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智謀的成功率,而在於諸葛亮。
第壹,被後人神話的諸葛亮,扮演了愛情的角色。
神話中的諸葛亮是壹位精通天文、地理、星象、釣魚、占蔔的全能人才。對於這樣的人,當然可以通過某種方式窺見世界大勢。這就是所謂的“秘密”。
按照這種理解,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諸葛亮六下祁山攻魏,不是為了最終的成功,而是為了報答劉備被忽視的愛情和白帝城的信任。古語有雲,“士為知己者死”,僅此而已。
經過以上認識,我們可以得出諸葛亮的想法:“伐魏不可能成功。這裏贏了,那裏就輸了。魏延的計劃很好,但畢竟魏延只是凡人之見,只知其所以然,不知其所以然。”因為諸葛亮看透了壹切發展規律,所以他不會認同魏延的戰略。
二、歷史上的凡人諸葛亮。
對於凡人諸葛亮來說,就簡單多了。可以從諸葛亮自身的性格和行為習慣入手。後人評價諸葛亮“做大事要謹慎”;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諸葛亮壹生謹小慎微,計劃多,決策少。”我們可以相信司馬懿的評價是相當有說服力的,因為作為相對的敵人,他們可能是最了解對方的人。
從上面的評論可以得出結論,諸葛亮是壹個非常謹慎的人,每壹個決定都會經過深思熟慮。魏延的智謀或許是獨壹無二的,但在諸葛亮看來,采用魏延的方案風險太大。
歸根結底,歷史的發展自有壹套規律。過去和未來都是猜測,誰對誰錯都無法保證。表達對方的觀點很重要,只要有意義。展望過去和未來,我們必須確保我們的客觀性。我們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所以無論我們的理論多麽完備,都無法超越歷史規律,因為它就在那裏,無論我們如何操作,它都不會增加或減少,更談不上改變。
對於歷史,我們是觀眾,也是演員,看著別人,演著自己。“身在廬山,不知廬山真面目”這句詩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