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秋天的民俗,並解釋其含義。

秋天的民俗,並解釋其含義。

向拜月獻祭月亮以慶祝豐收。

分享和餵“團圓餅”

家庭團聚

為婚姻和孩子祈禱

燃燒寶塔燈

賬戶結算日期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

向拜月獻祭月亮以慶祝豐收。

唐宋時期的中秋節是壹個普遍的社會娛樂節日,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賞月和玩月。明清時期,節日的性質發生了變化,人們也賞月了,但似乎更註重月神的神聖意義和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倫理經濟關系。中秋節是收獲的季節,人們用中秋節的習俗來表達對豐收的慶祝。祭月時的時令水果,既是祭月,也是勞動果實的享受。

在明朝,北京人在8月15日祭月。人們在市場上購買了壹種特殊的“月光紙”,這是壹種上面有月光菩薩雕像的神:月光菩薩坐在蓮花座上,壹只玉兔像人壹樣站在旁邊,用杵在臼中搗藥。這種月光菩薩小三寸,長壹尺多,精美的人像是金色的。北京的人們為圓形的水果、糕點和西瓜立了壹尊月光菩薩像,要切成蓮花的形狀。晚上,當月亮升起時,人們向月亮獻祭和崇拜。祭拜結束後,他們將月光紙焚化,取出的供品壹般由家人共享。到了清代,北京的月亮崇拜有了變化。月神是道觀贈送的,題目是“姚蘇太陰邢俊月宮”。在這壹天,更多的“月光馬”在商店裏出售。它們長七八英尺,短兩三英尺。上面有兩個旗子,紅色,綠色或黃色,獻給月亮。祭祀結束後,他們和紙錠、紙錢壹起被焚化。

祭祀月亮和拜月是明清時期中秋節的常見習俗。清代有句俗語:“八月十五,月圓,獻西瓜月餅於神。”清代有壹種特殊的月餅,比日常的月餅“又圓又大”。特制的月餅壹般在中秋節後由家人分享,有些留到除夕吃。這種月餅俗稱“團圓餅”。明清江南有老南瓜,蓮藕,月餅,旁邊放壹碗涼水。當婦女和兒童拜月畫完後,他們用手指蘸水畫他們的眼睛,希望它們能變涼(周作人《中秋節的月亮》)。這個習俗起源於六朝時期人們在八月中旬用露水洗眼的習俗。那時候,人們在中秋節互送的不是月餅,而是裝有草露的眼囊(《荊楚歲月》)。

不同的地方對月神的形象有不同的描述和理解。在福建汀州,有中秋之夜“邀月姑”的習俗。孩子們在月亮裏放水果蛋糕做演講,邀請月亮阿姨預測災難。浙江諸暨的大戶人家在中秋節制作大月餅,裏面摻有瓜果,“疊案為月,名曰‘宴嫦娥’”。蘇州家家戶戶擺上壹瓶花蠟,沒有月宮的象征,仰望天空祭拜。年幼的孩子們正在“拜月,燈前嬉戲,名曰齋月宮”。江浙壹帶有中秋節“燒香”的習俗。蘇州所謂的桶香,就是用細線香,中間填滿香屑。香鋪做好之後,賣給和尚和居士。人們在中秋之夜,在月下焚燒,稱為“燃桶香”。杭州的鬥香是用紙糊成桶形,中間有香,高約兩尺。它是在中秋節晚上祭祀月亮時使用的。吳曼雲《江鄉事節》詩:“心中之言焚成碎片,月上香。“畢竟天下人少,貴蘇工資壹萬。”揚州小秦淮河,中秋“撐太陰”,畫成寒空宮,名曰“月宮紙”;紙絹還被用作偶像的冠帶,在月餅上安排身著便衣的女子,稱為“月宮人”;然後供奉蓮藕果。

值得註意的是,在上壹代,拜月同時受到男性和女性的崇拜。在汴梁的中秋之夜,全城所有的家庭,無論貧富,從會走路的孩子到十二三歲的少年,都要穿上成人服裝,爬樓梯或在法庭上“拜月燒香”。男孩期望“早走蟾宮,登仙人桂”,意思是求月神保佑早日科舉。女孩祈求有壹張美麗的臉,“願它看起來像嫦娥,像幹凈的月亮壹樣圓”。宋人看重的是才女之美。

明清以後,祭祀月亮的習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男性拜月減少,月神逐漸成為女性崇拜的特殊對象。北京有句俗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竈”。明清時期,北京的中秋節增加了壹種新的時令物品——彩兔。明代“中秋多以泥兔之形,扮作人形,為小兒所拜”。在清代,玉兔被戲稱為“男妓”,人們用沙子做成白色的玉兔,並用五顏六色的顏色裝飾。男妓制作技術精湛,造型多樣滑稽:有傘蓋,衣冠楚楚,扮作官員;有的人穿著盔甲,舉著旗幟,裝扮成勇士;還有騎虎難下,靜坐示威。大的有三英尺高,小的不到壹英寸。北京人“天上月下聚,市井易。”男妓給街頭生活增添了不少趣味。

