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和道教的區別
第壹,道家和道教的根本利益不同。道家和道教的區別體現在生死觀上。老子雖然強調愛身長生,但是他說了什麽呢?永生?原意是長命百歲,不是長生不老。莊子以生死為氣的聚散,是自然之道。生不足以喜,死不足以悲。跟著它走。總之,道家是淡泊生死的。否則,道教就把長生和開悟作為自己的核心信仰,並孜孜不倦地追求這壹目標。人們相信,經過訓練,人在活著的時候可以脫胎換骨,身體不死,長生不老。道家的生死觀是怎樣的?順應自然?,交了緣分;道家的生死觀是怎樣的?違背自然?,自作主張。
第二,道家和道教對鬼神的態度不同。道教歌頌天道自然無為,否認主宰世界的神靈的存在。莊子學說的出現,在壹定意義上維護了無神論的傳統。道教扭轉了道教的上述傾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回歸宗教,崇拜神仙。道教之所以成為宗教體系,是因為它把世界二元化,崇拜神仙。道教壹直是非宗教的學術派別。老子、莊子作為古代哲學家,是道家;作為神仙,是道家。老子、莊子、列子、淮南子等書,作為古代哲學著作來學習、繼承和發揚,是道家,作為神諭來理解和信仰,是道家。兩者的區別並不難分辨。
第三,道與道的存在方式不同。道教作為壹種學術文化,只存在於意識形態領域,以其智慧和審美力量,觸動人心,影響社會,只具備傳播思想的手段。道教人物之間的交往只是通過思想觀點的融合而聯系在壹起,並沒有固定的建制。道教不僅有確定的思想信仰,而且有相應的宗教組織和活動,包括信徒、寺廟、科學儀器和制度,以及采藥、煉丹、占蔔、護身符、符咒、齋戒等活動。所以,道教不僅是壹種意識形態,更是壹種現實的物質力量,壹種綜合的社會制度。
第四,兩者起源於不同的時代。道教是春秋末期老子創立的,而道教是東漢後期形成的。
道家與道教的聯系
第壹,道教是道教的重要思想來源。道教提倡的?陶?從學習宇宙起源的老方法來看。道教以老子為龍頭,尊神,而老子是所有道教經典之首,從中應用了修身養性的理論。道教將莊子神化,將《莊子》、《列子》、《文子》、《尹福經》等道教著作解讀為道教經典,在融合和改造道教思想的基礎上,創造了大量的道教典籍,使道教有了系統的理論基石。道教直接繼承了漢代道教和黃老崇拜的傳統,脫胎於黃勞道。
第二,道教是道教的壹個重要分支。壹個理論在其發展過程中從部落中成長出來是很常見的。道教在形式上不僅在名稱上依賴道教,在內容和精神上也有所傳承。因此,由道入道有其內在的軌跡。神仙般的幻想在道家思想中並不是最主要的成分,而是壹種追求精神超脫的文學描寫或附帶陳述。但卻成為後來道教在神仙世界中構造神仙人物的思想營養和藍本。我們只能說道家過度地擴展了道家思想中的壹些次要成分和壹些環節,而不能說道家沒有道家的基礎。
第三,道家和道教在壹些基礎理論上有著密切的聯系。道家和道教的理論聯系主要在宇宙論和養生論上。道與道對道的理解是壹致的,但對道的用途是不同的。換句話說,道教風格相同,用途不同。道家哲學家往往把道理解為宇宙的本源或本體,這種道論與道家的道論不謀而合。道家重生鄙視物,其養生理論包括煉神和修形,以煉神為主。道教要想長命百歲,必須註重養生,而它的修煉理論恰恰發揮了道教的養生理論,重在修形。
第四,道家思想在道家的幫助下得以延續和深化。魏晉玄學以後,道教作為壹個獨立的學派,沒有世系,其著作是通過訓詁學傳播的,所以沒有獨立的道教思想家和哲學家。唯壹能在理論上繼承和發揚道學的,是清代修行的道士。
綜上所述,道教是道教的壹個特殊流派,它繼承和發展了道教,但也有明顯的轉向和偏差。在道教內部,不同的層次與道道之間的距離並不壹致。清凈有修養的人最接近道家,其次是積精氣的人,其次是吃煉丹的人,受傅勇教育的人最遠。換句話說,內丹派更接近道家,外丹派和神韻派最少。道家學者可以不信奉道教,但所有道家學者都不信奉道教。道教不管是哪壹家哪壹派,都踐行道教經典,打著道教的旗號生活。就這樣,道教和道教在歷史上形成了分離與融合、同異並存、糾結發展的復雜狀態。
什麽是道教及其信仰?
信仰,真誠,欽佩,榜樣,信仰就是真誠地相信壹件事,實踐它,推廣它。他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壹個永恒的真理,那就是清凈無為之路。這條大道是道士和學者的研究對象,並以此作為工作和生活的基礎。人可以通過日常的修行達到開悟,與道融為壹體。但是,兩者的結果是什麽呢?長壽有不同的看法。
對於道家來說,長命百歲就是享受人生,死而無憾。同時,他們認為,只要這個人的思想與道相合,他的身體雖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可以永存。所以道教家庭都喜歡給先賢立碑,紀念他們不朽的精神。古代人為聖人修建廟宇和紀念碑,初衷是讓後人瞻仰聖人的光輝事跡,學習他們的精神品格。後來,這種行為成為他們神化祖先的手段之壹。人們去寺廟朝拜,更多的是為了祈求自己的平安喜樂,或者是為了實現某種願望。就像《三國演義》中著名的士兵關雲長壹樣,他起初被認為是壹名勇士,是人們學習中忠誠的榜樣。後來,關雲長的頭銜越來越長,而且很多?附魔三界?、?真元是聖人?、?淩友?、?護國利民?帶有祈福性質的詞語逐漸從榜樣變成偶像,完成了神化過程。
對於道教來說,長壽不僅是精神上的長生,也是身體上的長生,即長生不老。神仙比常人長壽,有的能長命百歲。神仙之所以超脫塵世,是因為他不像凡人那樣對物質條件有很強的依賴性。有些神仙不需要水和食物,但他們仍然不覺得餓,甚至可以在沒有空氣的情況下生存。而且神仙也可以是陽神,即可以脫離肉體的禁錮,以靈體的形式存在於天地之間。與哲學流派相比,這就是道教作為宗教的宗教性。它所宣揚的不僅是精神和思想的超越,也是世俗生活的超越。在此基礎上,有人認為道家和道教不應該相提並論,因為前者中的迷信成分不應該歸為學科。
簡而言之,道家強調得道,道家追求長生。他們的人生追求層次不同。其實不僅僅是理智和興趣方面,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比如在治國平天下的理論中,前者特別反感儒家的禮儀,認為這是對自然無為的阻礙和約束,容易造成天下大亂。後者非常推崇儒家思想,也支持信徒在實踐中吸收儒家禮儀,在世俗中體驗,不提倡個人隱居修身。在政治理想上,前者追求地少人多的小國,安置百姓,享受風俗,後者向往自力更生,公平分配,更在乎普通人的感受,更在乎世界。
然而,任何差異都不能掩蓋這兩者在內容和形式上相關的事實。道教與其說是老莊的廉價徒弟,不如說是充分利用了老莊的哲學,使這種空靈的知識越來越深遠,豐富和發展了我們的傳統文化。
我猜妳喜歡它
1.道教與佛教和基督教的區別
2.道家思想概論
3.道家人際關系理論
4.道教與中國茶文化的聯系。
5.道教和基督教的區別
6.道家思想與茶文化的關系
7.中國茶道與道教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