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諾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基諾族鄉及其周邊的王猛、猛養、韓猛。還有少數基諾族散居在猛臘縣的猛侖、向明。
1979年,基諾族被正式認定為單壹民族。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國基諾族人口為26025人。
中文名:基諾族
另壹種翻譯:Youle
地理分布: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語言:基諾
相信太陽
目錄
1姓氏
2歷史
3人口
4政治
社會結構
不成文法
5經濟
農作物種植
畜牧業
制造
6文化
相信
連衣裙
規定飲食
建設
文學
7技術
日歷系統
教育
醫療
8藝術
音樂
跳舞
9海關
節日
成年儀式
結婚
葬禮
1.姓氏
“基諾”是壹個自稱的民族,可以解釋為“我叔叔的後裔”,也可以解釋為“尊重我叔叔的民族”。
以前中文翻譯為“悠樂”,所以也習慣把他居住的基諾山稱為“悠樂山”[1]。
2.歷史
基諾族
關於基諾族的起源,有兩種學說:土著說和南遷說。“基諾族”壹詞起源於基諾族先民居住在傑卓山的時代。當時出現了“基諾科”這個名稱,以“吉”為叔,“諾”為從,直譯為“跟隨叔的人”。相傳基諾族的發源地是“四傑佐米”。是基諾山東緣的高山,海拔近1440米。現在它被稱為孔明山。時至今日,居住在王猛鄉布元行政村的阿哈支系、阿西支系和吳優支系的居民在回顧祖先遷徙路線時,都不約而同地將出生地指向這座山。這說明基諾族的祖先很早以前就生活在基諾山及其周邊地區。
基諾族在基諾山定居之初,可能還處於母系社會的發展階段。傳說第壹個住在傑卓的是個寡婦,生了七男七女。兄妹結婚了。後來人口倍增後,分成兩對寨子——兩對可以通婚的氏族集團。第壹對寨子是刺桐和曼鳳,刺桐是“父寨”,曼鳳是“母寨”。後來他們開發了曼雅、臥莊、惠珍、聖牛等10個兒童村,也就是基諾山的前半部分。另壹對寨子是曼坡(父寨子)和曼漂(母寨子),它們的後代寨子是讓帕、楊沫、炸* * *(山的後半部)等九個寨子。
兩個父母村的血統不詳,但孩子村的血統還是可以得到的。根據1958的調查,曼雅齋是從慈同齋分出的“長子”,建村的人是遊傑,有友寶、解寶、八寶、姚傑、堯巴、巴薩、薩傑、白潔臘、白臘堯孜、布勒等12代。如果世代按25年算。卡曼村在山的後半部被分離得很晚。從建村的人不蠟腰開始,已經經歷了八代,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從瑪尼亞等村的父子名來看,這些兒童村在建造時就已經確立了父權制,也就是說,至少在300多年前,基諾族已經從母系時代發展到父系時代。18世紀中葉以後,以血緣為基礎的宗法家庭公社繼續發展。到19年底,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部分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個體家庭經濟,宗法家庭公社只是改造成了農村公社。但在這個過程中,宗族血緣的紐帶依然頑強地維系著,子村還得去父母村舉行壹年壹度的祭祖儀式。傳統上,父母村的“村父”和“村母”(都是男性領導)會每三年去壹次子女村。屆時,兒童村的人們將外出為他們送行,組織盛大的祖先儀式歡迎他們,並熱情款待他們。
