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紫薇斗數 - 鄭州市管城區概況

鄭州市管城區概況

管城回族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老城區東南部,東西京廣鐵路與南北隴海鐵路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112° 42′-14° 14′,北緯34° 16′-34′。東接中牟縣,南接新鄭縣,北接金水區,西接二七區。

面積:204平方公裏

人口:30萬(2002年)

方言:河南話

著名景點:萬畝蓮子觀光基地、青龍山白壽園。

管城回族自治區位於鄭州市東南部,東鄰中牟縣,南接新鄭市,北接金水區,西接二管城回族自治區地圖上的7區。代碼:410104。屬沙丘脊區,海拔100-140米,向西南和東北傾斜。屬於北溫帶半幹旱季風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3.3℃-14℃。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管城回族區轄9個街道1鎮2個鄉鎮:西大街、南關街道、城東路街道、東大街管城回族區風景1街道、二裏崗街道、隴海路街道、紫荊山南路街道。2002年9月23日河南省民政廳《關於撤銷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東城鄉的批復》(豫民管城回族區)9月27日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撤銷管城回族區東城鄉航海路街道辦事處的通知》(鄭錚辦文[2002]117號):1 .撤銷管城區東城鄉,其原行政區域劃入管城區,實行城市管理體制。二、設立航海東路街道辦事處,設在航海東路26號,管理東城鄉5個村委會的轄區。截至2005年2月,管城回族自治區轄9個街道、1個鎮和2個鄉鎮:北下街道、南關街道、隴海路街道、城東路街道、二裏崗街道、東大街街道、紫荊山南路街道、西大街街道、航海東路街道。何世禮鎮;曹楠鄉和普田鄉。

何世禮鎮位於鄭州市南郊,與市區接壤。全鎮面積30.37平方公裏,人口21.2萬。轄1個行政村,1個自然村,65個村民小組。曹楠鄉位於鄭州市東南部,面積約50平方公裏,轄14個行政村,2.84萬人。普田鄉位於鄭州市東郊,東鄰中牟縣白沙鎮,西、北與金水區接壤,南接曹楠鄉和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34.6平方公裏。轄13個行政村,人口2.3萬人。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莞城回族區自然資源豐富,風景優美,有莆田萬畝蓮藕蔬菜觀光基地、青龍山白壽園、曹楠鄉金沙植物莊園、陸金鴕鳥園等。萬畝蓮子觀光基地:莆田鄉河溝王、後屯、穆莊、白佛等村種植的萬畝蓮子,是夏日納涼、回歸自然的好去處,碧眼、荷香、蛙鳴。青龍山白壽園:青龍山,海拔150米,面積36米,位於鄭汴公路莆田鄉小店村南400米,占地120畝,建築面積30000多平方米,床位500張,地熱井1200米深,水溫46度,可用於溫泉洗浴和管養。公園規模大,設施齊全,是老年人安享天年的理想場所。金沙植物莊園:位於曹楠鄉梁湖村南約壹公裏處,沙丘起伏,森林茂密,有壹個人工金沙湖,可以遊泳、釣魚、吃燒烤。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去高爾夫球場玩玩。陸金鴕鳥園:位於曹楠鎮四兆南約壹公裏處,集鴕鳥養殖、觀賞和健身旅遊於壹體。可以開始餵鴕鳥,騎鴕鳥,逛商場,騎雙人自行車,抓魚,滑沙,過獨木橋,吃鴕鳥肉,吃農家飯,走的時候買個鴕鳥蛋留作紀念。

[編輯本段]土地類別

全區土地分為三個壹級類型,10個二級類型,52個三級類型。區域總土地面積約196.6平方公裏(294774.5畝),其中何世禮鎮28.56平方公裏(42840畝),莆田鄉48.3平方公裏(72495畝),曹楠鄉95平方公裏(142500畝),城市面積24.4平方公裏。全區各類土地利用面積為耕地99228.0畝,占土地總面積的33.7%;園地面積56170.70畝,占19%;林地面積13857.50畝,占4.7%;居住及工業用地87512.6畝,占29.7%;交通用地12894.6畝,占4.4%;水域面積12480.6畝,占4.2%,未利用地面積12630.5畝,占4.3%。

