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傣族概況
傣族人口1.025萬(1.990),主要居住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自治州、耿馬、孟連、新平。
傣族歷史悠久,其祖先自古就生活在雲南、廣西、貴州等地。公元前109年,漢武帝開發西南夷,建立宜州郡。傣族聚居的地方是宜州縣的西南邊疆。公元69年,東漢時期,增設永昌郡,傣族地區歸永昌郡管轄。當時的傣族先民首領多次派遣使者和藝人到東漢都城洛陽進行音樂表演,得到了東漢王朝的賞識和歡迎,並被賜金印和紫綬帶。他們的首領被封為“漢室校尉”,與東漢建立了政治隸屬關系。公元8-13世紀,傣族地區先後隸屬於以彜族、白族為主體建立的蒙臺梭利政權和雲南南召大理政權王國。公元12世紀,西雙版納首領巴逐漸強大,統壹各部,建立了以景洪為中心的“孟玲”地方政府,史稱“金靖甸國”。據史書記載,被元朝封為“虎頭金印”的人有幾百萬,此後壹直與中央王朝保持隸屬關系。元代傣族地區隸屬雲南省,實行土司制度。在德宏、西雙版納等地,我們設立了金牙傅玄部和切日軍民總管理處,負責管理傣族地區。明代,這裏專門設立了壹個小土司區,全面加強土司制度。清代雖沿襲元明舊制,但在社會經濟較為發達的內地傣族地區實行“改地為流”政策,派流官直接統治。國民黨統治時期,在傣族地區設立縣和行政公署,實行民族壓迫政策。
盡管歷代統治者對各族人民進行了殘酷的壓迫和剝削,但各族人民之間仍然存在著友好的交往和交流。與其他少數民族相比,傣族的生產技術更先進,產品的種類和數量也更多,因此在壩區逐漸形成了壹個各民族交換產品的集鎮。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傣族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宗教信仰等方面對生活在山區和半山區的景頗、阿昌、德昂、布朗、哈尼、拉祜族、佤族、瑤族、基諾族等民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傣族與漢族的交往歷史悠久,關系更加密切。早在秦漢以前,中緬印之間就有貿易往來,傣族的德宏地區是當時中外聯系的渠道之壹。元朝以後,大量漢族勞動人民和士兵遷移到傣族地區墾荒戍邊,與那裏的傣族人民安居樂業,相互通婚,各民族和睦相處。
二、傣語
傣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系壯傣語支。分為西雙版納話、德宏話、金平話。傣族的語音文字來源於梵文字母,各地不同。1954年間,人物進行了改革,分為戴娜(德宏)、戴露(西雙版納)、戴湛(瑞麗、耿馬、瀾滄等地)和金平傣族。西雙版納和德宏是兩種傣語。
第三,傣族的天文歷法
傣族人有他們自己的傳統歷法。傣語稱為“祖拉薩哈”,意為“小歷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秦時期,而現在的傣歷始於明朝之前。它是壹種陰陽歷。戴歷的年份是陽歷年,即繞太陽公轉壹周;傣歷的月是陰歷月,即周期為滿月。壹年分為65438+2月,單月30天,雙月29天。以六月為壹年的開始,它的第壹個月相當於夏歷中的十月。平均壹年是350或355天,閏年是384天。傣族歷法始於公元638年。
第四,傣族的醫療保健
傣醫藥作為壹門學問,是傣族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傣族人民在與疾病的鬥爭中,不斷總結經驗,收集了豐富的偏方,采集了成千上萬種草藥。其中,《當哈雅》是傣族的壹部重要醫學文獻。
