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中國的壹種古文字,又稱“文琪”、“甲骨文”、“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字”。作為漢字的早期形式,它是中國王朝最古老的成熟文字,首次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它屬於古漢語,而不是其他語言的古代或原始語言。
殷墟,原名“北蒙古”,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壹直是商代後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20世紀初,殷墟因甲骨文的發掘而出名。1928年開始殷墟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文化遺存,系統展示了我國商代晚期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任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重大考古發現”之首。
殷墟出土甲骨約654.38±50萬片。甲骨文所記載的信息將中國可信的文字史推進到了商代,也產生了壹門新的學科——甲骨文。
殷墟是中國第壹個被考古和甲骨文記載和證實的都城。由殷墟墓遺址、殷墟宮廟遺址、環北商城遺址組成。
擴展數據:
中國所有的古代思想、文化和文明,都是通過漢字這個載體長期傳播,保存至今的。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系統漢字形式,所以毫不誇張地說,甲骨文是中華文明的基因、源頭和早期結晶。
甲骨文的形體結構體現了“六書”的動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字形。其造字方法甚至超越了“六書”,體現了古人的聰明才智和奇思妙想。甲骨文中的前綴總數已達4000多個,漢語可以自由記錄。
甲骨文中常用漢字的結構已經基本定型。經過幾千年的演變,雖然它們的筆畫和含義反復變化,但其基本結構沒有改變,脈絡清晰,層次分明。這些文字和它們記錄的中國文化壹樣,有著有序的傳承和悠久的歷史。
甲骨文記載的漢語詞匯豐富,記載的內容包羅萬象。壹些有紀念意義、字數較多的碑文,有壹定的情節甚至故事,可以算是最早的文學作品。
甲骨文已經是壹種象征性的文字,古代“書畫同源”,所以甲骨文也有壹定的裝飾美化傾向。很多形狀就像藝術作品中的素描。在構詞時,盡量用簡單的線條,抓住對象的典型特征,簡潔生動,概括生動。
其造型體現了布局上的穿插回避和形象上對豐滿對稱的追求,突出了古人樸素的情懷和美的觀念。
百度百科-甲骨文(中國古文字)
新華網-專家:甲骨文研究的春天來了。
百度百科-殷墟(世界文化遺產,5A景區,河南安陽殷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