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外國有趣的風俗

外國有趣的風俗

馬裏的威爾酒店

馬裏的天氣非常炎熱。為了吸引遊客,馬裏政府開設了許多很有特色的酒店——“井酒店”。這種旅館就是在地下挖壹口深約30米的井,然後在井的周圍挖壹個高約2米的洞放壹張床。這將保護遊客免受酷熱,促進旅遊業和增加外匯收入。

非洲人握手也很講究。握手時,應先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再用右手與對方握手。如果特別親熱,要先握他的手掌,再握他的大拇指,最後緊緊握他的手。女性見面時,壹般會微微屈膝,行屈膝禮。在農村,女性見面時,會繞著對方走,有節奏地尖叫,以示親熱和友好。男女之間,無論對方是老是少,無論她是否結婚,都要稱呼為“母親”。尼日利亞人握手時,應該先在手上彈壹下拇指。剛果河流域的部落見面,雙方互相伸出手,然後彎腰吹幾口氣。坦噶尼喀湖上的部落見面,先拍肚皮,再拍手握手。津巴布韋的紹納人見面時,他們的握手儀式與世界上流行的方式略有不同,也有男女之別。握手時,壹般會伸出右手,但有的男士只向對方伸出右手拇指的手掌,同時彎曲右膝,以示特別的親熱;女性只稍微彎曲右膝。當壹個人鼓掌表示歡迎時,他的手掌直立,拍手;女人橫著拍手,發出“喲喲……”的聲音用它們靈巧的舌頭。

在公共場合,接吻是尊重、友誼和歡樂的象征,這在西方國家較為普遍。而東非、中非、南非的班圖人很少有接吻的習慣。肯尼亞的基庫尤人對女性有各種禁令,規定男女不準接吻。有些部落的居民喜歡親吻酋長走過的地方,作為對酋長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壹種幸福。埃及的貝都因人,見朋友的禮儀有點類似新西蘭的毛利人:雙方摸額頭和鼻子,互相親吻額頭和鼻子。

奇怪的葬禮禮儀

由於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不同,非洲各族人民的葬禮形式多種多樣,有些還頗為奇特。葬禮時間有長有短,短則幾天,長則半年。

在非洲,當有人去世時,他必須首先向死者的親屬和周圍的鄰居報告他的葬禮。治喪的方法各有特點,有的是敲鑼打鼓,有的是吹號,有的是哭,有的是喊,有的是用壹個具體的治喪項目。如果津巴布韋的肖納家族有人不幸去世,就要通過急促低沈的鼓聲向親友傳遞死亡的消息。聽到鼓聲後,人們紛紛前來悼念。在坦尚尼亞,如果有親人去世,顧遲阿族人必須拿壹片混有香煙灰的特制面包來表達對死者叔叔的哀悼。近年來,這種特殊的面包已經被十美分所取代。哈雅人死後,女人們嚎啕大哭,宣布有人死了。鄰居和附近村子的人,只要和死者有些關系的,聞訊都要過來吊唁。

詢問死因是非洲壹些部落的習俗。為了證明死者的父系和母系親屬在他死後與他的死亡無關,死者的家屬應該在葬禮上當眾提出死因,然後由男子將屍體扛在肩上。如果放下時身體向右滾,表示“是”,向左滾,表示“不是”。貝寧西部和北部山區的皮拉爾人,如果他們的親屬懷疑死者是被謀殺的,他們可以要求掘墓人追查並懲罰兇手。在這種情況下,掘墓人召集全村人開大會,當眾擰壹只白公雞,烤好後分給大家壹小塊。掘墓人念了壹句咒語後,當場讓所有人吞下了雞肉。因為掘墓人念的咒語是說兇手吃了雞會立刻死亡。隱藏的兇手怕死,不敢吃,於是暴露了自己,被當場逮捕。兇手喝了掘墓人釀的酒,然後就死了。葬禮期間,津巴布韋的紹納人會派代表到很遠的地方,找到他們不認識的著名占蔔師,詢問死者的死因。他們不相信熟悉當地情況的占蔔師。得到滿意的答復後,他回到家鄉,祭祖。如果占蔔師告訴他們,死者是神靈發怒所致,人們會獻上啤酒,祭祀祖先,安撫神靈,表達悔意,乞求他們不要傷害他人。蘇丹的加薩納人把死亡歸咎於太陽神“特爾”,所以人死了就埋了,不問死因。當他們被埋葬的時候,老人們向太陽神哭喊:“啊,騙人的太陽神!..... "與此同時,他們揮舞著他們的劍和矛,挑戰太陽神,並命令他來到地球懺悔他的罪行。