當地傳說,遠古時代洪水泛濫大地,只有壹對善良勇敢的兄妹馬黑和馬奴受到神仙的保護和指點,活了下來。經過種種艱難曲折,他們終於結婚了。仙人曾經給過他們10顆葫蘆籽,但種下後只長了1顆。這65,438+000個小葫蘆裏,只有65,438+0個長了,但是長得跟房子壹樣大。有人在裏面說話。當我打開它們時,四種人從葫蘆裏出來,基諾族先出來,然後是漢族和傣族。後來,他們各自找到了天堂。從這個傳說可以反映出基諾族在古代與漢族、傣族、哈尼族的密切關系。
另有傳說,基諾族是從普洱、墨江甚至更北的地方遷移過來的。在遷徙過程中,我走訪了昆明和峨山縣的“四不像”,然後搬到了西雙版納的亞蒙和猛養,最後定居在克諾克。基諾族巫師給死人送魂,也被送到北方。基諾族人來到基諾山時,先定居在壹個叫傑卓的山梁上,人們至今仍稱這個地方為“特巴特前”,意思是基諾族有壹些地方。據說基諾族居住在“傑卓”時,以樹葉和獸皮為衣,靠采集和狩獵過著艱苦的生活。從狩獵采集經濟向山地農業經濟的轉變,是基諾族社會生活的壹大進步,但他們要獲得幹稻種並不容易。相傳基諾族人因為拿不到幹燥的稻種,就試圖帶著獵狗深入到產稻區,讓獵狗在糧堆上滾幾次,結果狗毛裏有幾十粒稻種。此後水稻種子逐漸繁殖,使基諾族進入了以種植旱稻為主的山地農業時代。
基諾族崇拜諸葛孔明。傳說基諾族的祖先是孔明南軍的壹部分,因途中困倦而“掉隊”,後以“掉隊”為“優樂”,這就是“優樂”名稱的來源。雖然這些人後來追上了孔明,但也不再上當。為了這些落伍者的生存,孔明給他們茶籽,命令他們種好茶,並號召按照他帽子的樣式蓋房子。基諾族男孩衣服背面的圓形刺繡圖案,據說是孔明的八卦,祭祀鬼神時也叫孔明先生。上述傳說的真實性雖有待考證,但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基諾族與漢族的密切關系。
根據現有資料,基諾族最早的歸屬可以追溯到1160。當帕真統壹孟玲各部落,在孟玲建立京龍金典王國時,基諾山是帕真皇室的世襲領地。元朝在雲南設省後,西雙版納被納入元朝統治。元政府設立車裏路,任命戴地方官進行統治。到了明朝,車內軍民宣傳慰安所被換,土司統治壹直持續到清朝。基諾山也在它的管轄之下。清朝鄂爾泰任雲南巡撫時,為了開辟西雙版納,雍正七年(1729),采取“河中六版納”,基諾山歸普洱府管轄。雍正七年至十三年(1729-1735),在幽樂山刺桐寨建磚城,並派騎兵。清雍正十三年(1735),由於“煙風猖狂”,不少駐軍和行政官員病死。清廷取消尤職,任命基諾族首領“尤穆”為代理人,直接管理基諾族山區。後來基諾山地區長期處於傣族封建主的管轄之下,傣族封建主呼片首領在基諾山首領中任命“巴牙”、“紮”、“賢”。民國年間,國民政府將基諾山劃歸小猛養鄉管轄,隨後推行保甲制度,任命常寶、賈昌為基諾族最高領導人。由此,基諾山形成了“三位壹體”的政治組織。
1941年基諾山8000人左右,有***28個寨子。基諾族人民不堪忍受國民黨政府的苛捐雜稅,在措月等人的領導下發動了武裝起義,迫使當局罷免並調查了車裏郡縣長王梓澤。此後三年,民國地方政府停止向基諾族繳納更多的兵役稅[65438+]
3.人口。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基諾族總人口為23143 [1-2]。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國基諾族人口為26025人,其中男性13005人,女性13020人。
4.政治
①社會結構
