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佛教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

佛教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

佛教是正的,無為而無不為。

有人認為,既然佛教說壹切都是空的,壹切都不要執著,壹切都要放下,那就什麽都不要做。視佛教為負面。不對!佛教是正的,無為而無不為。

所謂空人,就是清空妳的假心,妳的貪心,妳的自私。我們這個世界的人癡迷於妄想而不自知。貪婪和憤怒都來自妄想。沒有智慧就叫妄想。因為沒有智慧,我們不知道什麽是真,什麽是假。往往是認清了真相,把虛假當真實,就像烏雲遮日,遮住了光明,所以我們貪得無厭,追逐著外界,賺取著回報,無端地遭受著生死輪回。更有甚者,他們胡作非為,制造了殺人、偷盜、賣淫等各種黑生意,感受到了地獄、餓鬼、畜生的惡果。佛教可以讓我們脫離生死之海,讓我們心安。我們要按照佛經指引的真理去修行,擺脫自己的癡、癡、癡,恢復自己本來的不滅、不凈、增減的真誠。

什麽是真的?其實假的就是真的。因為真實,所以有真實才會有虛假。如果沒有真,怎麽會有假呢?比如壹定要有水,風壹吹就興風作浪。如果沒有水,又刮起了風,海浪會從哪裏開始?這真的不是別處,是放錯了地方!真實和虛假是壹回事,就像波浪仍然是水壹樣。所以,只要不對視,幻覺就會變成真實。因為我們不知道真相,所以我們被妄想所覆蓋,不斷前行。壹旦覺悟壹心,歇了狂,就是菩提。心裏什麽都沒有。既然什麽都沒有,那真假的區別在哪裏?正因為我們執著於規律,所以我們認為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東西,所以我們可以區分好的和醜的,真的和假的。如果妳知道壹切都是空的,就像壹朵空的花,它不是真的,妳不能拿走它,也不能完全放棄它,妳可以在出發的地方推薦妳的真誠,然後回家,這樣就不再有真假之分。所以真假只是暫時的相對權利,不要以為壹定是真實的。這不是真的。錯在哪裏?佛經上講這種真假,很多人都很困惑。

玄沙禪師是宗下大德。他開了個玩笑:“學道家的人不知道道理,只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過神,沒有開始去搶奪他們的生死。傻逼才叫人。”這個兒子壹出來,大家都慌了。認識上帝就是我們所說的靈魂,是虛假的,虛幻的。如果是真的,那就是真的,不動的。所以不能把認識上帝當成真理。妳壹定要區分清楚。犯了錯,就生不死了。結果大家起了爭執。認識上帝和真實的區別有多大?在這壹點上大多數人都不敢問。真理遠非認識上帝。真理如佛,是不朽的。知神是假,是生是死。兩者如何比較?說真的,認識上帝就是真理,真理就是知識。正如我以前說過的,水是壹種波。當它被風吹動或被什麽東西攪動時,就變成了波浪,而波浪本身就是水。沒有水,浪怎麽起來?沒有水,就不會有波浪。此波如識神,動也,壹時起壹時滅,有生滅,以動為相。比如水,是佛壹樣的,永遠是平靜的,不動,是靜止的。兩者看似是兩回事,其實是壹回事,因為兩者都是濕的。

既然知道了佛性和知神、誠心、虛心是怎麽回事,為什麽不用知神、虛心去處處利用呢?如果我們像泥塑木雕壹樣壹動不動的坐在那裏有什麽用?這個用起來不舒服!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成為壹個逍遙自在的活佛,無盡的利用眾生,而不是死在那裏。佛教如果完全不能用,還有什麽價值?所以修行者不要誤以為坐在那裏不動就好了。有人說這人功夫真好。他坐了七天七夜,十天十夜,或者幾年,幾十年,幾百年...這不是真正的佛法,而是枯木禪修,化為土、木、金、石。

《楞嚴經》中有十二種生命,其中壹種是土石,如泥、木、石、金屬礦藏等等。這就是我在修法時誤入歧途的原因。所以修道首先要立足於地,因為地不正,果曲折。當妳開始努力學習的時候,要避免壓抑自己的想法,不能強求。不要以為不活了,就買不起。當它被壓成石頭,就從有情變成無情。需要註意的是,所謂“壹念不生”,並不是說完全沒有想法,而是說如果不遵循,生而不生。《金剛經》說:“除了壹顆心,妳應該沒有別的東西可以住。”生出壹顆居無定所的心,壹顆精致活潑的心,壹顆不離不棄的心。我不是不在乎。如果妳沒有心,妳怎麽用它?沒用,怎麽會有現在的世界?佛教的凈土在哪裏?比如《阿彌陀佛經》中描述的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美好境界,也是阿彌陀佛的赤誠所揭示的。佛祖說話,不是不在乎。所以,不能說什麽都是正定的,那不是正定的,那是錯誤的。

真正的佛法是正的,要好好利用。佛經裏的道理是非常正確的。它是生命宇宙、科學和人生哲學的真理。他們都教我們要積極向上,教我們“不做各種惡,追求各種善”,教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等等。所有這些對當今社會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所謂“佛法在人間,與人間不可分。”往生求菩提,就如求兔角。“也就是說,佛教離不開世俗法,世俗法也是佛教。所以修行不是脫離實際,而是修行心性,在世間做腦力勞動。世界法不通,修行不和諧,怎麽成佛?所以要修佛,首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人格不夠,怎麽成佛?所以佛教不是消極的。

大乘佛教是積極無為的,壹切能做到的都是虛幻的。金剛經上說:“萬物皆有其道,如夢如泡,如露如電,所以要這樣看。”既然都是夢想,那妳執著追求的是什麽?現在世界上大部分人都貪得無厭,爭權奪位,爭名奪利,無止境的索取,無止境的占有,甚至為了達到私人目的不擇手段。事實上,如果妳壹生都在為這個和那個奮鬥,妳就不會落得兩手空空,什麽也帶不走。相反,他因他的業力而得到回報,並在業力之輪的六大分裂中受苦。有些佛教徒不知道佛教的真諦,卻燒香拜佛,求他人加持。祈求佛菩薩保佑他升官發財健康長壽,保佑他免於災難,保佑他的孩子平安,等等。他們甚至在佛教上塗抹封建迷信和求簽占蔔、玩魔術和巫術等汙穢的東西,玷汙了佛教。

真正的佛法是無我!改造人們“為我而做”的自私,以自己的能力服務壹切眾生,為大眾謀福利,為人類多做有益的善事。佛教教導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空有壹顆心,要隨緣。為人處事,說話做事,處理問題,壹定要做到淡然處之,不針對個人,就像別人在做壹樣。事情做了以後,事情變了,心裏空空的。什麽都沒有,像壹只鳥從天而降,無影無蹤。而是不能忘記,像石頭壹樣死在那裏。做事如此灑脫,才是佛教無為而無不為的真諦。在國內外佛教史上,壹些古代的德是科學家、醫生、作家、哲學家等等。佛教博大精深,既闡述了宇宙生命的道理,又講“醫方明”“巧工明”。明確的醫療處方意味著藥物是為了改善我們人類的健康而開發的。聰明的工作意味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因此,佛教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科技的發展,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素質的提高都有積極的作用。正因為如此,歐美、日韓、東南亞等發達國家的有識之士都意識到了這壹點,並在佛教和東方傳統文化中尋求當前社會各種棘手問題的答案。所以佛教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