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概況
濟南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山東省的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濟南位於山東省中西部,是京滬鐵路和吉焦鐵路的交匯處。南臨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的泰山,北接被稱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黃河。
濟南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和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界處,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復雜多樣,大致可分為三個地帶;北部黃河帶,中部山前平原帶,南部丘陵山區帶。濟南的河流很多,主要是黃河和小清河。南北還有大沙河、魚鳧河等河流。湖泊有大明湖、白雲湖、東平湖。
氣候條件
濟南地形復雜多樣,南有泰山,北有黃河,地勢南高北低。濟南地處中緯度,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春季幹燥多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秋高氣爽,冬季寒冷幹燥,四季分明。
自然資源
全市土地資源總面積8154平方公裏。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公裏,平原5000平方公裏。該市有六種土壤類型:棕壤、褐土、潮土、蔣莎黑土、水稻土和風積砂。粘土、石灰石、白雲石質量高、數量大,但沒有得到充分開發利用。“濟南青”輝長巖和“六步紅”花崗巖已出口到歐洲、亞洲、非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產規模有待擴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鐵、煤、花崗巖、耐火粘土、銅、鉀、鉑、鉆石等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和非金屬。尤其是石灰石,品位高,儲量大。花崗巖的黑色花崗巖質地純凈,在中國獨壹無二。森林資源分為喬木和灌木兩大類,有60多個科,300多種。南部山區盛產蘋果、梨、柿子、核桃、山楂、栗子等。,還有丹參、大棗、野菊花、香附等多種藥材。黃河北部平原的紅棗產量也很高。此外,白蓮藕、大蔥、玫瑰、蘆葦等植物產量也很高,在省內外享有盛譽。水資源量為654.38+0.59億立方米,可利用量為654.38+0.47億立方米。
歷史和文化
濟南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舉世聞名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區內新石器時代遺址有城子崖、秦長城之前的齊長城、中國最古老的地面建築小湯山郭墓、單層古塔四門塔、被譽為“海上第壹塑”的宋代靈巖寺彩繪羅漢等。
中國歷史上許多名人都出生在濟南,如中醫創始人,陰陽五行家鄒衍,唐朝開國元勛方、(618-907),李清照、辛棄疾、張、李開先,中國公共圖書館創始人周永年,著名建築師。此外,李白、杜甫、蘇軾、曾鞏等傑出的文學家、學者曾先後在濟南生活和遊歷,因此有“濟南名人多”的美譽。
濟南的市樹是柳樹,市花是荷花。
行政區劃
濟南是壹座歷史悠久的古城。2600多年前,修建了城墻。史書中最早的名稱是“龍”(《春秋左傳》),因該城泉水全部匯成龍水而得名。春秋戰國時期,濟南是齊的故鄉。隨後,齊國將洛邑改名為歷。2100多年前,漢朝改名濟南(史記)。因為陸地在水的南面,所以得名。濟南始建於公元前16年。公元前154年,廢國改郡。宋道三年(公元997年),全國分為15路,晉安屬JD.COM路,即周琦(宋史)。惠松正和六年(公元1116),周琦升任濟南府,轄黎城等五縣。自明清以來,它壹直是山東省的省會。濟南成立於7月,1929。新中國成立後,濟南成為山東省的政治中心。目前,濟南是國家批準的副省級城市,現轄麗霞、歷城、槐蔭、天橋、市中區、長清區、平陰、商河、濟陽、章丘六區,總面積8227平方公裏,人口549萬,其中城鎮居民254萬。
經濟發展
近年來,濟南在機械紡織、鋼鐵、化工、輕工、食品、建材等優勢產業基礎上,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及時將機械(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機械產品、冶金產品)、汽車(先進重型汽車、改裝車、摩托車)、電力(新型電子產品、高檔家電)、化工(現代生物醫藥化工、精細化工、化學纖維)作為,濟南還大力實施名牌產品戰略,不斷擴大名優產品生產規模,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以輕騎牌摩托車、大型壓力機、數控機床、高檔改裝車為代表的汽車產品,以瀟雅牌洗衣機、松下牌彩電為代表的家電產品,以將軍牌香煙、趵突泉牌啤酒、金鐘牌電子衡器、富厚牌針織品、雙利達牌箱包為代表的輕工產品,均在國內市場占有較大份額。其中,瀟雅牌全自動滾筒洗衣機和輕騎牌摩托車是中國知名品牌,出口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濟南成為中國綜合經濟實力50強城市,1998全年工業增加值309.4億元。