據文獻記載,傣族人遷居景永時,許多村莊死於流行病,但只有景永巴特的壹個村莊沒有人死亡,而且都很強壯。他們開辟了許多領域,生產發展很快。壹天,壹位名叫伯的老人上山采野果。他路過那個村莊,驚訝地發現村子裏的每個人都很健康。他問村裏的人:“妳們吃什麽?為什麽大家都強?”村裏的人告訴他:“我沒吃別的,但剛來的時候,大家每天都上山摘野果野菜吃。也許這是有原因的。”
博牙回去的時候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其他村的人,勸大家試壹試,上山摘野菜吃。大家都想治好病,就照博牙說的做了。壹段時間後,果然奏效,疫情明顯減少。博牙註意從大家摘回來的野果野菜中挑出樣本保存。以後只要村裏有人生病,他就會根據樣本找這些蔬果給病人吃。有的吃了病就好了,有的效果就沒那麽好了,但是吃的不壹樣就有效果了。就這樣,他慢慢總結,積累經驗。每當有人生病時(當時主要是瘧疾),就根據不同類型的疾病進行治療。隨著疾病的逐漸減少和人們的健康狀況,傣族人把博的牙齒稱為“摩崖”,意思是能治病的人。此後,出現了戴醫生。寫好後記錄下來,成為今天比較完整的傣醫書。
傣族傳統醫學手稿:傣族經典醫學著作。記載了傣醫在藥物、方劑、制劑方面的理論和治療方法。至今,有許多種寫在月桂葉上的“月桂葉書”和用構樹樹皮支撐的紙張抄成的“棉紙書”。這是中國醫學遺產中的瑰寶。目前,根據這些手稿,已經用漢、傣兩種文字編纂出版了《德宏傣醫藥方集》和《西雙版納傣醫藥誌》。
第五,傣族的宗教信仰
傣族是壹個信仰南傳佛教教的民族,傣語稱為“布塔沙桑納”。它對傣族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6-8世紀傳入傣族地區。在此之前,傣族先民信奉多神教,即原始宗教。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佛教寺廟在傣族地區非常普遍。把兒子送進寺廟當和尚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尤其是在西雙版納,幾乎所有男孩8-10歲都要進寺廟出家生活。他們在那裏學會了讀經,壹般在1 ~ 5年回國。傣語大藏經八萬四千部,大部分刻在貝葉上,稱為貝葉經。其中有些是傣族僧人的作品和習俗,是根據佛教含義發展和補充的。
第六,傣族文學
民族文學:傣族有豐富的民間文學作品,包括長篇敘事詩、寓言、神話、傳說、童話等。許多著名的敘事長詩,如《趙樹屯與穆迪·納諾》、《何鄂與洛桑·尼瑪》、《阿姨的故事》等,在國內外都很有名。
史詩:巴塔馬加羅,又名南師巴塔馬加帕薩代。傣族創世史詩。內容包括世界的創造、人類的形成、傣族先民的興起、遷徙和定居。其中有許多歷史人物的傣族神話傳說,是研究傣族古代神話和社會的古籍文獻。
史書:魯的歷史原名《絲綢》(西雙版納年譜)。該書記錄了從傣族首領巴真進入西雙版納建立金靖王國的1180年(傣歷542年),到西雙版納解放的1950年,傣族的主要史實。書裏有雲南大學1947出版的李的譯本,叫《亡者史》,譯本從1180到1864。1958張補譯1844 ~ 1950,題為《延續歷史——西雙版納近百年大事》。這本書還有其他詳細版本。《呂氏》為後人了解傣族的社會歷史提供了許多珍貴的資料,是傣族的重要歷史文獻。
七、傣族戲劇
西雙版納有泰緬歌舞,龍騰邊境有具有中國特色的傣族戲劇。在大型宗教集會上表演歌舞劇,比如在車上宣威街壹年壹度的佛事大會。連續三個晚上都有歌舞表演,有歷史故事,有宗教神話,有愛情傳說,而服飾則五花八門,有紙紮成龍、孔雀、烏龜、仙鶴、鹿蚌,還有五顏六色的畫。扮成美女的演員把紙包著的孔雀壹分為二,雙手抓住翅膀飛了起來。壹個扮成年輕人的演員背著紙鹿跳舞。大烏龜用壹個人躺在烏龜的肚子裏,手腳是烏龜的四只腳,烏龜的脖子裏有壹個器官;它能使陰莖龜頭突然伸出幾英尺,然後縮入腹部,令觀眾捧腹大笑。
