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朝代的更替,許多英雄美人化為塵土,甲骨文也在遙遠的時間裏被埋沒了。如果沒有得了瘧疾的金石學家王,甲骨文也許會永遠孤獨。
清光緒二十五年,北京官員王因患瘧疾,請來名醫診治。按照醫生的建議,他不得不盲目服用“龍骨”。他派人找遍京城的藥店,終於在宣武門外的菜場口鶴年堂買到了這副中藥。當他打開紙袋時,發現“龍骨”上刻著各種奇怪的符號。由於有著紮實的金石學基礎,王斷定這些符號不是自然的線條,而是非常規則的,像是人工作品。敏感的他不顧瘧疾,派人把店裏的“龍骨”全部買回。然後他和好友《老殘遊記》作者劉鶚考證鑒定,得出結論:這是商代遺物,從而揭開了中國最古老文字的神秘面紗。之後,墓誌銘家羅振玉、王國維和壹些史學家對河南安陽西北五裏的小屯村進行了考證,認為這裏就是商代都城殷的所在地。自1928以來,國家組織了十余次科學發掘,出土甲骨10萬余件,發現了從殷王盤庚遷都、滅亡於紂王270余年的歷史,為研究歷史、古文字、書法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而且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提前了1000多年,改變了當時學術界所謂“東周以前無史”的說法。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讓我們清楚地了解了那個時代的文化特征和漢字的起源。甲骨文字成熟,描寫精美,結構對稱穩定。它脫胎於繪畫圖形,象形文字的比重比較大。從字形來看,已經具備了後世塊狀漢字的基本形態,初步奠定了漢字藝術的基礎。既體現了象形字、指法、會意、形聲字、借註等“六法”,又展現了用筆、打結、章法等書法“三要素”。其生動的象形文字和古拙的筆觸為中國獨特的書法藝術開啟了壹股清泉,引領了後世中國書法的發展。因此,甲骨文又被稱為“中國書法之祖”。
如果說甲骨文奠定了中國書法的線條基礎,那麽鐘鼎文則鞏固了方塊字的架子結構。與甲骨文不同的是,“鐘鼎文”不是商代刻的甲骨文,而是商周時期刻在或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因為古人把“銅”稱為金,所以這種文字又被稱為“金文”。與甲骨文的內容不同,金文記錄的大多是皇帝的功績、國家的法規、諸侯的言行以及當時的重大十字軍東征、戰役和祭祀。
金文由甲骨文演變而來,在結構上與甲骨沒有太大區別,故統稱為“金文”;從文獻學的角度來看,它們都屬於《大篆》或“文淑”的系統,後來被周宣王的《太史書》所規範。但與甲骨文相比,金文有意識地省略了甲骨文中的圖畫元素,文字的描寫特征明顯弱化。甲骨文中壹些直接描述事物形象的文字,通過金文中的交線演變成了遠離事物原型的文字,如甲骨文中的“狗”、“豺”、“兔”、“虎”。在書寫方面,金文的書寫壹直追求整潔規範的外在風格,自動豎行,有意識的橫排,字體大小更為接近。在造字上,金文的形聲字比例迅速增加,明顯占據主導地位,這意味著金文已經基本脫離了象形圖畫的束縛,越來越接近純粹的線性符號。由於青銅器銘文刻或鑄在鐘鼎上,其用刀刻的技藝發揮得淋漓盡致,凝重、古拙、沈穩、蒼勁,不僅對後世書法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直接影響了後世的篆刻。今天,不僅有專門研究金文的書法家,還有專門研究金文的篆刻家。
甲骨文盛行於商朝、西周的鐘鼎文和東周的石鼓文。這三個字傳承下來,最終確立了中國書法追求線條優美的藝術特征。
《石鼓文》是陜西鳳翔發現的最早的唐代石刻。因其雕刻在10塊鼓形石頭上,在世界上也被稱為“石鼓文”、“石雕之祖”。北宋大觀年間,石鼓全部遷至都城開封。當他到達宋徽宗時,他命令碑文用黃金填滿,以顯示他的珍貴。元朝以後,這些石鼓被移到北京,現在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其中壹面鼓的字跡已經被擦掉,另外九面鼓也不完整。每個鼓周圍都刻有壹首四字詩。***10詩,其修辭、用韻、詩風與《詩經》相似,後人推斷是《詩經》時代的作品。這10首詩有700多字,現在只有200多字,主要描寫秦王的狩獵。因此,石鼓文也被稱為“狩獵”。
石鼓文屬於大篆,其字體繼承了西周金文和秦小篆。筆的首尾均為隱鋒,圓潤和諧,結促長短,對稱適中,趨於方闊。“如果星星很美,那就有奇跡。”石鼓文比青銅器銘文更規則簡潔,架結構更對稱稀疏。是由大篆演變到小篆但尚未定型的過渡字體。因刻在圓形石鼓上,筆畫多為弧形,字體大小壹致,古樸自然,凝重。
從藝術發展來看,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石刻,書法的意義逐漸凸顯。甲骨文主要用於記錄,以實用價值為主;青銅器銘文雖然鑄在禮器、兵器上,有裝飾性,但不方便觀賞。不像鐘鼎文有時鑄於底,刻於腹或藏於蓋下,石鼓文全景,易於欣賞,觀賞價值較高。因此,石鼓文被歷代書法家奉為研究篆書的重要楷模,被譽為“書法家第壹準則”。唐代書法家余士南、歐陽詢、褚遂良都很看重石鼓文,後來的書法家都把它作為早期篆書之法。石鼓文對書法界的影響在清代最為鼎盛。例如,著名的篆書作家楊沂孫和吳昌碩形成自己的風格主要是因為石鼓文。明代大收藏家安國收藏了10種石鼓文拓片,自稱“十鼓齋”。其中最好的是北宋的陀三:先鋒、中全、後效。這些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字數最多的拓片,現在都失傳到日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