[編輯本段]資源特征

1,土地資源相對量較小,但土壤質地較好。按農業人口計算,全區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95畝,遠低於全國、省、市人均土地水平。莞城回民二區的小吃。土地利用率高,耕地後備資源不足。管城位於河南省省會,地勢平坦,生產條件好,墾殖歷史悠久,建設用地發展迅速。能開發的土地幾乎都開發利用了,未利用的少了。因此,只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才能緩解耕地後備資源不足的矛盾。建立高效農業園區,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是農村未來的發展方向。3.城市文化水平高。居民區和工礦區占有很大比重。區內城鎮、居民點和工礦用地占全區總面積的29.7%。

[編輯此段]使用當前情況

農業用地

1.耕地是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包括水澆地、水澆地、旱地和菜地。2002年,全區耕地99228畝,占總面積的33.7%。其中水田11108.1畝,水澆地60325.7畝,菜地2647.10畝,分別占耕地的11.2%,60.8%,2.7%。2.耕地主要分布在何世禮、莆田和曹楠三個農業鄉(鎮)。其中,曹楠鄉耕地面積最大,為53094.9畝,占全區耕地面積的54%。何世禮鎮和莆田鄉耕地面積分別為19368.9畝和26764.2畝,占全區耕地面積的20%和26%。3.園林:全區園林面積56170.70畝,占全區總面積的19.1%。在整個地區的花園中,蘋果園占了很大的比重。曹楠的果園面積比較大,有33291.4畝,占全區果園總面積的59%,在全市比較高。4.林地:全區有林地13857.5畝,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4.7%。林地主要分布在三個農業鄉(鎮):何世禮、莆田和曹楠。

建設用地

1.居住用地和工礦用地:居住用地和工礦用地是指城鄉居住區、獨立居住區以及居住區以外的工礦、國防、風景名勝、歷史遺跡等企事業單位用地。包括交通用地和綠地。2002年,居民區和管城回族自治區水車工礦用地為87512.6畝,占全區總面積的29.7%,其中城市為26956.5畝,占居民區和工礦區的30.8%,農村為25202.5畝,占居民區和工礦區的28.8%,34654382.交通用地:交通用地是指居住區以外的各類道路及道路附屬設施用地,包括道路防護林。管城區* * *交通用地12894.6畝,占總面積的4.4%。全區交通用地中,鐵路用地3493畝,占交通用地的27%,公路用地4257.7畝,占交通用地的33%,農村公路用地5143.9畝,占交通用地的40%。

水域土地利用

水域是指陸地水域和水利設施用地。全區水域面積12480.6畝,占全區陸地總面積的4.2%,高於1993。這也與莆田鄉近年來大力發展水產有關。

荒地

管城區未利用土地12630.5畝,占總面積的4.3%。

2003年土地狀況

2003年9月全區土地現狀變更調查結果為:耕地97789.6畝,園地55771.6畝,林地65438畝+0.3731.4畝其他農用地,居住和工業用地95265438畝,交通用地87429畝,水域8902.7畝。

[編輯本段]當地小吃

牛肉蔬菜辣湯

辣湯。說實話,鄭州街頭的黏湯並不正宗,逍遙鎮的招牌只是盈利工具。人們之所以趨之若鶩,是因為可供選擇的美食太少了。如果我開小吃店,肯定不會偷工減料。學不會秘制,味道才是主角。口碑是最重要的。南陽社店老家的粉條牛羊肉糊湯,綠豆芝麻葉糊面,在鄭州無處可尋,農村人真誠,還沒有完全入了金錢的眼。紅旗路黃河美食城北側的肉沫湯,薄而有肉,配套的炒肉盒味道不錯。

武漢熱幹面

裏根面條。(1)隴海路北側,鐵路局醫院小店附近。(2)煙廠附近北三街中段南側夫妻店有點缺斤短兩。以前壹元壹大盤,現在1.5元壹小份,辣椒拌芝麻,還不錯。(3)新鄭路隴海鐵路橋南側的帆布廠家屬於壹家醫院,數量不錯。

惠勉;燴面;燜面

(1)新鄭路隴海鐵路橋北側工商銀行鄰居老鐵燴面和白記泡饃。5元壹碗,燴面面又粗又筋,配海帶、豆腐絲和油辣椒,湯肥丁為丁,如果不吃辣的,應該先交待不要放辣椒。用餐高峰期沒有座位,很多附近釀酒廠的工人都來這裏。遠比附近紫荊山路和南關街上的快閃正宗。(2)城東路南端鋼鐵倉庫對面的壹碗趙霽4元,內含炒芝麻數千粒,糖蒜壹碟。壹碗羊肉湯基本5元,配菜還不錯。(3)紅旗路與東三街交叉口的方圓燴面。5元壹碗的味道和趙霽差不多。(4)城東路農藥廠對面南五惠面。