傣劇:傣劇已有約200年的歷史。早期劇目有《十二馬》、《公孫耕田》、《長勺對》等。本世紀初,盈江土司建立了第壹個傣劇團。它在表演原有劇目的基礎上,吸收和改編了許多京劇和滇劇劇目,同時吸收了它們的服飾、道具、樂器等元素,豐富了傣劇。總的來說,傣劇人物不多,主要反映勞動人民的生產、勞動、生活習俗。表演形式靈活活潑,短小精悍,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傣族人民的喜愛和歡迎。
傣劇:傣劇的壹種。流行於雲南德宏州的盈江、瀘西、梁河、龍川、瑞麗等縣,保山的保山、騰沖、龍陵等縣的傣族聚居地。傣劇以“二人轉”(男女對唱)、“打白馬”(壹種逢年過節人人都希望的歌舞)、“海印”(壹種牛表演的歌舞)等傣族民間歌舞為基礎。向雲南花燈學習後,發展成為具有壹定情節和人物的《十二馬》、《布頓拉》(老人耕田)等歌舞。
傣劇的表演是在提煉本民族各種舞蹈的基礎上,吸收漢劇的表演技巧而豐富起來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傳統劇目有改編自傣族民間傳說和民間敘事詩的《羅漢》、《千瓣蓮》、《紅蓮寶》、《壹個溫暖的東方》、《浪金布》、《七姐妹》、《思南王》等。有三聖回天、王莽篡位、三江東流、木刻齋、花果山、潘等。,這是根據漢劇和小說《演義》改編的。還有根據歷史故事和傳說改編的的《南征北戰》和《張姐姐》。有新創作的現代戲,如《三回巖》《石頭上的婚禮》《金湖緣》《在邊界》《三醜會》。較有影響的劇目有《布頓拉》、《陶》、《何鄂與》、《左巖農》等。
傣族的文學作品大多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最古老的創世神話,在傣族人民中流傳最廣的是布桑蓋和雅桑蓋。至今,傣族人仍稱布桑蓋、耶桑蓋為“我們的祖先”。有關於開辟西雙版納、猛遮、伊吾、建村、砍柴、修房子的神奇傳說。在傣族地區,也有稱聰明人的故事,如、、艾絲。這些理想化的人物擁有無所不能的技能和超人的智慧。
傣族詩歌包括歌謠和長篇敘事詩。傣族中有職業歌手或半職業歌手,傣語稱為“贊哈”。
贊哈:傣族民歌。“贊哈”在傣語中是民謠歌手的意思。贊哈唱法是傣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文藝形式。形式靈活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唱。它被稱為傣族人民生活中的鹽。傳統歌曲多為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也有藝人即興創作的狩獵歌、酒歌,如《叫花樹屯》、《緬甸四棵桂花樹》、《慶新屋》、《哈路焦》等。新收錄的曲目有《流沙河之歌》和《彩虹》。贊哈在傣族民間文學的傳承和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們的歌聲優美生動,人物形象細膩委婉,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他們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和歡迎。
古老的歌謠是傣族文學的種子,至今仍以口頭和手寫的形式在民間流傳。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雲南)出版的《傣族古歌謠》中有許多短篇故事反映了原始時代傣族先民的生活、勞動、思想和感情。比如《蜈蚣歌》描寫人類通過實踐逐漸認識客觀世界;《打水歌》描寫人類逐漸改變生存狀態;《采果之歌》和《采菇之歌》描寫了人類的勞動生活。這些詩形式簡單,節奏明快。
