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邏輯
清末民初的易學家林慈光在其著作《易例》中直接談到了這個問題。他指出,“容易說‘陰陽’而不說‘陰陽’,是因為‘系詞傳達所謂鬼神,其陰陽也謂之。即天地知玄機,即總知生死之論,即聚而知鬼神之境,皆是先陰後陽。”在此基礎上,他總結道:“故稱陰陽而非陽與陰。“在這裏,林先生以幽明、生死、鬼魅來比喻陰陽。按照這三個字的順序,先陰後陽,從而得出陰陽不叫陽和陰的結論。他用類比推理的方法來討論,雖然啟發了問題的外在特征,但只是自然而不是原因。陽主陰,陰隨陽前的問題依然存在。也是因為這是壹種循環邏輯:等於說,為什麽是先陰後陽?因為妳在妳知道之前是安靜的(先死後,先鬼後神),為什麽妳在妳知道之前是安靜的?因為先陰後陽。輪話,來來回回,等於沒說。
逆易之數也
晚明思想家王夫之在《周易傳》中論泰卦時,就觸及了這個問題。他說:“天道在上,地位在下。誰幹的?道給其飲,故說壹陰壹陽,謂之道。”他在這段話的下面加了壹個簡單的註釋:“先陰後陽的,從下數。”這是壹個簡單的句子,不詳細。按照天地定位的原理,天地(上甘下坤),即陽在陰之上,下坤之下,是合理的順序,但按照周易成卦的數字順序,則是從開始到頂部;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這樣從下往上數天地(“幹”、“坤”)數,即地成天,先地後天,即先陰後陽,從而產生“壹陰壹陽稱道”的順序。這與先天之地(先陽後陰)相比,先陰後陽不是序數而是逆數。這樣,王夫之就用“逆數也”(系詞)的理論解釋了先陰後陽。他在《泰卦》中解釋了泰卦幹下天地矛盾的逆數。大意是“幹”“坤”相交,陰陽互動,“恒轉進出,上下而思”。我們應該用靈活的、現實的眼光看待“太”世界中“幹”之下的“坤”。在“幹”、“坤”之下,表示天氣下降,大氣上升。兩氣相交,陰陽調和,萬物通達,故名“泰”(。童)。這個說法雖然沒有把泰卦的逆象和陽前陰的逆數結合起來,但已經包含了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易經是逆數,這是孔子對《周易》本質的準確判斷。其內容不僅涉及數字,還涉及形象、道理等諸多方面。陰陽相逆,修萬物的觀點,早就在孔子的《凝聚》中清晰地表現出來。古代易學家認為,只有陰陽逆流,萬物才能昌盛。
壹陽壹陰不是道。
恐怕沒有比杭心齋更具體的用逆數來解釋先陰後陽的問題了。他說:《說卦傳》:數過去者順,知未來者逆。故易之逆數也...這三個字(指倒數)很重要,是易數學的關鍵。知本因於逆數,逆數不止壹端知。沒有人在使用偉大的簡單方法時不違背它。蓋直數反,互為用。它不是數的倒數,也沒有辦法讓它平滑。.................................................................................................................................................................................天若在山,則為“畜”,地若有山,則為“遁”。地上,天下交與泰,地上,不交與否,水對火是“吉”,火對水是“禍”。壹陰壹陽為道,壹陽壹陰為非道。所有人都反對。聖賢克己的功德,丹修的功德,都是反著用的。修德說,如果妳是反身的,君子就會反身,如果妳是叛逆的,就會被罵。“的確,正如杭所說,《易經》之體,充滿了全面、錯誤、交替、往復的運動,不僅是隨波逐流;反數精神是開啟易道人生的鑰匙。壹陽壹陰為正,壹陰壹陽為負。杭認為前者為非道,後者為道,完全從易為逆數的原理來解釋。但就具體問題而言,上述陽促陰、陰先陽的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根據王夫之、杭新齋等學者的逆數理論,坤卦所表達的“陰先迷,後勝,後益”的含義無法解釋清楚。除了逆數論,還有其他涉及陰先於陽的哲學命題。如宋代壹位學者曾說:“太極動為陽,靜為陰。動之前要安靜。”這是以太極(宇宙本身)的運動來說明先陰後陽的原理,但宇宙本身運動的壹般原理仍然無法與陽主陰從的原理達到和諧。
