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觀象臺建於明朝正統年間(1442),嘉靖年間大修。從那以後,天文臺沒有太大的變化。辛亥革命後,該站改為中央天文臺。
1933年改為國家天文展覽館。新中國成立後,經國務院批準,歸北京天文館管理。5月1956,以“北京古代天文儀器展覽館”的名義向公眾開放。天文臺高14米,東西長24米,南北寬20米。它被挖空,變成了壹個展廳,分為兩層。魏紫廳和臺灣西側的東西配樓被改造成“中國古代天文成就展”的展廳。舞臺上展示著非常漂亮的天文儀器。有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緯儀、象限儀、渾儀和簡易儀器。
北京古觀象臺在明代被稱為“觀星臺”。臺上有簡易儀、渾天儀、大象等大型天文儀器,臺下有標準表、漏壺。清代,觀象臺改稱“觀象臺”,辛亥革命後改為中央觀象臺。
清朝康熙、乾隆年間,天文臺先後添置了8臺銅制大型天文儀器,均采用歐洲天文測量系統和儀器結構。從明朝正統年間到1929年,北京古觀象臺連續從事天文觀測500年。在世界現存的古代天文臺中,它保持了連續觀測時間最長的歷史記錄。而且它的建築完整,設備齊全,在國際上久負盛名。八件清代大型銅天文儀器,體積龐大,造型美觀,雕刻精美。除了在造型、紋飾、工藝等方面具有中國的傳統特色外,其規模、腕表、結構也反映了文藝復興後西歐大型天文儀器的進步和成就,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它們不僅是實用的天文觀測工具,也是獨特的歷史文物。
明清天文臺
北京天文臺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晉代。金朝滅北宋後,天文儀器從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運到金中都(今北京右安門壹帶),設立太史局和四天臺。金朝以後,袁仍以北京為都城(稱大都)。元十六年(1279),天文學家郭守敬、王勛等人在大都東南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天臺,用自己設計制造的天文儀器進行觀測,把中國古代天文學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峰。元末明初,由於連年戰亂,司源天臺的建築全部被毀。
明初以南京為都城,元代殘存的天文儀器被運到南京雞鳴山。明成祖永樂十九年(1421)遷都北京時,還沒有天文儀器,只能在祁華門(後改名朝陽門)附近的城墻上用肉眼觀測。永樂二十二年,在紫禁城西邊建立了壹座宮殿天文臺,即所謂的“靈臺”。這個時候,還沒有大型天文儀器。
據《明史》記載,鄭桐二年,秦天監牢皇甫忠和請人到南京,用木頭仿制樂器,運回北京制作青銅樂器。正教七年二月,任子建“會堂”和“觀星臺”。需要指出的是,史書記載的觀象臺包括臺體和臺下的四合院、東、西廂房等附屬建築。《史明錄》也記載:“(正統)十壹年建影堂。”直到這時,北京古觀象臺及其附屬建築才初具規模。清朝以後,沒有大的變化。到了清代,觀星臺改名為“觀象臺”,由秦掌管。魏紫宮和西廂房也有巨大的橫匾,據說是康熙書法的“觀勤”,乾隆書法的“觀象擇時”。
辛亥革命後,該站改名為“中央天文臺”,隸屬教育部。當時重建了天文臺,加了壹些房子。到1929,中央天文臺將改為僅供氣象工作使用的“國家天文展覽館”。至此,北京古觀象臺結束了持續近500年的持續天文活動。
古代天文儀器的幾次變遷
放置在古代天文臺上的觀察天空的儀器以其巨大的尺寸、美麗的形狀和精細的雕刻而聞名。然而,在漫長的歲月裏,這些寶藏經歷了人世的滄桑!
