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易經》是壹本怎樣的書?

《易經》是壹本怎樣的書?

易經是六經之首,可見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近年來,《易經》變得非常流行。不僅市面上到處都是各種版本的《易經》,還有各種關於《易經》和《管理學》的書籍,大有關於《易》的時尚感。但不久前,楊振寧先生(諾貝爾獎獲得者,現清華大學教授)提出,易經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這是中國沒有誕生現代科學的壹個重要原因。楊教授的談話顯然給現在的易經社會和企業界潑了壹盆冷水,也引發了壹場爭論?易經能成為企業管理的參考書嗎?《易經》是壹本怎樣的書?《易經》是儒家經典教科書,其地位不容忽視。但《易經》實際上是壹部占蔔書,用64個占蔔意象代表64個狀態,每個狀態從6個方面揭示了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發展規律。我的壹個朋友是北京壹所大學的教授。她在壹本財經雜誌上開設了壹個專欄,向人們講述“辦公室風水”。據說教授經常出去給世界各地的老板看風水,指點迷津,收入不菲。我以為這是個例,但是不久前我看了壹本很有名的雜誌,竟然教我們辦公室風水,為什麽不背對著門之類的。真的感覺有點“八卦”。如果拋開《易經》占蔔的糟粕,《易經》本質上是從天地人關系的角度來推斷個人、社會、國家、自然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發展規律,其中蘊含著“天人合壹”、“和諧* * *”、“對立統壹”等哲學原理,具有很高的哲學價值。難怪被孔子推崇。彼得·聖吉在《學習型組織》中引用了《易經》和《常青基金會》中科斯林的許多觀點,如對立統壹的觀點、系統思維的觀點等,這是對西式理性演繹推理的重大突破。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如果西方的科學技術缺乏東方的智慧,它就會變得盲目;東方社會如果缺少了西方的科技,就會變成跛子,可謂是對中西文化差異的壹個非常精辟的概括。有人說中國文化缺乏理性思考,有道理。中國文化強調“悟”,把壹個人的聰明形容為悟性高,練武的人首先講悟性。佛教徒講求證悟,禪修只能分為“先證悟後證悟”、“證悟即佛”、“我心即佛心”。《道德經》強調“道可為道,而為不凡”,認為“道”是壹種混沌的、原始的狀態,要靠自己去實現。當我們中國人描述壹種最好的狀態時,我們說“只能理解,不能表達”,當我們說某樣東西很美時,我們說“妙極了”。人際關系講這個,潛規則講這個,風景美到極致,最高層領導講這個,甚至請客吃飯送禮。所以很多外國人不適合中國文化,因為中國人很多事情不會跟妳講清楚,妳得自己去理解。但這種想法並不適合企業管理,嚴重的話會阻礙企業的發展。現代科學技術是以推理為基礎的。西方經濟學最根本的假設是每個人都是理性的,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強調效率,這是以易經為首的中國文化所缺乏的,但卻是現代企業和社會所需要的壹種風格。易經思想的局限性。這裏說的是《易經》,但也是對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傳統文化的反思。現在很多企業家喜歡讀易經,喜歡講中國文化。許多企業吸收了傳統文化的精華,形成了自己的企業理念。筆者也和很多這樣的企業家有過交流。但每次我都小心翼翼地提醒他們,除非妳對中國文化的利弊有深刻的認識,否則不要隨便介紹傳統文化。因為我們的很多管理理念和方法都是西方的,這些東西都是基於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理性、實用、尊重個人價值),屬於企業的“經濟基礎”。如果妳介紹的文化(上層建築)是中國文化和價值觀(感性、務虛、尊重集體價值觀),可能會導致和妳的初衷產生矛盾,反而弄巧成拙。如果沒有西方文化的沖擊,中華民族還處於封閉的生活環境中,那麽儒家文化同樣可以支撐中華文明的繼續輝煌。但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的背景下,儒家文化衰落的悲劇不可避免。雖然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因素,但缺乏“德先生”和“賽先生”的致命局限,使其不可避免地成為被先進文化取代的文化滯後,無法抵禦西方文化的猛烈沖擊。但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夠統治中國社會兩千多年,至今仍有生命力,與這種文化本身的自我反思、超越和憂患意識有關,這也是他的精髓所在。企業管理者如何學習易經的思想?以《易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和”,它既不是中庸,也不是倫理。中庸和倫理都是中國文化的支流。中國人追求的和諧理念代表了當今世界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主流。然而,和諧的概念本身是壹個“最新”的東西。如果運用不當,很可能會導致“撤退”而不是“實用主義”,這是企業等經濟組織所不能接受的。企業作為壹個經濟組織,必須建立在嚴格規範的企業管理基礎上,就像海爾的軍事化管理,但企業很多追求效率和利潤的行為必然是短期的,這與企業作為社會壹員的責任是相悖的。因此,如何使企業與社會、員工、客戶、股東等各方面和諧發展,實現企業基業長青的目標,就需要運用《周易》“天人合壹”的思想。從這個角度來說,《易經》應該成為企業高層管理者的哲學讀物,而不是實踐指南。企業管理者需要從《易經》中吸取天地人發展的客觀規律,打造“尊重人性,和諧相處”的企業發展理念,但同時需要將“人定勝天”的創造激情註入企業,從而實現企業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