新中國成立前,基諾族的基本社會結構不是以血緣為基礎的,而是以鄉村公社為基礎的,是由不同氏族的居住地組成的地理單位。這裏的每個村莊都是獨立的村莊。村界上有刻有刀槍的木石界標,界內土地歸村社所有,其他任何人不得侵占。每個村落都有兩個以上的異族通婚宗族,有兩個長輩按照傳統習慣處理村社的行政、祭祀和生產,就像壹個自給自足的小世界。基諾山的土地名義上歸西雙版納至尊主趙偏靈所有。但他只是每年派人收取貢品,攤派雜務,並不影響基諾族對山地的實際占有和使用權。
基諾族社區的土地所有權有三種形式:壹是以村為單位的土地所有權,二是以氏族或姓氏為單位的土地所有權,三是個體家庭的私人所有權。這三種土地所有制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於各個村莊,但就大多數村莊而言,占主導地位的是以宗法為基礎的土地所有制。格帕村可謂是宗族制度的代表。這個村的土地在每年砍樹開荒之前都是由宗族進行再分配,收獲時按照勞動力平均分配產品。魯帕村也有少數幾個村和家人壹起擁有私有土地。曼雅齋是土地私有制的代表。這種私有土地被稱為“德科克多”,可以長期使用,甚至轉讓,但在遷出村莊時必須歸還給宗族。Manya村也有壹些村莊擁有的土地。由此可見,基諾族村落雖然有不同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但無論哪壹種,都沒有達到嚴格的土地私有制的程度,基本上處於村社私有占有的階段,這是農村公社的壹個基本特征。農業生產以公* * *耕、合股* * *耕、私* * *耕的形式廣泛實行,也流行轉業互助。狩獵的收益也是按照原始平均主義的原則分配的。
20世紀三四十年代,萌芽土地私有制、租佃制和買賣制的關系開始出現。當時有借款人的養子,有雇工的養子,有類似家奴的養子,有村成員的貧富分化。富人稱之為“搓果”,窮人稱之為“圈紅”,中間的稱之為“賣瑪雅”。極少數人從經濟地位上說是剝削者,但還沒有形成脫離生產,以剝削奴隸或農民為生的階級。在這裏,勞動力的強弱與經濟地位的富裕密切相關。比如,同壹個村社的領導因為勞動力多,有能力借錢,而有的領導因為勞動力少或者生病,不得不向別人借錢或者靠親戚朋友幫忙。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大多數村莊的主導地位仍然是村社或宗族。
村裏的主要領導是“卓巴”(村裏的父親或叫老火頭)和“卓色”(村裏的母親或叫老菩薩和大寨)。他們是村裏兩個古老宗族的長老,是村裏享有最高威望的人。這個職位的唯壹條件是年紀最大,不勇猛善戰,經濟富裕,能言善辯。哪怕他很平庸,哪怕他是個瞎子或者啞巴,他也要承擔起村裏長輩的職務。他們死後,繼承人也是同壹個氏族中年齡最大的人。壹些較大的村莊根據年齡安排了接班人。卓巴的繼承者叫巴努,卓色的繼承者叫聖女。作為掌權者長老的助手,他們要在卓巴和卓瑟死前從事村莊的具體管理事務。長老的職能主要是主持村落的生產、生活和祭祀活動。比如每年播種前,全村人只有在他履行了殺祭、殺鬼的儀式後才能播種,他先撒了幾粒種子;中國新年的日期也由他們決定。壹旦長輩家裏特有的、受到村裏人崇敬的鑼鼓聲響起,就宣告了新年的開始,村裏的男女老少都來到長輩家裏唱歌跳舞。
長者與開始建造村莊的父系氏族有聯系。在壹些村莊,人口並不富裕。如果兩個長老所屬的宗族中有壹個滅絕了,就沒有長老站立,往往會導致全村搬遷。長輩雖然沒有政治特權,但地位特殊。傣族土司時,基諾族中確立了“帕雅”、“紮”、“賢”的政治統治,國民黨政府也建立了保甲制度,但它們往往與村長老制度相結合,沒有也不可能取代長老的地位。
