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壹個有自覺意識的哲學家。《道德經》五千字,“道”在文中出現了70多次。把“道”作為哲學的最高範疇是老子首創的。“道可為道,而不可為奇”,“道”是宇宙的本源,所以《道德經》這部經典能體現春秋時期中華民族抽象思維能力的高度。同時,老子是壹個樸素的自然主義者。他認為天自然無為,天下也要順應,以“無為而治”、“小國寡民”為政治理想。他所關心的是如何解決人類社會的紛爭,人類的行為可以建立在道的自然性和自發性之上,政治權力不幹涉人們的生活。他推薦的“聖人之治”是“不尚賢,使民不爭;昂貴而稀有的商品,使人不偷竊;看不到自己想要的,就不會亂。是以聖人之治,空其心,固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百姓無知無欲。”“聖人”是道家公認的最高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態不同於儒家聖人。儒家的“聖人”是模範的道德人,道家的“聖人”則是認知自然,拓展內在生命,以“虛靜”、“不爭”為理想人生,“盡力使天地之行行而不聞其聲”。老子的無為,就是不任性,不孜孜追求私利,拋棄壹切思想和考慮,遵從天地自然規律。但是,老子內部並不是完全統壹的。“我不想說太多,但有時候也會有氣話。我還是想什麽都不做就統治世界。”生氣的人,如:“大道廢,有義。智出,有大謬。六親不和有孝,國亂有忠。"
老子認為形而上的“道”是絕對的、永恒的,而形而上的壹切都是相對的、變化的:“有無互存,有無難,有無長有短,有無高有低,有無音,有無恒。”這種相對主義是《老子》中的另壹個主導思想,但這段話也透露出老子的堅持。他不可能完全什麽都不做,“說話有話不說,不要目光短淺,知道黑白”,他的心還是“照顧世界”。
《道德經》以語言風格簡潔著稱,“有無互長”這句名言是壹句通俗生動的格言。此外,《詩經》節奏有起伏:“知其男,守其女,是世流;對於世界流,常德不離不棄,回歸寶貝。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為天下,常德不殆,歸無窮。”大意是:我對什麽是強,什麽是強有深刻的理解,但我能以壹種柔和謙卑的姿態安頓下來,仿佛我就是那條自然流淌的小溪;如果妳願意做壹條自然流動的小溪,妳就不會失去妳永恒的“美德”,從而回到嬰兒般簡單樸素的狀態。深刻理解什麽是光榮,卻可以安於壹個暗淡的位置,仿佛自己就是占蔔預言的工具;如果妳願意成為占蔔預測世界的工具,妳就不會偏離永恒的“美德”,回歸終極真理。論語
老子的理論主張“無為而治”的思想,而孔子(約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則相反。他“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麽”。他把古代堯舜、吳王的時代想象成理想社會,試圖用自己的理論去影響各國領導人,回歸古代的清明政治。孔子,姓邱,名,魯國人,曾在魯國當過庶民。晚年,他帶著3000名弟子教書,其中特別有名的有72人。孔子本人“敘述而不動筆”。晚年歸魯後,致力於編纂古代文獻典籍,包括《尚書》、《詩經》、《周易》、《春秋》、《禮》、《樂》等。而他的言論主要停留在弟子們記錄的《論語》中。雖然《論語》是計燕的作品,但孔子的形象非常鮮明。“孔子之雅,在格言之外”。孔子年輕的時候,窮賤,長,這是司空見慣的。後來,他到政府離開山東,周遊世界。"又拒齊,追宋、魏,陷陳、蔡之間."他陷入了困境,就像壹只迷路的狗。但我壹生無怨無悔,壹直孜孜不倦地追求,繼往開來,獨樹壹幟。中國最優秀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他“讀孔夫子之書,想見其為人”,仿佛面對壹座山,“山起,景止”,“雖不可及,心向往之”。這大概是自漢代以來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對孔子的基本態度。
《論語》記載了孔子的言行,文字簡練,語言典雅雋永。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和“禮”首先是針對“上面”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州內無怨,家內無怨。”其中“在州者”為諸侯,“在家者”為卿大夫,顯然是對統治者的要求。“仁”就是“克己”、“愛人”,克制自己回到“禮”所規定的道路上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禮”也是壹套“以德、以禮、以恥、以尊嚴待人”的制度和規範。當人們受到禮教和道德的約束時,就會有正確的榮辱觀。
