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唐代,據曹炎在晉帝通七年(1147)所寫的《關於重建武進西京五洲山大石庫寺的碑文》記載,“貞觀十五年(641)重修”;
初唐以後,平城呈現出壹片蕭條景象,雲岡石窟的修建由於種種因素並不是主要工程。
遼金、遼興宗、道宗時期,遼朝皇室對五洲山石窟寺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歷時十年。石窟前建有樂瞳、靈巖、鯨拜、振國、護國、天宮、崇福、桐梓、華巖、鬥律十大寺,修復佛像1000余尊。
遼寶二年(1122),金兵攻陷大同,“廟被燒被搶,靈巖樓全被掃”(《大金西京重修華巖寺碑》)。
晉帝第三年至第六年(1143-1146),方丈慧法師重修“靈巖閣”(今第三窟外閣樓)。“山門天氣自然就過去了。”(金色紀念碑)。
到了元代,五洲山石窟的寺院依然存在。
到了明朝,大同的雲岡又被廢棄了。雲岡的名稱始於明朝嘉靖年間。明末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叛軍經過大同。國防部進駐張天霖後,清軍入關攻占大同,雲岡寺再次被搗毀化為灰燼。
清代,順治八年(1651)重修雲岡寺。現存的5號和6號洞穴的木檐和廟宇就是在這個時候重建的。1696年,康熙皇帝冬天回遊雲岡寺,題寫“莊嚴法”。雲岡石窟在清朝乾隆年間也進行了修繕。
近代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雲岡石窟主要洞窟及其前木結構(5、6、7號窟)保存完好。1952成立了專門的保護機構,石窟文物得到妥善保護並向公眾開放。
擴展數據:
石窟介紹:
第壹、二窟為雙窟,位於雲岡石窟東端。兩層方塔雕於洞中央,後墻如彌勒佛而立。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南壁洞門兩側雕有維摩、文殊,東壁下部佛像本生故事浮雕保存完好。
第二窟中央有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雕有三座亭子,洞內壁雕有五座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影像資料。
第三個石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其前面有壹堵高約25米的斷壁,被稱為曇曜翻譯塔。石窟分為前室和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雕有壹彌勒佛石窟,左右各雕有壹對三層方塔。
後室南西側雕有三尊造像,外形渾圓,肌肉豐滿,花冠精細,服裝線條流暢。坐在這尊雕像上的佛的高度約為10米,兩個菩薩的高度各為6.2米。從這三尊雕像的風格和雕刻工藝來看,可能是初唐時期(公元7世紀)雕刻的。
第四窟,洞中央雕有長方形立柱,南北兩側各雕有六尊佛像,東西兩側各雕有三尊佛像。南壁洞門上方有北魏(公元520-525年)鄭光年表銘文,為雲岡石窟最新銘文。
第五窟,位於雲岡石窟中部,與第六窟為壹組雙窟。洞內分前後兩室,後室北壁主尊第三佛,中央坐像高17米,為雲岡石窟最大佛像。
洞壁上滿是雕刻的壁龕和佛像。牌坊兩側雕有兩尊坐在菩提樹頂上的佛像,浮雕,線條優美飛翔。兩窟前有五座四層樓閣,現存建築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重修。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為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方是壹個大龕,南面雕有壹尊佛像,西面雕有壹尊佛像,北面雕有壹尊應多寶坐像,東面雕有壹尊彌勒佛像。
在寶塔的兩側、東、南、洞壁兩三面和敞開的窗戶兩側,雕刻了33幅描繪釋迦牟尼從出生到覺悟的佛教故事的浮雕。這個洞穴是雲岡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壹個,其規模宏偉,雕刻豐富,技術精湛。
第七洞,洞前有三層木檐,洞內分為兩個房間。後室主墻的上層雕刻著坐在獅子座上的菩薩。東、西、南三面墻壁上均有佛龕雕象,南壁拱門上的六位供養菩薩,美輪美奐,栩栩如生。洞頂的浮雕在天空中飛舞,活潑生動,各以蓮花為中心,盤旋起舞,舞姿動人。
第八窟,兩側有鴿子羅田騎孔雀五頭六臂,東側有羅田騎牛三頭八臂,這在雲岡極為罕見。
第九窟分為兩個房間,前門牌坊八角形,房間墻壁上刻有佛龕、樂師、舞妓,栩栩如生,動感十足。
與第9號洞穴同時發掘的第10號洞穴分為兩個房間。前室有飛,姿態優美,比例協調。在敞開的窗戶的上部,石雕的構圖復雜,精美,引人註目。
百度百科-雲岡石窟
人民網-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