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宏偉的上清宮所在地在古代被稱為原憲鎮的趙斌裏,據說它是九龍聚會的寶地。民間雲:
九龍集結清宮,天師擒妖,各顯神通。壹龍是唯壹壹個不屈服於法律,隨波逐流迎虎難下的人。這裏的九龍指的是上清宮周圍的天門山、泰山、吳健、獅子山、沖天峰、鷹潭山、西華山、烏龜山、聖井山。
東漢末年,石天第四代傳人張生在此建“川祐壇”。唐朝(841-846)會昌年間,吳結識了第二十代張占,並給他錢在川祐壇舊址建了壹座道觀,賜他“真仙廟”的稱號。北宋時期(1008-1016),真宗將真仙的概念改為清凈的概念。崇寧四年(1105),第三十代石天張繼賢請於超,惠宗命其賜壹萬余米抱。江東大臣曹勘測龍虎山土地,重建上卿觀,政和三年(113),上卿觀升級為”。南宋時,上清宮高路不斷擴建後,有六館(三清殿、馮真殿、昊天殿、南鬥殿、北鬥殿、張瓊殿)、二館(即景明帝閣、寶奎閣)、壹樓(瓊蔭樓)、三館(素雲、彭海、雲觀)、二館。定王年間(1260-1264),命張修建清宮門樓,被列為“龍虎之地”。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世祖捐資重修上清宮。在元武宗時代,官方的“清宮”政策是“清宮長壽”。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第四十三任石天張玉初重修大清宮,大祖朱元璋親自賜鈔5000。重修上清宮碑文由翰林蘇伯衡整理編輯,代代相傳。在明代,皇帝向殷伸出禮物或監督清宮修復有七次。所以《明史》說:“真人張道行孝,代代相傳,久享人間。不要浪費妳的時間。到了清朝,* * *大規模給銀修建上清宮1次,零星3次以上。據清乾隆五年(1740)苗正人樓金元編著的《龍虎山直達上清宮新制》記載,當時組織為兩宮(上清宮、鬥姆宮)、十二殿(黃愚殿、後土殿、三宮殿、五嶽殿、四都殿、文昌殿、帝殿、關殿、魏紫殿、鬥姆錢坫、鬥姆後殿)和二十四院(三華、東陰、賢蔭、崇元、)
民國十九年(1930),幾個乞丐在宮裏烤火,二宮被火燒。二十四院也受到了株連,廳堂樓閣化為灰燼。
2000年,龍虎山景區管委會啟動大商清宮重建工程,第二年壹期工程竣工。修復的建築有福地門、龍街、下馬谷、星星門、天壹池、東銀苑等。2009年3月,大上清宮已恢復為宗教活動場所,歡迎信眾來此朝拜聖真。
大上清宮和水滸大上清宮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很有名,因為在中國的經典水滸中第壹次出現了“張天師為瘟疫祈福。洪太尉誤走妖”,講的是大上清宮的鎮妖井從36天金庫和72天地牢裏走出來,演繹了壹個驚天動地的故事。如今,魔王廟還在,鎮妖井還在。遊客和信眾絡繹不絕,忍不住要去探索魔王廟的神奇和鎮妖井的奧秘。
龍虎山道教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