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劉伯溫的“陰謀”悲劇:壹廂情願的皇帝夢

劉伯溫的“陰謀”悲劇:壹廂情願的皇帝夢

智慧文化的早熟和發展是中國特有的現象。在這種文化的孕育下,中國人特別崇拜聰明的人。在智者系列中,有兩個偶像,壹個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壹個是元明時期的劉伯溫。歷代人們賦予了這兩種關系許多神奇的傳說。據傳說,他們不僅足智多謀,而且能夠發號施令。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批判《三國演義》神化諸葛亮時,說先生沒有被描寫成正常人,是“智近妖”,而劉伯溫被後世很多傳說扭曲得很厲害,即使不是“智近妖”,也是“智近妖”。

歷史上真實的劉伯溫是壹個怎樣的人?

奇跡傳奇之外的劉伯溫。

劉基,字博文。元武宗是在大四的時候出生的(1311)。他的家鄉青田縣南天山五羊村(今浙江文成),按照元朝的行政區劃,屬於江浙壹省滁州道。

江浙是人文之源。劉伯溫的家鄉五羊村雖然是個偏僻的小山村,距離青田縣城150多裏,但讀書的氛圍經久不衰。劉基的曾祖父在宋朝做官,傳到劉基父親那壹代。雖然不是第壹次,但無疑是中國傳統農村典型的小戶型讀書家庭。在這種背景下,劉伯溫從小接受了良好的傳統儒家教育。《明史》說劉伯溫“幼而巧”,特別聰明。他的老師告訴他的父親,劉伯溫不在池子裏,等他長大了,他會以祖先為榮。《明史》也記載“紀經史皆窺於書,尤以緯之學也”。所謂占星術,就是通過觀察天象和占蔔來預測人員的壹套神秘知識。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這種認識有其合理性。如果輔以縝密的思考和清晰的判斷,其所謂的預言往往會成真,這就給這種知識披上了壹層奇怪的面紗。

《明史》中的這兩條記載非常重要,因為它基本上勾勒出了劉伯溫的兩條人生軌跡:壹條是劉伯溫,深受傳統儒家的教育,是個“儒者”;壹個是鵝毛扇,作為劉伯溫的“謀臣”。二者不可偏廢,反而前者更為重要,可惜經過野史和民間的渲染,劉伯溫的後人可能有意無意地“改過自新”,而作為謀士的劉伯溫“壓倒”了作為儒者的劉伯溫。於是,壹個原本不是沒有悲劇的傳統知識分子,在各種光怪陸離的傳說中,變成了壹個滑稽又聰明的怪物,幾乎等於壹個江湖騙子。

作為壹個儒家,劉伯溫會壹如既往地走前人的路。順治四年(1333),23歲的劉伯溫參加了元朝的科舉考試,被錄取為秀才。值得壹提的是,按照元朝的制度,只有年滿25歲的成年男性才能參加考試。根據當代學者楊訥的研究,劉伯溫謊報26歲,最後蒙混過關。但是,只要是建立在真材實料的基礎上,在舊社會,這是文人墨客的佳話。

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已是秀才的劉伯溫正式步入仕途,在江西瑞州道高安縣做了縣官。所謂縣丞,就是縣令的下屬,官階不足以做“七品芝麻官”,但屬於八品,略相當於今天的副縣長。

級別低沒有錯。按照元朝的制度,排名第三的進士只能得八品。壹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終究還是克制不住自己。問題的關鍵是劉伯溫有點倒黴。他此刻所處的完全是壹個沒落的世界。

元朝作為壹個少數民族政權,最大的問題就是迷信武力,不提倡文治,所以壹下子得天下,還“壹下子治”。再加上元朝對漢族多疑,所以壹直沒有建立壹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到了元朝最後壹個皇帝元順帝的時候,元朝的統治機器更加遲鈍和腐朽。總的來說,世界的衰落有兩個重要標誌:壹個是官僚主義壞到不是壹兩個有誌之士能改善的。上流社會貪圖享樂,前所未有的社會危機迫在眉睫,卻有意無意視而不見,仿佛“舟中吟,屋中飲”;其次,草田裏萌發了很多不穩定因素。元順帝執政期間,自然災害不斷,但官方管理不善。

劉伯溫,讀了很多詩,很驕傲地走出書房,幾乎與生俱來“修身治國”的誌向,卻在江西做了五年小官,最後只能郁郁而終,要求退隱。據史書記載,在江西“嚴而愛之,王以為其父之恩”,想有好的戰績,但“欲陷之”,意味著各地豪強貴族反對他,最後不得不離開,於1340年回到家鄉。江西短短五年的為官經歷,並沒有讓劉伯溫對元政權徹底失望。之後,他找了壹個江浙儒學推動的官職,這是壹個主管地方教育事務的職位,只比憲成的“八品”高壹級,屬於“七品”。雄心勃勃、才華橫溢的劉基當然不會滿足於此。至少他幹了十二年(1352)辭職了。他辭職的原因是身體不好,後人對此有爭議。但不管當時劉伯溫是否真的生病,他對元政權的挫敗感越來越明顯。這從他辭職後寫的名著《余離子》就可以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