濟南郊區的農村盛產糧食、蔬菜、水果、水產、經濟作物和藥用植物。其中,明水香米、龍山小米、章丘大蔥、北苑白蓮藕、泰山小白梨、山楂、雞爪核桃、歷城紅雨杏、黃河鯉魚、平陰玫瑰、瓜蔞等以質優而聞名海內外。近年來,濟南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農業生產連年豐收。1998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731萬噸,農業增加值達到98.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26元。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03.3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非農經濟增長7.9%,其收入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84.0%。目前,濟南市共有鄉鎮企業集團148家,其中省級集團18家,134家進入全國大中型鄉鎮企業行列。
無限風光
濟南被稱為“春城”。泰山豐富的地下水沿著石灰巖地層潛流至濟南,被北郊的火成巖阻隔,在市區噴湧而出,形成眾多泉水。形成了72個彈簧。濟南七十二名泉中,以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龍潭最為著名。城北噴湧的泉水與山川匯流而成的大明湖與城南著名的佛教勝地千佛山交相輝映,形成了濟南“壹城壹山半湖”的獨特景觀。清澈甘甜的泉水是濟南的血液,賦予了這座城市精致的氣質和旺盛的生命力。
泉名總錄
濟南有幾百個泉,有七十二名泉。其實歷代記載的都不壹樣。濟南有72多處泉水,僅市區就有100多處。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泉是濟南72泉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他的則隱居在濟南轄區內的其他地方。七十二泉說源於程琦所載晉代《明泉碑》。所謂金線、黃花、柳絮、臥牛、、漱玉、、石灣、酒泉、、、、朱蓓麩、三水、西亭、、灰泉、知魚、朱砂、劉氏、雲起、鄧州、王水、洗碗、淺井等。染塘、懸泉、杜泉、柳泉、車前草、煮麩、爐泉、白虎、甘露、林佶、白泉、金沙、白龍、華泉、獨孤、李泉、漿、南煮麩、菊苣、鐵、鹿泉、龍菊,共72個。
明代詩人、山東巡檢司閆弼為濟南72泉作詩,其中有13泉名與《全明碑》所列不同,並將全明碑靈巖寺獨孤泉移至黎城縣天馬嶺、康王山。清代學者郝之功著《濟南七十二泉》,其中27泉與《名泉碑》命名不同。明代七十二泉詩13只增加了3個泉,增加了24個名泉,名稱改為1。
新命名的“七十二名泉”包括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歷史上的名泉,以及新增加的琵琶泉、瑪瑙泉、九女泉等名泉。酒泉、香泉、金湖泉等歷史上的名泉因消失而被移出。“十大泉群”是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龍潭、白泉、湧泉、禦河泉、百脈泉、袍泉、洪範池泉群。“七十二名泉”在“十大泉”中如珍珠般墜落。趵突泉公園,位於濟南市中心,南臨千佛山,北臨大明湖,東臨泉城廣場。是以泉水和人文景觀為濟南標誌的著名文化公園,泉城三大名勝之首。
濟南素有泉城之稱,“家家泉水,家家掛在樹上”,構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特色。趵突泉是七十二泉之冠,趵突泉群是四大泉群之首。趵突泉公園泉水眾多,有著名的金線泉、舒元泉、馬寶泉、臥牛泉、黃花泉、劉旭泉、老金線泉等27處名泉。在過去,方圓面積不足四畝的趵突泉不僅是香火之地,也是表演藝術、說唱、占蔔和擺攤的地方。公園於1956正式建成,經過數次擴建,目前面積已達10.5公頃,是不可多得的具有春天特色的城市公園。
公園內名勝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羅源堂、鵝瀛寺、望和閣、觀瀾閣、尚誌堂、李清照紀念館、易安故居、滄源、雪屋、萬竹園、李苦禪紀念館、王雪濤紀念館等人文景觀或雄偉壯麗,或古樸典雅;許多名泉和碑刻承載了濟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元宵節具有傳統特色的燈會、曲山藝術海、觀鶴飲茶、四海燈謎等活動歷史悠久,發展和豐富了趵突泉的文化內涵。茶樓、餐飲、攝影、手工藝、書畫社等服務設施布局合理。公園以趵突泉為中心,以觀泉、觀劇、品茶為特色,營造出壹種古樸、幽靜、含蓄的境界,仿山、再造自然之美。全園規劃為18景點。
趵突泉公園現為全國優秀公園、“十佳”公園、國家4a級旅遊區(點)、全國文明服務示範窗口。從1986開始,趵突泉公園被18評為省級文明單位,是國內外著名的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