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並不是真的贊美別人,那麽我們為什麽要說這些謊言呢?
想要理解說謊,首先要理解出軌。
欺騙是生物為了生存而進化出來的本能。比如古代狩獵時,人類會利用環境來隱藏自己,盡量不發出聲音,給獵物壹種沒有危險的錯覺。這是人類最早的欺騙。
後來人們發明了語言,這就是撒謊的起源。所以,欺騙可能是利用語氣、面部表情或者道具,而說謊就是利用語言來編造壹些不存在的東西。
比如美國魔術師傑瑞·安德魯斯(Jerry Andrews),他壹生都有壹個重要的原則:表演魔術時絕不撒謊。雖然和其他魔術師壹樣,他是靠欺騙來變魔術的,但是他表演的時候,只用眼罩,不說假話,甚至還會提醒觀眾可能是眼罩的地方,這讓他的表演非常有趣,讓觀眾覺得更加神奇。
瘋狂貨箱
要理解說謊的行為,也要理解它的主觀性。
簡單解釋,即如果說話人認為自己說的是真話,即使他錯了,也不代表他在說謊;但如果他明知自己說錯了,還假裝自己說的是真的,那他就是在撒謊。所以演員、脫口秀、小說家都不是在說謊,也不是在騙人,因為已經有大家都知道的規則了。
比如著名演員馬龍·白蘭度曾經拍過壹個關於表演教學的視頻。在這段視頻中,白蘭度向年輕的萊昂納多和西恩潘傳授了自己的演技,並對他們說:“妳們應該學會欺騙觀眾,讓他們相信妳們所做的壹切,表現得像個謊言。”的確,越是優秀的演員,越會欺騙觀眾,甚至讓觀眾覺得這不是表演。演員就是這樣的人。
馬龍·白蘭度《教父》劇照
但說謊不壹定是說錯話或說假話,而是意圖欺騙。可能妳說的不是假話,也可能妳在說謊。
例如,在19世紀中期,壹個美國博物館舉辦了壹個關於馬戲團的展覽。展覽很受歡迎,但也帶來了麻煩。觀眾會在每個展品前停留很長時間,這使得博物館非常擁擠,也使得每天售出的門票特別有限。
於是館長決定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他只是把出口標誌上的字改了壹下,賣的票就大大提高了。這是因為他替換的這個詞是壹個雙關語,在英語中是出口的意思,暗示著某種奇怪的生物。天真的觀眾以為前面有更好的展覽,卻被誤導走出了博物館。所以,說謊是很特別的。有時我們說謊,但我們沒有說謊。有時候我們在說真話,卻在欺騙別人。
動物可以通過欺騙獲得利益。這是因為通過欺騙,動物可以預測和控制其他動物的行為,生存的幾率會更大。換句話說,誰擅長作弊,誰就有繁衍的優勢。
比如杜鵑不築巢,也不孵來餵幼鳥。在繁殖季節,它們會在其他鳥的巢裏產卵。小杜鵑壹旦出生,就會本能地把別人家的雛鳥推出巢外,偽裝成別人家的雛鳥。這就是杜鵑通過其他鳥類餵養後代的方式。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外海還有壹種擬態章魚,類似於《章魚》中的變色龍。它可以偽裝成至少15種不同的海洋生物,只是為了欺騙獵物或者躲避天敵。
擬態章魚
說完動物騙術,再來說說人類。
人類比其他物種復雜得多。我們生存的必要條件從古代的食物變成了金錢,我們的威脅從大型野獸變成了失業。當要解決的問題變得復雜時,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撒謊。
比如,為了得到壹份工作,我們會誇大自己的能力,甚至在簡歷上撒謊。只要我們的謊言不被揭穿,簡單的幾句話就能更容易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例如,壹個8歲的孩子不小心弄壞了他姐姐最喜歡的音樂盒。因為怕處罰,他會說是家裏的貓。
孩子的謊言通常是自私而簡單的,只是為了快速逃避懲罰。成年人常常為了獲得眼前的利益而撒謊。
再舉個例子。從65438年到0998年,壹位名叫舍恩的年輕德國科學家加入了貝爾實驗室,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重量級實驗室。
三年間,舍恩在《科學》和《自然》等世界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超過65,438+000篇論文。妳知道,對於壹個科學家來說,壹年發表壹兩篇重要論文通常是很有成效的。因此,舍恩的成就是驚人的,他甚至被稱為“愛因斯坦二世”。