敘事長詩是傣族文學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神話敘事詩、姨媽頌、愛情悲劇敘事詩。神話敘事詩與神話傳說基本相似。有很多關於阿姨的歌曲。“阿鑾”壹詞據說來自梵文,指的是能工巧匠。在傣語中是指貧窮、意誌堅強、技藝高超、誠實善良的英雄,或者是有福氣、有能力的善良的人。佛教徒將這些故事描述為關於釋迦牟尼轉世的故事。阿倫的故事中有壹些宣揚佛教教義的成分,但整體內容遠遠超出了佛教思想的範疇,堪稱傣族民間故事集,涵蓋了當時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階級關系、倫理道德、婚姻愛情等。
隨著佛教傳入傣族地區,印度文化對傣族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武》是由印度的壹篇短篇小說發展而來的。《蘭加希和》的情節與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相似,但主題、人物、故事結構都有所變化。長詩強化了趙郎瑪對十魔的戰爭,成為反映社會生活、政治鬥爭、宗教鬥爭的巨幅畫卷。
傣族佛教保存經典豐富,翻譯的三藏佛經包括相當多的經、法、論方面的經典,還有不少藏文經典。這些經典有的是用巴利語寫的,用傣文字母音譯,保留了小乘佛教經典的早期特征,有的是傣族僧人根據佛教教義精心制作的作品,記載了許多有關傣族地區的歷史、地理、語言和文學資料。西雙版納、孟連、耿馬等地的經書大多刻在貝葉上,稱為《貝葉經》,其他地區則多寫在當地有紋理的棉紙上。
八、傣族音樂
傣族音樂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包括民歌、歌舞音樂、說唱音樂和戲曲音樂。
民歌:傣族民歌包括民歌、敘事歌、悲歌和宗教歌。
山歌:多由田野山林中的年輕人或男女傳唱。有的表達愛意,贊美家鄉,慶祝幸福生活,有的即興發揮。德宏地區的民歌有“壽媽”和“壽童毛”兩種。金平壹帶的山歌,傣語叫“魂毛騷”,是青年男女在夜間唱的,有阿沁伴奏,曲調多為宮調,但以簽結尾。此外,元江和景谷還有不同風格的民歌。
敘事曲:包括《壽修》(鸚鵡歌)、《壽吾哦》(敘事曲)、《壽暖紅》(流水歌)、《桑紅》(鳳凰情詩調)、《陀》、《索》、《森》。稱秀青的歌是用來唱愛情詩或敘事詩的民歌,流行於德宏的瑞麗、芒市等地。曲調充滿念誦,類似於鼓調,家中中老年人常唱。在德宏瑞麗地區流行喊吳哦和暖熱潮。前者音準飽滿,後者歌唱性強,常用帶屈折的羽化調式。桑紅是流行於西雙版納的壹種古老的詩歌形式,也是壹首表達年輕人真摯愛情的抒情長詩。它有壹本流行歌曲集。唱腔類似贊哈調,依詞有自由旋律,可配以錢、圭等。,或者清唱劇。葉、索、森流行於孟連縣邊境的蒙阿地區。葉的音樂比較抒情,速度有點自由,多為羽調式,常配以弓弦樂器多洛。索的音樂更為活躍,節奏更快,多采用尚調式。森旋律性強,多為羽化調式。演唱時,索、森都有彈撥樂器伴奏。
挽歌:傣語稱“為海吶喊”,包括“為海吶喊”、“為海吶喊”、“為海吶喊”、“為死者吶喊”,流傳於德宏各地。喊海在傣語裏是哭的意思,女人在葬禮上哭著唱。喊海塞嫂是姑娘出嫁,母女倆哭的時候,歌詞表現了母女倆的愛情。兩者曲調基本壹致,音域不寬,旋律像是龔音三和弦的分解,句末長音往往伴有強烈的降調。呼,意為秦頌;喊蹦,就是口頭串歌的意思。唱歌的時候不壹定要有樂器伴奏,但是經常會在難過的時候唱。
