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橋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眾多的橋中,她是最有名的。據說早在唐朝就有斷橋修建,胡璋的詩《論杭州鼓山寺》中就有“斷橋”壹詞。
在銀色的月光下
位於西湖白堤的西端。唐朝時,王虎亭就建在這裏。清代在亭子舊址建有禦書樓,樓前建有圍欄平臺。每當秋高氣爽的時候。湖面平靜如鏡,幹凈的秋月當空。月色與湖水交相輝映,頗有“壹湖壹色滿秋”之感。於是在湖邊立了壹座碑,題名“平湖秋月”。1959年,原360多平方米的景觀擴建為1600平方米。拆除了哈爾濱園林的圍墻,對八角亭、“詳看湖光山色”的建築和四面堂進行了擴建改造,呈現出新穎獨特的園林景觀。假山中種植紅楓、石榴、桂花、紫薇等花木,覆蓋亭、樓、堂、閣,極具詩意。王松叢《平湖秋月》詩雲:“寒光盡布壹夜,水車無雲。九峰遠西風,鬼子燈玉壺壹盞接壹盞。”
柳林中的黃鸝
位於西湖東南岸,清波門。在南宋,它是皇家園林,稱為鞠婧園。元代偉大的回族商人阿拉丁,死後在杭州建了壹座清真寺並安葬於此,俗稱惠惠墓。到了清代,又恢復了六郎文英的舊貌。柳樹造型各有特色:柳絲飄飄,似醉公主,名“醉柳”;枝葉茂盛如獅子頭,稱為“獅柳”;俯瞰象女,名曰“浣紗柳”。有柳州之名。其間黃鸝舞啼,故稱“柳浪聞鶯”。解放後,這片土地的壹角將被建成壹個占地17公頃的大公園。整個公園分為四個景點:友誼、迎迎、鞠婧和南苑。花園布局歡快、清新、優雅、簡單。柳樹叢襯托出紫楠、雪松、廣玉蘭、桃花、海棠、玫瑰等名花。是壹個三面雲山壹面水的美景之地,令人心曠神怡。壹座“中日永不再戰”的紀念碑矗立在花園東面的草地上,種植著日本櫻花,成為中日兩國人民友好情誼的象征。
雙峰茶韻風景區
這兩座山峰是南峰和北峰。位於西湖的西南部和西北部。其“雲中雙峰”禦碑亭景區在洪春橋旁。南峰海拔256.9米,北峰海拔355米。兩座山峰面對面,相距十多英裏。山中霧靄時,兩峰呈雙尖,恰似峰巒插雲,故名“兩峰插雲”。清朝康熙帝詳細觀察,改為“雲中雙峰”。自然風光極其優美,群峰雄偉,晴雨晨異,尤其是雨後或陰天多雲天氣,彩雲白雲或濃或淡,忽隱忽現,雲霧繚繞,朦朦朧朧。如壹幅壯觀的水墨畫和疏密的山水畫展現在我們面前。《西湖實錄》描述:“每逢春秋良辰,可倚欄桿環顧,恰似天門雙門,拔起地面,祥雲繚繞,隨風而動,反射著遠方的陽光,總觀五色”令人神往。
蘇堤
位於西湖的西側。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府時,動員民工疏浚西湖,除雜草,挖淤泥,用20萬化料,修築了壹條從南山到北山的跨湖長堤,史稱蘇堤。堤上建有6座石拱橋,長2.8公裏,分別叫:英波、索蘭、望山、堤、東浦、十字虹。蘇看到大堤的詳細經過,非常高興,寫了壹首詩:“六橋跨天漢,北山接南山。頓時,我驚呆了,老頭壹掃青天!”現在變成了瀝青路面,有長長的扶手椅。寬闊的草坪上,有柳樹、芙蓉、桃花、海棠等40多個品種。蘇堤風景秀麗,晴、雨、陰、雪各有不同的味道,四季的美景也不壹樣,尤其是春天的清晨,所以有“蘇堤春曉”的美譽。明代詩人李攀龍說:“桃花柳爭春,壹點煙倚岸。原舟駐足觀青袖,長堤勒住,踏清煙。花朝曾問Xi冷朗,谷雨回金碼頭頂。望窮塔,萬山競酒杯前。”
三潭印月