[編輯本段]考古研究

考古人員根據鄭州商代遺址的重疊和斷裂以及遺物的不同特征,將鄭州商城的年代定為商代青銅器梅花鹿代二裏崗時期,同時將其分為二裏崗下層壹、二期和二裏崗上層壹、二期。城墻內所含遺物最晚為商代中期。東城城墻上層夯土中出土的木碳碳14測年為90年前的3235,證明是早於安陽殷墟的商代中期城址。鄭州有廣泛的商代城市遺址,豐富的文物,大面積的宮殿遺址,手工業作坊和精美的青銅器群等。可以斷定,這就是3600年前商朝唐城居住的亳都。

農業經濟

1農業。商代的社會經濟是在農業生產相對發達的前提下發展起來的,這在考古發掘中得到了證實。當時已經使用青銅工具,鄭州商城內外都發現了銅鏟,即所謂的“空心斧”。它長而中空,雙面刃,寬4厘米~ 8厘米,壹端有長方形柄孔,是當時“割草木為田,種谷”必不可少的伐木工具。在鄭州商城南墻外的鑄銅作坊遺址中,出土了相當數量的鑄造青銅鐠的陶制模型,既有外模,也有內模。可見這種青銅鐠在當時也是批量生產的。但在商代的農業生產中,青銅工具的數量畢竟不多,石、骨、蚌等仍被廣泛使用。當時的挖掘松土工具主要是平拋石鏟。其次是蚌鏟,也就是把天然的蚌類稍微磨壹磨就成了;也是骨鏟的壹種,壹般是用牛膠骨做的,然後修補。都配有木柄,是鏟草的工具,也可能是古代文獻中所謂的“鏟”。這些農業生產工具在當時是比較普遍的。用於收割的農具是石鐮和蚌鐮。常見的有直刃曲背和曲刃曲背兩種形狀,使用時要裝在木柄上。鄭州商城南角出土19石鐮,為省木材公司院內商代窯洞。其中較小的石鐮為1。石頭很好,表面拋光。可以隱約看到藍灰色和白灰色斑點,背彎,刃彎,11厘米長,3厘米寬,0.8厘米厚。18大石鐮,全青石制,長,直刃,刃鋒利,長20厘米~ 26.5厘米,寬6厘米~ 6.5厘米,厚0.6厘米~ 0.8厘米。這是鄭州商城發現最多的石鐮。在鄭州商場,還可以看到少量的石刀和蚌刀,呈長方形,中間有壹個洞。伐木用的工具是石斧,在鄭州商代遺址中也普遍出土。鄭州商場內外多次發現石臼、杵等食品加工工具。用它們來加工食物,與新石器時代使用的石磨和木棒相比,顯然是前進了壹步。商代種植的谷類有很多種,如稻、麥、粟、米、黍、黍、米等。在甲骨文中。鄭州商城白家莊遺址曾經發現過稻殼,說明當時中原地區也種植水稻。在鄭州商場,發現了很多長方形的坑,有的深達8-9米。坑壁壹般是直的和光滑的,有對稱的立足點,可以上下。這些似乎是儲存谷物的坑。當時社會上有大量脫離農業生產的人,包括皇族、貴族、奴隸主、官員等龐大的統治集團,以及軍隊、侍從和各種手工業奴隸。為了給它們提供食物,我們當然必須儲存大量的食物。這也從壹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糧食量比較大。此外,鄭州商城還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和陶制酒器,說明當時飲酒非常盛行,釀酒也需要大量的糧食,從另壹個側面反映出商代的農業生產確實有了比較高的發展。這樣就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進壹步分工,使商朝創造了遠超夏朝的物質文明。2.畜牧業和漁獵業。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畜牧業和漁獵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在社會經濟中占有壹定的比重。在甲骨文中,除了牛、馬、貘、羊、狗之外,還有牛的獄字和貘的姓字。據統計,甲骨文850多個常用字中,與農業有關的有130多個,占15%;畜牧狩獵相關的有150多個,占比17%以上。雖然這反映了商代晚期畜牧業的面貌,但可以推斷,比它更早的商代中期畜牧業的情況也相差不遠。鄭州商城遺址出土了許多牛、馬、豬、狗的遺骸。這些都是當時養的家畜,尤其是牛、豬、狗。僅在鄭州商城東北角的壹個壕溝裏,就挖掘了8個狗坑,用狗多達92只。在甲骨文中,帶有靶子、子彈和網的詞語是漁具和獵具的形象。甲骨文中也有對狩獵方法的記載,如車襲、追狗、燒山、射箭、結網、陷阱等。漁獵工具如銅鏃、石鏃、骨鏃、蚌鏃、炻器丸、陶網墜、石網墜等。經常可以在鄭州商城找到。還出土了壹些豬、羊、虎、魚、龜、鳥等野生動物骨骼和陶塑,這些都反映了當時的漁獵業。

