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儒家經典有哪些古代經典?

儒家經典有哪些古代經典?

儒家經典的主體——“十三經”

經學的核心是十三經,歷代儒生都視之為經典。宋明理學雖然側重於《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四書,但《中庸》畢竟是《禮記》中的壹章,《論語》、《孟子》也在十三經之列。兩千多年的經學史,大致是圍繞著這十三部經學的創立、考證、詮釋、註釋而展開的。十三經是儒家經典的主體,其他眾多的儒家經典都是由它們衍生出來的作品。因此,理解“十三經”是把握經典的關鍵。“十三經”每壹部的概況如下:

周易

全文二萬四千余字,原名《易經》,又稱《易經》。它原本是壹部占蔔書,後來被儒家奉為哲學經典。相傳古代占蔔用的易書有三種:壹種是夏朝的易,叫連山;壹個是商朝的夷,叫“歸藏”;壹個是《周易》,也就是現存的《周易》。前兩部已經失傳,而《易經》流傳至今。在《周易》中,兩個基本符號——"和——"用來代表陽和陰。將這兩個符號重疊三層,如三(幹)、三(坤),可以形成八種組合,稱為八卦;八卦成對重疊,可組合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各有六卦。六十四卦各有其詞,每卦各有其詞,分別解釋每卦的意思。卦和字的字就是《周易》的經。很多研究《周易》的學者認為,卦爻辭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因為其中記載的內容包括了殷商先民的故事和周初的史實,但對後世沒有色彩。

除了卦之外,還有說文的列傳,如篆篆、文言、凝聚、朔卦、序卦、象、雜卦等,統稱為“十翼”。《十翼》的作者不是同壹個人,也不是同時寫的。釋易對《周易》經文的解讀可能與原意不符,所以我們不能依靠他們來理解文本。

《易經》研究歷來有兩派。壹派側重於象數和占蔔,如漢代的易學。壹派重義理,闡發思想,如《三國誌》王弼的易學。

尚書

全文2500余字,原名《書》,是夏商周時期壹些歷史文獻和傳說的匯編,後來成為儒家宣揚二皇三王周公孔子治國的聖書。《尚書》的內容可以分為所謂的今文和古文。這篇文章《尚書》是西漢初年山東傅生傳下來的,共有28篇。西漢中期以後,以周、秦六種文字寫成的古文《尚書》多次被發現。古文《尚書》在漢代未能在文人中立足,以至於西晉以後完全失傳,現在只能看到它的書名。

東晉時,張羽的施美煥根據《尚書》的壹些散字,編撰了25部所謂古文《尚書》,後被稱為“偽古文《尚書》”。他吸收了金文《尚書》原文,將其拆分成33篇,拼湊成58篇的數量,以滿足劉向、鄭玄註釋的古文《尚書》的需要,呈獻給朝廷。《尚書》是胡美提出的古文,被收入《十三經註》,實際上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並。所以只有現在版本的《尚書》是真跡,而古代版本是梅偽造的。還有梅偽造的《尚書孔子傳》13卷,據說是西漢孔安國對《尚書》的詮釋。梅編著的這些偽書,直到清代顏若幹著《中國古代文學疏證》才被徹底揭穿。在古代,對《尚書》的研究不僅僅是十三經中的註釋和註解,宋代蔡慎的《集傳》也是《尚書》研究的重要成果。

詩經

全文三萬九千余字,原名《詩》,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分為風、雅、頌三類,包括寺廟詩、清大富詩、民歌,時代為西周至春秋中期。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學派都曾研究和使用過這首詩,但與其他學派相比,儒家對這首詩的整理和系統傳授水平最高,並逐漸成為儒家的專門經典。漢代齊、魯、韓、毛教《詩經》。前三派屬於現代散文詩學,代表文人,魏晉以後逐漸衰落。由毛衡、傳誦的毛詩,屬於中國古代詩學,流傳至今,有310篇,其中有六篇只有題而無詩。歷代《詩經》研究的成果有《十三經註》中的毛傳、和孔的《正壹》,南宋朱的《詩傳》,清代的《石矛傳》,馬的《石矛傳》,姚紀恒的《詩經通論》,王先謙的《三易書集》。