宗教歌曲:德宏地區有佛教崇拜曲調、誦經曲調、倒水祈福曲調;西雙版納有拜佛調、升僧調、誦經快調、誦經慢調等。此外,還有反映原始崇拜的祭神調、巫唱的師母調、劉慎和巫師唱的占蔔調。其* * *相同的特點是聲調接近背誦。此外,還有催眠歌曲和童謠。
歌舞音樂:歌舞音樂有孔雀歌、鼓調、十二馬調、伊拉會、手劄等。大年初壹唱歌,搶著蕩秋千慶祝,伴著象腳鼓等打擊樂器。
孔雀歌:傣語叫“喊羅勇”,流行於德宏地區。歌唱和孔雀舞表演穿插進行。音樂輕快活潑,多以音調形式出現。
鼓調:傣語叫“喊海燈”,流行於德宏芒市、畬坊壹帶。分為鼓調(喊燈)和鼓說唱調(喊燈)兩種。這兩種類型的音樂是相似的,前者使用龔調,後者使用鄭調。歌舞穿插。
十二馬調:傣語叫“喊馬喜雙”,流行於盈江、梁河壹帶。由12青年男女腰間系著竹制的彩紙載歌載舞,表現了青年人在追趕的途中兩人壹組見面唱歌的情況,以及每年12月的生產活動。曲調抒情,大多是商業模式。
依拉會:是壹種群眾歌舞,流行於西雙版納各地。每年潑水節龍舟放鞭炮時,人們載歌載舞,氣氛熱烈。歌詞基本都是三句話,音樂也比較簡單,多為羽化模式的三音或四音序列組成。
說唱音樂:主要流行於西雙版納和孟連。傣族人邀請民間歌手參加慶祝活動,建造新房子,結婚和生育,以及佛陀儀式。這種半職業藝人在西雙版納被稱為“贊哈”,在孟連被稱為“沃幹”。各地流傳的曲調有贊哈調、沃幹調、孟連調等。壹人唱,壹人伴奏,兩種樂器伴奏,即鈸和西岐。旋律與語言結合緊密,節奏相對穩定。音樂結構基本上是段落的重復變化,歌詞多是押韻的。因為歌詞的結構是自由的,短語的數量和長度都不是固定的;樂器伴奏往往與聲部形成復音關系。
戲曲音樂:傣族戲曲是在傣族民歌和歌舞音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借鑒了漢劇藝術的表現手段,流傳於德宏、保山、臨滄等傣族聚居地區。傣劇包括多種男女唱腔,男聲多為羽調式,女聲多為征調式。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傣族戲劇吸收了多種傣族民歌和舞蹈音樂,豐富了演唱內容,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傣劇的唱腔基本上是由上下句組成的壹段,其變化是重復的。因為歌詞的數量可多可少,詠嘆調短語的長度也各不相同。以前的傣劇只有小鼓、小鑼、小鈸伴奏,後來逐漸采用多種民族樂器和西洋弦樂器,組成新的傣劇樂隊。
民族樂器:傣族民族樂器包括蘆笛、葫蘆絲、單簧管、木葉等。彈撥樂器有琴、口弦等;弓弦樂器有西洋簋和圓號簋。打擊樂器有象腳鼓、光龍、光邊、光態、鈸等。
羅莽:傣族、佤族、壯族、景頗族和德昂族的打擊樂器。流行於雲南、廣西等民族地區。芒鑼渾圓厚實,材質為黃銅。鑼面較低,中央有乳頭凸起。鑼旁邊有兩個穿皮條客的洞。演奏時左手提鑼,右手持槌演奏。還有大小不壹的唱片被織成芒,掛在木架上演奏。多用於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
九、傣族舞蹈
象腳鼓:流行於雲南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布朗族等少數民族的民間舞蹈。是壹種男性自娛自樂的舞蹈,因舞者頭戴象腳鼓而得名。象腳鼓用芒果或木棉樹幹鏤空,外覆牛皮,形似象腳鼓。鼓長短不壹,老年人約1.7米,中老年人約1米,矮的約0.7米。長象腳鼓舞端莊自然,步伐緩慢,擊鼓方法多變,鼓點節奏豐富;中國象腳鼓舞穩健紮實,渾厚有力,動作幅度大,如甩鼓、轉鼓、卷腿等。矮象腳鼓以靈活騰躍著稱,有鬥鼓、打鼓等競技內容。象腳鼓是雲南省的壹種代表性舞蹈,在所有盛大的節日和舞蹈行列中都以象腳鼓為首。