制造

青銅器鑄造與銅鑄造技術工作室。商代屬於青銅時代,以青銅生產工具、武器和容器的生產和使用為標誌。在鄭州商城,冶鑄青銅器是當時各種手工業中生產技術最先進、最重要的生產部門。1954發現的兩處鑄造青銅作坊遺址中,南關外發掘面積為1050平方米,北城墻外發掘面積為275平方米。在這兩個作坊遺址中,分別挖掘了當時冶煉和鑄造的操作場地——覆蓋著壹層銅渣的堅硬土面。上面還有圓錐形的凹坑,和放坩堝的地方很像。還發現了大量的坩堝殘片和碎片、燜土塊、冶煉渣、木炭以及數以千計的鑄造各種青銅器的陶模。可見其生產規模還是相當可觀的。在作坊遺址範圍內,還發掘出了壹個非常簡陋的半地穴式客廳和壹些小房子地基,可能居住著在作坊工作的奴隸。當時的坩堝有三種:壹種是粘土做的,外面是厚厚的混草泥,橢圓形的口,坩堝內外粘著壹層銅渣,有的口裂了,可能是高溫造成的。另壹個是用大口的陶土做的。這是鄭州商代遺址常見的器物。其形制為大口、縮頸、凸肩、深腹、圓底,通常飾以繩紋、串紋和附加樁紋。為了加強裝置的墻壁,墻壁內外都塗上了厚厚的草混合泥。由於高溫,設備內壁變成藍灰色,有壹層銅渣。還有壹種沙紅陶缸,也是鄭州商城常見的容器。它的形狀是開放的,斜而直,平底,有的還附有短圓足。陶瓷胎厚,內有粗砂粒,坩堝表面飾有繩紋、方格紋或雲雷紋。這種用厚沙陶筒制成的坩堝,耐火性比泥質大口的高,所以外壁只塗草混泥。高溫後缸壁燒成磚紅色,內壁附著壹層銅渣。在大量的陶器模型中,可以看到有鏟、斧、刀、鑿、錐等生產工具,約占壹半;箭頭、匕首等武器較少;方鼎、、魏、伊、爵、鈐、尊、鈐等器型也占相當數量。值得註意的是,除了同類的陶扇外,南關外還發現了大量的鏃和鏃,而今天河南飯店壹帶的北城墻外則出土了大量的刀扇和戈扇。看起來他們的產品還是有些區別的,鄭州商城的銅鑄手工藝作坊之間可能已經有了壹定的分工。這種陶模是壹種“硬模”,商代用來鑄造青銅器。這是壹項先進的技術,遠遠領先於當時的世界。使用模型鑄造法,第壹步是做模具,就是用泥模仿要鑄造的物體,雕刻花紋。第二步是外模成型,在模具表面貼上壹定厚度的泥塊,用壓力印出模具的形狀和裝飾圖案。當泥塊半幹時,選擇合適的部位,用刀切開,在切開的泥塊之間貼上三角形榫眼,這樣合模時每個模塊就能扣牢,再經幹燥、烘烤,裝飾上內壁花紋,就變成了外模。第三步,制作內模。先用泥做出物體的形狀,然後根據要澆鑄的物體厚度刮去壹層。烘烤後,制成內模。通過在內外模板上預制榫卯、支釘和定位護套,組裝模板時不會移動或錯位。在模型表面塗上壹層油漆後,就可以進行組合了。最後外面用泥加固,留下閘門和冒口。烘烤後,坩堝中的銅液可用於鑄造。在二裏崗、楊莊、白家莊、東裏路、龔銘路、人民公園、南關熊耳河等地出土了大量商代中期青銅器。除生產工具和武器外,還有許多青銅容器,包括圓饕餮和夔文鼎、夔文扁足小圓鼎、釘紋饕餮大方鼎、夔文或人字紋、饕餮或釘紋銅碗、弦紋或饕餮青銅爵、弦紋或饕餮。鄭州商城的奴隸們掌握了復雜的青銅鑄造工藝,懂得用各種金屬原料的搭配方法來冶煉青銅。由於銻含量的巨大差異,可以推斷是選用了不同地區的礦石。當時鑄造的大型重物和精美的中小型青銅器,繼承了商代早期豫西偃師二裏頭的青銅器和商代晚期安陽殷墟的青銅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古發掘證明,中國青銅器歷史悠久,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獨立生產和發展起來的。