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萊蕪農村,賣豆腐的人每天都拿著木頭做的錘頭,用小棍子敲打。梆子的敲擊聲很有節奏,壹般是“梆梆,賣豆腐”的節奏。梆子聲就像壹個信號。聽到梆子聲就知道是賣豆腐的。
3.全國各地基本都叫爸爸“爹”或“爹”,但在萊蕪的壹些農村,很多孩子都叫爸爸“爺”。《木蘭詞》中,卷軸裏有壹個爺爺的名字,爺爺沒有長子,木蘭也沒有長兄。在這裏,爺爺是他父親的名字。在古代北方叫妳父親葉是壹種標準的稱呼,萊蕪的壹些地區至今還保留著這種稱呼。
4.在喝茶喝酒之前,信這種的人壹般都會拿起酒杯,在地上灑壹點,祭奠田爺爺和狄奶奶。雖然現在看起來有些迷信的成分,但它代表了壹種真誠的信仰。
5.春節儀式以告祖、祈年、尊賢、喜慶為主題,將傳統禮樂與現代民俗相結合,讓人感受到獨特的文化洗禮。
擴展數據
春秋時期的萊蕪是牟國、齊壹和平洲的土地。牟國屬魯諸侯國,故位於城東10公裏新莊鎮趙家泉村。嬴城屬於齊國,所以它位於縣城西北郊的鎮村。平洲市在萊蕪的西部。
西漢時增設牟縣(轄趙家泉村),在牟縣東北設萊蕪縣。因為統治,位於資水河流域的萊蕪谷地(古語有齊國曾滅賴,賴人布此谷地,城陷為廢墟,故名萊蕪)。
民國四年(1915),屬濟南路。民國十四年(1925),屬泰安道。民國十七年(1928),山東省直轄。民國三十年(1941),抗日民主政權將萊蕪與博山、沂源、新泰少數地區合並為萊蕪、東萊、萊南三縣,抗戰勝利後恢復原貌。
萊蕪市地質構造受魯中緯向構造和魯西螺旋構造控制。構造特征以斷層為主,其次為褶皺。地形為半圓形盆地,南緩北陡,北凸。北、東、南三面環山,北面的山是泰山遺跡,南面的山是徂徠山,西面是開闊的,中間是低矮起伏的泰來平原。
百度百科-萊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