1950蒙陽建立區政府後,基諾山歸蒙陽管轄。1954年4月,黨和政府派民族團體到基諾山區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努力團結民族宗教精英和名人,疏通民族關系,發展生產。政治上,團結了廣大群眾,培養了壹批民族積極分子,保證了民主政治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基諾族的社會特點和“團結、生產、進步”的工作方針,黨和政府采取了不經過民主改革,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發展生產文化的政策,受到基諾族人民的歡迎和支持,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1956結束,普遍成立互助小組。1957年2月成立“優樂山生產文化站”(基諾族生產文化站),協商選舉基諾族站長、副站長。基諾山36個村,963個家庭,5284人開始享有民族平等和當家作主的權利。1958,悠樂山區生產文化站更名為基諾科區政府,隸屬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基諾族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1981年克諾克公社將克諾克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為克諾克公社管理委員會,1983年克諾克公社撤銷,改由克諾山辦事處為景洪縣政府派出機構。1988年初基諾族區改為基諾族山基諾族鄉,屬景洪縣,基諾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少數民族居住其中。
②習慣法
基諾族在社會組織中有壹種原始的習慣法,作為與人交往的規則、判斷是非的標準和調解內部矛盾的規約,以維持傳統社會人際關系的正常運轉。
這種習慣法與原始宗教和倫理有著天然的聯系,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基諾族人敬畏鬼神和長輩。如節日期間,卓巴和卓色各殺壹只雞,以“神的使者”的名義公布傳統的村規民約。
基諾族壹直保持著以酒代刑的習慣。凡是違反村規民約或做錯事的,壹般會被罰10碗酒。嚴重的要罰兩頭豬,100多斤大米,幾十斤酒,還要請全村人吃壹頓飯。
離婚儀式中,男方做了壹壺酒,女方的舅舅倒了壹杯酒,男女各喝了壹口。其余的被倒進了地裏。那人說:“妳活著不是我的家人,妳死了也不是我的鬼。”婚姻正式解除。
習慣法和倫理以民間諺語、歌謠、古訓等形式傳播和約束人們的行為。俗話說:“巴適不婚,死後可配對。”家庭內部沒有婚姻,兄弟之間沒有婚姻。兩只公雞不住在壹個窩裏,壹個女生不愛兩個男生。沒有媒人是不結婚的。把女兒當財產,有情人就很難結婚。沒有草的地方,就不會有莊稼,虛榮的女人是不會當家的。"
基諾族人保持著天然的平等觀念,他們把公平正義的觀念比作壹種天平。燒地時,“紮奇”(公證員)會根據擋火板的寬窄是否符合要求來判斷燒地人的責任。男女談戀愛要請女方做“紮奇”,結婚要證明嫁妝和禮金的數額。特別是巴卡村的村民離婚時,夫妻雙方都會邀請壹名“紮奇”作為離婚見證人,按照公平的古老規則監督財產分割過程。
基諾族社會保持著原始、自然、樸素的道德風尚。大家尊老愛幼,團結互助。他們勤勞、好客、守信,他們的傳統美德已經變得普遍。基諾族的生產力水平低,經常缺衣少食,但他們的糧食都儲存在地上或屋外的小茅屋裏,“夜不關門,路不拾遺。”基諾族至今還保留著原始的平均主義習慣,甚至壹只小麂也要作為村社的人均份額。在民間,壹直保留著“生吃熟吃”的習俗,即在捕獲獵物後,凡是看到捕獲者活著的,都可以分得壹份,熟了就可以吃,直到吃完為止。喝酒也很有誠意,只要客人不放壹杯,主人壹定陪到底[1]。