孔雀舞:傣語稱“加洛雍”、“番洛雍”或“加南洛”。是傣族最流行的舞蹈,流傳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雙版納被稱為孔雀的故鄉。在傣族人眼裏,孔雀是吉祥、幸福、美麗和善良的象征。因此,孔雀成為傣族最受歡迎的民間舞蹈。在潑水節的慶祝活動中,跳孔雀舞是必不可少的活動。那時,傣族家庭成員會聚在壹起,打芒鑼,打象腳鼓,跳美麗的孔雀舞來慶祝節日。孔雀舞原本是壹種古裝舞蹈。演員頭戴菩薩金冠,面戴金剛面具,腰間系壹只用彩紙或布條綁著的孔雀,雙手用細繩牽著孔雀翅膀的尾巴,隨著鑼鼓的節奏做出各種優美的孔雀動作。後來,他們在沒有道具的情況下跳舞,伴隨著象腳鼓和芒鑼。孔雀舞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非常流行,幾乎每個村子都有比較好的舞蹈。
花環舞:傣語叫“加東”,是年輕人的集體舞蹈。主要流行於德宏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區。如今只在重大節日才跳,已經成為壹種有組織的舞蹈表演。在花環舞中,花環是用鮮艷的花朵綁在約兩米長的竹箅子上制成的。跳舞時雙手握住花環的兩端,在移動步伐的同時強調花環的變化。並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加蘭舞跳到極樂時,由壹人指揮,舞者壹起從慢板轉到快板,有踏步、“錯跳”等動作。
大鵬鳥舞:大鵬鳥舞,傣語稱“嘉倫”。這是壹種古老的民間舞蹈,傣族人在盛大的節日裏跳舞。主要流行於瑞麗縣、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大鵬鳥舞蒼勁有力,粗獷有力。舞蹈主要表現大鵬鳥鬥雨神的動作及其不畏強暴的氣質。動作變化快而有力,建模時間長。“三彎”舞棱角突出。比如出場動作壹般是大跳接著大舞的造型,表現出大鵬鳥從空中快速下降的豪邁。多用爪手(手指扇)和掌手,這些手加強了動作。大鵬鳥舞只有壹兩個表演者。以前我們跳舞的時候會戴大鵬鳥道具和面具,現在大部分都被拋棄了,充分發展了舞蹈動作。鼓點極其豐富,鼓點深沈有力。
十、戴藝術。
傣族織錦:傣族人民生產和使用的壹種具有民族風格的紡織品。傣錦是以苧麻為原料的彩色織物,圖案為幾何圖案,采用挑花的方法編織而成。傣錦是用腰機織成的。織幅不寬,長度有限。細苧麻線織成平紋組織作為地組織,粗苧麻紗染色作為色緯。平紋部分沒有花紋,但使用彩色緯紗時,緯紗浮在織物表面。傣錦常用小方塊組成的菱形回文。菱形花紋翻轉時,往往會被另壹種顏色的緯紗所代替,所以織物表面上的色調往往會隨著菱形花紋的斜向轉換而發生變化。色調要求和諧,以棕黑色傣錦圖案為主。傣錦以摘花為圖案,織物表面出現大量浮花圖案。翹曲的經紗卷繞在木輥上,然後穿過分束器和綜片,緯紗則卷繞在小管上。編織時,可將纏有經紗的木輥掛在框架上,將經紗展開,經紗上已畫有圖案。織錦時,只需要壹個梭子在提綜時平紋織造,另壹個梭子在織造前需要根據花紋把經紗挑起來,然後用雙緯彩色紗壹次織出兩根彩色緯紗。打緯時,用打緯刀壓住緯紗。這種方法不適合生產太寬太細的面料,花型也不要太復雜。傣錦質地剛勁,花紋美觀,多用於被套或裝飾。傣族織錦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作為壹種工藝美術品,也受到其他民族人民的喜愛。
Xi。傣族建築
建築藝術獨樹壹幟,尤其是寺塔和飛越江面的竹橋。傣族佛寺精致宏偉。寺廟中的雕塑和壁畫既有南亞的藝術風格,又顯示了中原文化的影響,是傣族造型藝術的精品。寶塔風格多樣,如金剛寶座、密檐、亭臺、金鐘等。寶塔也分為單塔,雙塔和組塔。大部分塔都是中間壹個大塔,周圍幾個小塔。比如盈江的曼夢麻池塔有40多座小塔,就像捧著月亮的星星,沖天而起,氣勢磅礴。
