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易經中,我們可以學到正確的生活態度。人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壹方面,人要努力追求理想,實現目標。另壹方面,他們也不應該把壹件事情的成敗看得太重。如果壹個人的理想和願望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沒有實現,就不應該頹廢。就算這次失敗是“天意”,也要寬容“天意”。人生的意義很豐富,除了不斷經營事業就沒有別的了嗎?人的第壹意義當然是謀生,但最高境界是“幸福生活”。因為生活的艱辛,大多過於執著於金錢、名譽、地位等功利。有了這些東西,人就不可能超脫、自由、快樂。二、《易經》中的人際關系雖然天人關系是《易經》哲學的主題,但《易經》討論天人關系的目的是為了確立為人處事的原則。易經在這方面的論述是宏觀的,而人際關系的論述是微觀的。易經上說,人活在世上,第壹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位置。“守正”是易經主張的待人接物的第壹大法寶。根據易經,世間萬物皆有其位,人也不例外。每個人都應該在這個世界上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如果是這樣,世界就有序了,就不會有災難了。易經的第二大法寶是“中伏”。“福”,誠實的意思,而“忠”在這裏的意思是發自內心的。因為只有真情才能換來真情:只有信義才能換來信義。這個世界的維系不完全靠金錢和權力,更需要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同情、信任和互助。而這些屬於人們精神生活的東西,往往不是用錢買的,而是可以用權力掠奪的。易經的第三大法寶是“和”。和諧是《易經》中非常重要的思想。和聲和鐘往往是連在壹起的,所以叫“中和”。“中國”要求不走極端,要中庸,“和”要求與他人的關系和諧順暢。“中”講的是個人的地位,“和”講的是個人與群體的關系。“和”的思想體現在整個易經體系中,整個易經體系是壹個生命通達、循環不息的和諧整體。為人正直、忠於他人、尊重和平——這是《易經》作者從對人生的深刻觀察中總結出的處理人事關系的三條基本原則,也是我們需要學習和實踐的人生哲學。。三、《易經》的處事原則人在這個世界上會遇到不同的情況,不得不處理不同的事務。怎樣才能在可能的條件下,把事情做好,得到最好的結果?易經通過對六十四卦的分析為我們提供了極其具體的指導。綜上所述,《易經》認為,做事的基本態度是果斷、審慎、適應性強。我們應該深刻理解世界上的事情。當然有順利的,也有不順利的。有些事情真的要做,要冒壹些風險。當然,如果不冒險,會比較安全,但也會很平庸;
沒什麽大成就。世界上任何做大事的人都經歷過風險,沒有風險意識,沒有敢於突破困難的勇氣,沒有果斷決策的勇氣。他怎樣才能取得非凡的成績?戰爭中,兩軍對峙,局勢變幻莫測。大多數勝利者都是那些指揮果斷、敢於冒險的人。但是,話又說回來,果斷勇敢必須建立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必須輔之以審慎,否則就會走向欲望的反面。就這樣,《易經》教導人們把勇氣和策略結合起來,果斷和謹慎結合起來。但這些都要建立在適應性的基礎上。為了適應,我們也需要事物變化的規律。知道了這壹點,我們就不必對自己目前的溺水狀況感到氣餒和沮喪:妳可以創造條件改變這種狀況,爭取壹個光明的未來。同樣,當妳處於非常順利的局面,處於上升期的時候,不要被僥幸沖昏頭腦,小心事情會變得很糟糕,給自己留有余地,留出挫折,否則妳可能會後悔。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我知道《易經》不僅認識到宇宙萬物的變化都有其自身的規律,而且認識到人在規律面前並不是完全無能的,它強調人能夠了解和掌握這種變化的規律,從而適應變化,適應變化。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更了不起的是《易經》所蘊含的人生哲學,讓人覺得它本質上是壹部哲學著作,是壹把把握人生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