儀式

全文五萬七千余字,原名“李”,漢代又稱為“李實”、“李靖”,晉以後稱為“”。這是現存最早的記錄古代禮儀的書。《儀禮》成書於東周,但書中所包含的各種儀式,在這本書之前應該就有了。孔子辦私塾時,通過對古代禮儀的整理和編輯,形成了教科書《禮》。禮是孔子講學的重要課程,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

西漢初年,高露唐生傳下17件禮,分為西漢大岱(大德)、(戴勝)、青浦三派禮,均屬經學,為學者所立。甘肅武威65438年至0959年出土了大量漢簡《禮記》,為青浦傳世,為研究《禮記》提供了重要參考。流傳至今的《禮記》是東漢鄭玄註劉向的《別錄》。其內容與西漢學者《禮記》相同,有17條,包括官禮、昏禮、會士禮、鄉飲禮、鄉射禮、吞禮、大禮射禮、彩禮、與大夫同食禮、拜禮。據《漢書·文藝誌》記載,《古力經》有56種,均為古代漢語《李經》。其中65,438+07與今天的李靖基本相同,其余39名為漢代李逸,已失傳。除《十三經註》中的鄭著、賈舒外,南宋朱的《禮記傳釋》、張爾其的《禮記句註》、淩廷堪的《禮記釋》和胡佩雲的《禮記正義》都是重要著作。

禮記

全文九萬九千余字,又稱《小戴禮記》。先秦禮學家在學習《禮記》時,也教授壹些相關的參考資料,稱為“錄”,對《禮記》的內容進行解釋、說明和補充。西漢時《禮記》為學者所立,《禮記》博士在講《禮記》時也選擇了壹些“筆記”作為輔助教材。東漢中期的《禮記》註釋只有兩種:壹種是大德所選的85篇《大戴李記》;二是戴勝編的《小戴筆記》四十九篇。鄭玄為小戴註釋《禮記》,於是學的人越來越多,影響也越來越大。這就是流傳至今的《禮記》。因為鄭玄還對《儀禮》和《周立》作了註釋,所以這三部書被稱為“三禮”。

東漢以後,《禮記》的地位逐漸上升,因為《禮記》只記載了壹些禮儀制度,而《禮記》更多地論述了這些禮儀制度的意義和作用,從理論上闡述了儒家的“禮治”思想,更有利於統治者發揮和使用。於是到了唐代,《禮記》從原本的經典地位提升到嚴肅,取代《禮記》進入唐代“五經”。

《禮記》作為壹部儒家雜編,內容非常復雜。《禮記》中有很多專門解釋《禮記》的內容,如《關彜》、《昏易》等。這幾章論述了禮的深刻含義,是研究儒家禮治思想的重要基礎。有些章節談到了儒家關於國家和社會制度的觀點,比如知望和李雲。有些章節講人生哲學和道德修養,比如《大學》《中庸》《儒家》。有些章節以孔子的名義解釋儒家學說,如《仲尼煙具》和《孔子遊手好閑》。還有談論教育的薛稷和談論音樂的月季。此外,還有許多關於各種禮儀制度,禮儀規則和哀悼的章節。《十三經註》除鄭註、孔舒註《禮記》外,還有其他著名的《禮記註》,如宋代的《禮記集註》、清代的《禮記集註》和孫希丹的《禮記集註》。

《周禮記》

全文四萬五千余字,原名周官,西漢末年被劉欣改名為李周。這是壹本關於政治制度的書。戰國儒生以春秋時期周王室等國的官制為基礎,設計了壹套理想化的制度作為全書的內容。李周分為六個部分:天官中宰、地方官司徒、官純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其中,冬訟空已失,漢人用先秦古籍《考》補充。該書記錄了300多種官員,介紹了他們的職責,其中許多是對周代政治制度的真實記錄,因此《李周》仍然是研究古代制度的重要古籍。