5.經濟
①種植
基諾族長期處於非常落後的原始狀態。新中國成立前,以刀耕火種為主要手段和特征的山地農業是其主要的經濟生產形式。主要靠毀林開荒,輪耕。開墾土地時,砍樹割草,曬幹後放火燒,用草木灰做肥料,稍微平整後種植。壹年壹季種植,不選種,不施肥。播種時,男方用剁鏟或鋤頭在前面挖個坑,女方再種上,覆土。緩坡上只有少量的條播。他們采用輪種的方法。壹般耕種的山區種壹兩年,比較肥沃的種三年。第壹年種棉花,第二年種旱稻,第三年種玉米。種完了,棄荒地,開新田。彎刀、劈鏟、抹子、砍刀、鐮刀、鐮刀、小手鋤等是基諾族的主要生產工具。
基諾山是普洱茶六大茶山之壹。傳說三國時基諾族開始種植茶葉,並能進行初步的茶葉加工。清朝初中的時候,普洱茶很受歡迎。西雙版納六大茶山最高年產量達8萬噸,其中車車、悠樂山、大猛龍產茶5000多噸。1729年,清政府設立“郵樂瞳知”,並派官員征收茶葉捐贈稅。當時,許多茶商和商隊前來購買茶葉。基諾山甘帕村曾是清政府設立的茶場,也是當時的制茶中心,茶葉生產壹度興盛。
1981年,基諾族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1984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基諾族人因地制宜地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和農村產業結構,采用先進適用的技術改造糧食種植,使原來粗放落後的旱地耕作方式走向了糧食種植的科學化目標。旱稻畝產從1980年的100公斤提高到1998年的133公斤。全鄉水田面積穩定在6000畝左右,人均糧食從1979年的478斤增加到1998年的628斤。2003年全鄉耕地30715畝,其中水田6655畝。糧食播種面積30669畝,總產量534.56萬公斤,農民人均擁有糧食525公斤。
依托科研部門的支持,基諾族廣泛種植經濟作物,不僅促進了山區經濟發展,還改善了生態環境,使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進入良性循環。茶葉、砂仁、橡膠成為基諾鄉的三大支柱產業。在綜合發展山區經濟的同時,國家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基諾鄉有自然保護區86215畝,國有林447758畝,占全鄉總面積的57.8%。
②畜牧業
到80年代初,基諾族的水產養殖還處於原始放牧階段。大牲畜有牛、水牛等,但不用於農田,用於祭祀和肉食,壹般飼養豬、狗、雞等畜禽。除了狗,牲畜都是自己在村子周圍的山坡草地上吃草,沒有專人看管,讓它們自由棲息覓食。
基諾族擅長狩獵。狩獵是基諾男人的壹項基本功,獵殺的動物數量和狩獵知識經驗是否豐富成為衡量男人能力的主要指標。男人外出或工作時經常隨身攜帶弩、弓、彈弓或獵槍,隨時射殺鳥獸。他們還可以設置陷阱,按鈕,樹籬,跳標簽和按木材捕捉野生動物。打獵回家的路上,打獵的人吹響壹種用竹子制成的打擊樂器,聲音鏗鏘有力,打獵的英雄會唱起優美的狩獵歌。集體狩獵盛行,參與者平均分配獵物,只有打中的人獲得更多的皮囊。
捕魚也是基諾族居民的重要副業。小黑河、王猛河、補天河等。,縱橫交錯,魚類資源豐富。人們有空就去釣魚,閑著也集體釣魚,當配菜或者做成“幹巴”。燒烤後成為招待客人和佐餐的美味。