位於西湖三島之壹的周曉穎附近。北宋蘇東坡組織民工疏浚西湖時,疏浚淤泥堆積形成島基。為防止西湖再次淤塞,豎立了三座瓶狀石塔作為觀測標誌,取名“三潭”。有趣的是,塔腹是空的,球體上有五個等距排列的圓孔。若洞在月夜貼上薄紙,塔內燈火通明,洞形印入湖中,顯出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的影子真的是形影不離,夜景非常迷人,所以得名“三潭印月”。解放後又進行了擴建和改建,有網開亭、休閑臺、萬神殿、映翠軒、亭臺樓閣、花鳥館、我心亭、曲橋、九獅石等。岸邊,金燦燦的月桂樹翩翩起舞,楊柳青青,繁花似錦,與雕欄畫棟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折多變、壹派新景象的江南水鄉藝術特色。阿明詩人張寧說:“壹月生海,三潭印月。夜船舞廳,人走鏡中。”
華鋼觀魚
位於西湖蘇堤以南。華家山有壹條小溪流入西湖,叫做華鋼。南宋官員在山腳下建了壹座花園,名曰“陸園”。園中種花養魚特別有名,有“花港觀魚”的美譽。花園荒廢已久,到了清代,又挖池塘養魚,建花園建亭子。康熙帝寫《花港觀魚》;李樂詩貝站在湖邊。解放後,在僅有壹池壹亭壹碑三畝地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改造,占地300余畝,成為西湖風景區最大的壹級公園。分紅魚塘,牡丹園,叢林,草坪,花港。以魚花景觀為重,池裏養著上千條紅鯽,或潛水或跳躍,遊人覓食,魚兒爭搶食物,五彩繽紛,賞心悅目;從池邊的曲徑走來,是花的世界。僅牡丹就有“醉費陽”、“嬌媚嫵媚”等400多個名貴品種,五彩繽紛,妙趣橫生。
南坪萬中風景名勝區
位於西湖之南,南屏山北麓。宋吳時期的吳越國王錢樹,曾為僧人永明禪師而建,名曰“永明寺”。位於南平的群山之中,四周怪石嶙峋,狀如屏障。南宋時,改名為“凈慈寺”。清朝康熙南巡時,黎明即將破曉,將“夜空清,萬籟俱寂,鐘初響入天,令人深思”的道理改名為“南屏夜鐘”,殿前有壹口大鐘,聲音洪亮。每到黃昏,鐘聲在暮色中回蕩,山谷響起,聲音遙遠,成形。所以現在還叫“南屏夜鐘”。從宋朝到清朝,凈慈寺幾次被廢,原來的鐘早就不存在了。從1959年到1984年,寺廟進行了兩次整修,新的銅鐘重達壹萬公斤。悠揚的鐘聲再次回蕩,使人想起阿明代聶大年的《南屏晚鐘》詩:“柳暗花明,暮雲在,隱隱初散壹兩。禪榻屢驚僧定,行窗偏逗客。……"
雷鋒日落
位於西湖南岸的趙茜山上。宋代吳越國王錢樹因黃妃有子而建。第壹個名字是“黃飛鐵塔”。原本13層的寶塔因財力不佳,計劃改成7層,施工期間只建了5層。結構為磚石結構,外部建有木質走廊。內壁嵌有刻有華嚴經的石頭,塔下供奉著金銅十六羅漢像。建築宏偉,細節是藏經之地。因塔址所在的山頭被命名為雷峰山,後人將其改名為“雷峰塔”。每當夕陽西下,樓臺掩映,亭臺金黃,故名“雷峰夕照”。明朝嘉靖年間,塔外廊被倭寇焚毀。塔基裏的磚塊被迷信的人偷走,導致了1924年9月25日的倒塌。雷峰塔和白蛇的故事廣為流傳。政府批準了重建。雷峰塔與包書塔隔湖對峙的景觀將重現,“包書如美人”“雷峰塔如老太婆”的隱喻將在明代傳承。阿清詩人許曾寫道:“古塔拱,青藤倚空。知火命運的仙境,弧峰斜映夕陽紅。”
夏天的釀酒場和荷花池
位於西湖西側,嶽飛廟前。南宋時,這裏曾有官方釀酒作坊,取金沙江之流釀造曲酒,名揚全國。附近的池塘裏種著菱角。每當夏季風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故名“屈原風荷”。從1980年開始,原來的“屈原風荷”沿著月湖壹直延伸到西山路臥龍橋附近的郭莊,擴建成了更加絢麗多彩的“屈原風荷”新景區,占地426畝。分為蘇園園、豐園園、屈原園、月湖、密林、郭莊古園六個景點。水邊有古樸典雅的長廊、亭臺樓閣,與綠雲、荷香相映成趣。尤其是38畝的荷花田引人註目,有紅蓮、蓮白蓮、金蓮、金蓮緣、冰地蓮等各種荷花。公園裏現在有壹個“西湖密林度假村”,有樺木小屋、木平房、吊床、帳篷、竈具出租。野營和野餐很有趣。