佛教主張先陽後陰。
關於陰陽語序,佛教又有了新的易學理論。本光大師在《方山易秘籍·說卦》的解讀中,對“先陰後陽”說進行了批判。“‘觀變陰陽,卦作’,通俗為陰陽。無論是《說卦傳》的作者,還是古今對待易的人,都習慣於先陰後陽,這其實是錯誤的。我家教易學的時候說的是陽和陰,兩氣的主從關系沒背。這句話裏的陽和陰,指的是稟賦初的陽和稟賦初的陰。”他的觀點簡單明了:說陰先於陽是不對的,因為陽(幹)是主要的;殷(“坤”)是主人,也是奴隸。“陰陽”壹詞違背了陰陽的主從關系。所以房山易只講陰陽,不講陰陽。佛教徒學易,簡單易行,可惜沒有說出古今變規者“先陰後陽”的道理。還是讓這個說法的起因成了壹個懸案。
答案可能不在《周易》裏。
在這個難題上,如果妳超越周易,妳可能會得到正確的答案。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有三變:夏連山,殷歸藏,周易。歸藏的前兩卦是坤和幹,不是幹和坤。所謂“陰與道相吻,周與道相敬”,母系氏族社會的殘余在殷朝依然存在,其職業以殷為首。《周易》成書於殷末周初。到了周朝,自然把“坤”、“幹”改為“坤”。六十四卦的順序雖然變了,但母系先來,即陰先來,陽後來的觀念卻壹直暗暗地保存在骨子裏。或許從這個歷史的角度來解釋先陰後陽的問題會是壹個合理的答案。總之,先陰後陽的語序本質上不是壹個文字問題,而是壹個哲學問題。
陰陽檢驗
——關於陰“前”與陽“後”的思考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重要範疇。陰陽的本義很簡單。“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後來人們把世界上光明、活躍、向上、熱烈、激進、堅強、男性歸為陽,把暗淡、安靜、向下、寒冷、保守、軟弱、女性歸為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是相對的。人們把壹切都歸類為陰陽,而不是陰或陽。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對陰陽的解釋是:陰,暗,山之北,水之南;陽意味著輝煌,與陰相對。這樣,陰陽就來源於人們對光的認識。壹山之北,壹河之南,朝日,光不明;山南河北陽光明媚。英國壹位研究中國古代科技思想的著名學者在其著作《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中對陰陽作了如下考證:從古文字的角度來看,“陰陽”二字必然分別與黑暗和光明有關,“陰”字可以圖解為山雲之影;而“陽”,如果不是象征壹個人手裏拿著壹個中間有洞的玉盤——這個玉盤是天空的象征,是壹切光的來源,大概是最古老的天文儀器——那麽它就是斜射的陽光,或者是在陽光下飄揚的旗幟。
如果僅從文字學的角度來看,“陰”有兩層含義:壹是單純描述烏雲遮日的自然現象。例如,“西風,雨”(《詩經·谷峰》)的意思是山谷裏充滿了風,伴隨著雲和雨。二是遮天蔽日的意思。“唯天影人”(《尚書·洪範》),即天遮蔽、養育天下人。
“陽”這個字有三層意思:壹是太陽,“詹,匪陽不幹”(《詩經語),意思是清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第二種是引申義,表示溫暖、正面、外貌、南方等等。《詩經·七月》中的“陽”字是溫暖的意思,《詩經·七月》中的“陽”字是從南方來解釋的。三、農歷十月古稱陽。“日月止,女兒傷止,夫招止”(《詩經·瀟雅遊渡》)和“月歸,將止於陽歲”(《詩經·瀟雅·蔡威》)兩句中的“陽”字,是指農歷十月。