根據漢代河間獻王劉德川的說法,《周官》古本是西漢景帝年間河間在民間搜集的,所以《李周》屬於中國古代典籍,站在漢末學者的位置上。《周禮》除《十三經註》中的鄭著、賈舒外,清代孫詒讓的《周禮正義》是研究該書的重要著作。

《春秋》與三傳

《春秋》曾是東周各國民族史的總稱,現存的《春秋》是東周魯民族史的專稱。它記載了魯從魯寅年(公元前722年)到十四年(公元前481)* * * 244年的歷史。孔子對《春秋》進行了修訂和整理,將其列為“六經”之壹,作為私塾傳授歷史知識的教材。《春秋》對歷史事件的介紹很簡短,全書只有16000字,所以有壹些解釋《春秋》的傳記。

據《漢書·藝文誌》記載,西漢時期對《春秋》有五種解釋,即左、公羊、、鄒、賈。而鄒無師,賈無書。其實《左傳》、《公羊傳》、《梁傳》影響都很大。《左傳》是壹部獨立的歷史著作,在司馬遷的《史記》中稱之為《左氏春秋》,而《春秋左氏傳》的名稱是東漢班固寫《漢書》時才使用的。在漢代尊經的情況下,它與《公羊傳》和《胡亮傳》壹起被看作是壹部解釋《春秋》的傳記。其實《左傳》是壹部以《春秋》經典為基礎的歷史著作,而不僅僅是為了解釋《春秋》。西漢時期,《左傳》作為壹部古代經典,壹直在民間流傳,但並非學者所立。劉欣試圖通過學者建立《左傳》的原因之壹是他沒有建立《春秋》。西晉的杜甫做了壹部《春秋列傳》,才把《左傳》拆開,附在所有的《春秋》經書上,形成壹本書。兩書合並後可以看出,《左傳》編年史始於魯寅年(公元前722年),止於魯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年),比《春秋》多了17年。《春秋左氏合傳》中有許多“無經列傳”,但原《春秋》不載而《左傳》有篇。以公元殷年為例,七經,皆有“傳”;傳記14篇,其中7篇是“無經傳記”。

《春秋》三傳中,《左傳》以敘事為主,《楊公傳》和《梁傳》以解經為主,敘事較少。所以後兩部傳記只能作為純經典閱讀,不能作為史書閱讀。《公羊傳》和《胡亮傳》都是漢代學者所立,屬於現代文學經典。漢代以後,儒生經常用這兩部傳記來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因此,這兩部傳記,尤其是《公羊傳》,在經學史和思想史上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論語

這是壹本記錄孔子和他的幾個學生的言行的書。《論語》壹詞最早出現在《禮記》中,可見《論語》在西漢以前就已流行。據《漢書·藝文誌》記載,《論語》是孔子身後的弟子或再弟子編纂成書的。在西漢,它還被視為壹種傳記和記錄的作品,只是作為儒家經典的輔助翼。東漢以後才作為正式書籍收入“七經”。《論語》12000余字,分二十篇。該書保存了孔子大部分豐富的思想內容,是研究孔子及其弟子的必讀之作。西漢時期流傳的《論語》有三種:《古論》、《齊論》、《魯論》。前者屬於中國古代經典研究,後兩者屬於中國現代經典研究。自漢代以來,《論語》受到高度重視,歷代研究著作層出不窮。比較重要的研究著作有南宋朱的《十三經註》和邢毓恕的《論語註》,清代劉寶南、劉的《論語正義》。