采集是基諾族婦女的壹項重要生產活動。基諾族人的日常正餐和副食主要依靠婦女采集的各種野菜、野果和昆蟲。基諾山生長著許多野生動物,如各種菌類、竹筍、木耳、白須等。野果二十種,野菜二三十種,昆蟲二十多種。基諾族婦女在生產和勞動中習慣於背上壹條大棉毛巾,以便隨時采集各種野菜和水果。有的是現吃,有的是加工後再吃。農活結束後,基諾女人們圍在壹起,收工回家,全家人都有湯和蔬菜吃。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基諾族大力發展水產業。大牲畜由1954年的627頭增加到2003年的1263頭,生豬由1954年的1960頭增加到2003年的65438+。基諾族人過去從不養魚。到2003年,他們養魚125畝,產量10700斤[1]。
③手工業
基諾族傳統手工業規模較小,尚未形成商品生產。基本上是對自給自足經濟的補充,還沒有完全脫離農業。
紡織和刺繡是基諾婦女的基本技能。在基諾山,可以看到婦女用紡車撚線或用針刺繡。紡紗技能只有經過長期訓練才能掌握。編織是成年女性的工作,尤其是已婚女性。他們用原始的腰機編織,將經線的壹端系在腰上,另壹端系在對面的木柱上,坐在地板上,雙手握著梭子來回拉動緯線,再用彎刀形的木板系住,織出厚實耐用的“彎刀布”。每年秋收後,婦女們都忙著去棉籽、彈花、紡紗、染色。刺繡主要用於服裝。基諾族婦女從小就要學習刺繡和縫紉技能。長大後,她們要為愛人繡手帕、挎包、絲帶等信物。訂婚後,女孩們要紡織和刺繡壹批衣服作為她們的嫁妝。
基諾門的傳統手工業是竹簡。基諾山遍布的竹林為他們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用品。他們住在竹房子裏,吃竹筍。桌子、椅子、木板、凳子、床和盒子是用竹子做的,而甑、碗、瓢、盆和筷子是用竹子做的。竹板、竹片用於木刻音符,吹奏也少不了竹子;耕作用的砍鏟,打獵用的弓,跳躍標簽...從煙盒到籃子,無壹不顯示基諾男人的技能。他們用兩提兩按、三提三按、兩提兩按的方法,把各種生產生活用品編在壹起,造型美觀大方。
基諾族的民間手工藝品還包括雕刻,即以木、竹、角為原料雕刻神龕、棺材、耳環、鼓、管、電飯煲、碗、勺等生活用品。他們擅長泥塑,主要是人、馬、豬、牛、羊、蛇、蟹、雞等。
幾乎每個基諾村舍都有鐵匠,可以制作斧頭、鐮刀、鋤頭、鐵犁等生產工具,也可以制作刀、鏟、鍋等生活用品。鐵匠技術據說是從漢族學來的。他們沒有冶鐵的能力,用來打鐵的原料多是和商隊或外商進行易貨交易。
6.文化
1)信仰
除了他們的祖先崇拜和諸葛孔明崇拜,基諾族最獨特和最主要的宗教觀點是萬物有靈論。
基諾族人認為山中有山神,地中有土神,村中有村神,谷中有谷神。每年都有很多祭祀活動,傳統節日,喜獲豐收,生育,天災人禍。
壹年中最大的祭祀活動是“科特”節期間的太陽鼓。太陽鼓是基諾族最神聖的祭祀器皿和樂器,壹般有公鼓和母鼓兩面。他們把太陽鼓視為神靈的化身和村莊的象征。祭祀太陽鼓是祈求它能保佑全村興旺,五谷豐登。祭祀活動還包括向創世神“嘖嘖嘖,嘖嘖嘖,瞧”和祭祀祖先的“吉日清晨”。還有十多種叫顧魂,“祭大飯”“祭小飯”。
祭祀活動有特定的規則,壹般是殺豬殺狗。狩獵祭祀要根據獵物的大小和兇猛程度分為三個等級,祭祀的規模也根據等級的不同而不同。所有的獵物都必須在獻祭後吃掉。重大宗教活動由卓巴、卓色主持,全村人參與,專職巫師白臘潤、莫沛念經。
基諾族巫師有壹套獨特的占蔔術,巫醫可以並行用草藥治病。巫師不僅是熟悉習慣法和歷史軼事的人,也是著名的歌手。同時,他們是長篇史詩的口頭傳承者,實際上也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
②服裝
