺址”,後碑為“白鶴關古文化遺址”。遺址表面覆蓋著漢代的布瓦、雲紋瓦和大量的商周陶器碎片。遺址可分為三層:現代擾動層、漢文化層和商周文化層。這個遺址有豐富的文物,包括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厚達20多厘米的蚌類、螺類的殼層和石箭,反映出這壹文化的創造者是壹個以漁獵為生的原始部落。遺址高十余米,東西長約300米,遠遠望去像壹座城市基地。據乾隆年間編纂的《武威府誌》記載,秦漢以前長江的位置在翔安城(遺址)之下。因為翔安是水稻高產區,是糧食集散地,水路運輸方便快捷,經過永安河往南300米,與西河匯合,可以直接進入長江。可見“翔安”的地理位置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是兵家必爭之地。秦攻下要塞後,將其命名為“翔安”,意為“掃除(平定)使之安全”。此後,漢朝采用了翔安縣的縣名,縣治設在“白鶴關遺址”上。最後,壹些史實也可以推斷出,秦代的翔安曾設郡:楚漢相爭時,項羽與劉邦在翔安郡交戰,《漢高祖史書》記載:“(項羽)欲攻襄城,項無類。”“襄城”就是今天的襄安,說明在楚漢相爭之前,秦國就已經在襄安設郡,襄安郡是重要的軍事要地。漢代王充《論衡辨貴》壹書中的記載可以進壹步證明:“項羽攻襄安,襄安無班,不必禱配。”說明項羽曾經攻打過翔安郡。當時漢軍鎮守翔安縣城,戰事激烈殘酷。楚軍攻陷翔安後,屠城,無壹活人(或幸存)。“翔安”作為縣名史書最明確的記載,在《漢書》中:“廬江郡,故淮南、汶南十六年為異國。在金蘭的西北部有壹個東嶺鄉,那裏是淮河的發源地。它屬於揚州。廬江在陵陽東南。進入北方的河流。有124383戶,457333人。有壹個船上的軍官。郡十二:蜀,故國。莽月項堃。居巢,龍樹,臨湖,樓樓,破水北入淮河,並灌溉,又以北入決,渡縣二裏,行五百壹十裏。翔安,莽月廬江亭。”(《漢書》卷二十八地理第八)唐嫣《石鼓》評《漢書》曰:“王莽篡位,改漢郡名,此亦普世也。”即秦代設立翔安郡,王莽篡權,改“廬江亭”。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武威屬淮南,分居巢、胡林、翔安三郡,翔安郡治在今武威縣西南的翔安鎮。獻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武威屬廬江郡,古居巢分為居巢、翔安兩縣。《後漢書》也記載,翔安縣屬廬江縣十四郡之壹:“廬江縣文帝,分淮南。建武十三年,六安為郡。洛陽在東方1700英裏處。十四個城市,101,392戶,424,683人口。【舒】(註:方括號為作者所加)有桐鄉。[婁偉]後郭。南有九江,東有大江。【潛】【面朝湖】後郭。【龍舒】後郭。翔安、安徽有鐵。【居巢】後郭。六安。郭侯。安豐有大別山。【陽泉】後郭。【安豐】後郭。”(《後漢書·郡國誌二十二》)書的記載很多。三國時期屬吳國廬江縣翔安縣。“於以永安人為翔安之首,以巫溪人為巢之首,使廬江二郡招而各附。”(《三國誌·吳叔宗傳》)晉代仍設翔安郡。金太康元年(280),廬江縣由居巢、胡林、翔安三縣組成。“廬江縣的韓。十個縣四千二百戶人家。陽泉蜀國故國有桐鄉。她在天柱山的南面,有壹個神龕。安徽旬陽住巢,死於此。胡林項安龍蜀是六國。”(《晉書》第五卷)北史也有翔安郡的記載。“陳楞,字子長,廬江項安仁也。祖碩,漁自給。父易,少勇,乃帳內之歌。蘇大寶,給譙州刺史。老了,廢在家裏。高智慧、王文錦、廬江英雄也相應調兵遣將。用老將軍,* * *推為主。”(李延壽編著《北史七十八傳六十六》)南朝北周時,襄安稱齊,屬河州。“合肥梁月汝陰,汝陰縣。後來齊國被劃為北辰郡。帝初廢縣,改名。廬江設廬江郡,梁設象州,後廢,始皇廢郡。有野夫山、尚波山、三公山、聖山和蘭家山。項安良道:“走吧。".有龜山、魏紫山、崖父山、班揚山、白石山、四頂山。”(隋書三十壹記第二十六地理下)隋開帝元年(581),賀州改廬州,武威鎮(在翔安)正式建立。大業初(605年),瀘州改為廬江郡,祁縣改為翔安縣。唐武德年間,稱為潮縣,仍屬瀘州。“漢巢,居巢縣,屬廬江縣。隋屬翔安郡。武德三年,設巢州,分安裏開城、富陽兩郡。七年,潮州及開城、富陽二縣廢,翔安改潮縣,屬瀘州。”(《舊唐書·地理誌三》第二十卷)宋熙寧三年(1017),魏軍建立,翔安從此歸屬故裏,元明清皆屬宋制。翔安在清初被確立為縣內九鎮之壹,民國以前壹直是鎮。“翔安”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掃(平息)使其安全”。翔安的“翔”是除去、掃除的意思,也寫成“熙熙攘攘”。爾雅·關石:“項,除也。”《詩經》有三章:“墻上有規矩,奈何不得。”毛傳:“項,除也。”王先謙《集疏》:“耕者必治其草,故凡除草者,謂之‘香’。《詩經》有三章:“和合南中,翔宇。"孔《疏》:"合河在南中,自此征之,故除之。“齊詩、魯詩”叫囂“項寫作”安”的意思是和平、安寧、穩定。這樣,“翔安”就是“掃(平息)使之安全”的意思。這當然與秦朝的願望密切相關,希望平定、掃蕩此地後壹方平安。翔安鎮,位於無為縣西南部,面積107平方公裏,轄27個行政村,3個社區,人口6.2萬。是壹個多民族的集鎮,有“無為縣第壹鎮”的稱號。翔安鎮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盛產水稻、油菜籽,甘蔗、牧草1.2萬噸,水產品1.0萬噸以上。農副產品商品率高。尤其是席草,草質柔軟,香味宜人,深受消費者青睞。是全國四大席草基地之壹,初步形成了基地、公司、農戶壹條龍生產、加工、營銷,貿工農壹體化的生產經營格局。該鎮擁有集體和個體編席機械1200多臺,成立了無為縣草業實業公司,引進自動化編織機械,生產麻經席、花席、榻榻米、挎包、涼鞋、太陽帽等10多個系列、幾十個品種,暢銷國內外。商品流通日益活躍,現已基本形成小莊肥豬市場、養牛市場、草席市場、小商品市場四大市場。投資環境好。翔安鎮壹江(長江)、三路(二軍路、土巷路、翔凱路)、三河(永安河、西河、花都河),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有8000部程控電話。2000年成功吸引揚州等外地客商成立萬噸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襄垣桿有限責任公司、愛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十五”期間翔安鎮經濟發展的總體指導思想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為重點,穩步提高農業效益,以鄉鎮企業和私營個體企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旁邊是壹些生產席子的地方:陳剛村。那裏生產的席子大多來自這個村子,給全國人民的生活和旅遊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被世人稱為席子之鄉!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