孟子

這是蒙克言行的記錄,包括他與門徒的問答。《孟子》壹書主要是由孟子的兩個弟子萬章和公孫醜寫的。孟子自己潤色,寫於戰國末期。全書三萬四千余字,分為梁、公孫醜、、、、和獻身七章,每章又分兩部分。班固《漢書·藝文誌》記載“孟子,有十壹篇”。東漢應劭《風俗窮略》說:“孟子寫十壹本書,其中七本是漢文,四本是外文。”與應劭同時,趙琪認為《四書》外意膚淺,懷疑是後人的偽作,所以只寫了《孟子》七部內書。後來,趙琪的7本筆記流傳下來,而4本外文書籍逐漸失傳。在漢代,孟子和《論語》壹樣,只是被當作壹種傳記,直到宋代才作為經典收入十三經,孟子是最後壹個進入十三經的。它反映了孟子系統的哲學思想和社會歷史觀,其中“民為重,君為輕,國為次”的思想非常可貴,但明成祖朱元璋對此極為不滿。他下令刪除《孟子》中關於重視人民的內容85章,書名叫《孟子節》,不準學者學習這些被刪除的內容。

孟子研究始於漢代,趙琪的《章句》和孫爽的《十三經正義》是重要成果。此外,清代焦循的《孟子正義》被提升為清代《孟》註中最高級別的著作。

《孝經》今傳1700余字,分18章,是十三經中最短的。其基本內容是講從皇帝到庶人的人們如何履行孝道,進而說服忠君。《孝經》在東漢時期被列為“七經”之壹,歷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

經學者考證,發現《孝經》中的壹些內容是抄自《左傳》、《孟子》、《荀子》。根據《呂春秋·茶微》中引用的《孝經》壹文,可以知道《孝經》成書於戰國末期。漢代有壹首中國古詩《小經》,南北朝時已亡。

爾雅

《爾雅》是十三經中的壹部特殊經典。其實它本身並不是壹部經典,其內容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只是壹部古代訓詁資料的匯編。唐文宗開創了“十二經”,壹種成人的石刻,才上升到“經”的地位。後世學者只是用它的訓詁知識來解釋經典。爾雅***19篇,全文10900多字。從所涉及的文獻、利用體系和史實來看,它不是壹部壹次性的作品,而是幾代人的訓詁材料匯編而成。這本書在戰國之初就有了雛形,經過漢代經典的發展和補充才成為現在的局面。除《十三經註》中的朱郭和行書外,清代還有兩部重要的《爾雅》著作。郝懿行的《爾雅義疏》側重於對朱郭的確認和補充,邵的《爾雅正義》則從經學的角度發展了《爾雅》。

儒家經典中的經典詮釋

儒家經典研究只有13部經典,總字數65萬,十三經註釋只有416卷,而歷代詮釋的經典數量超過幾百倍。據《四庫全書總目》和《書商夫婦》正在整理收集的典籍有3900余部,近5萬冊,大致按典籍保存和記載,沒有記載的人不止這個數,歷代失傳的典籍更是無法統計。所以絕大多數的儒家經典作品都是經典。

古代詮釋經典的體例最為多樣,居各類經典之首。壹個儒家的“正經”被學者們以各種風格和形式註釋和發展,產生了上百部作品,甚至近部幹部作品,這並不奇怪。在中國,註釋經典書籍的體例在唐代以前基本完備。根據隋書《經籍誌》的記載,記載的是傳,所以,寫,註,說,微妙,壹般,章句,規定,集中註釋,集中解釋,集中意思,聲,解釋,解釋,友誼,壹般解釋,疏疏。

傳“傳”就是傳。相傳《周易》十經是孔子寫的傳記,所以又叫《易達傳》,是最早的註釋傳記。後世有大量以“傳”體註釋經學的著述。就壹部儒家經典而言,各種傳記由於註釋角度不同,內容差異很大。比如春秋時期的《左傳》,主要以論證技巧為主;然而,《春秋公羊傳》和《春秋樞紐梁傳》主要側重於闡述儒家經典。還有各種形式的傳記,有的是根據經文逐字逐句解釋的,如《石矛傳》;有的是雜引用他的話,由義來證明事情,如《漢書·詩傳》。

“註”的本義是往裏面灌水,使之順滑。引申為解釋和疏通古籍中的疑難詞語。東漢時期,鄭玄著述甚多,但仍有《禮記》、《周註》、《禮記註》。這種文體由鄭玄推廣開來,成為解釋和疏通文意的最常見形式。經典部也有很多叫“註解”的經典。