傣家竹樓: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造的壹種特殊的居住形式。戴竹樓是壹座全用竹子建造的兩層小樓。樓上住人,樓下拴牲畜。柱子、橫梁、屋架都是用粗大的竹子做的,墻壁是用竹片編的,砍下的竹子被削平做地板,門窗也是竹子做的,屋頂用茅草或葵花葉覆蓋。底層部分架空,用於養牛、搗米或堆放雜物,部分用竹墻圍起來作為糧倉或廚房。二層有供人居住的廳堂和臥室,壹側或兩側有遊廊和露臺。屋頂坡度較陡,屋脊兩端設置通風孔。屋檐低矮深遠,起到遮陽擋雨的作用。玄關下面裝了樓梯,供人上下。傣族竹樓通風涼爽,幹凈明亮,還能防備野獸的襲擊,所以很安全。
十二。傣族的娛樂
丟包:丟包不僅是傣族青年男女喜歡的傳統娛樂活動,也是他們選擇對象、尋找戀人的壹種方式。每當傣族新年到來時,姑娘們就用花條精心制作壹個多棱形的布袋,裏面裝著棉籽,四角有花穗,中間有壹根長約60厘米的繩子,上面繡著各種圖案。這是女生的定情信物——花包。包丟了,幾個男女分在廣場兩邊,互相扔包。誰沒接到包,把包摔到地上,誰就要受罰。如果男方收不到,就把包裏的錢輸給女方。如果女方收不到,他就把飾品輸給男方。男方會得到勝利品,在家裏展示,但不會據為己有。第二天還是會把原件還給女方。每年春天都有客人丟包的宴會。這壹天,附近村莊的姑娘們都打扮得漂漂亮亮,來到廣場上。肯定有五六十人。每個人都背著壹個棉籽包,壹個上了年紀的領導拿著壹朵藍色的花。外賓拿著許多銅錢到廣場上打,兩陣相對,距離不到五十尺。傣家姑娘沒等妳站穩腳跟,壹個個扔了五六十個棉籽包。當然大部分都倒地了,所以輸了。壹群婦女為獎品而競爭,每人得到三枚銅幣。接下來的比賽,客人還是把棉包扔了過去,但是他們收不到,每人送了壹朵花。這樣,銅錢都丟了,花也散了,妳也就無法滿意地參加聚會了。
潑水節:傣族的浴佛節,又稱潑水節,是男女青年狂歡的日子。潑水節那天,村裏的青年男女壹大早就成群結隊地到山裏采摘野花枝,帶到佛寺供佛。中午在院子裏放壹尊佛像,拿幹凈的水給佛洗澡。洗澡後,給花澆水。男女互相潑水取樂,等到全身濕透,再壹起提水上街遊行。當他們遇到人時,他們用水潑它。無論是土司還是漢宮,他們都只有微笑。在這壹天被潑水是吉祥的,所以人們故意走到街上讓年輕人瘋狂地潑水玩耍,直到街上都是水,他們才開始盡情地玩。
賽龍舟:在每年的端陽這壹天,傣族人舉行賽龍舟。比賽時,他們使用通常在河裏航行的小木船,並用五顏六色的花系住它們。每艘船都由許多年輕人駕駛,他們在河上比賽速度。數百裏男女盛裝在河兩岸觀看,鑼鼓喧天,熱鬧非凡。獲勝者將獲得獎品。
霍登:霍登在傣語中被稱為“宮非”。在潑水節的晚上,人們可以看到傣族人把巨大的燈籠放在空中。燒燈籠是潑水節的傳統活動。據說佛教傳入西雙版納時與原始宗教爭奪傳教權,佛教用火燈籠與原始宗教爭奪更高的地位。比賽的結果是,燈籠升得比高升還高,佛教贏了,燈籠流傳了。後來,放花燈成了戴家的壹種精神寄托。人們把錢和其他東西綁在燈籠的底部,讓它把這些東西帶上天空,同時把人死後的靈魂帶上天空。今天,傣家賦予了照明燈新的內容,它帶著傣家美好的理想和願望飛向天空。
燈籠是棉紙做的,做壹個燈籠需要上百張棉紙。火燈底部不是糊的,用幾十斤棉線纏成燈芯,浸植物油。點燈時,先用竹竿將未充氣的燈攤開,再點燃燈芯。燈芯點燃後,熾熱的氣流將枯萎的紙袋型火燈膨脹成橢圓形的氣球。這時候只要松開火燈底部的手,它就會像氫氣球壹樣慢慢上升。質量好的火燈可以在空中運行幾天幾夜,從地面上看,就像天上的星星壹樣。
十三、傣族服飾
傣族女性講究衣著,追求服飾的輕盈、美觀、典雅,服裝色彩的協調,都是極好的。年輕女子戴在頭上是傣族服飾的壹個顯著特點。女裝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