《論語》雖然是講故事,但人物形象也很生動。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淵的形象,在孔子的感嘆中流傳千古:“好妳,惠也!壹勺吃的,壹勺喝的,在陋巷,讓人不忍其憂,回去也不改其樂。賢哉,妳回來!”顏元也是孔子最好學的弟子,人品高尚。他“不怒,無罪”。可惜他“不幸短命”。師兄弟也各有特色:直爽,子貢雄辯,曾儒雅。“魯茲,行如其所好;尤然,子貢,侃侃。”“良好行為”是強有力的,而“侃侃”描述的是流暢。他們的個性在《論語·先進》中的“魯茲、曾、、龔錫華坐冷板凳”的文章中表現得最為明顯:魯茲“自導抗日”,搶著回答;最後的答案是曾,他的誌向是:“不知行者,已服者,五六狀元,六七童子,沐浴詮釋,風舞歸來。”暮春時節,我們帶著五六個大人,六七個孩子,在壹水邊洗澡,在跳臺上吹壹陣微風,然後回來唱歌。孔子說“我與點”,說明他的思想與曾最接近,但他的個人使命感使他忙了壹輩子。
《論語》開創了語錄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論語》的語言接近口語,記錄的短篇故事精練而現實,這些都是語錄系統的長處。後來孟子、墨子、莊子都有語錄。到了宋代,引經據典制度進壹步發展,絕大多數理學家都采用了引經據典制度。程顥、程頤的《程語錄》和朱的《體》都是著名的語錄學著作。孟子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鄒(今山東省鄒縣東南)人,曾是孔子孫子思思的弟子,其學說承襲孔子並發揚光大。孟子對自己處於壹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的境地深感憂慮,所以他描寫了古代的堯舜之德,以仁義為天下之本。孟子最早在家教書,曾說“君子有三樂”,其中之壹就是“育天下英才”。後來,他周遊世界,遇到了齊宣王和梁王王輝。但由於整個戰國時期的局勢是“爭權奪利”,君王又在乎權謀的戰術,孟子和孔子壹樣,很難被各國統治者采納他的理論,反而被視為“迂回而廣於物”。《孟子》是孟子自己寫的,弟子們描述的,整體風格壹致,言辭犀利,雄辯滔滔。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人有四端,“惻隱之心也是仁之端;恥惡之心,義之端;心之辭,禮之終;是非之心,也是智慧之端。“既然人性本善,那麽對人的管理就是引導他充分發揮人性中的善,政治家不應該把人的善擋在門外。”人有四端,仍有四身;有四面稱自己無能的,也有賊的。“人可以通過發展自己的自然天性與家人和諧相處,進而與他人和社會和諧相處。
《孟子》作為壹篇雜文,與《論語》不同的是樸實無華。文章雖然也是對話,但往往篇幅很長,論據都是經過精心構思的。文章風格蒼勁嚴謹,辯手色彩明顯。孟子曾自嘲說:“我好辯,但不得不辯。”為了宣揚王道,他在辯論中不厭其煩地反復陳述自己的觀點。《孟子》第壹篇梁的第壹章,為整篇文章乃至整本書奠定了基調,這壹章是以論證開始的。孟子見到梁時,梁問他的第壹句話是:“妳大老遠跑來,對我們國家有好處嗎?”壹開口就問“利”。梁王輝所謂的“利”,就是強兵這個富國對梁國有利的“利”,而孟子強調的是“仁義”,所以他回答說:“為什麽王要益於日?還有仁義。”那麽,以排比的方式,假設如果王曦梁關心“如何利我國”,那麽博士關心“如何利我家”,學者庶人關心“如何利我身”,各自關心最切身的利益,那麽就有可能“爭利”,即上下雙方互相獲得利益,國家危在旦夕。梁只問了孟子壹句關於“利”的話,孟子就用幾句話宣揚自己的“仁義”學說,是以壹種平行而持續的氣勢來說服對方的努力。此外,他還采用問答式,頗有蘇格拉底智慧。孟子在《政論》中提到“為王”,說“誰以實力冒充仁者,誰就占優勢,霸權就導致大國。”德仁之王,王不大,湯七十裏,文王壹百裏。”他自己的核心思想是“民為重,國為次,君為輕”。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具有很強的民主性,但不壹定能被諸侯國接受。因此,他在描述了自己“王道”的理想狀況後,強烈批判了當時各國爭霸的嚴重後果,並在梁表示“我願安身立命”後,與梁展開了對話:
孟子對日本說:“用錘刃殺人,豈非尋常?”