哭是死者親屬悲痛的壹種無法控制的表達,但非洲人的哭是不同的,有特色的。在剛果,如果有人死在家裏,親戚們會在死者的門口夜以繼日地哭泣跳舞,直到死者下葬。如果丈夫死了,妻子不能下水,壹邊哭壹邊跳或者悲傷地光著腰在地上來回打滾,以示對丈夫的告別。村裏死了人,村裏的女人幾乎都跑到村外的馬路上,哭著跳著向死者告別。靈車行走時,除總統乘坐的汽車外,其他車輛不得阻擋靈車,也不得超越靈車以示哀悼。很有意思的是,貝寧的皮拉爾人,死者家屬壹開始壹定要克制悲痛,誰也不能哭。只有當掘墓人把屍體包好,用草藥熏過,下令敲響喪鼓,他們才能放聲大哭。不哭就結束了。壹旦哭了,就必須按照原來的節奏和音量哭,直到第二天太陽升起,不能中斷。坦桑尼亞的哈雅人死後,女人帶頭哭,然後鄰居家的女人也來陪著哭嚎叫。經過四天的守靈,所有的家庭成員都要剃發。在茲古阿死者下葬後的第二天,死者的母親想當眾剃頭。當晚,死者的兄弟姐妹和至親聚集在村裏痛哭。悼念儀式結束後,死者的朋友們剃光了兄弟姐妹的頭發,壹個都不留。直到妳剃了頭,悼念活動才結束。

熱愛歌舞的非洲人不僅用歌舞來表達自己的喜悅,還經常在葬禮上載歌載舞,贊美逝者,表達對逝者的哀思。津巴布韋的紹納人在送別了死者的遺體後,前往小屋載歌載舞。他們越跳越歡快,越唱越激情,壹掃剛開始時的悲傷壓抑氣氛。死者下葬後,人們盡情飲酒。隨著鼓聲,男人吹響號角,女人踩著鼓,邁著輕快的步伐,搖著腳鈴,載歌載舞,全場歡騰,載歌載舞了壹夜。在多哥Tambelma人的追悼會上,所有人都喝酒跳舞。樂隊使用鑼、笛子和喇叭,樂手們繞著房子走了好幾圈。在他們前面,是由兩個手持野豬獠牙的老人帶領的。他們互相打鬥,以示房子沒有被惡靈傷害。最奇怪的是馬達加斯加麥利那人的葬禮。麥莉去世後,通常會將屍骨從臨時埋葬地移至祖墳進行第二次安葬。首先,打開臨時墓穴,挖出遺體,換上新的五顏六色的裹屍布,用昂貴的禮物將遺體壹層壹層包裹起來。壹切準備就緒後,親戚們會扛著包裹好的遺體跳舞。麥莉裏的男人認為這是在生前斷絕了生者和死者的關系,意味著生者從此進入了無我的階段。因為在麥莉眼裏,人死了沒什麽可怕的。死亡是生命的延續,也是最終的歸宿。

死後有很多種安葬方式。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的是火葬,但非洲仍以墓葬為主要形式。至於墓址的選擇和墓葬的建造,非洲有的比較簡單,有的則很講究。以狩獵和采集為生的布須曼人死後,將屍體側躺,屈膝,擺成睡姿,與生活用品壹起埋在自己的小屋附近。在墳墓上堆些石頭,防止動物入侵,然後狩獵隊就會轉移到另壹個地方,兩年內不會回來。部落首領和壹家之主死後,茨瓦納人用新宰殺的牛皮包裹屍體,和他們的財物壹起埋在牲畜圈的大門裏。普通人死後被包在墊子或鬥篷裏,埋在死後居住的小屋內或附近,然後焚燒或遺棄。津巴布韋的紹納人死後,他們的墳墓壹般離村子不遠。墓地和地面壹樣高,上面堆著石頭或者旁邊有壹塊大石頭。安延嘉人死後被埋在樹林或灌木叢中,死者的房屋會被拆除,房屋的地基會被挖掉;領袖有時被埋在他自己的房子裏,房子和他壹起被遺棄了。