說“說”就是解釋意思,主要是以解釋義為主。“說”的文體也起源很早。據《漢書·藝文誌》記載,有《五鹿沖宗書》,《詩經》有《歐陽》,《詩經》有《魯》《說文》,《論語》有《齊說》、《呂氏夏侯說》和《晏》。阿清作家惠寫的《李碩》雖不含經書,但為了解釋古音古義,對其進行了整理。

文風“寫”即表達知識,是鄭玄首創的。鄭玄之詩尊《毛傳》。如果《毛傳》晦澀難懂,他就把自己的看法寫下來,做上標記,成為“筆記”。鄭玄《毛詩註》之後,出現了無數通過註釋來闡釋經典的作品。僅清代就有胡永雲的《毛詩註》、的《周官註》、的《禮記註》、俞樾的《禮記註》、劉的《公羊註》。

解釋“謝”就是分析和解釋。“謝”的文體起源很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著作中就有。比如《韓非子》中的解老,就是壹篇解釋老子的名篇。後人用這種體例詮釋經典,或稱“謝毅”或“謝毅”,如東漢傅謙的《春秋左傳》中的謝毅,賈逵的《周官》中的謝毅和《左氏》中的謝毅,何修的《春秋公羊》中的謝毅等壹直保存至今。

“疏”就是疏通。這種文體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的《逸書》。梁武帝闞在《說文解字序》中分析了《說文解字》的特點,即“引經據典,博采眾長”。到了唐代,唐人對漢人經典的詮釋似乎不甚明了,於是出現了新的詮釋形式“疏”,既註解了文本,又註解了前人的註解,形成了經、註、疏三個層次。壹般來說,疏不違註意,所謂“疏不破註。”在唐代,官義被稱為“義”,如孔的“五經義”以及後來的“七經義”。私人註釋的著作仍稱“書”,如賈的《書》和《書》。

章句“章句”主要是分析經文的篇章,流行於西漢,為儒家經典所用。先秦時期的古籍都是直接描述的,沒有章節,也沒有句子。後來儒生作章句,對內容的理解也在章句中表現出來。漢人的“章句”保存至今,包括趙琪的《孟子章句》,從中可以看出章句的特點。這種寫法也被後世沿用,如南宋朱的《大學篇》和《中庸篇》。清代有焦循的《易經》和任啟禮的《禮記》。

“集解”的風格是註釋各種學派的理論。言和的《論語》和範寧的《春秋傳·梁傳》《十三經註》是這種文體的代表作品,而杜預的《春秋左傳》《吉傑》則不屬於這種文體,其註釋仍然是杜家的話。不僅有解,還有論、註、講、要、義、傳,廣泛應用於各種註釋領域。就《紀傳》而言,宋代的著名著作有朱的《詩傳》、蔡慎的《書傳》和蘇轍的《春秋》。

豐富的經典是隨著儒家經典的發展而逐漸積累起來的。春秋時期只有六經。戰國以後,解釋六經大義的傳記、筆記開始在儒家著述中興起,俳句、圖像學等《周易》十翼就是《易傳》。《李》所附的《紀》和《春秋》列傳,都是早期的經學闡釋著作,只是到了漢代才升格為“正經”。西漢儒生撰寫的傳記和筆記主要闡述儒家經典的意義,如《尚書大傳》、《朝鮮詩傳》、《春秋故事》等。然而,此時壹些闡釋儒家經典的著作開始顯現出復雜的弊端。東漢桓譚在其《新論》中記載,經學大師秦實際上用了十余萬字來解釋“要典”壹詞的含義,這種濫用在後來的經學闡釋著作中時有出現。東漢以後,經典註釋逐漸轉向訓詁和名物研究方向,主要是訓詁和研究名物體系,發展了章句訓詁學,出現了許慎、馬融、鄭玄等著名學者。到目前為止,有《石矛傳》、《李三註》、《楊公註》、《孟子註》等。,後被稱為古鈔。