五嶽
位於西湖東南,高94米,風景秀麗,怪石嶙峋,泉水清澈,溶洞秀麗。山上有壹座城隍廟,展示了雲表,非常壯觀。在山路旁,有壹組形狀各異的巖石,因酷似黃道十二宮而被稱為“生肖石”。吳山山頂上有壹座“江湖關暉亭”。站在亭子裏,錢塘江和西湖盡收眼底。在亭側通往雲居山的道路上,有壹處茅觀山遺址,遺址旁留有南宋哲學家朱的手書:烏山第壹峰。
山是西湖南山的尾部,壹直延伸到杭州市區。春秋時期是吳國的南界,由紫陽、雲居、金地、清平、寶蓮、七寶、石佛、寶月、駱駝、峨眉等數十座小山組成,名曰吳山。吳山不高,但因為插入市區,俯瞰東、北、西北的大街小巷,南臨錢塘江和兩岸的平疇,吳山還是有壹種超越翺翔的感覺,可以拿下杭州的江、山、湖、城的勝利。
曼桂龍語
滿巨龍,又名滿覺龍,自明代以來就是杭州觀賞桂花的首選。目前,滿覺龍有7000多株桂花,包括金桂、印規、丹桂和四季桂,許多桂花樹的樹齡超過200年。
金秋時節,桂花盛開,秋風動,密密麻麻的桂花栗子紛紛落下。樹下的遊客就像走在桂花雨之間,泡在雨裏,聞著清香,很有意思。
2000年,滿清貴嶼年正式開園,壹年壹度的金秋西湖桂花節也在這裏舉行。
西湖秋遊,白天賞月,晚上賞月。南山滿覺龍是欣賞廣西最繁華的地方。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自唐代以來,西湖就開始種植桂花。在早期的西湖詩詞中,月桂樹常作為詩詞,西湖北山靈隱、天竺壹帶的寺廟都有種植。滿覺秋天賞桂花是明朝以後的事了。曼覺龍又名曼加巷,是南峰南麓的壹個山谷。在吳悅石統治時期,這裏有許多小型佛教寺廟,包括壹個圓興院,後來被改為曼覺院。這塊地以寺廟命名,花由僧人栽種,逐漸成為壹處大觀。
玉皇山上的飛雲
“玉皇山”就是玉皇山,高242米。鄧雲亭建在山頂上。站在亭子裏,可以看到北面的西湖,杭州城的景色盡收眼底。腳下的浮雲讓人如入仙境,想飛,故名“玉帝飛雲”。
黃愚的主要景觀有:慈雲嶺雕像、自來洞、八卦田和七星堂。慈雲嶺雕像位於慈雲山南坡的石墻之間。它是公元942年吳越王建造的。自來洞是西湖七大古洞之壹,以洞著稱。八卦田位於黃愚山南麓。相傳南宋皇帝在此耕田,遠看似太極八卦而得名。
玉皇山位於西湖和錢塘江之間,海拔239米。天空突兀,藍天白雲映襯,使這座山顯得雄偉壯觀。每當風起雲湧的時候,我站在山頂,登上雲亭,卻聽到風吹過的聲音,有時雲來了又飛走。山川湖泊遼闊,江河浩浩潮汐。此景名為【玉帝飛雲】:因其雄偉、高遠而入選新西湖十景之壹。玉皇山位於西湖和錢塘江之間,海拔239米。天空突兀,藍天白雲映襯,使這座山顯得雄偉壯觀。
鄖西朱涇風景名勝區
位於杭西南五雲山腳下的雲起碼頭,相傳從五雲山飄來的五彩祥雲常在碼頭停留,故名“雲起”。從雲起石碑進入,蜿蜒約壹公裏,其間竹林成蔭,遮天蔽日,涼爽寧靜。
竹徑旁有溪心、回龍、黃澍等亭臺樓閣。竹徑的盡頭是雲起古寺,建於北宋。雲起竹徑也有楓香樹,樹齡1000年以上,與西湖著名古樹壹致。
清朝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來過這裏,對這裏贊不絕口。
位於五雲山南麓的吳運啟,是壹處樹木繁茂的山塢景觀,竹林掩映,溪水潺潺,清涼無比。壹公裏長的雲起竹徑兩旁翠竹掩映,蜿蜒幽深。汩汩的溪水順著小徑流下,林中傳來嬌媚美麗的鳥鳴。整個環境安靜涼爽。與鬧市相比,讓人感覺恰到好處,輕松清爽。