從文字學的角度來看,陰陽是源於人們對光的認識,這與其本意是壹致的。陰陽在甲骨文中早已出現,陰為""陽為" "。甲骨文是記載商代人對鬼神的尊崇、祭祀和占蔔的甲骨文,後來的金文中也有陰陽二字。但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陰陽二字出現了,而且是分開使用的。陰陽的聯系最早見於《論道·經·邦·釋陰陽》(尚書·周樹·周官)和《觀陰陽》。前者把陰陽引申為人事關系,“解釋陰陽”就是協調壹切人事關系,這就是周朝確立的“三公”(太師後者的“陰陽”是其本意,即“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
在周幽王,楊叔叔用陰陽失衡來解釋地震現象。他說:“陽臥而不出,陰迫而不蒸,故有地震。今天三川真正的地震是楊失守,也失守。陽失於陰,川源必阻,源必阻,國必亡。”(郭玉)在這裏,楊大爺把陰陽氣結合起來,從運動的角度解釋了濠江地震的成因。春秋時期,子慎以“楊燦不抑陰”的觀點來解釋洪水。公元645年,宋國發現了壹塊隕石,出現了六只水鳥倒飛的奇怪現象。於是有人說這是災難的征兆,但施叔行在《周》中說,“這是陰陽的事,不是吉兇的事,吉兇依人而定。”(《左傳·Xi公十六年》)也就是說,這些自然現象是自然界陰陽對立造成的,與人事吉兇無關,是人自身造成的。管仲用陰陽來解釋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春,陽氣始,所以萬物生;夏天,陽光明媚,所以萬物皆長;秋天,殷琦開始,所以壹切都被收集起來;冬天,萬物皆隱,因為陰氣正盛。所以春夏生長,秋冬采集,也是四季之節。”(《關石碣》)“是陰陽,天地之大理也;四季也是陰陽大經。以德懲惡者,亦與四時相諧。當刑德與時相合,則得福,而悖論則為禍。”(《管子·四季》)墨子也用陰陽來解釋四季的變化。“四季稱為陰陽”。
楊叔子、子慎、蜀興、管仲、墨子的相似之處在於,把自然及其現象分為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陰和的相互作用促進了自然的變化,以至於後來人們把世界上所有的藝術事物都劃分為陰陽對立的統壹。《黃帝內經》中記載“天有陰陽,地有陰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是我國古代陰陽二分的思維模式。
春秋末期,政治家和“商聖”將陰陽引入戰爭解釋用兵之道,並得出具體結論,如日月之盈、虛與陰陽密切相關,攻陽道守陰道,剛用陽道柔陰道。(《國語·於越》)義和認為,人的疾病是由陰陽、風、雨、陰、明六氣的過度和無序引起的;他把陰陽引入醫學,陽代表熱,陰代表冷,得出“陰邪為寒,陽邪為熱,風邪為端”(左公元年)的結論,第壹個建立了以陰陽學說為基礎的中醫學。紀倪把陰陽引入發展生產、治理國家的思想中,說“判金木水火,不辨陰陽,以此避無功”。
於是,陰陽的概念從自然界擴展到了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不僅用陰陽來解釋各種自然現象,也用陰陽來解釋各種社會生活現象,這大概與西周自商代以來由重神向重人的轉變有關。陰陽理論從關註客觀存在轉向關註主觀行為。或者說,陰陽觀念在其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包含著對客觀自然和主觀人的雙重關懷。
《易經》中只有壹處用到了陰字,而陽字並未貫穿始終。但整個易經是以陰陽觀念為基礎,以獨特的符號即占蔔、玄機來表現的。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壹書中,郭沫若認為《易經》中的“-”和“-”兩個符號:“-”象征男根,“-”象征女陰。這兩個截然相反的符號就是古代的生殖崇拜。老子第四十二章“萬物負而抱陽,趨以為和”,即萬物負而陽,在陰陽相互激蕩下形成新的和諧體,是指陰和楊燦相互作用,使事物發生變化,產生新的事物,可稱之為“和合”《易經》和《老子》都包含了萬物分陰陽的思維方式。“易”即“易”,即變化;《易經》以陰陽二分法為基礎,闡述吉兇之變。《老子》中雖然很少使用陰陽二字,但短短五千字卻包含了豐富的陰陽思維方式:天地、有無、美醜、善惡、難易、長短、高下、前後、音、實、強、少、雌雄、黑白、行與、好壞、左右、重輕、棄旺、避危、清靜。