嶽:“沒有分別。”
“用刀刃和政治,是不是不尋常?”
嶽:“沒有分別。”
俗話說“谷倉裏有肥肉,馬廄裏有肥馬,饑餓的人,野外也有饑餓的人。這導致了野獸和食人。”
孟子曾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這叫君子。”孟子在文章中也展現了這樣壹個大學者的形象。他肯定人的善良本性,所以他對自己的本性也充滿信心,說“壹個成年人不會失去童心”,“我善於培育我的高尚精神”。如果妳認為妳的心裏有壹個尺度,那麽“妳會從中退縮,雖然千千萬萬的人會去!”捫心自問,如果沒有錯,那就算有成千上萬的人擋著我,我也會繼續前行。
孟子善於比喻,說“言不急,意獨奇”,“五十步笑百步”,“勉勵苗子”等成語都已家喻戶曉。莊子。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戰國中期宋(今河南商丘)人,曾在夢之漆園做官。他與梁、和生活在大約同壹時代。對他的生平知之甚少,在《史記》中僅作了簡要介紹,但在莊子留下的著作中可以充分了解他的思想。《莊子》現在能看到的有三十三篇,分為內篇、外篇、雜篇。其中內篇七篇是普遍公認的莊子之作,外篇和雜篇還有很多思想相近的作品。莊子以文學的形式表達了莊子大的道家哲學。《莊子》以其恢弘的書卷和參差不齊的文字,比其他書籍更復雜、更神秘、更美麗,開啟了中國文學“浪漫主義”的潮流。但莊子的哲學思維方式對後世影響很大,魏晉玄學和禪宗都繼承了它的衣缽。莊子哲學對政治統治的影響微乎其微,但對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塑造卻有著重要的作用。他追求絕對的精神自由,把“對人無我,對神無功,對聖人無名”作為自己的理想人格。他認為道德高尚的“巨人”才能達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超脫於物質的“神”不算成就,修養完美的“聖人”不求功名。他的文章有非常廣闊的精神境界和強大的精神力量。莊子的散文描繪了壹個廣闊的空間,他寫道:
北方有壹種魚,名叫鯤。坤大,千裏之外。變成壹只鳥,它的名字叫彭。彭的背影在千裏之外;憤怒地飛走,它的翅膀像雲壹樣掛在天空。如果是鳥,航運會遷徙到南明。南鬼,天池也。
千裏之外的大魚鯤,化為翺翔的鵬,張開的翅膀像天邊的雲。莊子推崇的人的精神境界,就像這只大鳥,遨遊於塵世之外,“獨與天地之靈互動,而不關心萬物”。以個體的形式,如山上之神,“膚如冰雪,婀娜如處女”,“乘雲飛龍,遊四海。”它的精神是凝聚的,這樣東西才不至於有瑕疵,不至於成熟。“有些隱士,像郭子那樣,“潛行而坐,仰天而噓”(坐在幾案旁,望天而緩息),進入了忘我的境界,目光如木,聽到了“天”的聲音。而那些全心全意為社會服務的人,他們“對閑暇知之甚多,卻知之甚少;“大詞熱,小詞詹。他的睡眠也是靈魂對靈魂的,他的睡眠也是開放的,他與之相連,他每天都在用心戰鬥。”他們懂得很多,小事微妙,大事霸氣,小事爭持,睡覺時精神迷茫,醒來不安分,對外交往糾纏不清,整天勾心鬥角。