基諾男人通常穿著黑白格子亞麻和布夾克,沒有衣領和紐扣。上衣後背中間縫壹塊方形紅布,繡壹朵漂亮的向日葵(孔明的八卦圖案),下面穿白色或藍色的褲子或短褲,系壹條寬布帶。新中國成立前,大部分男人頭上都有三綹頭發:壹綹是為了紀念吳侯,壹綹是為了懷父母。有人說,左邊是給父母的,右邊是給自己的。
女人穿雜色雙排扣無領繡花上衣,紅邊黑邊前開合短裙,現在有的穿長裙。基諾女人習慣穿綁腿,頭發紮成高高的發髻。他們頭上還戴著厚厚的白色亞麻布,然後再戴上有翼有肩的披風尖帽,顯得莊重、大方、活潑。以前男女赤腳,喜歡嚼檳榔或用紫檀木黑汁染牙。男女都打了耳洞,裏面插了竹筒和木塞,耳洞很漂亮。
③飲食
基諾族習慣三餐失色,以大米為日常主食,夾雜玉米、瓜豆等。基諾族人吃米飯很講究。他們應該吃好米和新米。陳倉大米多用於飼養牲畜或制作燒酒。我喜歡吃綠玉米。早餐通常用手將糯米揉成團。午飯時,米飯用芭蕉葉包好,拿到地裏,隨時加鹽和胡椒吃。也有人直接帶米上山,就地剁竹筒,采集野菜,把米和菜放在竹筒裏烤著吃。晚餐除了米飯,還有壹些菜,包括瓜豆和隨時采集和獵殺的山野菜野味。家養的畜禽只能在婚喪嫁娶時宰殺,肉通常來自狩獵。
基諾族人喜歡酸、辣、鹹的味道,特別是酸的。酸筍是主要的家常菜。將Grillo水果搗碎,加入胡椒和鹽成為每餐必不可少的調料。基諾族的烹飪方法主要是烤、煮、炸。竹筒飯、酸筍煮狗肉、苦刺果煮牛肉、烤飛蟻、烤蜘蛛、竹鼠煮粥、芭蕉葉烤肉、金條,都是基諾族最具特色的風味美食。基諾族人普遍喜歡喝酒,民間流傳著壹句話,壹天離不開酒。我們喝的酒大多是家裏用大米或者玉米釀造的。在釀造過程中,通常需要加入壹些植物如鎖梅葉,酒呈淡綠色,帶有植物的天然香味,具有健脾強身的功效。基諾族人喜歡喝老葉茶。喝茶時,壹般都是將老葉揉撚炒熟,然後放入茶壺中加水煮沸至湯濃後再喝。
在毛額和切馬村的壹些基諾族婦女中,也有吃當地粘土的習慣。有些老年婦女已經吃土上癮,壹天不吃東西就會難受。研究表明,這種水泥含有少量人體必需的銅、鐵、鈣、鋅等元素。
④建築
基諾村建在壹個平緩的向陽山坡上。房子是壹個“幹柱”竹建築,由竹子和茅草建成,看起來像壹頂孔明帽。據說這種建築風格是孔明教的。竹樓由木架支撐,以厚木為梁柱,以榫頭為框架,無金屬連接。地板和墻壁用竹片鋪成,茅草編織成壹排排稻草覆蓋屋頂。人住在竹樓的上層,下層沒有四面墻,是用來堆放工具、東西和牲畜的。竹樓上有兩個露臺,前露臺與樓梯相連,後露臺是晾衣服和紡紗的地方。樓上用竹柵欄隔開,裏屋根據人口分成幾間臥室。外屋是“客廳”,也是廚房和飯廳。“客廳”中間有個火坑,三個鍋堆成三根柱子。火坑上掛著竹吊籠,用來放置食物。火坑和鍋堆是家裏神聖的東西,喝茶、聊天、討論家務、安排生產都在這裏進行。竹樓屋頂兩端用茅草耳環裝飾。普羅大眾的竹樓用6朵花裝飾,村裏“長輩”家用10朵花裝飾。用耳環和鮮花裝飾的竹樓,讓人壹眼就能認出它主人的社會地位和身份。
傳統的基諾族房屋與現在的略有不同。大致有兩種:壹種是帶火坑的竹樓,裏面壹個父系家族有五六個到十多個成員。據說上世紀40年代國民黨軍隊進山鎮壓基諾人起義之前,很多村子裏都是五六十人的重男輕女家庭,幾代人在壹個男家長的領導下集體勞動,同吃壹口鍋。另壹個是如帕村的長方形竹樓,長約30-40米,寬8-10米。同壹個父系氏族的幾代人住在樓裏,有壹條通道通向樓裏。石頭邊的土制平臺等距排列,排列著家庭小火坑。他們的臥室在火坑的兩邊,門右邊第壹間是父母的臥室。這種長屋雖然也有壹個父系,但是每個小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經濟,按照小家庭獨立消費。在1940,魯帕村的壹棟大竹樓裏曾經住著壹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