迷霧森林中的九條小溪
即著名景點“九溪十八河”位於五雲山西側,雞冠之下,北接龍井,南接錢塘江。發源於翁家山楊美玲腳下,經萬青、宏發、唐家、小康、詩佛、百丈、雲起、青頭、方嘉九溪,蜿蜒流入黔江,黔江以溪流眾多、灣急而聞名。
九溪十八溪,滿是泉水,水流湍急,水汽蒸騰,霧氣繚繞,宛如煙霧,故名“九溪煙樹”。
景區的中心景觀是“溪中之溪”,也是溪流的匯流。由此出發,經過蜿蜒曲折的“九曲溪”便可到達龍井,這是九溪的西源。沿著東部山谷,可以到達楊美玲和夏衍洞穴。這條小溪來自楊美玲,是九溪的東源。
龍井溫茶風景名勝區
龍井又名龍湖、龍秋,位於西湖西南的鳳嶺山上,與虎跑泉、玉泉並稱西湖三大泉。根據傳說,這口井與大海相連。因海中有龍,故名“龍井”。龍井的水的獨特之處在於,攪動時,水面上出現壹條分割線,像遊絲壹樣不停擺動,然後慢慢消失。
龍井不僅以泉水和風景名勝聞名,而且以茶葉聞名。龍井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壹,尤其是由老虎奔跑的泡沫制成。被譽為“西湖兩絕”,呈現“色綠、香、形美、味甜”四大特點,為茶中極品。
五代時這裏建有龍井寺,北宋時龍井成為旅遊勝地。詩人蘇東坡常在此吟詩,曾贊詩“人說山好水好,蛟龍湖下千難萬險”。乾隆皇帝曾來此采茶種茶,老龍井至今仍有“十八禦茶”的遺跡。乾隆還題寫了“湖光山色最佳”五個大字,定為“龍井八景”,途經西亭、浴池、壹片雲、鳳嶺、方圓寺、龍鴻劍、神韻石、翠峰亭。新西湖十景將其評為“龍井茶問”新景點。
虎跑泉
西湖西南角的大慈山腳下,以泉水醇香著稱的虎跑泉被譽為“天下第三泉”,其龍井、玉泉、吳山泉也被稱為“聖水”。“龍井茶虎流水”更是被譽為西湖的“雙絕”。根據專家的解釋,這裏的泉水是通過不可溶的應時砂巖滲透出來的,每升水只含有0.02到0.15g的可溶性礦物質。所以既甜又不育。這樣的水質對人體有保健作用。
山門兩側山腳下是從山泉眼流下的潺潺泉水,稱為“聽泉”。從第二個入口進入,壹輛路虎追蹤春天。在滴翠崖下,有壹尊彩虎掘地像。這就是“官權”。茶室坐在壹個小房間裏,用虎跑泉清澈純凈的水泡龍井茶。茶葉清香爽口,稱為“品泉”。
虎跑泉主要景點有虎跑寺、虎跑泉、滴翠崖、五代教室、夢虎雕塑、弘毅大師塔、濟公殿、吉殿塔、鐘樓、五百羅漢房。其中,虎跑泉是江南三大名泉之壹。其水質為裂隙泉,透明無菌,口感香甜醇厚。龍井茶用虎跑泉水沖泡,清香爽口。壹直被譽為“西湖兩絕”。在“夢泉跑虎”景區,妳不僅可以欣賞名山,也就是眾所周知的泉水,還可以參觀著名的寺廟,祭奠著名的僧侶。
阮都浣碧風景名勝區
西湖中有三個人工島:周曉穎(三潭印月)、胡鑫亭(北塔基)和阮公墩。阮公墩由浙江巡撫阮元於嘉慶五年(1800年)疏浚西湖而成島,故後稱阮公墩。它是西湖三個島嶼中最小的壹個。
因土質松軟,地勢較低,常被湖水淹沒,俗稱軟灘。阮公敦成島後,雜樹郁郁蔥蔥,雜草叢生,天真無邪不鑿。1982年,園林部門在島上修建了雲水居、易雲亭、環碧朱曉等茅居竹屋。遠遠望去,碧波蕩漾在阮墩周圍,島上植被茂盛,故稱阮墩環碧。
島上莊園四周綠籬環繞,園內有茅屋竹亭,小樓圍碧雲水屋,輕盈靈巧。院前屋後有香樟、楓楊、肉桂、紫薇、秀竹、香蕉、常春藤等。,既安靜又簡單。島上近水處,別立紀念亭,緬懷阮雲臺(阮元雲臺)治湖建西湖。
目前,阮墩是西湖第壹垂釣區,每年夏天都會在島上舉辦仿古夜遊,重現古代莊園人接待賓朋的熱鬧景象。
浮在彩雲中的寶石山
