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甲骨文中的商代歷法和地理

甲骨文中的商代歷法和地理

殷墟甲骨文的發現也為商代歷法的研究提供了最可靠的第壹手資料,幾十年來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李因譜》於1945年出版於四川印石,是董作斌於12年利用甲骨文等材料研究殷代歷法和周代祭譜的壹部力作。在本書第壹卷中,提出商人采用幹樹枝來標記日子,壹直延續至今,沒有中斷;商月是農歷月,有大小月(墮月二十九,大月三十)。14或16之後,兩個大月份相連。他認為當時采用的是陰陽歷的年份,所以有閏月的設定方法,是65,438+09,7。根據他對舊派和新派區別的看法,指出舊派(如武丁)在年底(65,438+03)設閏,新派(如祖甲)在年中設閏。在第三卷中,他還討論了甲骨文中所見的日月蝕,試圖證明古代有四分法和正月建醜制。陳對殷墟甲骨文的總結,進壹步肯定了董氏的壹些說法,同時對其進行了修正,認為歲末閏或年中閏是壹個時期內的並列(與祖甲)。但陳批評董氏關於殷代歷法分四部而醜建在正月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1981年出版、天文史家撰寫的《中國天文文學史》,肯定了董、陳關於陰陽結合、月亮大小的觀點,肯定了董氏關於自殷以來主枝、分支歷法從未間斷的觀點,肯定了歲末閏,但否定了殷有年中閏的可能[142]。殷朝以陰歷為主,統治甲骨文的學者,如董作賓,過去認為是朔日。之前的論文《中國天文學史》和張培宇在1984 [143]發表的論文都認為新月的出現應該是第壹次。日本學者郭內卿在1957 [144]中提出了同樣的觀點。但石豐1990 [145]發表的《李因正月考證》仍然認為陰人正月是朔初壹,因為相對稀疏的新月仍然可以通過觀測得到。由此可見,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今後還會繼續下去。商代的地理知識對於研究商代的社會歷史和文化非常重要。但在殷墟甲骨文發現之前,文獻中僅有少量記載,因此殷墟甲骨文中出現的地名引起了學者們的關註。殷墟蔔辭地理學研究的開創者王國維在1914(或1915)年寫了壹篇很短的文章《殷墟蔔辭所見地名考辨》,從當時能見到的200個地名中,選取了8個離安陽較近的、文獻中發現的地名,對其進行了考證。此時,地名之間沒有任何聯系。郭沫若是真正創造了甲骨文地理學研究的有效科學方法的學者。他在1933(日本文獻問堂)出版的《甲骨文全集》中,以商代田獵甲骨文為研究對象,通過同版幾個甲骨文的日差計算出各地之間的距離,再通過同名異版聯系其他地名,從而結合文獻記載建立起地理區域框架。此後,雖有不少學者繼續對商代地理研究領域進行探索,但采用的方法都是以郭的聯枝聯枝法為基礎。到20世紀80年代末,董作賓、陳、李雪芹、島本南、松丸道雄、鐘等人在商代治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46]。董適的成就是系統地收集了黃氏集團招降黨甲骨文中的地點,並按主枝聯系起來,以此來詮釋他的觀點,繪制路線圖。另壹方面,陳綜合論述了商代晚期的各種地理結構,如大邑商人所在的地區、沁陽狩獵場等,勾畫了甲骨文地名網絡,修正了董適關於截人路線的理論。李的專著對沁陽狩獵場作了較為詳細的區域劃分,糾正了郭沫若將“壹追”壹詞解釋為地名的錯誤,指出“壹”應讀作“陰”、“通”或“和”。松丸道雄的著作從理論上探討了估算狩獵場距離的方法,這也是他優於其他學者的地方。在鐘的文章中,甲骨文名稱分為天佑地理、農業地理、部落地理等。他對前人研究的成果、方法、觀點做了詳細的分析。狩獵地名的研究雖然仍采用聯枝聯支的方法,但嚴格規定了用詞條件[147]。殷墟蔔辭地理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是鄭於1994年出版的《商代地理學概論》[148]。其特點是:第壹,對地名進行細致的考證,以便準確地認識文字;其次,甲骨文更為完整,不僅使用了甲骨蔔辭集,而且還有肖屯南的甲骨等新材料,這些都是他書中所沒有的;第三,該書充分利用了最新的田野考古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