魏晉以後,隨著音韻學的發展,典籍中出現了大量的音韻註釋作品。金代徐渺對五經進行音韻訓練,成為當時各種經典的音韻註釋典範。經學註音訓音的傳統在唐代得到進壹步發展,出現了壹批註釋經學的經典著作。其中,陸德明的經典演繹取得了最大的成功。他的語音訓練是音義結合,註壹個不壹樣的音,就是表達壹種不壹樣的解讀。全書36卷,自漢魏以來已搜遍230余家,但十三經中只缺孟子壹家,因為唐代孟子尚未入“正經”。後來,宋代儒生在發表十三經註釋時,將經典註釋的內容分散在各種典籍中,稱為“陸德明音義”。

宋代註釋經典的數量迅速增加。南宋時,經學家們確定了壹批自漢代以來註釋十三經的重要經典,並以十三經註的形式出版,在封建時代很流行。這套註釋疏經中,除了孝經是唐高宗註釋的以外,漢人和魏晉人各占壹半,註釋疏經部分是由唐宋人完成的。總體而言,重漢輕唐的漢學傾向於唾罵名物,與當時理學中儒生註釋經典的方式大相徑庭。雖然《十三經註》中很少收入宋代儒者的經典著作,但其中的許多成果已為歷代學者所公認。如在《易經》註中,程頤的和朱的《易經本義》都有所創新,特別是程頤的更是受到清代樸學大師顧的推崇。關於《尚書》的註釋,宋末元初蔡紳的《藏書傳》和金魯祥的《尚書表註》不亞於偽孔子的《列傳》和孔的《正義》,後世學者多有利用。“詩”的註解是歐陽修的《毛詩本義》,往往能探究出詩人的用心。關於三禮,朱晚年的《禮記通解》篇節分明,並以《禮記》的內容加以註釋,追根溯源。朱的《論語·孟子集解》雖然重在義的解釋,但對初學者來說簡明易懂,可與的《論語集解》和的《孟子章句》壹並閱讀。明代雖有大量典籍,但繼承宋學,未能有所突破。

清代在詮釋經典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在經學的許多領域都超越了漢唐。在選擇上,首先在辨偽經典上意義重大。周代的《辨是非》、商、顏若渠的《尚書古書疏證》、惠棟的《尚書古書考辨》、胡瑋煒的《易圖辨是非》都是辨偽經典的代表作。特別是《古文尚書·書正》壹書,以* * * *所列128條,逐壹陳述了《古文尚書》的矛盾之處,徹底揭露了東晉伊美偽造《古文尚書》和《尚書孔子傳》的行為,使幾千年的遺留問題有了定論。其次,清代儒學經典著作幾乎都有註釋。十三經中,除《禮記》和《樞紐梁傳》外,每部經典都有若幹新註和疏漏。這些工作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達到了壹個新的水平。張是清末學者,他研究清人經典,選了壹批著作作為“新疏經”,頗具代表性。它列舉了:易經收錄了惠東的《易經》、範姜和李松林的《易經補遺》、張惠言的《易經後記義》;《尚書》包括江生的《尚書集註》和孫星衍的《尚書今文註》。《詩經》有陳歡的《毛詩傳》;李周包括孫詒讓的《李周的正義》;《儀禮》包括胡佩雲的《儀禮正義》;《左傳》包括劉文奇的《左傳正義》;“公羊”包括陳力的《公羊壹書》;《論語》包括劉寶南的《論語正義》;《孟子》收錄了焦循的《孟子正義》;《孝經》包括皮席瑞的《孝經註》;《爾雅》包括邵的《爾雅正義》和的《爾雅義疏》。這些著述大致可以反映清代經學研究的水平。此外,清代還對經典的註釋做了大量的整理工作。康熙年間,納蘭性德出版的1860卷《通經解》由許和何峰編輯。編者收集了唐、宋、元、明對《易》、《蜀》、《春秋》、《李三》、《孝經》的評論。此外,清代儒學還總結了當代的經學闡釋著作,如阮元的《經學闡釋》和王先謙的《續經學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