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無所謂,但歷史上重慶真的有這麽壹座名山。它就是多隆,曾經地位顯赫,現在卻鮮為人知。這裏曾經是古巴蜀的分界線,山腳下有古赤水郡的遺址。山上有佛教和道教的寺廟,文物古跡很多。
多隆山海拔619米,不高。且不說和三山五嶽比沒有優勢,四川比它高的山還多。但是,山不高,有仙名。不僅太上老祖陳摶生在山下不遠處的神龕裏,西晉時四川廣漢人馮蓋洛在山上煉丹,永嘉三年(330)。
據了解,多隆山原名魏紫山。它之所以出名,不僅僅是因為馮·蓋洛家族在這裏壹飛沖天,更是因為出生在四川廣元的唐朝武則天皇後。當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多隆山上的道士指出她長得像皇帝。後來,她在世界上著陸後重遊這座山。她覺得這座山峰蜿蜒伸展,像壹條翺翔的巨龍,於是將它改名為多隆山,並“尊敬”和尚在山上建了壹個放生池。
自從武則天給它命名後,多隆就出名了。當時在四川的名氣不在峨眉山和青城山之下。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到達四川,參觀了這座山,並在詔書中提到,除了五嶽之外,還有其他的山,只有龍應該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此後的壹段時間裏,它是唯壹壹個和五嶽同名的。
唐朝以後幾百年,多隆壹直是川中名山,佛道盛行,崖上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石刻。其中,潼南飛仙石周邊保存有13座石質石窟,多為唐宋時期的佛教、道教造像,數量近百座,為研究西南地區古代宗教和石雕藝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清代,社會動蕩。為了抵禦安百裏起義,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在山上修建了多隆山寨。整個山寨周長3公裏左右,4門8丘。陡峭的懸崖突兀地矗立起來,將寨子圍成壹圈,形成了壹堵天然的環形墻。東南西北四門建在陡峭的山崖上,地勢險要,有著標準山城“且壹人守之,萬人不能逼之”的不凡氣勢。
據山中舊路介紹,寨子驛* * *,有四門,分別是東永鎮門、南瑞營門、西太平門、北銀根門。其中,永鎮門位於多隆的“龍擡頭”。目前,它是進入多隆的主要通道,基本上完好無損,仍有壹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南面的瑞營門是古代赤水縣進入多隆的通道。不知道什麽時候毀的,已經不存在了。西南面的太平門是潼南區蒙自鄉(今龍興鎮)到多隆的通道,目前保存完好。迎恩門是古定遠縣(今四川武勝縣)和蓬溪縣進入多隆的通道。目前,它隱藏在野煙和雜草中,於凡尚未對其進行探索。具體情況不得而知。
多隆山不高,但是有很多景點。其中,多隆有八大自然景點,分別是:九臺仙瑞、費縣柳泉、怪石咬松、青巖圍菜、黃龍土屋、赤城舊址、橫江白練、簇菜,而歷史遺跡中的景點有:巴蜀界石、荊老崖、費縣泉、費縣洞、費縣石。
例如,在多隆西部陡峭的巖壁上,雕刻著“自然良知”四個大字,還有壹股汩汩的泉水從巖石下的狹窄小道中流出。當地村民都稱這個泉水為“良心泉”。至於它的起源,民間流傳著壹個神奇的故事。相傳清朝末年,山腳下有個叫小三的女子,身體不適。壹個手提丫鬟上山拜佛求藥。不料山路難行,她壹腳踏空摔下巖壁,被困山中。她怎麽能忍受呢?就在她要破口大罵丫鬟不幫她的時候,剛好巖壁上的幾滴泉水剛好滴到她嘴裏,原本罵人的話就被堵住了。她還關切地問丫鬟有沒有受傷。經過這件事,她不僅身體恢復了,還處處為別人著想,經常告誡別人:做人要有良心,不能欺負別人。在母親的授意下,兒子也受益匪淺,於是請當地學者周秉烈在這面石壁上寫下四個大字,以警示後人。因此,這個泉也被稱為“良心泉”。
歷史上多隆曾有許多寺廟,其中著名的有建於晉代的靈山寺(又稱奉先寺,現僅存寺基)、建於唐代的九臺寺(多隆山主寺,1962年拆除,現僅存部分碑碣)、建於唐代的五醜宮(現寺已改建為民居,多有破損)、建於宋代。
現在時代不同了,多隆山已經失去了昔日的輝煌,更不用說像三山五嶽壹樣有名了。即使在重慶,也沒有太多的存在感,但這並不影響它曾經有過近地輝煌。作為佛道並存的名山,現在山上的道教建築有真武殿、玉皇殿,佛教建築有古佛殿、龍佛寺、觀音殿,香火還是很旺盛的。
在山峰地標南天門前的石階下,於凡看到壹塊石碑,上面寫著“七步彈琴”的字樣。真巧,它和重慶大佛寺的石墩琴聲(也就是俗稱的七步彈琴)同名,但名氣沒有後者大。潼南大佛寺的石墩琴聲不簡單,是中國四大回音建築之壹,但原理應該是壹樣的,只不過我們走的是石階。
多隆現在在周邊縣都很有名,上山不需要門票。不過從圖片上可以看出,遊客並不多,甚至可以用稀少來形容。只有每年農歷二月初二龍擡頭時,多隆才會聚集成千上萬來自重慶合川、潼南、蓬溪、武勝等地的人趕廟會,或問天,或拜佛,香煙繚繞,人山人海。
多隆曾經是巴蜀的界山,現在位於潼南和合川的交界處。充其量是兵家的戰略勝利。最壞的情況是,這樣的分區不利於它的整體建設和運營。合川有漁鄉、瀨潭古鎮等著名景點。估計壹時半會兒也顧不上這奇奇怪怪的多隆山了,而潼南只占了不到壹半的山,估計也就無力經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