中秋節和拜月在少數民族中也很受歡迎。鄂倫春族祭祀月亮時在空地上放壹盆清水,然後跪在盆前向月亮鞠躬。桂西壯族的“祭月問神”活動更為典型。每年在夏歷的八月中旬,有些是在中秋之夜。人們在村尾露天搭起祭祀臺,供祭品和香爐。桌子右側立著壹根約壹尺高的樹枝或竹枝,象征著社團樹,也是月神下凡的梯子。這裏保存著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包括:邀請月神下凡,由壹至兩名女性作為月神代言人;上帝和人類互相歌唱;露娜占蔔算命;歌者唱真言歌,送月神回天(見何《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可見,祭月這壹古老的習俗至今仍在偏遠的民族間流傳,人們在中秋節也能與月神直接對話交流,這與少數民族的文化特點有關。

分享和餵“團圓餅”

中秋節制作食物月餅,在民間稱為“團圓餅”。中秋節是收獲的季節。為了加強家庭成員和社會成員之間的聯系,相互贈送禮物,月餅成為相互交換的信物和吉祥的象征。

月餅的形狀可能在宋代就有了。蘇東坡曾有詩贊道:“小餅如嚼月,酥中有酥。”但據文獻記載,當時重在鑒賞新事物,如品嘗石榴、棗、栗子、橘子、葡萄、飲新酒等,意為“秋季品嘗”,月餅並未被視為重要的時令食品。把月餅作為中秋節的特殊食物和供品的習俗可能始於明朝。明朝初期,中秋節有吃餅的習俗,但不叫月餅。據《客多余話》記載,南京有壹位鐵冠道人,道術高明,能預知未來。明太祖不同意這壹點,所以他召見了道士,問:“我今天能做什麽?”是的,他說,“王子會有壹個蛋糕。”那是中秋節,太祖命人把道士鎖在房間裏驗證。那時候王子真的來送蛋糕了。王子將在中秋節期間向他的父親贈送月餅。民間城鄉互餵月餅作為節日禮物。

先看明朝都城,“士庶家具,月上做蛋糕遺”。這種面包大小不壹,被稱為“月餅”。明末北京的月餅制作已經非常考究,價格也不便宜。“購物者以水果為餡,名稱各異,壹個蛋糕價值數百元。”在清朝,北京的中秋節除了熏香燈,還有團圓月餅。清末北京出現品牌月餅,前門知美齋月餅“京都第壹”。壹般到處都有月亮的月餅,大的直徑有壹尺多長,上面畫著月宮、蛤蟆、玉兔等圖案。在北京有壹種吃月餅的方法是在祭祀之後。另壹種吃法是留著給家人在除夕夜分享,這叫做團圓餅。蘇州人也視月餅為中秋物件,互贈遺產。到了清代,杭州還繼承了明朝的節日習俗,“中秋吃月餅,晚上祭月,亦取雙月之意”。

現代月餅生產形成了壹種地域風格,包括京味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和雍式月餅,它們在月餅的餡料、造型和加工方法上各有特色。京味月餅是糕點和冰糖餡;廣式月餅以糖水面團為主,有脆皮和硬皮兩種,鹹中帶甜,餡料有肉、蓮蓉、豆沙。蘇式月餅也很脆。蛋糕餡常用桃仁、瓜子、松子,配桂花、玫瑰等天然香料。寧波的寧波式月餅也是香脆的,而且裏面經常會有青苔。傳統月餅糖多油重。近年來,水果餡的低糖月餅開始流行。

作為民間生活中團圓的象征,小月餅作為親情的信物互相餵食,從而實現親情的再確認。中秋節吃月餅有具體的方法。壹般都是大家把月餅切均勻,按人口平均分配。每個人都享受壹塊月餅,這象征著家庭成員是團聚的壹部分。如果家裏有人外出,他會特意留下壹份,象征自己也參加了家庭團聚,這個月餅會留作他除夕夜回來享用。這種用食物讓家人團聚的方式是中國人獨特的文化習慣。

家庭團聚

團圓是中秋節習俗的核心含義。

由於家庭生活,中國人有著強烈的家庭倫理觀念,重視親情和血緣關系,從而較早形成了和諧團圓的民間心理。家庭成員的團聚已經成為家庭生活中的壹件大事,民間節日為人們提供了定期聚會的機會。在傳統節日中,人們對團圓的要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滿足,如除夕的“團年”、重陽節的聚飲等。中秋節是花滿月圓的時候。“月亮,現在在海上長得很圓,此時地平線是* * *的”,人們將天上的滿月與人員的團聚聯系在壹起,因此中秋節在古代被視為壹個特殊的“團圓節”。宋人的團圓意識壹直與中秋秩序有關,上述宋代城市居民全家賞月就體現了這壹倫理因素。明清時期,由於理學的影響,市民社會中的農村人觀念得到強化,同時由於人們更加意識到世俗生活中家庭社會的力量,人們在思想感情上更加依戀家庭。秋收時的中秋節是加強親戚間聯系的好機會。“中秋民間以月餅為遺,取團圓之意”(田明余誠《遊西湖筆記》)。值得註意的是,中秋節特別重視夫妻團聚。已婚婦女在中秋節要趕到父母家與丈夫團聚,而且必須在當天回到丈夫家與丈夫團聚。俗話說“留個姑娘壹秋,不如過中秋”。