明代在觀星臺上使用了渾儀、簡易儀、天球儀等大型儀器。清康熙八年(1669),比利時耶穌會傳教士費迪南德·南懷仁奉康熙皇帝之命,在前人的基礎上設計了六種新儀器,並於康熙十二年制成,包括: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天球儀、地平子午線儀、地平緯度儀、時限儀。新器制作完成後,明朝的樂器全部搬下舞臺,六件新器放在臺上觀察。康熙五十四年(1715),舞臺上安裝了法國耶穌會傳教士紀廉設計的地平經緯儀。該儀器是地平經線和地平緯線的綜合,使用方便。但李稷安監制樂器時,竟將遺留在臺下的元明古樂器當廢銅爛鐵。所幸後來被明朝廷發現並取締,保留了三件明軍器、簡易器械、天儀(可惜辛亥革命後,天儀已不翼而飛)。這對北京古天文臺上的古儀器來說,可以說是壹種厄運。
據史料記載,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十月二十七日,乾隆皇帝親臨觀象臺。參觀完天文儀器後,他說結構是以渾儀為基礎的,雕制應該是從現在開始的。於是,當時秦的有關人員集思廣益,設計制造了“冀陳儀”,歷時十年制造而成。這種儀器的結構與我國漢唐以來制造的渾天儀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取消了渾天儀中的地平環和黃道環,時間描述與臺上其他七種儀器相同,周長為360。而96雕版取代了中國古代的365.25。和數百個雕刻。
“紀陳儀”是清代最後壹臺大型天文觀測儀器。它重五噸多,高大雄偉,雕刻精美。除了是天文臺上的觀天儀器,還是壹件精美的工藝品。
古義被迫遷徙。
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洗劫北京古觀象臺。看到我國大型精美的明清古樂器,德法侵略軍私下達成瓜分我國古代文物的“協議”。法國侵略軍將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緯儀、象限儀、明朝簡化儀等搬到駐華使館,後因民意於1902歸還中國。德國侵略軍搶走明代制作的渾儀、清代制作的天體、陳平衡撫儀、地平儀、測時限儀,運回德國,陳列於柏林波茨坦。直到1921才根據《凡爾賽條約》歸還中國。十件古器全部歸還後,中國按原布局在臺上安裝了清代的八件銅器,而明代渾儀安裝在魏紫宮左側,簡儀安裝在右側。
明清十大儀器被搶後,當時的天文學家制作了壹臺小型地平經緯儀和壹個半折天體(即半徑為清代天體儀的壹半)在天文臺上使用。為了記錄這段史實,光緒三十壹年(1905)刻了壹塊石碑,現在立在魏紫宮的左廂房前供參觀。
1931“九壹八事變”中,為保護文物,中國天文學家於1933年將七件明渾儀、簡易儀器、漏壺、標準表、小型水準經緯儀、半天體儀運到南京,陳列在紫金山天文臺。至此,北京古觀象臺僅存8件清代青銅樂器。
參觀古代天文臺
北京古觀象臺在中國古代天文學發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500年在同壹個地方觀測天文,世界罕見。
新中國成立後,進行了必要的修繕。十年動亂,徹底修復,煥然壹新。4月1983重新對外開放。
參觀北京古觀象臺,首先是觀象臺和它的八件青銅儀器。觀象臺高達14米。在東西長近24米,南北寬20米的平頂上,南、西、北排列著八件青銅樂器。當我登上舞臺頂部時,我首先看到的是中國傳統制造的天文館。在直徑6英尺的巨大球面上,精確描繪了1800多個天體。浩瀚的銀河貫穿整個球面,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位於北面的“冀陳儀”,中西合璧,雍容華貴。它撐起了整個樂器的雲框,銅龍盤繞,生機勃勃,雕刻精美。儀器的上半部分壹環壹環地探測空間,運轉自如。其他幾種樂器也是各具特色,五顏六色。
天文臺下有壹座典雅美麗的四合院,即魏紫宮和東西廂房,並有“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展覽。在這裏,人們可以壹窺中國古代幾千年來天文學從萌芽到不斷發展的概貌,豐富而漫長的天文編年史,精辟的天文理論,傑出的發明創造,會激發參觀者對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的敬仰和懷念!
回答者:diany 1989-學者二級8-24 00:27
北京古觀象臺位於建國門立交橋西南,有540多年的歷史。它是壹座明清時期的天文臺,以建築整齊、儀器完好、歷史悠久而聞名。
明清天文臺
北京天文臺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晉代。金朝滅北宋後,天文儀器從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運到金中都(今北京右安門壹帶),設立太史局和四天臺。金朝以後,袁仍以北京為都城(稱大都)。元十六年(1279),天文學家郭守敬、王勛等人在大都東南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天臺,用自己設計制造的天文儀器進行觀測,把中國古代天文學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峰。元末明初,由於連年戰亂,司源天臺的建築全部被毀。
明初以南京為都城,元代殘存的天文儀器被運到南京雞鳴山。明成祖永樂十九年(1421)遷都北京時,還沒有天文儀器,只能在祁華門(後改名朝陽門)附近的城墻上用肉眼觀測。永樂二十二年,在紫禁城西邊建立了壹座宮殿天文臺,即所謂的“靈臺”。這個時候,還沒有大型天文儀器。
據《明史》記載,鄭桐二年,秦天監牢皇甫忠和請人到南京,用木頭仿制樂器,運回北京制作青銅樂器。正教七年二月,任子建“會堂”和“觀星臺”。需要指出的是,史書記載的觀象臺包括臺體和臺下的四合院、東、西廂房等附屬建築。《史明錄》也記載:“(正統)十壹年建影堂。”直到這時,北京古觀象臺及其附屬建築才初具規模。清朝以後,沒有大的變化。到了清代,觀星臺改名為“觀象臺”,由秦掌管。魏紫宮和西廂房也有巨大的橫匾,據說是康熙書法的“觀勤”,乾隆書法的“觀象擇時”。
辛亥革命後,該站改名為“中央天文臺”,隸屬教育部。當時重建了天文臺,加了壹些房子。到1929,中央天文臺將改為僅供氣象工作使用的“國家天文展覽館”。至此,北京古觀象臺結束了持續近500年的持續天文活動。
古代天文儀器的幾次變遷
放置在古代天文臺上的觀察天空的儀器以其巨大的尺寸、美麗的形狀和精細的雕刻而聞名。然而,在漫長的歲月裏,這些寶藏經歷了人世的滄桑!
