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挺不可思議的。做壹個常勝將軍真的很難,但是每壹場戰鬥都失敗真的很意外。就算蒙著頭打,有時候也要贏。否則,沒有壹點軍事頭腦,怎麽當將軍?也有人說,歷史上真的有“常勝將軍”,現在還有很多。接下來,邊肖列舉了幾個“經常被打敗的將軍”來給大家解釋。
第壹個要說的人是李廣利。李廣利是西漢中期的壹位將軍,他之所以在漢武帝時期成為最高統帥,是因為有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關系。但李光禮的戰鬥水平不敢恭維,卻多次出征,沒有任何戰績,差點把西漢王朝給毀了。第壹次征服大宛,因為路途遙遠,又是在疲勞饑餓的情況下進攻,只剩下十分之壹的士兵,李光禮就撤退了。
第二次征討,李廣利率領六萬人打敗大宛,但己方損失慘重,只剩下不到六分之壹的人,只得到幾十匹好馬。之後李廣利進攻匈奴,率領三萬漢軍。壹戰後,十分之六的人都死了,李廣利逃過壹劫。第二次戰鬥率領而不是壹萬人進攻十萬匈奴,最後失敗;第三戰,李廣利等不及勝利,輕舉妄動。最後七萬漢軍全軍覆沒,李廣利投降匈奴。
李廣利不僅不會打架,性格也有問題。曾與左商議立之子為太子。結果事情敗露,左丞相被殺,李廣利以漢奸身份投降匈奴壹年。但後來,像“豬隊友”壹樣的李廣利被匈奴大臣誣陷殺害。
第二個“常敗將軍”是王。王是南朝宋時的壹位將軍。早年投靠劉裕,先後擔任多個職位,但壹直表現不佳。
公元450年,北宋剛剛統壹,就南下攻打,王率軍反擊北宋。在當時,王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所以可以說,形式是極好的。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王掉鏈子了,他對起義軍起了疑心,就把隊伍打散了,重新安排。不僅如此,王在當地率領軍隊,為百姓所厭惡。後來在滑臺之戰中,北魏的王因為貪財而進行了反擊。如果王當真了,此時不說勝利,那絕對會讓自己壹方知難而退。但就在這個時候,王被北魏軍隊嚇住了,丟下軍隊跑了。軍隊失去了主心骨,最後只能全軍覆沒。
王的這壹行為直接導致了北伐的失敗,也成為王壹生的恥辱。十年後,王去世,享年81歲。
下壹個要說的人是範。範,山東人,南宋將軍賈似道女婿。在範被貶之前,他遭到了蒙古軍隊的狂轟濫炸。當時範被嚇住了,後來被打敗了。過了兩年,誇口說他可以獨自打敗元軍。
結果,戰敗,範再次出逃,被元軍俘虜的達100余人。兩個月後,範又率領10萬人抗擊蒙古軍。結果,範再次出逃,數萬再次被元軍俘虜。襄陽失陷後,範被貶。1275年,元軍再次進攻,範很快成了元軍的走狗。南宋滅亡後,忽必烈很賞識範,就讓範帶領十萬人進攻日本。而範卻是個膽小鬼,遲遲不發出臺風警報,最終導致元軍遭到臺風襲擊,損失慘重。
後來,救了範,決定和剩下的人壹起戰鬥。範最終選擇了逃跑,數萬大軍被日軍俘虜。戰敗後,範也推卸責任,最後死在了丞相家中。可以說,範是壹個實力“坑爹”的人!
帖木兒也是元末的壹位大臣,是脫脫的弟弟。俗話說“兄弟打架,父子打架”。脫脫讓他的弟弟帶領元軍先去鎮壓叛軍。起初,帖木兒很成功,但起義軍受挫後發狠,在夜襲中殺死了貢。帖木兒知道後嚇壞了,趕緊撤兵。之前的成績甚至都白費了。
脫脫不願意知道,所以他決定給他的弟弟壹件東西來展示他的表現。但帖木兒接受任務後並未出兵,在軍營開始占蔔,希望諸神保佑。叛軍知道後決定偷襲,帖木兒以為發生了兵變,趕緊逃跑。此時30萬大軍群龍無首,四處逃竄,最後只有1萬人回來。弟弟不負眾望,脫脫被誣陷並罷官。兩人都被流放到雲南,後來都死在了外地。
最後要說的人是李景龍。李景隆是曹國公李文忠的兒子。因為對李景隆的信任很大,就讓他做了明軍的高級將領。當朱迪反叛時,文健皇帝要求李景隆抵抗朱迪。第壹仗,李景龍領兵五十萬,幾萬人也不幹。期間因為李景隆自私,怕屈搶了他的風頭,讓戰爭陷入膠著狀態。朱迪借此機會進行了反擊。李隆基害怕了,扔掉它,連夜跑回家。
壹戰的失敗並沒有怪李景隆,而是給了李景隆60萬大軍繼續戰鬥。結果關鍵時刻李景龍又壹次逃跑,導致全軍覆沒。兩次都是因為李景龍損失慘重,但是自己都沒有追究李景龍的責任。最後,李景隆勾結朱迪,讓朱迪入城,而他的下落不明。朱迪即位後,雖然得到李景龍的幫助,但最後還是被以謀反的罪名劫走,最後老死家中。
人栽跟頭,跌跌撞撞,為國為民拼死拼活最後卻失敗的將軍可恨,但不可恥。畢竟他盡力了。但是,當別人把自己的信任和責任托付給將軍,自己卻不認真打仗,臨陣脫逃,將軍因為個人原因失敗,實在可恨可恥。李廣利的故事被揭露後他選擇了逃跑,王想要錢,範膽小無知,愛吹牛,帖木兒迷信不切實際,李景龍心胸狹窄,為了榮耀而賣國。
他們因為個人原因殺了無數士兵,國家的命運因為他們的不負責任而改變。其實不難發現,這種情況的背後,都是因為制度的腐朽,不獎勵有功之人,不追究犯罪之人,讓人們逍遙法外,禍國殃民。與其指責這些“敗將”,不如改變國體,這才是治國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