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漢族服飾
在氣候較冷的地區,如青海,漢族人多穿皮革和羊毛制品。
清朝時,富裕家庭的男人穿長袍馬褂和瓜皮。女人穿單雙袍,穿小尖頭布鞋。普通人穿粗短上衣、棕色上衣(羊毛做的上衣)、羊皮或山羊皮長短皮上衣、布褲子或棕色褲子、黑白氈帽、腰帶、綁腿。
民國時期,男人的衣服基本和清朝的壹樣,但是沒有留辮子。他們夏天戴甜瓜帽、黑白氈帽,冬天戴機車帽、羊羔帽或狐貍帽。男士穿布鞋或自制的有底船鞋,女士穿繡花布鞋。年長的女性屬於高編發型,而中青年女性則佩戴花頭、銀別針、銀銅耳環、戒指、手鐲等首飾。
1949後,男性穿中山裝或列寧裝,女性紮雙辮或剪短發,不戴首飾,衣著樸素。20世紀80年代,服裝變得越來越時尚,男人穿西裝和夾克。女性的服飾不斷變化,金銀戒指、耳環、項鏈受到年輕女性的青睞。
2.漢族飲食
漢族的食物結構與回族接近。面食做法比較特別:用煙草燒制的烤箱饅頭;炸嘴,油鏟,翻筋鬥;大麥粉是用幹糧和鍋盔烤出來的。夏天農村喜歡吃蕁麻拌湯,韭菜,煎餅。秋糧半熟後,用大麥粒做,用油煮熟,配以蔥花、鹽、香菜等。,風味獨特,又叫“吃青”。
漢族人吃豬肉、牛肉和羊肉。尤其是“羊被”很有講究。選壹只肥羊肉,宰後切成小塊,加調料,用青油煎熟,加少許水,蓋上大餅,用溫火煨,餅就著湯和羊肉吃了。它鮮嫩、營養豐富,是待客佳品。
漢族人喜歡喝奶茶和茯苓茶。逢喜事喝酒,請廚師做酒席,八盤肉,八盤海,十碗。
3.漢族人生活和旅行
漢族人用土墻圍起來的獨院輪廓。過去多為土木結構的土房,以壹間北屋坐北朝南為主屋。在主房間的中間有壹個中殿,用來放長桌子或櫃子。花園建在院子裏,大門朝南。在室內靠窗的地方做壹個加熱的炕,鋪上地毯吃飯或者休息。
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磚木瓦房逐漸取代了土房。大約在1949年,鐵和銅火盆以及牛糞塊或由牛和馬糞制成的木柴被用於室內取暖。
20世紀50年代以後,煤炭被大量開采,泥爐和鐵爐取代了火盆。20世紀60年代,自行車、膠輪車和卡車逐漸被用作交通工具。80年代以後,自行車、汽車、拖拉機、摩托車等。成為普通的交通工具。
4.漢族婚姻
1949以前,漢族青年男女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婚,實行包辦婚姻。早婚、童養媳和近親結婚更為普遍。1953後,婚姻法實施,實行婚姻自由,廢除了包辦婚姻、納妾、童養媳等陋習。提倡簡樸的婚姻,舉行集體婚禮,簡樸的婚禮,淳樸的民風。
70年代提倡計劃生育,晚婚晚育。80年代,隨著收入的增加,婚禮彩禮逐漸升級,婚禮需要汽車、家具、高檔衣服。互相攀比的趨勢與日俱增。雖然提倡簡單婚姻,但收效甚微。漢族的結婚儀式比較復雜,各地會有所不同。
5.漢族的誕生
不管生男孩還是女孩,漢族人都會更看重第壹胎。寶寶出生後第二天,女婿就給公公婆婆和各大親戚報喜。第三天,嬰兒在用花、柏葉、紅棗和硬幣做成的盆中洗澡,稱為“洗三”。
在10或第30天,從她叔叔家帶著衣服和食物去拜訪母親,這被稱為“望月”。子女要請長輩剃頭100天,稱之為“百歲以上”或“百歲以上”,祝賀子女健康長壽。
6、韓葬禮
漢族人以土葬為主,偶爾火葬。葬禮分為“眼淚”和“紅白喜事”。中年父母去世是“淚”。60歲以上去世的叫“快樂葬禮”。
他死後換了衣服,把屍體放在nave的正房裏3到7天。用白紙或布蓋住身體,表面用紅藍兩種布片蓋住。靈前放“倒菜”,盆中燒紙錢。同時給親戚鄰居發喪報,請風水先生或老人在墓上挖洞。
葬禮前,親戚和鄰居表示哀悼,並贈送帳篷,饅頭,大米,花圈,金銀桶,金錢等。死者家屬用葬禮宴會招待他們的親戚和朋友。死者的兒子戴著麻冠,戴著喪棒,被稱為“孝子”。他的兒媳和更年輕的婦女穿著喪服。有些人請鼓手演奏哀樂。
葬禮的前壹天,為死者的叔叔和親戚長輩舉行宴會,由“孝子”報告病情的治療和葬禮的準備情況,讓親戚和鄰居評論平時孝順的好壞。如果有不聽話不孝的,公開批評或者體罰,叫“家外話”。在葬禮那天的早上,孩子們有“看骨頭”的規矩。
葬禮上,“孝子”扛著家譜,拿著棺材等物品。老人必須在太陽升起之前下葬。下葬三天後,親戚們去墳前祭奠,稱之為“三全”。49天,100天和1紀念日,他們也去掃墓祭奠了。未婚男女壹般火化後就地掩埋。
7.漢族節日
漢族主要有春節,元宵節,端陽節,中秋節。春節也被稱為中國新年。節前殺豬宰羊,準備食物和年貨,打掃室內外衛生。大年三十貼春聯,祭祖。晚上壹家人呆在家裏吃年夜飯。老人給他們的孩子壓歲錢。在農歷新年的第壹天,壹家人給長輩拜年。從初二開始,親戚朋友就互相拜年。
元宵節有舞龍舞獅、扮八光棍、燈籠師傅、啞巴驢、胖老婆、踩高蹺、唱歌等社火節目。
在端午節,楊柳枝插在每家的門口,他們吃粽子,雞蛋,冷面和雄黃酒,孩子們戴著各種香包。許多家庭外出野餐,這被稱為“郊遊”或“踏青”。
在中秋節,家家戶戶都用小麥粉制作各種圖案的月餅或烘焙點心。晚上9點到10,庭院餐桌上擺月餅、西瓜、鮮果,稱為“祭月”。年輕人在小巷和院子裏鞭打。還有晚上偷月餅的習俗。
此外,還有“正月二十”、“二月二”、“十月壹”、“臘八”等節日。還有祭祖拜佛的傳統,如臘月二十三的“田舍(春分)”、“清明”、“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十五”、“祭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