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創造力,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寫下了不朽的篇章。2.燒制陶器的作坊和制陶技術。在鄭州商城,陶器燒制是壹個非常重要的手工藝品制作部門。1955年在鄭州商城西角發現燒陶作坊遺址,面積約1400平方米,發掘出排列整齊的陶窯14座,小型房屋地基10余座。大多數陶窯是圓形的,有些是橢圓形的。窯分為兩部分,上部為窯室,下部為火室和防火門,中間由帶圓孔的窯箅子隔開,箅子由長方形土柱支撐。陶坯放在窯箅子上,箅子下面可以燒火。由於高溫燒制,窯壁內部已經變成磚灰色,並逐漸向外變紅。在窯墻和房屋地基附近出土了壹批制作陶器的工具,如陶墊和陶印。在出土的大量陶器中,品種單壹,多為陶罐和陶甑,而罐、壇等帶砂的陶器卻很少發現。由此可見,這個制陶作坊是專門燒制壺、甑等陶土的,說明鄭州商城的手工業不僅已經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而且在同壹手工業內部也有固定的分工,如制陶業。作坊主生產如此大量的鍋碗瓢盆不是為了自用,而是為了產品交換。鄭州商城出土最多的文物是陶器,它不僅是考古斷代的重要標誌,也是當時社會生活的反映。當時,陶器被平民和貴族廣泛使用。從陶器來看,有泥質和混砂的;從陶器顏色來看,有灰陶、紅陶、黑陶、白陶;從制造方法來看,有輪制、模壓、輪塑、手工;從裝置的外形來看,由平底裝置、圓底裝置、三腳架裝置、腳環裝置和裝置蓋組成。從用途上看,有炊具、飲器、容器、生產工具、雕塑藝術品和樂器;按類別名稱,陶器容器有魏、鼎、罐、璧、爵、扁、杯、豆、壺、壺、大口尊、小口尊、青銅獅杯、鼎、濾器、甕、碗、缸、器。制作工具有紡車、網墜、拋射、坐墊、印模等。雕塑藝術品和樂器包括胡濤、陶鑄、陶陽、陶桂、於濤、陶鳥和於濤。從紋飾上看,有繩紋、弦紋、筐紋、方格紋、圈紋、附加樁紋、人字紋和雲雷紋、饕餮紋、乳頭紋等十幾種,非常豐富多彩。能代表鄭州商城陶瓷工藝最高水平的是原始陶器。它們是高嶺土做的,溫度高,質地硬,吸水性弱,敲起來像金屬。大多數器皿都很古老,但也有壹些罐子和瓶子。胎兒呈灰白色或黃白色,有的呈灰綠色和淺棕色;多施青釉,少數是褐釉或黃綠釉。經實驗室檢測證明,鄭州原始陶瓷的瓷胎與普通瓷胎相似,原始瓷釉在化學成分上與所謂的豆藍釉相似。由此可見,鄭州商城的原瓷接近於普通瓷器,從而將中國發明瓷器的歷史提前到3600多年前,中國作為“瓷器的祖國”在全世界是當之無愧的。3.骨磨車間及制骨技術。1954在鄭州商場北角發現壹處磨骨工具手工作坊遺址。雖然發掘面積不大,但出土文物卻非常豐富。在商代的壹個長方形軸狀洞穴中,出土了數千件成品和半成品的骨器,以及帶有鋸痕的骨料和廢料,還有壹批磨骨器的磨刀石和加工骨器的小銅刀。骨器成品多為骨釘、骨銷,骨錐、骨針也很少。這說明這是壹個以生產骨簪和骨鈸為主的手工作坊。1974年,在鄭州商城東北方向的壹處商代壕溝內(即今天東裏路1號院內),發現了三堆共近百人的頭骨,以及少量的牛骨和豬骨,但沒有發現人的四肢和肋骨。很多頭骨都有明顯的鋸痕,壹般是橫跨眉骨和耳朵上端切開的。經鑒定大部分是男青年。文獻中,在古代,中外都有用人頭制作器物的記載。這些鋸痕累累的人頭骨,應該是鄭州商城制作人頭碗的手工作坊裏的廢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