2002年,舍恩再次成為熱門話題,但這壹次是因為醜聞的曝光。普林斯頓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的物理學教授發現他偽造數據,這簡直就是學術造假。這位科學天才成為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偽造者。
不僅對別人,人有時候也會對自己撒謊。
人會受環境影響,不由自主地欺騙自己。這個觀點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認為我們的壹些行為會受到特殊環境的影響,以至於我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例如,瑞典的兩位科學家做了壹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他們讓壹名年輕的女助理拿著壹份問卷接近公園裏的年輕男性,並讓他們填寫問卷。
其實問卷的內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助理在他們填好之後,把自己的電話號碼留給了他們,理由是方便回訪。研究人員要統計結果:事後會有多少人打電話給她,約她出去。
後來,研究人員改變了調查地點,這次是在壹個人造峽谷的吊橋上,同壹個女助手邀請路過的年輕男子參與調查。結果吊橋上65%的男性打電話預約女助理,而公園裏只有30%的男性打電話。
這是因為男性在吊橋上遇到女助理時,由於吊橋的晃動,需要壹邊回答女助理的問題,壹邊保持姿勢穩定。這種環境會使大腦使用額外的熱情,使他們心跳加快,出汗和呼吸急促。他們下意識地將這些反應歸結為“女助理太有魅力了”。其實是因為地理位置的不同,他們誤判了女助理的魅力,他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種影響。
人會因為趨利避害而撒謊,也會因為環境的影響而自欺欺人。受到傷害後,也會因為身體的自我保護而產生自欺。這時候人會被潛意識驅使,對壓力產生保護性反應,給自己找壹個合理的借口,擺脫掉。
我們都聽說過斯德哥爾摩綜合癥,這是指壹種奇怪的情結,受害者對罪犯產生感情,反過來幫助他們。
斯德哥爾摩
1973年,兩個歹徒搶劫了斯德哥爾摩最大的銀行。在與警方僵持130小時後,歹徒放棄抵抗投降。然而,事件發生幾個月後,當時被扣為人質的四名銀行職員在法庭上對綁匪表現出了憐憫。他們拒絕在法庭上指控綁架者,甚至為他們的法律辯護籌集資金。他們都表示不恨歹徒,甚至對綁匪沒有傷害他們表示感謝。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壹名女員工愛上了其中壹名綁匪,並與還在服刑的綁匪訂婚。
在剛才提到的案例中,我們為自己撒謊。但有時候,我們會為別人撒謊。比如醫生會對病人撒謊,但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欺騙,而是為了替病人考慮,減輕對方的精神負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善意的謊言”。
電視劇《急診醫生》裏。壹個男人相信肚子裏有只貓,他說貓在吃他的腸子,很痛苦。醫生當然不相信他,但他無法擺脫自己的疾病。於是醫生假裝給他做手術,從他肚子裏取出壹只白貓,他就康復了。
急診醫生劇照
事實上,醫生善意欺騙患者是很常見的。根據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的調查,醫生開的處方中,約有35% ~ 45%是安慰劑。什麽是安慰劑?也就是說,醫生在配方時選擇的是少量的有效成分。它們可以讓患者感到興奮,但不會直接影響疼痛。
2003年,壹項對丹麥800家診所的調查發現,其中壹半每年使用安慰劑至少10次。
進化心理學家大衛·史密斯說:“在騙子的世界裏,誰有測謊儀,誰就有優勢。”識別騙子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容易,熟練的騙子更是難以揭穿。