凈寶石山是西湖北岸的屏障。該山為火成巖,其成分中含有較多的氧化鐵,呈紅色。傍晚時分,在吸煙的背景下,像壹朵彩雲,此景名由此而來。
寶石山腳下是欣賞西湖全景的景點之壹。有許多名勝古跡,如寶奎塔、秦煌纜車石、來鳳亭、仙霞石、鄭川洞和羅星石。寶奎塔始建於北宋,1993重建,高45.5米。寶塔纖巧婀娜,猶如壹位美女站在西湖上,與雷峰塔遙相呼應,是西湖風景輪廓線上的標誌之壹。寶石山南麓秦煌纜船石傳說,是秦始皇遊覽會稽郡祭祀大禹途中,遇到錢塘江波濤,停泊在寶石山腳下的船只留下的遺跡。
西湖三面雲中,葛嶺、抱石山自成壹派,景色奇特。他們的山都是由侏羅紀凝灰巖組成的,最常見的是熔結凝灰巖。這裏的巖石是赭紅色的,巖體中有許多閃亮的紅色鵝卵石。每當陽光普照的時候,滿山都是魏奮,尤其是當日出或日落是紅色的時候,特別耀眼,仿佛有無數的寶石在閃閃發光。寶石山由此得名。
寶石在山東之巔,包書鐵塔巍然屹立,美不勝收。好那窈窕、高聳的外表,和它的綽號“美人”很相符。生於北宋初年,此“美人”原為九級磚木結構。直到明代重建,仍保持著這種與六和塔、雷峰塔差別不大的結構。現在的實心磚樣式是1933年重建時仿自清朝的。雖然不能登上,但它以美麗的“臉”和顯赫的地位成為西湖的顯著地標。
靈隱禪跡
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公元32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杭州最早的名剎。
當時印度高僧慧麗來到杭州,看到了這裏的奇峰。他認為這是“隱藏的精靈”,所以他在這裏建了壹座寺廟,並命名為“靈隱”。清朝康熙南巡時,北峰爬廟,爬攬勝。他看到下面孤零零的雲林山,整個寺廟籠罩在淡淡的晨霧中,顯得十分幽靜,於是將靈隱寺命名為“雲林禪寺”。天王廟前的雲林寺四塊巨碑,是康熙皇帝的禦筆。靈隱寺全盛時期,有九層,十八閣,七十二殿,僧人三千多人。北宋時,靈隱寺以其突出的個性和雄偉的氣象,被列為佛寺五嶽之首。靈隱寺真的獲得了“隱”的含義,整個雄偉的寺廟深深的隱藏在西湖的密林和清泉的濃綠中。寺前有冷泉,飛來峰。
六合聽濤
六和塔位於杭州錢塘江畔的月亮山上。建於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宣和五年,塔被燒毀。紹興重建於南宋二十四年,塔外木結構重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961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六和塔的名字來源於佛教的“六和崇拜”,是為了壓制錢塘江的潮水而建造的。塔高59.89米,建築風格非常獨特。塔樓內部砌體結構分七層,外部木結構8面13層。清乾隆皇帝為六和塔每層題詞,分別為:壹樓固,二諦壹體,三明清凈,四寶有序,五雲遮,六龜載,七寶莊嚴。
六和塔的外表優雅大方,精神超凡脫俗。有人曾這樣評價杭州三大名塔:六和塔像將軍,寶奎塔像美人,雷峰塔像老太婆。從六和塔望向江面,可以看到壯觀的錢塘江大橋和寬闊的江面。
嶽廟棲霞
嶽墓棲霞景區名稱中的“棲霞”壹詞既貼切又有內涵。它不僅巧妙地借用了嶽墓所在的棲霞嶺的地名,而且用它來比喻嶽飛的忠義之心,他忠於國家,前途光明。嶽墓居彩霞之地,意境可觀。而且“棲霞”二字也描述了這位民族英雄在他的《滿江紅》中所描寫的“八千裏雲月”的意境。墓起草映棲霞,“嶽墓棲霞”之名也為西湖增添了歷史滄桑感。
湖畔艷陽雨