明代在觀星臺上使用了渾儀、簡易儀、天球儀等大型儀器。清康熙八年(1669),比利時耶穌會傳教士費迪南德·南懷仁奉康熙皇帝之命,在前人的基礎上設計了六種新儀器,並於康熙十二年制成,包括: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天球儀、地平子午線儀、地平緯度儀、時限儀。新器制作完成後,明朝的樂器全部搬下舞臺,六件新器放在臺上觀察。康熙五十四年(1715),舞臺上安裝了法國耶穌會傳教士紀廉設計的地平經緯儀。該儀器是地平經線和地平緯線的綜合,使用方便。但李稷安監制樂器時,竟將遺留在臺下的元明古樂器當廢銅爛鐵。所幸後來被明朝廷發現並取締,保留了三件明軍器、簡易器械、天儀(可惜辛亥革命後,天儀已不翼而飛)。這對北京古天文臺上的古儀器來說,可以說是壹種厄運。
據史料記載,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十月二十七日,乾隆皇帝親臨觀象臺。參觀完天文儀器後,他說結構是以渾儀為基礎的,雕制應該是從現在開始的。於是,當時秦的有關人員集思廣益,設計制造了“冀陳儀”,歷時十年制造而成。這種儀器的結構與我國漢唐以來制造的渾天儀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取消了渾天儀中的地平環和黃道環,時間描述與臺上其他七種儀器相同,周長為360。而96雕版取代了中國古代的365.25。和數百個雕刻。
“紀陳儀”是清代最後壹臺大型天文觀測儀器。它重五噸多,高大雄偉,雕刻精美。除了是天文臺上的觀天儀器,還是壹件精美的工藝品。
古義被迫遷徙。
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洗劫北京古觀象臺。看到我國大型精美的明清古樂器,德法侵略軍私下達成瓜分我國古代文物的“協議”。法國侵略軍將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緯儀、象限儀、明朝簡化儀等搬到駐華使館,後因民意於1902歸還中國。德國侵略軍搶走明代制作的渾儀、清代制作的天體、陳平衡撫儀、地平儀、測時限儀,運回德國,陳列於柏林波茨坦。直到1921才根據《凡爾賽條約》歸還中國。十件古器全部歸還後,中國按原布局在臺上安裝了清代的八件銅器,而明代渾儀安裝在魏紫宮左側,簡儀安裝在右側。
明清十大儀器被搶後,當時的天文學家制作了壹臺小型地平經緯儀和壹個半折天體(即半徑為清代天體儀的壹半)在天文臺上使用。為了記錄這段史實,光緒三十壹年(1905)刻了壹塊石碑,現在立在魏紫宮的左廂房前供參觀。
1931“九壹八事變”中,為保護文物,中國天文學家於1933年將七件明渾儀、簡易儀器、漏壺、標準表、小型水準經緯儀、半天體儀運到南京,陳列在紫金山天文臺。至此,北京古觀象臺僅存8件清代青銅樂器。
參觀古代天文臺
北京古觀象臺在中國古代天文學發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500年在同壹個地方觀測天文,世界罕見。
新中國成立後,進行了必要的修繕。十年動亂,徹底修復,煥然壹新。4月1983在1重開。
參觀北京古觀象臺,首先是觀象臺和它的八件青銅儀器。觀象臺高達14米。在東西長近24米,南北寬20米的平頂上,南、西、北排列著八件青銅樂器。當我登上舞臺頂部時,我首先看到的是中國傳統制造的天文館。在直徑6英尺的巨大球面上,精確描繪了1800多個天體。浩瀚的銀河貫穿整個球面,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位於北面的“冀陳儀”,中西合璧,雍容華貴。它撐起了整個樂器的雲框,銅龍盤繞,生機勃勃,雕刻精美。儀器的上半部分壹環壹環地探測空間,運轉自如。其他幾種樂器也是各具特色,五顏六色。
天文臺下有壹座典雅美麗的四合院,即魏紫宮和東西廂房,並有“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展覽。在這裏,人們可以壹窺中國古代幾千年來天文學從萌芽到不斷發展的概貌,豐富而漫長的天文編年史,精辟的天文理論,傑出的發明創造,會激發參觀者對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的敬仰和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