主要有兩個學派的理論告訴我們如何識別謊言:壹個是鎖定在說謊者的面部表情;另壹派認為線索在於騙子的語言。
先說我們的表現主義理論。再聰明的騙子,也不可能在細微的面部表情上和說真話時壹模壹樣。
壹個我們已經引用過無數次的例子,心理學家保羅·埃克曼(Paul ekman)在1967受加州壹家醫院的心理學家委托,幫助醫生鑒別壹個有自殺傾向的病人是否在說謊。病人的名字叫瑪麗。她自殺過三次,前兩次都不太嚴重,但第三次非常危險,及時送到醫院才撿回壹條命。
在醫院觀察三周後,她看起來比較開心,表示不會再自殺,並提出回家和家人壹起過周末。醫生與瑪麗面談後,仔細衡量了她目前的精神狀態,最終同意了她的要求。然而不久之後,瑪麗證明了離開醫院的真正原因是在家中自殺。
埃克曼壹幀壹幀地查看瑪麗的院前視頻,終於找到了她欺騙醫生的線索:當醫生問瑪麗未來有什麽打算時,她臉上閃過壹抹失望的表情。
這個表情出賣了她內心真實的想法,恐怕連她自己都不知道曾經出現過這樣的表情。埃克曼認為,人的表情很難偽裝,幾乎不可能隱藏。
另壹方面,註重語言的人認為,說謊需要認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配合,只有給說謊者加上思考的負擔,他們才能夠在語言上顯露破綻。
比如,揭穿謊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說謊者多說,而不是少說。因為說謊需要時間。說謊者在被提問時壹定要想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不僅是為了避免矛盾,也是為了避免口誤。這麽多任務下來,控制自己的肢體語言還是挺難的。當我們增加騙子的認知負荷,就會讓他們失控,暴露蛛絲馬跡。
樸茨茅斯大學的壹位教授做過壹個著名的“素描測試”。實驗中,365,438+0名警察被分配參與同壹個任務,即找壹個代理人連接然後回來描述連接的場景,代理人對警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壹半的警察被要求說實話,另壹半被要求保密,即作弊。
教授在實驗結果中發現,說謊者會參考自己去過的其他地方,盡可能用各種細節豐富畫面,並刻意減少對代理人的描述;說真話的人傾向於更多地描述代理人,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代理人是場景的中心。這個實驗告訴我們,說真話的人往往不需要那麽多細節來證明自己,但說假話的人會故意編造很多細節,讓謊言更真實。
除了通過壹個人的面部表情和語言漏洞來判斷他是否在說謊,我們還可以用壹種方法來觀察他是否與平時的言行壹致。如果對方行為異常,往往是說謊的線索。比如妳的同事給妳看壹件物品,她說是自己買的,其實是別人送的。過壹會兒,妳可以突然問她,哎,那件物品是誰送的?她會說實話或者猶豫,因為她還沒準備好撒謊。
許多測謊儀專家使用這種方法。他們會提前測試受試者的正常反應,記錄壹系列參數,然後問壹系列問題,觀察這些參數是否有明顯波動,作為判斷的依據。
當然,知道說謊的行為,知道如何辨別謊言,並不意味著我們要處處懷疑別人。其實說到懷疑和信任,和我們固有的認知不同,總是懷疑別人的人比願意相信別人的人更容易被欺騙。
多倫多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做了壹個實驗。他們找到了壹組實驗對象。在他們參與實驗之前,他們被標準化來判斷他們是高信任者還是低信任者。信任度高的人容易信任別人,信任度低的人不容易信任別人。
接下來,他們召集另壹組學生進行模擬面試,要求其中壹些人說實話,而另壹些人在幾個關鍵問題上撒謊。最後,他們讓受試者觀看這些學生的視頻,並要求他們找出誰在面試中撒謊了。
結果表明,高信任者的表現遠遠好於低信任者。為什麽?這是因為傾向於信任他人的人似乎很容易被欺騙。這是因為他們往往參與更廣泛的社會交往,風險更高。在這樣的交往中,難免會有上當受騙的地方,但也會鍛煉自己判斷別人謊言的能力。
不願信任他人的人,只願意和熟悉的圈子交往,導致他們與他人交往的機會較少,因此會缺乏洞察他人意圖和動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