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市位於山東半島西北部,西臨渤海萊州灣。地理坐標為東經119° 33′-120° 18′,北緯36° 59′-37° 28′。東臨招遠市,東南臨萊西市,南接李安平,西南臨昌邑市,西部和北部瀕臨渤海灣。總面積1878平方公裏。截至2003年底,全市總人口85.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54.38+04.9萬人。市人民政府設在文昌路街道西北角居委會,郵編261400。代碼:370683。區號:0535。拼音:萊州市。根據歷史記載和考古證據,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裏就有人類居住。夏朝韓傕封資水(今過市,過西村東)立國,是當時膠東半島最早的封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裏就是膠東半島與內陸的商品交換中心。距今已有2200多年。在此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憑借其發達的經濟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壹直是膠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先後被東萊郡、東萊州、光州、萊州、萊州府統治。東萊縣壹帶,幾乎占據了整個膠東半島;萊州府轄平角兩州和頤、衛、昌、高(密)、莫五縣。多年前,這裏被稱為“南有蘇杭,北有黃燁”(指南方的蘇杭和北方的葉縣、黃縣——今萊州、龍口)。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被譽為京城之都的渭北雲峰山摩崖石刻享譽海內外,大箕山、漢通山神仙洞等道教文化遺存歷史悠久。清代,清廉自重的萊州知府楊震、忠義不屈的萊州知府朱萬年、忠義勤政的大學士毛吉,匯成了萊州歷史文化的壯麗篇章。萊州民居以堅固著稱。歷代多為“四居室”或“四合院”。北房稱為主房或上房,壹般為三到五間。上房高於廂房(東西兩側的房子),東房高於西房。門樓多為磚瓦建築,為小康門樓,雕梁、檁、椽、靴、磚雕、上翹頭、花脊、彩塑雕塑等精美裝飾。隨著時代的變遷,它逐漸變成了壹座古樸大方的新式門樓,兩側和門口都有石對聯和匾額。房子的檁條、椽子、八字木、吊柱都用紅紙和墨水貼上了吉祥的字。幾百年了字跡依然清晰。脊檁上有“上梁大吉”、“紅塔哨”(系在紅線上的壹小塊紅布)、太平錢。八字木(梁上承椽的斜木)上貼有“梁上逢黃道日喜”、“柱上逢紫薇星”等吉祥文字。獨壹無二的是淺海海帶屋(壹種生長在淺水中的平葉水生植物)——海帶屋。海帶屋壹般是磚、石、木、草或土坯草結構,富人和窮人都可以建。區別在於磚、石、木的存在和質量。由於海帶層厚,冬暖夏涼,是最好的住宅。手機在海帶屋不能通話,說明它可以阻擋和屏蔽微波。在現代,遭受微波輻射的人們可以被稱為綠色環保、生態住宅和天堂。近年來,萊州市地名行政管理部門和規劃建設部門聯合組成專門隊伍,正在編制萊州市地名規劃。以城區、鄉鎮、街道建設規劃為基礎,以“弘揚深厚歷史文化,展現獨特地域文化”為主題,對城區、鄉鎮、街道的街巷名稱進行系統命名更名,為提升萊州市城區、城區文化品位,展現“千年古縣”風貌,繪就更新更美的藍圖。萊州市有許多歷史遺跡。古代秦始皇、韓信、漢武帝、宋太祖、宗澤等都曾來過萊州,留下了祭祀陰主、祈雨等美好的故事。蘇東坡路過萊州,遊山觀水,見了風景留下了許多詩詞。趙明誠、李清照夫婦的《進士錄》也裝訂在這裏。萊州是人類文明發展較早、文化遺產豐富的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3處,古城遺址8處,古墓4座。作為山東省文物大縣之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縣文物保護單位8處。萊州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她獨特的地理文化。(1)區域地理特征1。地形萊州享有山海之利。地勢從東南部的低山到西北部的沿海低地呈階梯狀下降。其中低山占10.25%,丘陵占48.12%,平原占41.63%。2.山脈共有55座主峰,如雲峰山、胡家頂、大澤山、九鼎蓮花山、大吉山、鳳凰山、黃山、彭和頂山、幽遊山等。3.水文上有16條河流,如南陽河、王河、朱樵河、龍泉河、蘇果河、王龍河、沙河、膠萊河等。除膠萊河外,其他河流均發源於本市東南山區,源頭較短,屬於季節性河流。海岸線長108公裏,海灘數百英裏,海水清澈。有三山島、石湖口、雕龍嘴、後海寺、虎頭崖、太平灣等天然港灣,都是人間美景,也是旅遊勝地。在萊州灣淺水區離岸六公裏處,有壹個面積為0.35平方公裏的芙蓉島。4.氣候萊州屬於北溫帶東亞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萊州自然資源豐富,堪稱藏金藏玉之地。已發現30多種礦產資源。已探明可供開采的有黃金、萊州玉、滑石、菱鎂礦、大理石、花崗巖、石灰石、磷灰石、鉀長石、螢石、鐵、銀、銅、鉛、鋅、鉬等。其中黃金儲量居全國第壹,滑石、菱鎂礦儲量居全國第二,鹵水儲量居山東省第壹。農副產品有糧、油、肉、蛋、蔬菜、水果、葡萄、大蔥、月季等,以品種優、產量高著稱。因此,萊州有“山東糧倉”、“月季之鄉”的美譽。海鮮有蟹、魚、蝦、貝、藻等300多種。其中對蝦、梭子蟹、文蛤、文蛤被稱為萊州“四大名鮮”,世界聞名。
滿意,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