陰陽學說在被用來解釋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後,在《老子》中被提升為概括包括天、地、人在內的萬物的哲學範疇,而這些二元對應的矛盾概念並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運動、能夠轉化的。於是,陰陽的概念由具體變為抽象,先民直觀地描述自然和社會生活的現象,形成了哲學範疇的邏輯演繹。這個轉變的轉折點是春秋時期,天下大亂,禮崩樂壞,社會急劇變化。由於社會矛盾的激化,春秋時期的思想家開始用矛盾各方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必然性的觀點來解釋自然現象和社會矛盾糾紛的奇特變化。他們把矛盾現象概括為“陰陽”的對立、依存和轉化,使陰陽成為世界上壹切矛盾的代名詞,成為中國的壹個哲學術語。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古代的陰陽學說包含了兩個重要的內容。壹種是萬物陰陽二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思維方式;第二,殷與在互動中改造事物,產生新事物。陰陽對立統壹是通過陰陽相互平衡達到壹種“和”的狀態,而不是破壞壹方,使另壹方成為壹極;和諧是對事物最有利的條件,也就是所謂的陰陽平衡。
從陰陽學說的內容來看,陰陽的概念不僅僅來源於人們對光的認識,還包括“日”和“月”,可以理解為對光亮度的認識,對日月的認識,對白天白夜的認識。陰陽觀念也源於早期人們對男女的認識,甚至是數字的奇偶。正如郭沫若考證的那樣,《易經》中基於陰陽二分的兩卦和兩畫,是古人生殖崇拜的遺存。從陰和楊燦互動達到和諧產生新事物的角度來看,人分男女,畜分雌雄,各為陰陽,陰陽結合會孕育新的生命,這是陰陽“和諧”的結果,陰陽觀念的起源必然與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關。天地,日月,晝夜,水火,動植物,男女,男女等等。都是從人類社會開始就有聯系的事物,人的各種觀念的形成必然與之相關。而形成的各種概念,必然會反映人們生活的很多方面。陰陽概念從早期對簡單的自然和人文現象的觀察,到後來對陰陽的抽象及其延伸到包容萬物的哲學思維範疇,是人們思維水平提高和人類社會進步的有力證明。
回顧歷史,我們知道古代中國是壹個男尊女卑的社會。但在陰陽理論中,陰代表女性,陽代表男性。為什麽要把陰放在陽之前?從音韻學的角度來說,“陽”前的“陰”符合音高由低到高的規律,結合其元音的押韻,讀起來也是相當有美感的。但是中國的漢字很多都是多音字。如果單純的想讓這兩個字的組合朗朗上口,古人也可以為這兩個字多譜兩個音,使之符合現代人認為的音韻規律,把“陽”放在“陰”之前,這樣才符合社會的時代特征。另外,音韻學大概是古人沒有想到的學科;古人為漢字造音,恐怕沒有對音韻進行充分的研究。因為“陰陽”這個詞出來的時候(據最早的文獻記載),音韻學不知道還在等哪個歷史時代!但是,也許人們在組合這兩個詞的時候,不經意間符合了音韻學的基本規律,只是人們不知道而已。這種“巧合”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所以從音韻學的角度考慮“陰”在“陽”之前之後,“陰”和“陽”之所以叫“陰陽”,並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
