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為例,它至少有3500年的發展歷史,這期間人們投入了更多的智慧和勞動。書籍經過反復的創作和改進,才有了今天的樣子。總的來說,在歷史上,除了壹些為特殊目的而制作的書籍,書籍的發展可以在壹點脈絡中找到。在最早的交流中,人們在互相打手勢時,可能只使用手勢或音量作為媒介。
後來從經驗的積累中,確定了壹些固定的音節來代表某種意義,於是人類走出了沈默的時代,進入了有字無字的社會。有了語言,人類往往借助記憶記住聽到的內容,然後復述給別人;或者通過語言傳播自己的理想和個人經歷。這種目的和方法類似於以後書籍的功能,所以可以稱之為口傳活書。
早在3000多年前,殷末年,就有吉兇之書。當時在紙發明之前,人們就地取材,以龜甲、獸骨為記錄材料,將占蔔的內容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是最早的甲骨書。
甲骨文的內容,即甲骨文涉及的天文現象範圍很廣,如日食、月食、晴、雨、風、雪等;有定期預報的,比如補訓、補喜;有對即將發生的事件的預測,比如旅行,漁獵,戰爭,為生命,死亡,疾病和夢想找借口,祭祀祖先和神。前中研院在發掘中得到了壹個大龜甲,上面刻著:“丁有玉,至於甲寅,十日八日,九月。”這說明9月份從定友到嘉蔭連續下了18天的雨。
在紙發明的早期,紙質書並沒有完全取代竹簡和帛書,而是壹起使用。原因是產量不夠或者人們的觀念沒有改變。《北唐書鈔》記載東漢人崔淵買不起絲綢,用紙抄書的方式送給朋友。特附言致歉:“今寄十卷徐子,窮則用紙耳。”這段話反映了當時人們的輕紙重絲觀念。
隨著造紙術的不斷改進和提高,造紙的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由於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紙書的數量和紙張的優越性被人們充分認識到。到了晉南北朝,紙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寫書取代了帛書。
在古代,用來寫書的紙張大多是染色的,主要是為了防止蟲蛀腐爛。在古代,紙是用壹種叫黃檗的植物汁液浸漬的,這種植物汁液是黃色的,有防蟲吃的特殊功效。敦煌石室唐代卷軸保存1000多年後,雖有破損,但紙張完好,無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