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規經(包括書面和口頭部分)是朝鮮規文化的核心部分。書面經典是用藏語“舍義”和“紮義”即大草和正楷書寫的。由於許多社會因素,雲南的儒家經典基本上被破壞了。僅在四川省木裏縣,就有散落在私人家中的藏品,數量無法統計。據韓規後裔多奇品初介紹,其家傳有365卷,包括:祭山神、風神、龍神、除穢經、葬經、祭羊經、減災經、安神經、防是非經、驅邪經、祈福長壽經、祝賀經、擇歷經、占蔔經等。據初步統計,寧蒗、鹽源、木裏三縣10類圖書400種,數量之多,實在是鳳毛麟角。民間舉行各種祭祀活動,儀式多樣,也比其他宗教儀式豐富。這些復制程序反映了普米族歷史上的民俗,是研究民俗學的珍貴資料。
朝鮮規文的內容主要是古典神話,如創世、創世、鬥龍、鬥妖、戰爭等。它不同於普米族民間口頭文學,有其獨特的文學價值和藝術特色。
韓國規畫以宗教內容為主要題材,包括“木排”畫、紙板畫、麻布卷軸油畫等。其稿構思獨特,筆法精湛,造型準確,層次分明,形式生動。色彩斑斕,充分展現了獨特的原始自然美,有其壹定的藝術價值。
韓桂神舞是跳的舞。隊伍少則3人,多則6-8人,由師傅負責,另外兩排左右,頭戴五個佛冠,身披袈裟,頸上掛壹串月桂佛珠,橫掛壹面魔鏡,腰間系壹條絲帶,左手搖鈴,右手持壹面小鼓。動作有動物舞、神舞、戰舞、律舞等。
漢規樂漢規教祭祀樂,祭祀樂由聲樂和器樂組成。聲樂是吟誦曲調,韓桂為他人念經,豐富多彩的個人和集體歌唱表演,伴隨著鑼鼓,十分優美。不同的儀式和經文有不同的唱法,也有宗派差異。器樂有打擊樂器和管樂器,大中小鑼鼓,還有大大小小的捶鐘和飯碗,管樂器有海螺、小號和圓號。朝鮮祭祀儀式中各種樂器並用,氣勢磅礴,展現了壹派民間器樂的熱鬧景象。
韓桂學校:
普米族對他們的“漢規教”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為了弘揚這壹民族傳統文化,寧蒗新營盤村的村民和在外打工的普米族幹部,於1999年秋聘請四川木裏縣名師(韓桂嬌)多奇品初,在村裏集資成立了“韓桂嬌”傳承班。這是研究和傳承漢桂文化最好的基地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