如果要研究“陰”先於“陽”的原因,我認為有兩個方面。首先是崇拜女性的觀念,這種觀念自人類社會出現以來就已經形成並深入人心。我們知道,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陰陽二字,說明陰陽產生的時間更早。在這種情況下,陰代表女性,陽代表男性的觀念應該也是隨著陰陽的出現而在早期形成的。很小的時候,人們就知道壹個新生命誕生在母親體內,母親要承受很多痛苦。在當時簡單樸素的生活條件下,人們對能生育的女性有壹種崇敬之情。這種崇敬被繼承了下來(甚至在後來的社會政治生活中,男尊女卑),當陰陽兩個字合在壹起時,“陰”字自然就排在了前面。
從現有文獻來看,陰陽壹詞最早是在西周時期連在壹起的。經過夏商朝的統治,男尊女卑已經成為定論。也許是出於對女性的感激和崇敬,人們還是把代表女性的陰字放在前面,帶著對女媧創世補天的贊美。女媧到底是真女人還是純女人,似乎是個問題。因為傳說中的女媧是壹條長著人頭的蛇;首先,單看“女媧”二字包含“女”字,那麽女媧壹定是女性,因為古人是不會附加與事物本身無關的屬性的。這似乎不是足夠的證據,但據說人是女媧造的,人們也認識到新生命是從母體中誕生的。正是由於傳說中的“女媧造人”與“女人生子”的相似性,人們看待“非女女媧”是帶著對“造物主”的贊美和崇敬。
另壹方面,中國古代男尊女卑,權利受到尊重。“陰陽”的“陽”在右邊,自然體現了對男性的尊重。這樣,陰陽在文化和思想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背景。
從這兩個方面來看,陰陽二字的順序巧妙地將人們尊重女性的“傳統”意識與當時男尊女卑、權高於女的社會信仰結合起來,實現了社會意識與社會政治背景的完美結合。所以“陽”之前的“陰”,既體現了古人對女性和生命的感恩,也充分表達了統治階級的思想。
再者,我們也可以從母系氏族社會來解釋。如果歷史上真的長期存在“女權社會”,陰陽觀念也在此時或更早產生,“陰”先於“陽”就有了更充分的理由。因為社會意識和哲學壹樣,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階級性。現代考古表明,母系氏族在歷史上曾經有壹個很長的時期(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母系氏族並不意味著“女權社會”。我們說母系氏族社會,更多的是由於古代婦女及其未成年子女的住所相對固定。收糧、看守土地、燒烤食物、縫補衣服、贍養老人、撫養孩子的責任都落在女人身上,而男人卻要為打獵、捕魚、保護集體安全四處奔波,形成了以女人為中心的“原始文化”。而且根據現有的考古發掘,母系墓葬中並沒有男女合葬,只有女性單獨合葬或者母子合葬。這種現象即使能說明女性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也不能證明女性“有權力”(如果當時有權力的話);而這種現象,更多的可能是由於女性及其未成年子女的住所相對穩定,又由於“離婚”,“只有母親知道父親”,死後自然也就沒有“父親”可葬。所以,在母系氏族時期,也許是因為女性的社會地位高,也許是因為女性的居住地相對穩定,長期以來都是這樣,人們對女性的感激和崇敬之情得以保存和傳承,直到“陰陽”二字的出現,這種“傳統思想”才得以傳承。
我們也要明白,“陰陽”本身和“大小”、“長短”、“高低”是壹樣的,兩個字合為壹個字,就有了新的含義;因為是兩個字的組合,所以肯定有前有後。肯定壹個詞的位置,必然會否定另壹個詞永遠不可能在這個位置,同時確定它的位置。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經過復雜艱苦的過程形成的。這些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它們的內涵以及對人類的意義。如果不是,就要對“陰”先於“陽”做壹些思考和考證,是否也要論證“女”先於“男”和“男”左,“女”右?如果我們陷入了哪個是前,哪個是後,哪個是左,哪個是右的激烈爭論,那麽我們就和歐洲中世紀經院哲學家討論的無聊問題沒什麽區別了,比如“針尖上能站多少天使”“聖母瑪利亞生下聖子耶穌的時候是不是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