杭州有句名言:“清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意思是西湖的景色壹年四季都適合。很長壹段時間,從南宋的《西湖十景》到1985的《新西湖十景》,我們說的是陽光湖、月亮湖、雪域湖,卻沒有說陰雨湖。所以《湖濱艷雨》這個題目既是蘇軾“水光艷陽”詩句的再現,也是對西湖四季美景的補充。
錢詞表達忠誠
錢王紀念館依山傍水,風光旖旎,享有“六郎文英”的美譽。宋初稱廟為“表忠”,清代以後壹般稱錢王祠。
寺內有蘇軾的《忠義碑》,是我國書法史上著名的碑。《銘》講述了五代吳越國三代錢王在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時的事跡。他奉行中原原則,不輸官節,消滅戰事,安定百姓,最終把土地還給宋朝。他盛贊歷代錢王的功績,認為“德為民甚厚”,“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錢慈表忠”這壹景點名稱不僅表明杭州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錢王的功績,也表明了西湖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學校有壹萬棵松樹
宋萬書院創建於明朝弘治年間。明清以來,宋萬書院成為浙江最高學府,也是杭州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書院。、齊、、袁枚...這些當年的著名思想家、學者、才子也與西湖結下了不解之緣。
民間長期流傳著梁山伯和祝英臺壹起就讀萬松嶺的傳說,宋萬書院也稱“良渚書院”。
楊迪景行
楊堤井陘“楊堤井陘”由市民提名,多數專家認可,因此取代了原來預選的景點名稱“楊堤深秋”和“楊堤秋韻”。“風景”原指道路,比喻崇高光明的美德。楊公堤第五橋從北到南,與南風和三臺山遙遙相對。從南宋到明代,這座橋的名字被命名為“井陘”,因為附近有壹座三賢寺,這是楊公堤唯壹壹座有舊拱圈的古橋。楊公堤的風景題目是“風景”,可謂形神兼備。既表達了人們對聖人楊疏湖築堤造福杭城百姓、造福西湖之德的景仰,又點出了山水風光的特點。
三套雲水
三臺山景區有江南水鄉的優勢。山水之中,於謙墓(廟)是最重要的景點。三臺山地區是風景最豐富、最美麗、最壯麗、最動人的地方,是西湖的壹大景觀。“雲水”二字點出了這裏景觀的多樣性和立體性,而這裏也借用了宋代範仲淹《顏氏宗祠》中的名句:“雲山蒼蒼,江海茫茫,君子之風悠悠,山高水長”,以此來贊美明代民族英雄於謙的血性和純真。
巫嵋春棗
《梅塢早春》原預選標題為《梅嘉早春》,現根據市民建議改為《梅塢早春》。
梅家塢的山谷又深又寬,壹年四季植被茂盛,峰巒疊翠。即使冷了好幾年,也掩蓋不了春天般的天氣。梅家塢盛產茶葉,是“西湖龍井”中的珍品。“春”在梅塢是茶香的意思。每到清明時節,薄霧彌漫的山坡上,采茶人的身影隱藏在碧綠的茶園間,鳥兒唱著茶歌,為秀眉山平添了壹份靈氣,也是西湖春天特有的美。
北街
纜車的石頭上,維系著同軌同文的汽車夢;木彩亭下,有壹場刻骨銘心的愛情夢。宋武的墓,鐫刻著擺脫暴力、求得平安的英雄夢;首屆西湖博覽會的工業館,寄托了富民強國、繁榮國貨的遠大誌向;秋水山莊承載了追求民主自由的願景;菩提精舍,靜逸山莊,隨錄,海晏亭.....壹條北山街,串起無數縈繞心頭的西湖夢。而那些夢想,讓西湖成為了後人的夢想。該場景的名稱“北街之夢”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