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天氣和氣候的變化是人類最早的科學活動之壹。隨著人類文明的誕生,氣象科學開始萌芽。相傳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黃帝時代,中國就有專門從事氣候觀測的人。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帝堯時代,也有掌管天文和氣象的官職(中國古代天氣和氣象是在壹起的),這個官職被歷代沿襲。在清朝,它被稱為“秦田健鄭”,是負責天文和氣象的最高政府官員。中國在古代對世界氣象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夏朝(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65438+公元前07世紀):
夏初東夷石雕連雲港將軍崖巖畫有壹條與社石有關的正南北線,由此可以推斷分為兩部分。利用天象和物候進行農耕活動。
商朝(公元前17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
高度重視天氣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當時,甲骨文被用來描述風、雲、虹、雨、雪、雷等天氣現象,占蔔也被用來預測天氣信息(最多十天),有季節、八個方向等概念。
西周(公元前11世紀-8世紀);
可以用土歸來確定方位,知道無論“雨、雨、謝<熱>五大氣象條件是否異常,都與農牧業生產息息相關。詩經裏的?黑暗之風?七月記載了壹年中各月的物候現象和知識,還有天氣諺語和氣候諺語的記載。在本周初完成& gt壹本是中國最早的物候學專著。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春秋》壹書開始將天氣異常列為史記的重要內容之壹。秦人醫家和醫家都把六種天氣(陰、陽、風、雨、陰、明)的異常作為發病的外因。曾參(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用陰陽學說解釋了風、雷、霧、雨、露、霰等天氣現象的成因。管仲不僅認識到了植物生長類型與地形、地下水埋深的關系,還提出了齊國三十節氣的劃分。孫子兵法把天氣(“陰陽、寒熱、時制”)作為軍事成敗的五大重要因素之壹。易經?《說卦傳》提出“天、地、火、風、雷、山澤”代表自然物。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2年):
軍事氣象學發展起來了。主張利用氣象條件來克服它。莊周(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指出風是空氣的流動,並提到陽光和風可以使水面悄悄蒸發。黃帝內經?蘇文闡述了季節、氣候、天氣與健康、疾病、病因、治療的關系,提出了氣候、氣、時間、年齡的概念,涉及到壹些氣象病因的人體病理問題。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是中國統壹時期要求各地向中央報雨的法律制度(《秦十八種?田維”)。規定降雨後,各地要及時書面上報受雨情和受益(雨情和抽穗)及受災(旱、澇、風、雨)的田地面積。《呂氏春秋》將雲分為山雲、水雲、旱雲、雨雲四類,並對雲做了簡單的分類。
漢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19年):
在淮南子?天文訓練中首次出現24個現代名稱相同的節氣。還提到了“戴、銅鳳、風銅鳥”和“天平土灰濕度計”三種風向測量儀器。董仲舒在《霽雨雹對》中指出,雨滴的大小和密度與雨滴被風吹動的程度有關。王充在《論衡》中駁斥了當時關於閃電形成的迷信觀點,指出閃電的形成與太陽熱量和季節有關,閃電是由爆炸引起的。後漢應劭提出了梅雨、信風等名稱。蔡邕在《張句月序》中指出彩虹的形成,是“陰陽之氣的過渡,也是它所集中的各種色彩。常視雲,日見日。無雲可見。”
三國時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趙《周髀算經註》介紹了“七衡六室”,從理論上解釋了二十四節氣與太陽運行的關系。
晉代(公元281-公元419);
晉代盛行與風有關的木鳥(風速計),有不少安裝在城墻上和天文部,也有壹些設在太仆寺(交通部)。周初在《風土誌》中提出了梅雨的概念。東晉的李江指出,近地面空氣(霧狀空氣)可以減少星間視距,使星辰升起時的早晚顏色變紅。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北魏賈思勰的《齊·姚敏書》是當時農業氣象學的壹部傑作。提出了熏蒸防霜、除雪保濕的方法。北魏《鄭光歷》在歷中包含了72個時期。沈懷遠的《南越通誌》第壹次提到臺風,當時稱為“颶風”或“恐風”。南朝梁宗谷《荊楚紀年》提出冬天是壹年中最冷的時期。
隋朝(581-617):
杜泰卿的《玉燭集》為月書,摘錄節氣、政令、農耕、風俗、典故等。按月收錄於隋代以前的各種書籍中,保存了許多失傳的農業氣象方面的文章。
唐朝(618-906):
天文學家李的《乙已占》載有與風有關的木鳥的構造、安裝和使用方法,指出木鳥口中有壹朵花,風來時,鳥會先轉。根據風對樹木的影響,設置了八個風力等級。唐代醫學家王冰在校註《黃帝內經·蘇文》時,對國內氣候進行了區域劃分。他是世界上第壹個提出溫度梯度概念的人。
五代(907-959):
辛啟娘在壹盞紙燈下燃松節油,使其高飛,作為軍事信號,後世稱之為“孔明燈”。
宋朝(960-1278);
最著名的科學家沈括對氣象學有許多獨到的見解。他的《孟茜筆記》收錄了25篇有關氣象和節氣、歷法的文章,包括峨眉寶光、閃電、雷斧、彩虹、登州海城、爪旋風、竹化石、瓦霜畫、冰雹形狀、劃船方法、垂直氣候帶、天氣預報等。秦的《九章數書》列舉了四個測量雨雪的公式,解釋了如何從不同形狀的雨雪容器中積累的雨雪計算出平地上雨雪的深度。
元朝(1279-1367)和明朝(1368-1643);
元明兩朝非常重視農業。元代農業部官員編撰的書籍都包含豐富的工業氣象內容。
明末,意大利傳教士高以智(化名)來到中國,也將西方文化傳入中國。高以智和韓雲合寫了《空間與空間》壹書。因為大部分書籍都是關於氣象現象及其特征和形成原理的,應該算是當時第壹部介紹歐洲氣象知識的專著。在此基礎上,明代學者熊明在其著作《格致草》中,根據西方科學原理,分析了歷史上記載的自然變化和災害以及風、雲、雷、雨等氣象現象的成因。他設計了太陽火下降,氣體上升的圖解,只用壹張圖就系統地解釋了對流天氣的形成。
清朝(1644-1911年);
西方氣象知識傳入中國後,由於中西方氣象理論的接觸,會相互滲透。因此,明末清初,中國科學家在思考氣象問題時,受到西方氣象理論的影響,為中國氣象學的發展註入了許多新的思想和理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從此中國氣象科學與西方氣象科學融為壹爐,中西難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卡爾·t .)與華於1871年合編的《天氣預報系列談》壹書。這本書采用了“日心說”而不是“三際理論”。全面介紹了太陽輻射加熱地面、海風、陸風、臺風、哈德利環流、大氣潮汐、霜、霧、雨、雪、冰雹、雷電、平均值和年、日較差的計算、大氣光圖像等大氣現象和氣象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