出於對人的真實生活的尊重,他恢復了自己敏銳的感官,所以莊子能夠“潛移默化”,既能觀察到自然界萬物的宏大,也能觀察到那些細微的動作。莊子的文章有壹種奇特的想象力。如果說《詩經》時代的人們更多關註的是身邊的生活,那就是世間壹切與自己生活相關的事物,也就是前面講《詩經》時提到的“功利”是自然而然的;那麽“自然”在莊子這裏不是在“物”的意義上使用,而是在“神”的意義上感知。
莊子對萬物的描述往往以寓言設計為主,但同時,他對自然的描述又是非常準確的。他寫的是鳥、獸、蟲、魚、龜、樹、山水,尤其是對各種風的聲音的描寫,實在不堪入目:
老公口氣大,叫風。如果妳什麽都不做,妳會生氣。而且我不是壹個人聞到的?崇山峻嶺之畏,大樹環抱之洞,如鼻、口、耳、檐、圓、臼、窪、垢;刺激,打耳光,罵,吸氣,叫,罵,咬。前者與跟隨者同唱。靈峰小而和諧,飄風大而和諧,李豐經濟空。
這是郭子的氣,寫在《萬有論》裏。它通過壹個樹洞發出的聲音,講述了“地球、人、自然”的“三聲”。“來”是指空的地方發出的聲音。他說:“半山腰有幾百棵樹。樹上的洞形狀各異,有的像人的鼻子、嘴巴或耳朵,有的像屋頂橫梁頂端的方孔,有的像灰漿,有的像深潭,有的像淺窪。這些樹洞發出的聲音,有的像流水的聲音,有的像箭的聲音,有的像尖叫的聲音,有的像呼吸的聲音,有的像哭泣的聲音,有的像深谷的聲音,有的像哀歌的聲音。”這本來是用來說明萬事萬物都是和諧的,但如果從“文學想象”的角度來看,我們發現作者關於樹洞形狀和樹洞發出的聲音的十六個比喻,並不僅僅是仔細觀察的結果,而是情感的投射和想象的鍛造。《莊子》這本書雖然全是空話,沒有事實,但想象力豐富,文筆“王陽美婉約”,所以可以用來“盜墓哲人”。
莊子的思維是標新立異的,所以他筆下很多奇形怪狀的人都是開悟的“真人”。除了寫“畫風飲露”,他似乎還對“工匠”——有特殊技能的人情有獨鐘。在他的作品中,這些人也是最接近“道”的,比如能扶牛的巧匠,財大氣粗的工匠,壹心壹意的丈夫。他的想法常常出人意料。在他的作品裏,骷髏會說話,但壹個斷肢的人,可能最接近陶。至於莊子本人,親人去世時,她樂得“擊鼓歌唱”,說自己回歸了自然。
但是,莊子仍然非常重視生命。在那個亂世,他也懂得如何有效保護自己的生命,而不造成致命的災難。他的文章“以寓言為主”,往往不會“直抒胸臆”。他還設置了壹個對頭,惠施,惠施經常作為莊子觀點的對立面存在,比如下面這個著名的關於貓頭鷹的寓言。
是南方鳳凰般神奇的鳥。它從南海飛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是修行,不是喝酒。”壹只貓頭鷹抓了壹只死老鼠,剛剛飛過。貓頭鷹大叫“嚇!”以為要搶它的死老鼠。這是《莊子·秋水》中非常著名的壹段話,莊子在這段話中表達了對權力的蔑視。惠施是魏時梁的宰相,也就是孟子見過的梁。人們告訴他,莊子要來魏和他爭相。惠施在國內找了莊子三天,莊子親自來找惠施,跟他說了這個寓言,表達了自己的利益和惠施壹樣壞的觀點。《莊子》裏有很多著名的寓言,比如互相關心,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