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幼喪父,母親改嫁,在別人家委屈的生存。懂事後,他發誓要自立。他去長白山李泉寺寺院苦讀,聲名鵲起,後來做了宰相。
有些人可能對範仲淹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大家都熟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名言。這句話很好地表達了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情懷。範仲淹就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
《古》中記載了範仲淹捐地辦學的故事。
1035年,範仲淹擔任蘇州周知,在臥龍街買了壹塊地,準備蓋房子。當時有壹位知名的風水先生對範仲淹說:“臥龍街是風水寶地。在這裏蓋房子,壹定會兒孫滿堂,不斷繁榮,財富無窮。”
範仲淹聽後說:“與其讓我範家富起來,不如讓這裏多壹些人才,讓大家壹起富起來。”
後來又捐地,在蘇州建文廟,並請當時的大教育家胡瑗來此講學,為當地培養人才。當時的蘇州文廟,隨著廟學的融合,成為了壹所“公立學校”,書聲響亮。明清時期,蘇州文廟被譽為“江南最高學府”。
範仲淹捐地辦學後,蘇州的文化脈絡發生了變化,崇文尚德相繼出了38位文狀元,是以前的5倍多,成為名副其實的“狀元之鄉”。後來蘇州產生了100多名院士,是著名的“院士之鄉”。
蘇州文廟歷經近千年風風雨雨,至今仍保存完好,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明倫殿正中的範仲淹塑像,是為了紀念他捐地辦學、開宋代地方學校先河的不朽貢獻。
前面講了範仲淹捐資興學的故事。民間還有壹個傳說,風水先生去了範仲淹母親的墓地。
範仲淹請風水先生看看母親墓地的風水。風水先生看了之後說:“這墓地是絕地,家裏會無兒無女。我們必須盡快遷墳。”
範仲淹聽了風水先生的話,若有所思地說:“既然我是絕地,我寧願自己承擔災難,也不願讓別人承擔。如果我的人生已經註定,遷墳又有什麽用?”結果範仲淹幹脆把絕地留給了自己。
俗話說,邪不壓正。歷史證明,這個風水絕地並沒有給“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帶來災難。他的四個兒子長大後,都是德才兼備,從官員到宰相、大臣、侍郎。範家的後代也是有錢有才。蘇州地區範氏子孫不絕於耳,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依然繁盛。
以上兩個故事說明了什麽:如果世界上有風水,那麽世界上最大的風水就是人心,世界上最好的風水就是善良。正如《易經》所說:“有良家,必有余慶;積貧積弱,必不止壹家。”