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妳肯定不知道,這部劇的劇情是根據松山的真實戰鬥改編的。真實的戰場遠比劇中呈現的更加殘酷和驚心動魄。在松山,除了壹群身經百戰的老兵,還有壹群平均年齡只有15的娃娃兵。
1942年,在緬甸作戰的中國遠征軍因進攻受挫,滇緬公路再次被切斷,被迫退守怒江東岸,與日軍隔河對峙。日軍進駐北岸松山構築工事,計劃將松山建成支撐滇西、緬北防禦體系的核心,並將這壹永久防禦堡壘釘在遠征軍的心臟地帶。
1944年,為徹底打通滇緬公路,20萬中國遠征軍在滇緬邊境向日軍發起全面進攻,作為交通咽喉的嵩山是戰鬥的重點。主攻松山的是遠征軍11團第八軍,“名譽1師”,71軍第二十八師,總兵力2萬人,而松山日軍只有1300多人。
1年6月起,遠征軍新28師在重炮掩護下,渡過怒江,9月7日,日軍指揮官振國邦人焚燒軍旗後發起“死亡沖鋒”,被遠征軍擊斃。松山* * *之戰歷時95天,遠征軍十戰松山,全殲駐守日軍113聯隊,徹底打破了滇西戰役的僵局,拉開了中國大反攻的序幕。
但在這樣輝煌的戰績下,卻是被鮮血染紅的嵩山石土。由於軍隊的綜合素質遠不如日軍,情報偵查也有失誤,遠征軍的士兵幾乎是以寸寸土地和鮮血的犧牲贏得了勝利。4000名戰士將生命永遠埋葬在滇西的大山裏,其中有成千上萬的娃娃兵。
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15歲,年齡最大的不到18歲。本來壹個天真無邪的年紀,應該享受最無憂無慮的生活。十字架初的少年們,正在人間煉獄松山戰場為國而戰。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將永遠沒有機會“成人”。
在松山戰役遺址,有壹個烈士陵園,裏面建有遠征軍的雕像。在由21個蝙蝠俠雕像組成的“寶貝鬥士廣場”前,有壹塊石碑,上面有壹張照片。他也是壹名遠征軍士兵,名叫李占洪,來自貴州。在他隨軍隊去緬甸的路上,壹名美軍記者拍下了他的照片。這個小男孩此時才13歲。這是他留下的唯壹壹張照片,純真的笑容。可能他不知道自己將要經歷怎樣的戰鬥。
松山戰役最小的見證者是日軍俘虜的後勤班小兵。他的名字叫張全勝,年僅9歲。當壹群日本兵圍住這個孩子,問他想要什麽樣的死法時。9歲的孩子沒有任何恐懼,只是說了壹句“我死了”。
如果有機會,妳會去嵩山烈士陵園嗎?有壹群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有壹群永遠回不了家的軍人。在祖國的西南,他們註視著曾經戰鬥過的土地,默默地,英雄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