為婚姻和孩子祈禱

中秋節是秋天收獲的季節。民眾在獎勵神靈的同時,也祈求繁衍的力量。

在古代,“男女結合”是秋收後的主要人事活動,古代秋社的祈福童禮是這壹活動的時間規範。中秋節出現後,男女相遇,為孩子祈福的習俗逐漸轉移,融合為中秋節習俗。女性對月亮的祈禱和月下之行,大多與嫁女有關。中秋夜玩月,宋代已盛行,明代興盛,尤以江南蘇杭為甚,杭州西湖更是“蘇堤之上,與白日無異”。蘇州的盛大夜遊是王朝的張岱在《虎丘秋夜》中描述的:“虎丘八月半,有原住民、浮房、文人、家屬、女樂師、歌妓、名妓、戲婦、民間少婦、良家婦女、幼童、孌童、少年犯、食客、閑散、妓女。清朝以後俗稱“走月”。中秋之夜,女子可以盛裝出門,月下探親,也可以在尼姑庵裏呆到深夜。”“月上漫步”是民間女子解禁的日子,“壹起流浪”背後隱含著祈求繁衍的意義。據同治《江夏縣誌》記載,江夏市紫陽橋在中秋之夜格外熱鬧,橋上的石龍頭成為出行的年輕女子相互撫摸的對象,以獲得媒神的青睞,祈求孩子的意思十分明顯。近代南京,希望生孩子的人,先逛孔廟,再過橋,說可以。在現代湘潭地區,中秋拜塔的習俗與“月上漫步”相同,祈求人類繁衍生息,身體健康。當地有壹首歌唱道:“八月十五遊佛塔,帶香拜菩薩。老人有綠頭發,後來的孩子有財富。唐可生了壹個胖娃娃,姐妹們都是好人。"

“摸秋”或“偷瓜送孩子”是中國南方中秋節為孩子祈福的壹種流行習俗。中秋之夜,人們在田裏“偷”瓜,然後送給婚後幾年不育的夫妻,吹著打著。浙江Xi安縣“偷瓜芋頭,隨衣隨包送到娘家,說‘獻兒’”。有的地方晚上摸索的不是瓜果,而是瓦片和石頭。如安徽懷寧“黃昏,城中女子引至樅陽門。在白子岸和白鷺橋畔,他們摸索著碎石,石頭是公的,瓦片是母的。“中秋節晚上在田裏‘偷’瓜的習俗在兩湖地區也很流行。青年男女對於去哪裏偷瓜菜有自己的選擇。壹般都是到對的人的花園裏去“偷”,偷的時候笑著扇耳光,吸引自己的愛人,享受“偷”的快樂果實。

燃燒寶塔燈

明清時期,中秋節晚上有燒燈籠的民俗。

中秋節燈籠和元宵節燈籠不壹樣。寶塔燈在中秋之夜點亮,主要流行於南方。寶塔燈,就是村裏的孩子撿碎石,搭個寶塔形的燈。清代蘇州村民用瓦片在荒郊野外壘成七級寶塔。塔中間為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孩子燒“芬達燈”,用碎瓦換;還有柚皮燈,用紅色的柚皮雕成,中間壹盞玻璃燈,泛著紅光。另壹個是茉莉茉莉燈,香味四溢。在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有建寶塔燈的習俗。在江西清江,中秋節時,人們經常用瓜做燈籠,看起來像月亮。孩子們把瓦礫堆起來做成壹幅漂浮的圖畫(佛塔),裏面放上柴火,點燃它,“四面玲瓏,似火樹”。在湖南寧鄉,孩子們堆寶塔,中間焚燒,“以紅透為吉兆”。安徽廬江,“兒堆瓦礫作浮圖,敲鑼鼓,謂之寶塔。”這些燃塔燈或擾塔的民間行為,都有借助佛教尋求生命安全的意義。

賬戶結算日期

中秋之夜在文人眼裏是賞月的良宵,在農民占蔔來年天氣天象的時候是女人眼裏難得的暢遊之夜,在工商戶眼裏卻是清算金錢債務的日子。“凡金錢債務,必於五月天、八月天結算,稱為節,中秋尤為重要”(《商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辨》)。中秋節是壹年中最重要的會計日,也是老板與員工續簽或終止合同的時間。債務人愁眉苦臉,想盡辦法熬過這個節日。店主們也很擔心,晚上宴後會被告知明天不要回來。對於這些人來說,中秋節並不那麽令人興奮。對他們來說,節日是為了過海關,所以“節日放假”的說法非常貼切。中秋節在這裏演變成了工商業社會的時間標記,顯示了節日在調節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意義。

節日是日常生活的亮點,節日習俗文化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中秋節經歷了文人賞月的高雅趣味,民間拜月的趣味,吃月餅不賞月的低俗趣味。自古以來,節日習俗的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月明依舊,人心不在。壹部中秋節習俗演變的歷史,也就是壹部中國人心態變化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