阿拉伯人舉行葬禮,無論貧富,壹般都很簡單,但在眾多阿拉伯國家中,只有埃及比較特殊。埃及人受到古埃及文化的影響,富裕的穆斯林修建家族墳墓,為逝者營造壹個和他活著時壹樣的生活環境。首都開羅郊外的壹處墓地,如今已成為著名的“死城”,也是埃及的壹大風景名勝。開羅的“死亡之城”從遠處看就像壹個居民區,但實際上這裏的房子都是為死者建造的。每家的門框上都寫著“XXX之墓”。室內墓碑數量顯示,埋葬了幾個甚至十幾個死者。合葬的都是家人或親戚,墓地以第壹個合葬的人命名。墓的建造非常精美,其他的則非常簡單,反映死者家庭的富裕或貧窮。埃及人稱這種房子為“Hirsh”,意思是庭院。在這幾排房子之間,是縱橫交錯的街道和有門牌號的院落。墓地雖然大,但只要記住街名和院號,就能成功找到某人的安息之地。每逢重大節日,逝者的親友都會來墓園聚會。這種聚會,從過去,演變成今天人們慶祝節日和社交活動。埃及人認為,他們可以在墓地慶祝節日,這樣死者就可以和他們壹起享受天倫之樂。

馬達加斯加也有類似埃及的喪葬習俗。馬達加斯加的馬裏那人認為,壹個人死後有祖墳和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是,就會被視為奴隸的後代,這可能說明他生前有過違法和不道德的行為,所以被取消了進入墳墓的資格。所以麥裏人的墓地往往比其他房子的價值高幾倍,很多墳墓都很氣派。在死者的墓碑上,喇叭是不可或缺的裝飾。在“牛的王國”馬達加斯加,牛是社會財富的體現,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角是牛的象征,既能顯示死者生前的社會地位和財富,又能表示對祖先和神靈的尊敬和崇拜。

除了墳墓,非洲少數地區也有類似印度“天葬”的習俗。紮伊爾的巴庫圖人死後,壹般會把屍體裝在厚厚的布袋裏,由兩人擡在扁擔上,在哀嚎的送葬隊伍護送下,埋在白蟻窩裏,讓白蟻分解屍體,讓死者早日“升天”。南迪人將死者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讓鬣狗等動物吞食屍體。它的做法是,人死後黃昏時被擡到房子西邊,放在地上。男屍右側臥,女屍左側臥。與此同時,親戚們大喊:“快來吃飯!”第二天,如果屍體還沒有被動,就殺壹只羊,在屍體上或旁邊放些羊肉,吸引野獸。如果還是不動,說明死者是被巫術殺死的,會采取其他措施。生活在乞力馬紮羅山山坡上的瓦查加人,他們首領的屍體不是用獸皮掩埋,而是放在壹個中空的樹根裏,根端被堵住。如果壹個普通人死了,屍體折疊起來,頭和腿綁在壹起,塗上油和赭石粉,裹上祭祀用的牛皮,然後以坐姿放入墓中,面向乞力馬紮羅山的基博峰。18個月後,骨頭被挖出來放在香蕉林,頭骨被送到埋祖先的樹上,或者存放在壹個土甕裏。

鼓樂餐廳

肯尼亞北洛市有壹家奇怪的餐廳。在這家餐館吃飯的遊客可能永遠不會忘記它。

這是壹家臨街的小餐館。建築很簡單。厚厚的墻壁由土坯制成,屋頂覆蓋著長長的樹皮。它看起來像中國北方的“幹基”房子。引人註目的是,餐廳門口有壹個直徑1 m,厚0.5 m的大鼓。由四根光滑的木棍支撐著,壹個熊背虎背的黑哥站在鼓旁。

每次有客人來,黑哥就稍微靠過來壹點,然後用當地語言問:“先生,是吃飯了嗎?”客人點頭,他轉過身,舉起手,擊鼓“嘣,嘣,嘣,嘣”五下。鼓聲壹落,壹個黑人女孩從餐館裏走了出來。她穿著白色工作服,腰上別著壹面鼓。原來她是在迎客!

在女孩手勢的安排下,客人們在桌旁坐下。餐桌中間還有壹個小鼓。客人按規矩敲兩下鼓,女服務員就要上桌了。她敲了兩下鼓,意思是:“我能為妳做什麽?”

客人們按照菜單上的順序擊鼓。當鼓聲傳到廚房時,服務員會把客人點的菜端上來。

肯尼亞的美食很特別。比如肯尼亞的壹種三明治,中間有壹堆燒焦的螞蟻,味道很獨特,酸甜的焦香味,最後還有壹股麻辣的味道。

吃完喝完要結賬的時候,客人拍手五聲。鼓聲叫來了收銀員。她還拿著小鼓向客人走去。她收了錢後,敲了三次鼓。

然後,所有在餐館裏為客人服務過的女士都出來了,他們四個人壹起擊鼓,向客人走來。餐廳裏鼓聲震天,原來是熱烈的告別儀式。

於是,客人們隨著鼓聲走出餐廳大門。沒想到,四周的鼓聲剛停,餐廳門口的大鼓就重重地拍打了8下。鼓聲的意思是,“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